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彬  黄文河 《西部医学》2013,25(6):960-960,F0003
第九讲多维标度法多维标度法(Method of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是以多个对象间某些信息为基础,合理地用欧氏空间中的点表示对象,从而实现定量表示的方法。目的是以简单的新数据结构概括原始数据所包含的大部分信息,有了定量表示之后,可用其他方法分析。1983年,陈彬提出多维标度方程法,它是多维标度法之一,1985年,陈彬提出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多维标度法,它是综合了数量化理论Ⅲ、因子分析、百分位  相似文献   

2.
陈彬  张铭志 《西部医学》2009,21(11):2026-2026,F0003
应用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的统计方法制定临床诊治参考值范围。临床诊治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value region in clinical diagnosis-treatment),有单独指标临床诊治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value region in clinical diagnosis—treatment for one indicatrix)与多指标临床诊治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value region in clin diagnosis—treatment for multiple indicatrixes)。现介绍制定这两种临床诊治参考值范围的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彬  张铭志 《西部医学》2013,(11):1754-1755,1758
第十讲 多指标LMS法 多指标LMS法(LMS method of multiple indicatrixes)是针对18岁以前儿童生长发育参考值范围制定,对于多指标探讨应用多指标偏度系数(L)·中位数(M)·变异系数(S(coefficientofskewness,median,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in multiple indicatrixes).偏度系数·中位数·变异系数法(coefficient of skewness,median,coefficient of variation.LMS)由TJ.Cole教授于1988年提出.1995年,Cole和Free—mall将其成功运用于拟合儿童身高、体重和体质指的生长曲线,使其成为评价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一种重要统计学方法.但TJ.Cole教授提出的是单指标LMS法,如用于制定单指标BMI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4.
陈彬  张铭志 《西部医学》2010,22(5):975-976
临床诊治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value region in clinical diagnosis—treatment),有单独指标临床诊治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value region in clinical diagnosis—treatment for one indicatrix)与多指标临床诊治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value region in clin diagnosis treatment for multiple indicatrixes)。现介绍制定这两种临床诊治参考值范围的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彬  黄文河 《西部医学》2011,23(1):197-198
第七讲 多元容许区间-H值法 多元容许区间-H值法(Multivariate tolerance regions with H value),又称马氏距离(Mahalanobis distance)。  相似文献   

6.
第十二讲 多个回归方程法 多个回归方程法(method of multiple regression equations,陈彬等,2004)是应用一个回归方程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方法的科学的扩展.每个方程有一个应变量指标,应变量是观测指标;在确定参考值范围中,一般不考虑自变量(协变量,仅用于求回归值,其个数用于求自由度),仅考虑应变量.从应变量的估计值即回归值出发,可应用许多确定多指标临床医学参考值范围的统计方法,建立时要应用回归值、剩余标准差,而应用所建立的医学参考值范围判断相应的应变量指标正常与否.特别提出的是对每个受试者应建立其专用(相同自变量的受试者亦可用)的多个应变量指标医学参考值范围.确定每项应变量指标医学参考值范围的百分数的方法,有近似法、精确法.  相似文献   

7.
陈彬  林滕 《西部医学》2009,21(4):703-704
第五讲组合指标法 1组合指标法 组合指标法是在m项指标中,至少有j(一般j≥2)项指标异常时才能判断受试者某功能或某器官状态异常;而小于j项指标异常时通常判断受试者某功能或某器官状态可疑异常。  相似文献   

