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联合应用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血常规检验的30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均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测,统计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检测符合率。结果 300例血液标本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报警提示阳性率13.3%,阴性率86.7%。血涂片细胞细胞形态学检测阳性率8.0%,阴性率92.0%。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7,P=0.034)。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检测在幼稚粒细胞、杆状粒细胞、红细胞形态异常、单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原始细胞检测的符合率分别是40.0%、33.3%、57.1%、33.3%、81.3%、66.6%。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应用在血常规检验中,能够弥补两种检测方法的不足之处,提高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仪器检测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6月-2019年6月期间采取血常规检验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都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分析、对比患者采用血涂片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结果。结果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器检测的警报提示阳性率,阴性率则明显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警报提示阴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在血常规检验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两种检测方法有互补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血常规检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200例血常规检验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对照组实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将两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血常规检验患者正常标本所占比81.00%低于对照组、异常标本所占比19.00%高于对照组,差异表示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后者更具有优势,且准确率较高,能够为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应用在血常规检验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需要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7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39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观察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阴性率88.21%高于对照组75.13%,研究组阳性率11.79%低于对照组32.33%,究组在WBC(98.46%)、RBC(98.72%)、PLT(97.95%)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87.18%、85.90%、8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常规检验期间,可采取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可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并确保患者后期治疗正常,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0月我院收集的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异常的100例患者标本为观察组,同时选取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正常的100例患者标本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标本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 单一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中血液细胞形态正常分别为32例、5例,其假阳性率为32.00%和5%;其中对照组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异常5例,包括白细胞形态异常(40.00%)、红细胞形态异常(40.00%)以及血小板数量异常(20.00%);经外周血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联合检查后,形态异常例数为18例,假阴性率为18.00%。结论 血常规检验中采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价值较高,其可对血细胞的形态变化情况予以直观的识别与区分,提高检测准确性,同时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未检出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标本进行原因分析,并评价该情况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准确性。方法 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未检出PDW的标本,采用涂片观察血小板形态大小、聚集、小红细胞及细胞碎片等; 对该类标本行手工血小板计数,并比较其与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结果的一致性; 复查PDW。结果 在200例PDW未检出的标本中104例(52%)可见大血小板,36例(18%)可见血小板聚集,28例(14%)可见小红细胞或红细胞碎片,32例(16%)无明显形态异常; 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或细胞碎片标本血小板手工计数结果与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 全血细胞分析仪复检PDW,有64例(32%)标本有结果,其中以大血小板标本为主(50例)。结论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未检出PDW的原因主要有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小红细胞或细胞碎片等,该类标本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异常,应行血小板手工计数校正。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时细胞分类及警示标志的准确性加以评价,探讨血细胞涂片复检在血细胞分析中的意义,强调手工涂片复检的重要性,提高血常规的检验质量。