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药性味配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气五味不仅是反映中药药性的重要方面,更是临床配伍组方中不能忽视的关键环节。一般而言,在“君臣佐使”制方原则的指导下,强调被选用药物的功用特征,而对以药物性味为主进行的组方思路则未引起现代医家的足够重视。随着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中药“性-效”高度相关的特性已被广泛认可。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药物的性味组方配伍,成为中医临床治疗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1 理论溯源 中药的性味是药物的特有属性,“其寒热温凉四气者生乎天;酸苦辛咸甘淡六味者成乎地,…是以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具矣”(成无几《药方论序》)…  相似文献   

2.
中药的性味学说是中药性能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古代医药学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药物的性味.通常即指四性和五味。所谓四性、即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五味.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中药的运用主要是以四性五味来阐明药物的功效和主治。因此性味学说这部分内容是学习《中药学》的重点内容。其中对于五味中的幸能润、苦能坚这两个问题较难理解.这也可说是学习《中药学》总论部分的难点之一.在此笔者略述己见。对于辛润苦坚之说,早在《内经》就有记载,《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指出:肾苦燥,急…  相似文献   

3.
王好古在《汤液本草》中云:"药之辛、甘、酸、苦、咸,味也;寒、热、温、凉,气也。味则五,气则四,每一味各有四气,有使气者,有使味者,有气味俱使者……所用不一也。"中药以五味配四气,性味相同,功效相近;性味不同,则功效亦异。苦寒药物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有医家谓苦寒伤阴,有医家谓苦寒坚阴,众说纷纭,说法不一,看似矛盾,实则不然。观历代医家之方书,细思探究,始悟其奥妙。通过探讨苦寒药物的功效及临床运用,阐明其伤阴、坚阴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药性味,指中药的四性(或四气)和五味,是中药性能的核心部分,千百年来性味理论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药的临床运用.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少数药物的性或味与功效前后不统一,这给学生学习中药、理解其功用都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现以《中药学》[1]为例,例举部分药物性或味与功效不统一的现象,提出了几点统一完善的建议,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药的性味,即寒、热、温、凉四气,辛、甘、酸、苦、咸五味。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中药的四气即四性,说是四性,我认为实际只有两性,就是寒、热之性。本文就经典论据对中药性味的论述,中药临床应用与中医疾病辩证的相互关系作初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性气当明论     
性、气学说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临床应用的重要依据。但是,古今中医药文献对其论述多不明确,中医药学教科书尚未把“气”列入基础理论加以论述,这个问题亟待解决。1 中医药文献对性气表达方式的差异古今中医药文献对性气描述各不相同。《中药学》:“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1] 《简明中医辞典》:“性味:同气味。”[2 ] 《中药心法》:“四气寒热性,分治寒热病。四气即寒热温凉,是药的特性,简称四气,又....  相似文献   

7.
中药的性味学说是古代医药学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一套用以说明中药药理作用的说理工具,也是指导中药应用的用药规律。所谓性,就是药性,即四性,味即五味。中药的运用主要是以四性,五味来阐明药物的功效和主治。因此,我们要掌握和运用中药,必须首先学习和研究中药的性味学说。兹就这一问题结合多年教学体会,谈谈个人的看法,供参考指正。一、四性中药的四性即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最早见于《内经·素问》和《神农本草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  相似文献   

8.
中药归经理论是古人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所得,反过来又指导临床用药。掌握药物归经,结合中药的四性五味,在临诊选药组方时会更加精确,疗效会更显著。然而不少医家在临床上较重视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而忽略了药物的归经。本文通过统计《中医内科学》中肾系疾病的各个证型代表方中药物的归经,探讨肾系疾病与治疗药物归经之间的关系,对肾系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中药药性气味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药性理论,所指范围认识尚不一致,多数则将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作为药性理论的主要内容。本文拟首先对气味理论作一些探讨。气味,或称性味,常称四气五味。《神农本草经》即有“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之说。即每个药物有其气和味,以标志其功效和主治。但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古今许多书籍对药物性味之记载不尽一致,尤其是对某些药物的味的记载,很不相同。如以当归为例,《纲目》谓其苦,《别录》谓其辛,李杲《用  相似文献   

10.
四气五味理论作为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地概括了中药的功用特征,阐释了中药功效的作用机制,指导着中药的学习与应用。基于四气五味理论探析临床常用活血化瘀类中药的性味特点,结合各医家经典活血方剂阐释活血化瘀药之间不同的活血机理,以此作为活血药组方的重要依据。深入理解活血化瘀药的性味特点,为形成活血化瘀药的用药思维及药象思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药药性理论的内容 ,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等。它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药物作用的认识 ,其中四气、五味因来自于自然界的气化 ,故以“司岁备物”(《素问·至真要大论》)之运气理论作指导。中药药性理论有关术语的英译应忠实于此事实 ,现分述如下。1四气的英译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能治热性病的药物多属寒凉性质 ,能治寒性病的药物多属温热性质。寒与凉、热与温仅是程度上的区别。故“四气”译作“fourdrug Qi” ,意为“四种药气”、“四种药性”。后缀“ …  相似文献   