8.
用多个回归方程法确定医学参考值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建立确定医学参考值的多个回归方程法。方法 使用统计软件建立方程 ,应用相应统计方法确定各指标适宜的参考值范围的百分数 ,通过医学资料实际应用 ,确定方法可行性。结果 通过医学资料具体应用 ,所建立参考值范围可用于临床实践。结论 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多个回归方程法是一个完善的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孙红  邓蓉  郑晶  张伦军  郭普 《实用全科医学》2009,7(10):1103-1104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建立蚌埠地区正常老年人血常规的参考值范围。方法应用百分位数法统计蚌埠市及三县(怀远、五河、固镇)60~80岁老年人的血常规参考值范围。被调查者空腹经肘静脉采血,用日本产血液细胞分析仪(Sysmex XT-1800i、Sysmex KX-21N)测定,数据统计应用SPSS10.0软件。结果本调查的血常规指标呈非正态分布,蚌埠地区老年人血常规参考值与临床常用的参考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常用的参考值范围并不完全适合于蚌埠地区老年人。本调查的参考值范围可作为本地区的老年人血常规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10.
陈彬  周莉 《西部医学》2014,(1):129-131
第十一讲两类指标组合指标法两类指标组合指标法(method of combinatorial indicatrixes for two categories indicatrixes,陈彬等,1996)是将所观察的m项指标按医学意义分为两大类,当每类中至少有1项指标异常时判断受试者的某功能或某器官状态为异常,若指标异常个数少时,或异常类数少时则判为可疑异常。  相似文献   

11.
确定多元医学参考值范围的三类指标组合指标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建立确定多元医学参考值范围的三类指标组合指标法。方法用概率理论推导公式,用医学实践资料检验三类指标组合指标法确定的多元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实用性。结果确定多元医学参考值范围的三类指标组合指标法的公式已被建立起,用三类指标组合指标法建立多元医学参考值范围可用于医学实践。结论确定多元医学参考值范围的三类指标组合指标法是一个非常好的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百分位数法确定我室PT、SQF参考值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百分位数法确定我室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半定量(SQF)参考值范围,研究该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意义。方法:随机测定500例我院健康体检者PT、SQF,列出频数表,根据频数分布规律,经百分位数法确定PT95%参考值范围。结果:8.55-11.40(秒),SQF参考值范围为:198.9-533.3(mg/dL)。结论:百分位数法所求得的参考值范围比较准确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陈彬 《西部医学》2008,20(1):205-206
随着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医学检测指标愈来愈多(如一滴血瞬间检测数十项指标),在临床诊治疾病过程中,常借鉴生理、生化、病理、影像等众多指标。但往往会出现难以取舒的两个问题:①观测多项指标,借助各项单指标参考值范围判断正常与否。②用确定单指标参考值范围的统计方法,实施确定多指标医学参考值范围。面对此情况,关键抓普及确定多指标医学参考值范围的统计方法。为此,本刊特邀在确定多指标医学参考值范围的统计方法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的资深专家陈彬教授/研究员进行本讲座。为广大临床医师介绍容易理解、方便应用的确定多指标医学参考值范围的统计方法,期望广大作者、读者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佛山市肾功能正常人群血清胱抑素C(CysC)浓度的参考范围。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36322名肾功能正常人群血清CysC的浓度。结果5个年龄组的CysC的浓度范围:1W~2M:(1.44~2.02)mg/L;2~6M:(0.99~1.69)mg/L;6M-2Y:(0.78~1.24)mg/L;2~60Y:(0.68~1.08)mg/L;60~81Y:(0.83~1.33)mg/L。5个年龄组的CysC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查本市1周龄以上肾功能正常人群CysC的浓度参考值范围,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提供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15.
方堃  杨平 《海南医学》2009,20(4):18-20
目的建立职业病工作人员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及CA199的参考值范围。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1033例职业病工作人员(男762,女271,年龄24-78岁)血清AFP、CEA及CA199进行检测,按年龄段分为五组,确定AFP、CEA、CA199 95%参考值范围。结果男女血清中AFP、CEA及CA199的正常值分别为(3.458±1.437)、(3.168±1.544),(2.176±1.353)、(0.924±0.130),(11.567±8.82)、(12.248±9.28);男、女之间比较CEA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比较CEA(P〈0.05)和AFP(P〈0.05)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AFP、CEA、CA199均呈规律性的变化。结论应分性别和年龄建立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本实验室二氧化碳(CO2)酶法测定试剂盒参考值范围验证方案。方法:随机抽取240例健康人员(男女各120例)的新鲜血清。利用市售CO2测定试剂盒(酶法)进行测定,测定结果按CLSIC28-A2(临床实验参考值范围的定义与确认.第二版)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确认本院使用CO2测定试剂盒(酶法)参考值范围为22.4,29.4mmol/L,与厂家说明书标示值一致。结论:二氧化碳(CO2)酶法测定试剂盒厂家说明书标示参考值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  相似文献   

