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盆腔脏器联合切除(PE)手术在局部晚期、复发盆腔恶性肿瘤及盆腔复杂瘘治疗中的手术适应证及围手术期临床结局。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PE手术适应证:(1)术前经影像学及病理活检确诊为局部晚期或复发的盆腔恶性肿瘤或确诊盆腔复杂瘘;(2)非手术治疗及常规手术治疗失败、术前经多学科团队讨论以及术中探查, 确认需联合切除盆腔脏器;(3)术前经过多学科团队评估可实施PE。手术禁忌证包括心肺等器官功能不全、营养状态或心理状态不佳而无法耐受手术。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期间, 符合上述标准并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PE手术、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完整、获得患者手术知情同意的患者临床资料, 分析手术和围手术期情况、术后病理情况(手术根治性)以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纳入141例患者, 其中43例(30.5%)为原发恶性肿瘤, 61例(43.3%)为复发恶性肿瘤, 28例(19.9%)为肿瘤根治后复杂瘘, 9例(6.4%)为良性病致复杂瘘。其中胃肠道来源肿瘤79例(56.0%), 生殖系统来源肿瘤30例(21.3%), 泌尿系统来源肿瘤16例(11.3%), 间叶组织来源等其他肿...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有手术技术、器械设备及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进步, 越来越多的医疗中心开始对于累及盆腔多器官及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的患者开展更加积极的扩大切除手术。扩大手术范围可以提高切缘阴性比率, 实现肿瘤的R0切除, 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并延长生存时间。因此, 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对于局部晚期的盆腔恶性肿瘤患者, 已经逐渐成为标准的手术方式。目前, 在开展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手术过程中, 面临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患者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偏高以及长期生活质量较低。对于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研究, 现逐渐聚焦于盆腔术后残存的巨大空腔, 这可能是此类并发症的重要诱因, 并由此提出了"空盆腔综合征"这一概念。本文在汇总空盆腔综合征相关文献基础上, 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可能为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后, 封闭的盆腔残腔随着空腔内空气被逐渐吸收、细菌繁殖及积液富集等过程而形成持续存在的负压, 进而对整个腹盆腔内器官分布产生影响;同时, 物理过程在参与空盆腔综合征的发生过程中是否也发挥着作用, 有待探讨。汇总提出, 其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征象, 而盆腔脏器切除手术史是病史诊断中最重要的指标。在预防...  相似文献   

3.
与2015年版《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 venous disease, CVD)管理指南》[1]相比, 该指南的总体结构做了很大修改, 使其更加实用和方便。在不同章节中增加了关于管理策略的相关内容, 并附有流程图。  相似文献   

4.
盆腔游离体是位于盆腔的一种游离性包块,多伴随其它疾病手术时发现。本文将我院4例病例作一报道并分析,以提高认识,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局部进展期恶性肿瘤侵犯周围脏器是盆腔恶性肿瘤中常见情况。新发的直肠癌病例中约10%伴有周围组织器官侵犯, 通过联合脏器切除获得满意切缘, 可达到与无周围组织侵犯患者相似的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的盆腔恶性肿瘤若仅行放化疗, 其5年生存率几乎为零, 通过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获得满意的切缘是局部进展期及复发性盆腔恶性肿瘤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机会。然而, 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手术复杂, 常常伴随更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膜解剖的发展使外科医生对盆腔筋膜层面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全面的应用, 腔镜技术的进步为复杂盆腔手术提供了更为清晰的视野, 使得微创技术得以应用在复杂的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中。层面优先入路是在盆腔筋膜解剖基础上, 通过盆腔无血管间隙优先分离, 为复杂的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提供可重复性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方法对31例妇科盆腔术后并发L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妇科盆腔术后LEDVT发病特点及形成的风险因素。结果 31例患者(2.03%)术后发生LEDVT。年龄、恶性肿瘤、全身麻醉、合并慢性内科疾病、床下活动时间较晚、术后止血药剂量为妇科盆腔术后并发LEDVT的单因素高危风险因素。年龄和术后止血药剂量为LEDVT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其OR值分别为1.075和2.589。结论妇科盆腔手术后并发LEDVT病情较严重,为此应做好相关预防,利于彩超或静脉造影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盆腔放射性损伤潜在可累及盆腔多个脏器, 由于严重放射性损伤的"责任病灶"具有逐步进展性及不可逆性, 晚期可并发盆腔多器官复杂瘘、穿孔或梗阻等多种并发症, 严重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及生活质量。盆腔脏器联合切除作为一种多学科协作的"巨创"手术, 彻底切除"责任病灶", 可最大程度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并最大程度地避免今后出现放射性损伤进展, 对于治疗盆腔放射性损伤晚期并发症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 应倡导"盆腔放射性损伤"的整体化概念, 强调多学科协作, 充分评估原发肿瘤、盆腔放射性损伤及患者整体状态, 遵循"损伤控制"和"扩大切除"手术原则, 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模式进行围手术期管理, 以达到手术安全最大化, 争取最大程度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及长期生存预后。  相似文献   

