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辅助腰丛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2月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3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辅助腰丛阻滞麻醉。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疼痛评分。结果:两组麻醉前、术后1 h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皮时、手术结束时心率和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12、24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辅助腰丛阻滞麻醉可在确保镇痛效果的前提下,有效减小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0):1597-1598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股骨头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医院诊治的60例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予以临床分析,依据随机双盲法分组,试验组采取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方法,对照组采取L3~4硬膜外穿刺方法,对比两组麻醉阻滞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阻滞完成用时、感觉阻滞起效、运动阻滞起效显著短于对照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阻滞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为稳定,各时间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股骨头置换术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阻滞完成时间短,起效快,持续时间长,且患者血流动力相关指标较为稳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
总结180例患者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要点,包括术前评估、术前准备、术中麻醉体位及定位、刺激仪的配合使用、密切观察病情、严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认为在麻醉配合过程中护士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与麻醉医生的默契配合,是麻醉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UGLPB)联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高龄患者8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UGLPB。比较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血流动力学参数、脑损伤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舒芬太尼用量[(15.03±4.18)ml vs(31.95±7.82)ml]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17.11±1.82)min vs(14.29±2.85)min]及排气时间[(13.54±2.63)h vs(21.06±3.57)h]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两组患者血糖、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患者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围术期共出现不良反应3例(7.14%),观察组2例(4.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探讨髂筋膜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0例。神经阻滞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比较2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药物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4 h总出血量、术后镇痛效果及认知功能变化。结果T_1~T_4时点,神经阻滞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T_0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较T_0时点降低,心率(HR)较T_0时点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_1~T_4时点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4 h总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阻滞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48 h内静脉自控镇痛(PCIA)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 h,神经阻滞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24、48 h,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 d时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神经阻滞组术后3 d时MMSE评分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3 d,神经阻滞组MMSE评分、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髂筋膜间隙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的效果优于全身麻醉,不仅可维持足够麻醉深度,保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而且麻醉药物用量少,术后POCD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527-1529
对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以收治的78例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术前所采取的麻醉方式分为常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对照组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观察组,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与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与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4.9%)显著优于对照组(64.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能有效增加麻醉阻滞范围,避免盲目操作损伤患者神经,超声显影清晰,准确定位神经位置、穿刺针进针位置与深度,穿刺成功率高,临床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12月于我院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手术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观察两组阻滞效果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阻滞完成时间及阻滞起效时间(感觉、运动)更短,阻滞持续时间(感觉、运动)更长(P0.05);研究组术后24 h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下肢手术老年患者中,效果显著,且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11.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危重患者下肢手术,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保持清醒、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传统的阻滞方法以人体的解剖标志作穿刺定位,以穿刺针触及神经时引发的异感寻找神经,成功率较低,且易损伤神经、血管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可直观分辨出局部组织结构,并可将穿刺针置于靶神经旁,使局麻药充分浸润神经,能提高神经阻滞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本文旨在探讨超声引导神经刺激器辅助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危重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正>神经刺激器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技术能精确定位神经,麻醉效果确切,能提供较长时间的术后镇痛,而且该技术对血流动力学和全身的影响较全麻或  相似文献   

13.
韩娅玲 《护理研究》2006,20(11):2884-2885
神经刺激仪的使用为外剧冲经阻滞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判断指标,极火地提高了阻滞的成功率。神经刺激仪通过产生刺激波刺激周围神经干,诱发该神经所含的运动神经分支所支配的目标肌肉纤维收缩,通过这一特征性的靶肌肉(target muscle)颤搞,使操作者识别出对应的神经与刺激针邻近,并通过与刺激针相连的绝缘针直接注入局麻药,以完全阻滞相应的神经。而神经刺激仪引导卜的腰骶丛联合后路坐骨神经阻滞可取得下肢单侧肢体的完全麻醉,避免了全身麻醉、惟管麻醉对循环、呼吸的影响,适用于单侧下肢手术,尤其适用于合并严霞系统性疾病的病人。我院于2005年4月开始实施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腰骶丛联合后路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60例,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状况.结果:气管插管即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年龄66~78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N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E组),每组30例。记录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时的超声显像情况、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及麻醉不良反应。结果:超声引导技术可清晰显示腰丛、坐骨神经及其周围解剖结构,了解穿刺针行径,动态观察局麻药扩散情况。两组患者基础血压差异无显著性,麻醉后E组BP明显降低,N组BP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N组感觉、运动神经的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E组,阻滞维持时间明显长于E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E组明显高于N组。结论:超声引导技术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精确操作提供了影像学依据。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相比,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是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神经刺激器的应用、药物的改善,使得外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腰神经丛一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备受关注。传统的腰神经丛及坐骨神经阻滞由于是盲探操作,依赖操作者的经验和患者的主诉,故临床上常有阻滞不全或麻醉失败。本次研究采用超声引导Neuro Trace Ⅱ神经刺激器辅助行腰神经丛及坐骨神经阻滞60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超声引导下的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具有操作直观方便、成功率高、麻醉阻滞效果好。本研究观察并比较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膝关节镜手术的麻醉效果。1资料与方法择期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患者120例,ASAⅠ级~Ⅱ级,其中男64例,女56例,年龄40~78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单侧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用于下肢外伤性手术麻醉的镇痛效果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急诊拟行单侧下肢外伤性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B组选择L2-3或L3-4间隙行硬膜外麻醉.局麻药均用罗哌卡因.记录麻醉前及麻醉后15、30、60、90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以及针刺疼痛消失时间、术中输液量、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与麻醉前相比,两组病人的麻醉后血压均下降,B组病人麻醉后各时点的SBP、DBP均明显低于A组:术中B组的晶体输入量,曾用麻黄碱病例数和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组;针刺疼痛消失时间A组显著低于B组.两组病例麻醉效果确切,均无更改麻醉方式完成手术.结论: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下行单侧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术后不良反应少,适用于下肢创伤性手术病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