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8):1567-1568
将60例手部软组织缺损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皮瓣修复术以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对照组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疼痛和术后恢复情况。观察组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良好率为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P0.05)。针对皮瓣修复术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其术后疼痛,加快恢复速度,值得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手部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手部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手部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后,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接受特殊护理干预措施.综合判断两组患者手部外形、功能恢复情况,并调查两组患者对整个就医过程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手部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部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后做好皮瓣术后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手术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整个就医过程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路径在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手部软组织缺损伤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路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疼痛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周、7周、3个月、6个月手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部软组织缺损伤患者进行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术治疗的同时给予康复护理路径可明显促进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陈峰  曲新强 《大医生》2024,(5):68-70
目的 分析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收治的84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行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42例)和观察组(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42例)。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吻合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平均用药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手部感觉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Jamar握力计检测结果及术后受区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血管吻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抗生素平均用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VAS、VSS评分低于对照组,手部感觉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TAM及Jamar握力计检测结果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受区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能够促进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对比新型游离微型穿支皮瓣与传统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效果,及对患者美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手指皮肤缺损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游离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新型游离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修复前后手功能、疼痛评分,修复效果及患者对修复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修复前两组手功能、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观察组手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修复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游离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显著改善患者手指功能评分与疼痛评分,提高修复效果及患者对美容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201-2202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修复手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部拇指软组织缺损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取局部皮瓣修复治疗,对照组采取胸腹部或前臂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3、15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及良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皮瓣修复手部组织缺损对正常组织创伤较小,术后皮瓣成活率高,手的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9):3432-3433
目的探讨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腹部带蒂皮瓣术,研究组行穿支皮瓣修复术,对比例组临床症状评分、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愈合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病理评分、疼痛评分、瘙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穿支皮瓣修复能更好地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观察组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为理论基础制订护理干预措施,提高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康复依从性,减少皮瓣蒂扭转、折叠、撕脱,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方法:选择因手、腕部、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IMB模型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术后皮瓣蒂位置固定情况,在断蒂术后1d、术后2周采用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及肘关节评定表评价。结果:治疗2周后,患者皮瓣蒂部固定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肩关节,肘关节的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2组疼痛分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提供IMB模型为理论基础的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能提高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对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减少皮瓣蒂扭转、折叠、撕脱,促进上肢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4016-4018
目的探讨改良骨间背侧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与骨间背侧动脉游离皮瓣在手部掌侧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手部掌侧软组织缺损患者109例,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改良组55例、常规组54例。常规组行骨间背侧动脉游离皮瓣术,改良组行改良骨间背侧动脉穿支游离皮瓣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皮瓣存活、血管危象)、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及术后3个月痛觉、触压觉、温度觉,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康复情况。结果改良组术中失血量较常规组少,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血管危象发生率较常规组低(P0.05);术后3个月改良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触压觉、温度觉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皮瓣外形、供区功能均恢复良好,皮瓣质地、色泽、弹性恢复良好,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0)与常规组(5.7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骨间背侧动脉穿支游离皮瓣治疗手部掌侧软组织缺损效果更显著,并发症少,能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术后的创面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施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的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创面恢复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25例患者移植的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其中1例患者术后8 d出现皮瓣皮缘2 cm表浅坏死,经清创、换药后愈合;1例患者出现血管危象,经检查发现为敷料包扎过紧所致,经放松后症状缓解。供区植皮全部成活,没有发生功能障碍,25例患者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25例患者皮瓣外形均较好,色泽、厚度与受区接近,患肢恢复正常功能。结论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的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对其进行术后皮瓣的严密观察及合理护理能够促进皮瓣成活,保证手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携带穿支新型V-Y推进皮瓣对患者烧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影响。方法我院120例烧伤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携带穿支新型V-Y推进皮瓣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V-Y推进皮瓣治疗。治疗结束3个月时对患者皮瓣感觉恢复及血液循环情况进行调查,对患者创面疼痛程度、肉芽形态及瘙痒评分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皮瓣感觉恢复S4级率、皮瓣血流循环优秀率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肉芽形态和瘙痒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烧伤患者采用携带穿支新型V-Y推进皮瓣对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效果显著更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序贯康复护理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手外科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治疗的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7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6)。对照组给予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给予序贯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移植皮瓣、关节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以及患肢疼痛和舒适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移植皮瓣受压、扭转、折叠、血运异常发生次数以及患肢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01),肩关节和肘关节主动活动以及穿衣、洗漱、进食和如厕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评价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序贯康复护理能有效减少移植皮瓣异常,减轻患肢疼痛,改善肩关节和肘关节活动,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提高舒适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郭华 《大医生》2023,(4):132-134
目的 研讨不同治疗手段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疾病的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深圳恒生医院手外科诊室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予以对照组患者胸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方案治疗,予以试验组患者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比对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与应用价值。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肢功能评分、瘢痕遗留率、日常生活质量评分(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手部是日常生活中应用率较高的部位,发生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概率较高,选择正确的方案治疗非常有必要,其中穿支皮瓣修复治疗,可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恢复,降低瘢痕遗留率,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本科住院并接受穿支皮瓣移植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06%;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8.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3%;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13%)低于对照组(15.6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组织缺损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720-1721
目的研究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50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行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对照组为前臂游离静脉皮瓣修补治疗,比较两组Ⅰ期愈合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及1年后随访优良率。结果观察组Ⅰ期愈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00%,术后感染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32.00%),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优良率96.00%较对照组(72.00%)显著较高(P<0.05)。结论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效果显著,Ⅰ期愈合率较高,可避免术后感染的发生,且后期恢复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皮瓣修复术对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7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63例行小型足趾游离皮瓣修复术,对照组64例行髂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比较2组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皮瓣愈合情况(愈合时间、组织病理学评分),手部外形完好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64.27±28.76)min、术中出血量为(85.64±3.62)mL、组织病理学评分为(1.73±0.69)分、手部外形完好率为98.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4.39±24.31)min、(81.52±3.74)mL、(1.04±0.56)分、87.50%;观察组愈合时间为(14.57±2.62)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58±3.16)d、14.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小型足趾游离皮瓣修复术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虽多于髂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但有效缩短了患者的愈合时间、更好地恢复了手部外形,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在首次行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的肺癌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首次行化疗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人文关怀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2组的正性情绪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均<0.05);2组的负性情绪评分及疼痛程度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均<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首次行化疗的肺癌患者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改善其心理状况和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的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VAS)及感觉恢复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1%比67.6%,P<0.05)。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研究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感觉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的治疗方法能够更好更快地修复缺损,并且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加快缺损处的感觉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皮瓣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围手术期护理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0月在某三甲医院接受皮瓣修复整形治疗的94例大面积头皮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借助医院信息共享平台构建围手术期护理信息共享平台,开展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皮瓣坏死、皮下积液、皮下血肿、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创面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瘢痕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38%,低于对照组2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2,P=0.006);观察组术后3h、24h、48h 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随术后时间推移,疼痛评分明显下降,在时间、组间、交互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短,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VSS)得分明显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87%,高于对照组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