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谭超 《中国卫生产业》2020,(7):80-81,84
目的探讨外科中心静脉导管(CVC)护理中PDCA循环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外科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60例CVC置管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为30例,对照组开展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开展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40.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针对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通过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能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集束化护理在中心静脉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7~12月在汕尾市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0例,血管通路均采用了中心静脉置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护理。观察对比两组并发症及平均治疗费用、置管舒适度、住院满意度和生化指标。结果 观察组护理期间非计划性拔管和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平均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舒适度评分和住院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红细胞比容、尿素降低率和尿素消除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中心静脉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可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导管相关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并发症治疗费用,还可以提升血液透析质量以及患者置管舒适度和住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ICU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作用。方法:将入住在ICU,有中心静脉置管的危重症病人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并发证及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等指标。结果:(1)观察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P=0.000 1)、平均住院时间(P=0.002 5)均低于对照组;(2)观察组的CVC-RI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x2=5.165,P=0.048);观察组的CRBSI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x2=6.135,P=0.029)。结论:入住ICU有中心静脉置管的病人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后,可明显缩短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证,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于预防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临床效果,以提升患者置管的安全性及患者干预满意率。方法 将2020年1月—2022年3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94例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治疗的重症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置管患者干预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住院天数、导管留置的时间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1,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与住院天数分别为(11.29±2.00)d和(15.65±2.02)d,短于对照组的(15.42±2.12)d和(18.34±2.0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后,可有效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预防效果较好,可保证患者置管安全,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提升置管患者干预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方式对于预防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导管留置时间和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4.36±2.18)d,导管留置时间(10.02±1.97)d,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6.02±2.97)d和(13.11±1.2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感染率为7.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4.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预防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可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导管留置时间,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外周静脉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行PICC置管的5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外周静脉炎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外周静脉炎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4.00%(P <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56.00%(P <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减少PICC置管患儿外周静脉炎的发生,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带管肿瘤出院患者分别使用两种导管维护方法的效果,观察不同维护方式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同时可为临床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44例中心静脉导管带管肿瘤出院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的导管维护,试验组采用PICC置管专科护士指导,家属监督进行导管维护,比较两组患者的维护依从性、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导管留置时间、维护间隔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的统计学差异。结果试验组维护依从性、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导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导管维护间隔显著长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张力性水泡、过敏性皮炎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PICC置管专科护士指导,家属督促进行导管维护较传统导管维护来说,效果更佳,且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对降低PICC导管并发症的应用与效果. 方法 将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本院住院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492例,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运用PDCA循环管理,对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及工作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 结果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及工作能力增强. 结论 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以作为临床工作中的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的细节护理在ICU鼻肠管留置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0例ICU鼻肠管留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量化评估的细节护理,比较两组的置管情况、并发症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置管成功率、置管及管路维护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鼻肠管脱管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置管操作耗时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基于量化评估的细节护理可提高ICU鼻肠管置管的质量及安全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血病化疗PICC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干预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4月—2018年2月我院90例白血病化疗PICC置管患者,信封法分组,对照组予基础常规护理,试验组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病情干预情况。结果试验组白血病化疗PICC置管患者满意水平、PICC置管平均时间、对化疗PICC置管并发症的认知程度、护理中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试验组SCL-90量表积分、生活质量QLI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导管脱落、静脉炎、血栓等白血病化疗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在白血病化疗PICC置管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有效降低导管脱落、静脉炎、血栓等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认知以及配合度,延长置管时间,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赛托安保抗菌导管与贝朗普通中心静脉置管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应用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ICU病房110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贝朗普通中心静脉导管,观察组采用赛托安保抗菌导管,并对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平均留置天数、并发症、导管相关性感染(CRI)发生率及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0,P<0.05);平均留置天数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P<0.05);并发症发生率(穿刺部位红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6,P<0.05);穿刺部位渗液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8,P<0.05);导管脱出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5,P<0.05)。结论:抗菌导管能够明显降低重症监护室患者CRI发生率,提高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患者长时间输注化疗药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行PICC的肿瘤患者85例纳入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在PICC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95.25±20.38)d,置管期间发生并发症10例。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112.54±25.63)d,置管期间发生并发症2例。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较长,组间差异经t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经χ2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长时间输注化疗药中应用PICC技术可减轻患者痛苦,置管期间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对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益。  相似文献   

13.
