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玻璃体手术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和玻璃体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玻璃体手术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和玻璃体出血中的应用天津市眼科医院赵秉水,张金华,魏景文近年来,随着眼前节显微手术的飞速发展,玻璃体手术已成为非常重要的手术。我院视网膜脱离科,1993年2月至12月应用玻璃体手术治疗60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和玻璃体出血,现...  相似文献   

2.
引起玻璃体出血原因有很多 ,其中视网膜裂孔是其原因之一 ,早期由于屈光间质混浊 ,难以发现视网膜裂孔 ,往往发展到视网膜脱离 ,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时 ,才能明确诊断。我院自 1995年 1月至 1999年10月共治疗此类患者 15例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对象 :我院因玻璃体出血继发  相似文献   

3.
提高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成功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视网膜脱离 (retinaldetachment,RD)复位手术有巩膜手术和玻璃体手术。巩膜手术仍为主要手术 :玻璃体手术可以解决复杂的视网膜脱离 ,但是技术要求高 ,并发症多。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和熟练 ,黄斑孔、巨大裂孔、多发孔、大孔、后极孔和膜形成等严重的病例都采用玻璃体手术。最终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成功率可达98%。视网膜脱离手术达到解剖复位后 ,最终目的仍是恢复视功能。尽早手术对恢复视功能有利 ,黄斑未脱离和脱离 1周内急诊手术是一个关键 ,6个月以后视网膜虽达到解剖复位 ,但视功能不能得到有效恢复。多次手术也要影响视力恢复。提高视…  相似文献   

4.
眼后节异物由于伤害波及玻璃体视网膜,如不及时治疗,将造成严重后果。部分磁性异物虽可以采用吸除术,但由于增殖性视网膜玻璃体病变,视网膜伤口无法处理,异物吸除时的二次损伤,易继发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治疗可以直视下取出异物的同时清除病变玻璃体,处理视网膜损伤,防止或复位视网膜脱离。我院自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采用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后节异物25例(25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最终目的是解降玻璃体视网膜引,粘连和使视网膜易于重新复位。玻璃体手术的困难之处在于玻璃体与视网膜的粘连程度和是否有玻璃体后脱离,而用一些酶有助于促进玻璃体液化和解除玻璃体-视网膜间粘连。本文就酶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65例已放弃治疗的伴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脱离施行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针对其玻璃体牵拉这一发病机制,以及根据牵拉部位采用了不同的手术方法,即对后部增殖性病变者行完全缓解牵拉的玻璃体手术、对前部增殖性病变者则采用巩膜扣带、玻璃体手术尽量充分缓解牵拉,必要时以惰性气体或硅油内填充对抗牵拉,并对视网膜脉络膜疤痕粘连的效果进行了观察。追踪12-44个月,视网膜解剖复位率占67.7%,功能复位率56.9%。临床结果提示这类视网膜脱离治疗的关键是解除玻璃体牵拉,而凝固术形成的疤痕粘连不能有效维持视网膜复位。  相似文献   

7.
玻璃体后脱离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就玻璃体生理和玻璃体后脱离的定义、分类、症状进行了简述,并就玻璃体后脱离与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和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间的密切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以及对视网膜脱离手术预后的影响作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1929年开始视网膜脱离手术以来,有关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迅猛发展。寻找并且封闭所有的裂孔是手术的基本原则。本综述回顾了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手术的发展以及各种手术的主要优点和不足。同时对巩膜扣带术与玻璃体手术的复位率、预后视功能及并发症进行比较,讨论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玻璃体切割术后视网膜再脱离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兵  贾乃伟  李寅伟 《眼科研究》2007,25(6):423-423
玻璃体切割术后视网膜脱离是导致手术失败、引起视功能严重丧失的主要原因,因此了解手术失败的原因至关重要。我们对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且再次手术的病例进行分析,对再次手术导致视网膜再脱离的原因进行观察、分类、总结,探讨玻璃体手术后可能导致视网膜再脱离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曲安奈德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TA)注射液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协助辨别和清除残留玻璃体皮质的作用及效果。方法2003年8月至2005年 2月,对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前和手术中未发现明确玻璃体后脱离的1 046例1 056只眼,经大部分玻璃体切除后,玻璃体内注射TA混悬液约1~2 mg,对后极部视网膜表面可能残存的玻璃体皮质进行标识,将粘附TA的玻璃体皮质完全剥除。结果乳白色的TA粘附在玻璃体皮质上可清楚地显示附着于视网膜表面的残留玻璃体皮质的部位及范围,使之容易辨认并易于剥除。结论TA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有助于辨别残留的玻璃体皮质,提高彻底清除玻璃体皮质的手术效率及成功率。(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226-228)   相似文献   

11.
任慧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3):612-612
0引言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分离,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可分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以及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临床上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多见。随着玻璃体切除技术的发展,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成功率有了很大提高。玻璃体手术主要是在球后浸润麻醉下,采用玻璃体切除仪切除玻璃体,光凝封闭裂孔,惰性气体或硅油玻璃体腔内充填的手术方式,使视网膜复位,恢复视力。玻璃体手术治疗过程复杂,术后并发症多,随着这一技术普及,手术前的护理变得尤为重要,正确、周到、细致的术前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有着重要的作用。总结我院2008-01/2009-01216例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术的术前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二次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并分析首次手术失败的原因。方法分析复杂眼外伤26眼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因出现视网膜前膜或视网膜脱离,在术后7d~6月分别再次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等2次以上手术,并对第2次手术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复发、视网膜裂孔封闭不良、首次手术玻璃体切除不彻底是第1次玻璃体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第2次手术后26眼中视网膜完全解剖复位23眼,2眼因局限性视网脱离分别再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环扎或视网膜切开术,另1眼失败,复位率88.46%。术后视力提高者20眼(76.92%),术后视力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397,P〈0.001)。结论彻底清除PVR增生组织、恢复视网膜活动度、选择合适封孔方式及眼内填充物,方能够复位视网膜,并恢复部分视力。  相似文献   