8.
盆腔根治性手术是治疗盆腔内肿瘤的主要手术方式, 勃起功能障碍(ED)是术后常见的性功能障碍。由于手术方式和调查方法的不同, 对盆腔根治性手术后ED发生率的认识尚不统一。术后ED的原因主要包括术中神经血管损伤、精神心理因素、术前患者特征等, 其中术中神经血管束损伤最常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积极干预能预防术后ED发生, 但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本文对近年来盆腔根治性手术后ED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和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并探讨预防和治疗术后ED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是由于盆腔静脉曲张、血液回流障碍而引发的一系列下腹部不适症候群,是临床医生容易忽视和误诊的一类疾病。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其重点是探讨其病因和诊断方法,特别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该病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髂静脉狭窄(IVS)是指髂静脉存在异常解剖或者存在腔内粘连等情况, 导致髂静脉受压, 从而出现下肢或者盆腔静脉回流障碍, 出现临床表现的一系列疾病, 在血管外科中十分常见。在有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症状的患者中, IVS占绝大部分。但IVS的单一发病症状并不典型, 常合并其他病变, 如下肢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溃疡形成等。研究发现, IVS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 女性发病年龄较男性低, 女性的平均受压程度显著高于男性。典型的IVS主要发生于年轻育龄女性的左下肢, 但仍有例外。因此, IVS的诊断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CVI是对包括影响静脉系统所有形态与功能异常疾病的统称。与慢性静脉疾病(CVD)相比, CVI囊括了无症状或体征的静脉系统异常。因此, 引用CVD这一概念可以更好地描述需要临床指导的IVS的诊断与治疗研究。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进步, 越来越多的技术可以为诊疗IVS提供帮助。因此, 临床医师在影像学中对该疾病诊断、治疗方式和预后管理所具有的优、缺点做出了相关研究, 提升了临床诊断效能。本文就在多模态影像学下对IVS的诊疗现状进行综述, 期望可以帮助临床医...  相似文献   

11.
结缔组织疾病及血管炎患者常因异常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全身各部位难愈性皮肤溃疡的发生, 不同类型疾病引发的皮肤溃疡具有很强的异质性。2020年《The Journal of Dermatology》杂志发表了日本在2016年版本基础上更新的《结缔组织疾病与血管炎相关皮肤溃疡管理指南》, 指导临床更加科学规范地进行相关疾病管理。该文通过对该指南进行解读, 以期帮助国内临床医师明确结缔组织疾病与血管炎相关皮肤溃疡的诊断与治疗目标, 加速皮肤创面愈合, 提高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盆腔肿瘤所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9年4月12年间收治的36例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首发表现的盆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结果 本组36例患者均为慢性起病、无明确诱因.且进行性加重.25例经正规深静脉血栓治疗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所有患者均经盆腔B超、CT等检查发现盆腔肿瘤,肿瘤对髂股静脉存在明显压迫.29例行肿瘤切除术,同时结扎髂静脉(其中5例行髂动脉人工血管重建),余24例未处理盆腔肿块.所有患者均给予抗凝、弹力袜支持、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患肢肿胀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是盆腔肿瘤的先兆,对无明确诱因、慢性起病、肢体进行性肿胀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及经正规治疗症状无改善或病情反复甚至加重的患者,应考虑是否存在盆腔肿瘤.其治疗原则为手术切除盆腔肿瘤和保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生物补片重建盆底在局部晚期或局部复发直肠癌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 回顾性收集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外科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期间, 收治的局部晚期或局部复发直肠癌无盆腔外转移、或仅有寡转移而接受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 同时使用基底膜生物补片重建盆底隔离腹盆腔的56例患者围手术期资料, 手术范围分为主要局限在骨盆腔内(骨盆腔内切除组, 41例)及合并骨盆壁主要组织切除(合并骨盆壁主要组织切除组, 15例)两类。所有手术应用基底膜生物补片重建盆底、隔离腹盆腔, 具体包括经腹补片覆盖Treitz韧带至骶骨岬的后腹膜缺损和骨盆入口, 补片四周分别与侧腹膜和前盆留存脏器的腹膜缘缝合、或固定于耻骨弓及耻骨联合;或经骶尾入路, 补片重建盆底肌-骶骨平面缺损。观察指标包括患者基线资料(性别、年龄、术前放化疗史、复发或原发、盆腔外转移等)和手术情况(脏器切除范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组织重建等);围手术期空盆脏综合征发生情况以及痊愈时间;术后恢复(肠功能恢复时间、空盆腔综合征痊愈时间)和并发症情况以及随访情况。术后并发症采用国际Cla...  相似文献   