17.
全息元法制定多指标参考值范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制定多元参考值范围的新方法--全息主成分叠加复元法(简称全息元法),用以降低多个单变量参考值范围联合判断所产生的高假阳性率,改善多元方法对变量正态性和(或)指标独立性的严格要求,为多元参考值范围的临床运用拓展更大的空间。方法:采用该法将n个m维多指标数据转换为n个全息主成分值TZ,再针对n个一维TZ值应用正态近似法或百分位数法制定相应的参考值范围。并将半日指标法,4种其它多元方法及该法对儿童发育资料应用结果作比较。结果:本法识别阳性率最接近5%的理论水平,为5.02%,检出假阳性率为适中,为0.85%,其假阴性率水平符合应用实际要求。结论:本法理论依据充分。并具有(1)不丢失任何信息。(2)既适用于正态分布资料,亦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3)允许指标间存在任何程度的相关性等多个优点,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白细胞参数的变化,并建立其参考值范围.方法 采用日本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1372例正常妊娠妇女和221例正常非妊娠妇女的外周血白细胞参数[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淋巴细胞百分比(L%)、单核细胞百分比(M%)、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未成熟粒细胞百分比(IC%)]进行测定,用SPSS 13.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采用95%可信区间确定其参考值范围.结果 正常妊娠妇女与非妊娠妇女外周血白细胞参数比较,除M%外,其余各参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的妊娠妇女白细胞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WBC、IG%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升高,孕早、中、晚期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L%孕早期组与孕中、晚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孕中、晚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白细胞参数各指标随孕期的发展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建立外周血白细胞参数的参考值范围有利于产科医生进行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PV)患儿和一级亲属血清中PV自身抗体(PV-IgG)亚型及其与桥粒芯糖蛋白(Desmoglein,Dsg)反应性,探讨PV-IgG检测的临床意义和PV的发病机制。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检测5例PV患儿、12例一级亲属和15例正常对照者血清PV-IgG,并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PV-IgG亚型及其与Dsg1、Dsg3反应性。结果 PV患儿的PV-IgG阳性率和平均抗体滴度明显高于其一级亲属者(P〈0.01),活动期患儿的PV-IgG阳性率和平均抗体滴度也明显高于缓解期(P〈0.01);PV患儿中PV-IgG阳性率(80.0%)明显高于一级亲属(25.0%)和正常对照组(0.0%)(P〈0.01),PV患儿中Dsg3反应性IgG4水平明显高于一级亲属(P〈0.01),且其在活动期病例中水平也明显高于缓解期(P〈0.05)。结论寻常型天疱疮的发生与PV-IgG水平有关;Dsg3是PV的主要自身抗原I;gG4是PV的主要致病抗体。  相似文献   

20.
Normative values of pulmonary function testing in Chinese adults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6  
目的:比较中国人和高加索人种的肺功能差异,选择最佳适合中国人肺功能的预计值。方法:中国肺功能正常参考值取自我国六大区域(华北、东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的中国健康成人(4773例,男2560例,女2213例,年龄15-78岁)的肺功能值。并选入欧洲胸科协会推荐的预计值(ECSC)、海外华人和其他常用高加索人种的预计值以作比较。力肺活量(FVC)、1秒量(FEV1)、1秒率(FEV1/FVC)、肺总量(TLC)、和残气量(RV)的回归方程的预计值的差异。结果:ECSC方程较为接近我国方程。与ECSC预计值比较,中国男性的FC、FEV1平均约低5.3%,女性平均约低3.3%。其只结南地区差异最大、华北地区差异较小。中国人的RV和TLC均低于高加索人(男、女性分别低4.8%、5.5%)。并提出校正系数用于矫正ECSC方程。结论:我们建议使用中国人自己的正常预计值预计中国肺功能,如应用ECSC的回归方程式应加用校正系数矫正。结论:我们建议使用中国人自己的正常预计中国人肺功能,如应用ECSC的回归方程式应加用校正系数矫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