13.
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472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总结了472例491眼玻璃体除术的疗效,临床上分为6组,外伤性玻璃体浑浊机化,外伤性玻璃浑浊机化合并视网膜玻璃,眼内异物合并玻璃体混浊机化,眼内异物合并玻璃体浑浊及视网膜脱离,眼内炎及视网膜血管病所致的玻璃体浑浊机化,491眼中有347眼进行了联合手术,本文对各组的视力结果,手术时机,手术并发症,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特点及预后作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4.
王庆平  徐格致 《眼视光学杂志》2003,5(2):120-122,125
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的状态与许多临床疾病有紧密联系;诱导完全性的玻璃体后脱离对许多疾病的发生、治疗以及预后起重要作用,可以减少玻璃体切割手术中对视网膜的损伤。本研究就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以及诱导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的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性视网膜裂孔伴玻璃体积血的早期误诊原因,探讨对急性视网膜裂孔伴玻璃体积血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早期给予急性玻璃体积血的患者药物治疗,一旦发现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及时根据病情给予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治疗、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结果急性玻璃体积血患者早期给予药物治疗,612天发现其中12例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术后1年随访,12例患者视力均较手术前有所提高,其中3例患者在取出硅油后再次出现视网膜脱离,二次行硅油填充术,至今尚未取出硅油。结论对于Ⅱ级以上的急性玻璃体积血,尤其是老年患者,在早期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玻璃体积血吸收情况和视网膜情况,一旦发现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应尽快给予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研究对象: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ETROP)研究中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而发生视网膜脱离眼的结构以及功能改变。 研究方法:加入ETROP研究中的新生儿患有双眼高危阈前ROP,随即对其一眼进行早期治疗,另一眼进行传统治疗。只有单眼患病的早产儿。随机对高危阈前ROP眼进行早期治疗或传统治疗。当视网膜脱离被发现时。研究者会继续观察患者病变或对其行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如巩膜加压术以肜或者玻璃体切除术)。在矫正9月龄时,对患者视网膜状况进行评估并使用条栅视敏度(grating acuity)对患儿视力进行检测。 研究结果:401例高危阈前ROP患者加入了ETROP研究。63例患者(89只眼)发生了视网膜脱离。对其中56例患者(78只眼)进行了随访。21例患者(38%)的视网膜脱离发生于双眼。其中30只眼分级为4A,14只眼为4B,16只眼为5级。余下的18只视网膜脱离眼未进行分级。对11例患者(12只眼)监控病情变化,52例患者(66只眼)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行玻璃体切除伴或不伴有巩膜加压术的56只眼中有17只(30%)在患者9月龄时保持或达到了黄斑复位;仅行巩膜加压术的10只眼中,6只(60%)达到;未行手术的12只眼中,2只(17%)达到。78只眼中有13只(17%)达到了较好的视力水平(I〉1.85cycles/degree)。达到正常视力水平(≥3.70cycles/degree)的6只眼的视网膜脱离分级均为4A(其分别为6只未行手术眼中的1眼,6只行巩膜加压术眼中的3眼。18只行玻璃体切除术眼中的2眼)。对11只视网膜脱离达5级的患眼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治疗结果为6只眼无光感,3只眼仅有光感,2只眼只能看清低视力表。结论:在ETROP的研究中,ROP导致视网膜脱离的治疗结果普遍较差。因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48只眼中,有16只眼黄斑未发生脱离。手术修复4A级视网膜脱离的24只眼中,有5只(21%)在术后达到了正常视力水平。对视网膜脱离5级眼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以使其达到结构复位,但功能恢复不佳。  相似文献   

17.
玻璃体积血的形态结构与玻璃体的后脱离的图像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翁乃清  魏文斌等 《中华眼科杂志》2001,37(6):425-427,T001
目的 探讨玻璃体积血的形态结构和治疗特点。方法 对74例(79只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玻璃体积血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术前超声检查、术中手术显微镜观察患者的玻璃体形态特点,分析玻璃体与视网膜的关系。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玻璃体后脱离,根据图像的形态特征可归纳为完全后脱离和部分后脱离两种。部分后脱离又分为“V”型、“L”型及后部玻璃体劈裂型,劈裂型多见于视网膜缺血性疾病的增生期。结论 了解和掌握玻璃体后脱离及玻璃体劈裂的形态特点,可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8.
玻璃体手术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重要手术方式之一,玻璃体替代物的产生和发展扩大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适应证并提高了手术疗效.目前临床应用的玻璃体替代物有膨胀气体、硅油、重硅油、全氟化碳液体、半氟化物等.本文就玻璃体替代物的理化性质、实验室研究,临床应用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为讨论玻璃体手术中经眼内引流视网膜下液体及与视网膜脱离复位的关系。对玻璃体手术中视网膜下液体眼内引流258例,随访1~40个月。结果:视力增进210例,视网膜脱离完全复位228例(88.4%)。结论:视网膜下液体眼内引流,排液充分、安全、为视网膜脱离复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手术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患者26例33眼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0眼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视网膜脱离发生后给予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及时玻璃体切割手术组13眼给予抗病毒治疗及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术后患者随访6~48 mo。结果:在常规治疗组,发生视网膜脱离11眼(55%),眼球萎缩4眼(20%),视力提高者3眼(15%),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组,发生视网膜脱离1眼(8%),视力提高者5眼(38%)。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手术组视网膜脱离发生率较常规治疗组低(P<0.05)。结论: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手术可以有效地降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改善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