12.
中药性味理论的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药理论中的核心内容。其中,中药的四性五味作为中药的核心药性在中医临床诊治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近年,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先后立项支持性味理论相关项目的深化研究,旨在进一步从分子水平解析中药四性五味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中医临床和药学体系。本文对近20年来有关中药四气五味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从生物效应、物质基础等方面对中药四气五味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概述,结合课题组中药药性研究中的发现和体会,剖析了目前中药药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深入开展中药性味理论的科学实质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概况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中药寒、热、温、凉四种特性 ,是传统中医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即指出“药有寒热温凉四气 (性 )”,“疗寒以热药 ,疗热以寒药”,则指出了以病证寒热作为用药依据的基本治疗原则。《本草纲目》中“酸咸无升 ,甘辛无降 ;寒无浮 ,热无沉 ,其性然也”则阐明了中药的性味与作用的升降沉浮密切相关。现代对中药四性的研究与探讨更为细致与深入 ,主要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与五味的关系五味是指中药的辛、甘 (淡 )、苦、酸 (涩 )、咸五种味道 ,是由中药的多种化学成分所决定的 ,四性则是这些成分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14.
中医方剂性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药性味理论的特点以及《内经》针对风、热、湿、火、燥、寒的病证所制定的气味合和组方规则对方剂性味进行阐释和论述。认为性味是方剂的重要性质和作用基础。提出方剂性味的量化处理原则;四性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内容,是说明药物作用机理的理论依据之一;并通过麻黄汤和桂枝汤的性味分析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5.
《神农本草经》序例载:“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古人在长期实践中通过实际品尝和无数次的疗效观察,知道药物有五种味道,而不同味道的药物又各有不同的作用,并将它进行归纳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素问·藏气法时论》)及经后世医家的补充发挥,对五味的作用又有了更全面的概括,如“辛能行能散、甘能补能和、苦能泄能燥、酸能收能涩、咸能软能下”。不但如此,味还是药物归经的重要依据,如“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宣明五气篇》)。因此,味是中药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解释中药药理作用的说理工具,也是指导中药临床运用的用药规律。可见中药性味学说中的五味同四性一样的重要。遗憾的是:古代本草对某些中药性味的记载很不一致,如郁李仁的味,《本经》载酸,《药性论》载苦辛、《蜀本草》载甘酸;现代的《中药大辞典》、《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高校教  相似文献   

16.
刘松林 《河南中医》2010,30(12):1145-1147
《伤寒杂病论》中方剂药物性味配伍的运用非常全面。在四气配伍方面有寒热(温)并用法和寒温(热)互投法;在五味配伍方面有辛甘化阳、辛开苦降、辛散酸收、酸甘化阴、酸苦涌泄、甘淡利湿、甘补苦泻等方法;另外还有四气配伍五味的辛温成寒反佐法。临床应充分掌握药物的性味,根据疾病证候特点,按性味特点配伍组方,才能充分发挥中药性味配伍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7.
四气与五味     
力军 《家庭中医药》2006,13(7):13-14
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又有医家称此为药物的“性”。性气最早见于《素问》,《神农本草经》首先将性气落实于每一味药物,李时珍说:“温凉寒热,四气之本性也。”贾所学在《药品化义》中说:“寒热温凉,在天则为气,在药则为性。”  相似文献   

18.
中医诊治疾病很注重因时制宜,这是当代医家长期观察人体生命节律活动的结果,《黄帝内经》日:“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即天地间阴阳二气是生物变化的根据,而昼夜节律对人体的影响则有《内经》云:“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益隆,日西而阳气正虚,气门及收暮而闭拒”。还有中药学的“性味归经”理论,又揭示了药物对机体某部分时间的选择性。中医很重视中药归经部位在什么时辰生理效能最好,从而找出病人对药物敏感最强或最适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中药性味与配伍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性味与配伍初探博兴县第二人民医院(256505)范长青李俊生徐洪艳关键词四气五味配伍中药研究性味是中药性能的重要标志,只有将其与药物作用结合起来,才能确切的把握药物的功效和灵活的组方配伍。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将中药性味与配伍关系分析如下。1性味与配...  相似文献   

20.
中药治疗男性不育有其良好的治疗效果,既往医家多凭临床治验而处方用药,笔者在多年临床治验基础上,注意到对中药性味归经的认识,是取得男性不育治疗成功的关键。这一认识既符合中医中药的传统概念,又意外的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药物主要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五味也是药物作用的标志,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由于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因此,两者必须综合起来看,只有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