14.
绝育术后盆腔痛与前列腺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绝育术后少数患者长期盆腔疼痛,但经各种检查未能发现异常。为探讨疼痛原因是否与前列腺素(PG)有关,我们对10例绝育术后盆腔无病变但长期疼痛的患者和15名正常盆腔妇女腹腔液中 PG 水平进行了测定,报告如下。一.对象和方法疼痛组10例,经腹腔镜检查未发现病变;正常组15名,因要求绝育施腹腔镜 Falope 环套扎术。盆腔正常。两组受检对象均无高血压、糖尿病、肾炎等疾病。月经规则,未服用过影响前列腺素族代谢的药物。标本采集:于月经周期第9~13天施腹腔镜检查术。直视下从子宫直肠陷凹抽吸腹腔液,记录液量。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美国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的变化, 筛查循证医学证据的更新以及各种新兴筛查方式的出现, 美国各相关行业协会, 如:胃肠病学会、预防服务工作组等陆续对一般风险人群的结直肠癌筛查指南进行了更新。这些指南在结直肠癌筛查的起止年龄、筛查方式及筛查频率等方面的推荐等级不尽相同, 全面了解这些指南更新的要点以及不同指南推荐的异同, 对于我国结直肠癌筛查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卵巢静脉栓塞术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采用卵巢静脉栓塞术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慢性盆腔疼痛(CPP)拟诊盆腔淤血综合征(PCS)的患者36例,对确诊为PCS的患者以弹簧栓子及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栓塞双侧卵巢静脉.术后随访12~52个月,评价应用卵巢静脉栓塞治疗PCS的技术方法、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8例患者确诊为PCS.对28例患者均成功栓塞双侧卵巢静脉,技术成功率为100%.栓塞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57%(1/28).患者术中平均累积剂量为(80.7±23.7)mGy,平均剂量面积乘积为(1677.7±570.9)cGy·cm2.术后12个月,57.14%(16/28)的患者盆腔疼痛完全缓解,17.86%(5/28)的患者疼痛部分缓解,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7.04±0.64)降至术后的2.04±2.87(P< 0.001),术后12个月的总体临床有效率为75.00%(21/28).随访过程中,4例患者疼痛症状复发,复发时间分别为栓塞后8、13、14及16个月.结论 采用卵巢静脉栓塞术治疗PC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Kegel运动联合Bobath球训练应用于盆腔器官脱垂术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50例。两组均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联合盆底重建术, 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 试验组实施Kegel运动联合Bobath球训练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盆底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07);试验组干预6个月后的盆底功能障碍影响问卷(PFIQ-7)、盆底功能障碍量表(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干预6个月后的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6个月后的I-QO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均P<0.05)。试验组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Kegel运动联合Bobath球训练应用于盆腔器官脱垂术后患者可提高疗效, 改善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骶骨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5月于北京医院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骶骨固定术的16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女性, 年龄(73.5±9.3)岁, 术前病程4~240个月, 体质指数(24.2±1.7)kg/m2, 产次(1.7±0.8)次, 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Ⅲ~Ⅳ度。术前最大尿流率(9.6±3.4)ml/s, 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26(20, 32)cmH2O(1cmH2O=0.098kPa), 膀胱初感尿意容量(119.1±39.4)ml, 膀胱初感尿急容量(253.6±75.7)ml, 膀胱最大测压容量(406.0±79.8)ml, 残余尿量10(10, 28)ml。术前7例(44%)尿动力学检查可见无抑制性收缩波, 提示存在逼尿肌过度活动。术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PFDI-20)评分100(70, 122)分, 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评分107(90, 160)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骶骨固定术中显露骶骨岬右侧区域, 分离子宫前后壁, 右侧子宫阔韧带分离2cm小孔...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升中西医结合防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诊疗水平, 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临床实践指南制订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业委员会发起, 甘肃省中西医结合麻醉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中医院麻醉疼痛医学中心、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兰州大学GRADE中心、甘肃省医学指南行业技术中心及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等机构共同制订"中西医结合防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临床实践指南"。指南制订委员会将遵循循证指南制订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组建多学科专家团队, 采用GRADE方法, 制订基于循证证据的临床实践指南。该计划书主要阐述指南制订的目的、方法及指南的发表、推广、实施和更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随着盆腔肿瘤学和外科技术的进步, 外科医生重新定义了盆腔手术的边界。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 目前被认为是部分局部晚期和局部复发直肠癌患者的最佳选择。但由于手术复杂, 切除范围大, 并发症发生率和围手术期病死率较高, 所以国内只在少数医院开展。尽管近年来肿瘤药物及外科技术设备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作为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 对于适应证的选择及其术前评估、新辅助治疗和围手术期治疗策略等方面, 仍存在很多争议和挑战。充分认识盆腔脏器的解剖学特征, 加强临床多学科团队的密切配合, 客观评估以及规范地进行术前综合治疗, 积极为复发和复杂局部晚期直肠癌手术根治切除创造条件, 同时合理规范地实施R0切除, 仍然有可能给局部晚期和复发直肠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