李娟  叶海瑛 《职业与健康》2011,27(5):591-592
目的探讨运用临床路径实施对肿瘤患者进行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PICC)置管护理的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26例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取临床路径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比较2组患者对有关导管知识的掌握情况、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出院后导管维护情况。结果试验组对导管有关知识掌握达标率(93.8%)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96.9%)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出院后导管维护异常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导管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了导管留置期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林可霉素联合肝素钠封管对于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临床应用,以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1月ICU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试验组患者给予林可霉素联合肝素钠封管,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与肝素钠封管,对比两组患者导管置管部位及置管后感染率、病原菌分布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中心静脉导管术以股静脉置管为主,感染率与置管部位有关,其中股静脉置管发生感染的概率最高,股静脉置管感染率试验组为11.76%、对照组感染率为36.11%,两组不同置管部位的感染率及总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阳性菌,试验组导管血培养阳性率为16.67%、对照组为6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4%、对照组为11.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林可霉素联合肝素钠封管对于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医院》2015,(1):84-86
目的探讨住院期间采取PDCA模式对于心脏介入手术后留置深静脉导管护理过程中的影响及应用。方法统计在我院接受心脏介入治疗并留置深静脉导管患者120例,随机形式分为PDCA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PDCA模式及常规留置导管管理方式,观察手术后患者由于留置深静脉导管所发生并发症情况及护理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护理质量各项目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PDCA组操作技巧(89.6±10.6)分VS对照组(78.6±9.3)分、置管专护(90.6±9.1)分VS(76.6±10.3)分、手卫生规范(93.6±5.8)分VS(86.4±8.2)分、健康教育(94.6±5.0)分VS(86.8±8.9)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DCA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3.0%VS对照组30.0%显著性低,护理满意率93.3%VS对照组53.3%显著高,对比差异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模式有效预防心脏介入手术留置深静脉导管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6.
邬海 《现代保健》2014,(29):20-22
目的:观察胸腔积液危重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ICU接受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56例,通过计算机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8例,试验组患者给予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而对照组患者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24 h的各项生化指标、胸腔引流量及所需的置管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前后24 h的各项生化指标比较中试验组C-反应蛋白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胸腔引流量及所需的置管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积液危重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马晓艳 《现代养生》2023,(4):262-265
目的 探讨脐静脉置管术(UVC)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危重新生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出生时间、出生体重、出生胎龄均衡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新生儿采用UVC治疗,对照组新生儿采用经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全肠外营养时间、住院总时长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施UVC后,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全肠外营养时间和住院总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VC置管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优势,可以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为危重新生儿抢救打开生命通道;减少了反复穿刺的痛苦,有利于保护外周静脉,还降低了液体外渗风险,此外,该置管技术一针穿刺操作成功率高,导管留置时间长,能后更好的为早产儿解决静脉营养及用药问题,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陈芸娇 《医疗装备》2023,(23):110-113
目的 探究基于评判性思维的细节护理对甲乳外科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医院甲乳外科收治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两组均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评判性思维的细节护理。比较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护理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和导管留置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基础护理、置管护理、并发症护理、健康宣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穿刺部位出血、静脉炎、导管滑脱、导管移位、导管堵塞、导管感染、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评判性思维的细节护理对甲乳外科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患者的效果显著,对于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缩短留置导管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率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长导管在急性胰腺炎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12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置管(61例),实验组采用中长导管置管(6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留置时间、置管后的疼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置管的有效留置时间(19.23±2.77)d,对照组置管的有效留置时间(1.34±0.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发生疼痛3例(4.92%),对照组置管发生疼痛45例(7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置管方式的不同是疼痛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使用静脉留置针发生疼痛的风险是中长导管的1.749倍。实验组患者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6.65%)低于对照组(8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52,P <0.05);两组患者出院满意度调查中,中长导管组患者的出院满意度(95.08%)明显高于静脉留置针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颈外静脉留置针与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在消化道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收的84例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为观察对象,基于平行对照法分组,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分别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与PICC,对两组置管操作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操作时间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4.76%,对照组为19.05%,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置管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82.5±4.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4.2)分,差异显著(P<0.05);置管穿刺次数方面,观察组的1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5.71%,对照组的1次性穿刺成功率为42.86%,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颈外静脉留置针应用效果优于PICC。相比之下,颈外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低,操作时间少,患者的一次性穿透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