方法选择2015年10~12月来邯郸市中心医院门诊首诊患者8 996例,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真空静脉管采集标本,在贝克曼750全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检测时出现的警示标志与手工分类对比分析。结果血常规检查中出现异常提示的1 760例标本进行血涂片染色复查(复片率为19.6%)并进行统计分析,真阳性率为78.4%,假阳性率为21.6%,假阴性率为5.0%。结论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具有其局限性,对报警异常血象只能起到初筛的目的,对于形态、结构异常的细胞不能作出准确判断和定位。因此,运用血细胞分析仪时,应进行必要的血涂片复检,只有二者结合,优势互补,才能减少漏诊和误诊,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红细胞冷凝集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细胞计数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Sysmex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13例冷凝集全血标本分别在室温及37°C孵育30 min后进行全血细胞计数,并对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室温下与37℃孵育30 min后的检测结果比较,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白细胞分类及血小板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冷凝集会影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多种血细胞的准确计数,临床检测血常规时应仔细检查血标本是否有冷凝集现象,如存在应在37℃孵育30 min后进行检测,以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儿童末梢血异常细胞报警提示功能进行评价。方法采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对804例儿童末梢血标本进行检测,同时进行血涂片检查血细胞形态,通过统计比较,评价该血细胞分析仪异常细胞报警提示功能的可靠性能。结果 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对儿童末梢血异常细胞报警提示功能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69.80%,阳性预测值为54.10%,阴性预测值为100%,仪器检出准确度为77.74%,假阳性率为45.90%。结论 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儿童末梢血异常细胞报警提示系统的功能良好,灵敏度高,可降低涂片复检次数,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但同时也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需进一步对其进行血涂片镜检加以确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1例由冷球蛋白导致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假性增多的患者进行分析。方法按照冷球蛋白检测要求进行标本采集和处理。标本采集后于室温放置30、60、90、120min再上机检测,同时手工计数标本血细胞、血小板,观察各阶段标本血涂片细胞形态。对标本37℃温浴血清、4℃冰箱静置1周所得的血清(静置上清液)及离心沉淀物溶解后的液体标本(冷沉淀溶液),进行总蛋白(TP)、清蛋白(ALB)、补体、免疫球蛋白检测,并进行免疫蛋白电泳分析。结果患者末梢血涂片中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未见小红细胞及红细胞碎片等;血常规标本室温放置60min后涂片,可见不定形物及不规则形红细胞;标本37℃温浴30min后涂片,不定形物消失,不规则形红细胞明显减少;37℃温浴血清进行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增高,补体C3、C4水平减低;4℃静置上清液中球蛋白及IgM水平均低于37℃温浴血清;37℃温浴血清及4℃冷沉淀溶液免疫固定电泳结果为IgM、κ轻链阳性,4℃静置上清液免疫固定电泳结果为κ轻链阳性。结论该患者为冷球蛋白IgM导致的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假性增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ABX-MICROS-6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患者静脉血与末梢血标本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区别。方法应用ABX-MICROS-6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60例患者的静脉血与末梢血标本的血常规。结果同一患者的静脉血与末梢血血常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X-MICROS-6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静脉血与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测的结果存在差异,需对末梢血血常规结果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 ABX‐MICROS‐6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患者静脉血与末梢血标本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区别.方法应用 ABX‐MICROS‐6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60例患者的静脉血与末梢血标本的血常规.结果同一患者的静脉血与末梢血血常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X‐MICROS‐6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静脉血与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测的结果存在差异,需对末梢血血常规结果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发热患者血涂片人工镜检的必要性。方法对持续发热3d以上或间断发热不退患者在做血常规检测的同时做血涂片及干后瑞氏染色光学显微镜镜检,观察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形态及分布,并分类100个白细胞。结果60.22%的发热患者镜下可见异常细胞,如异型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中毒性改变、幼稚细胞等在血常规检测时血细胞分析仪均不能正确反映出来。结论对发热患者进行血涂片人工镜检分类非常必要,避免了临床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AVE752与AVE764C结合使用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尿常规检验的89例患者,规范采集晨尿作为检验标本作为AVE752组、AVE764C组、联合组和镜检组标本。AVE752组采用全自动尿液分析仪AVE-752检验,AVE764C组采用AVE764C尿沉渣分析仪检验,联合组采用两种分析仪联合检验,镜检组采用显微镜检验,对比4组尿常规检验结果,同时以显微镜检测为金标准,对比各组诊断效果差异。结果 AVE752组白细胞与红细胞阳性检出率显著低于AVE764C组和联合组(P<0.05);联合组白细胞与红细胞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AVE764C组(P<0.05)。AVE752组和AVE764C组白细胞与红细胞阳性检出率均显著低于镜检组(P<0.05)。联合组对白细胞诊断灵敏度(95.74%)和准确率(97.75%)显著高于AVE752组(34.04%、58.16%)、AVE764C组(65.96%、79.78%)。AVE764C组对白细胞诊断灵敏度和准确率显著高于AVE752组。联合组对红细胞诊断灵敏度(96.08%)和准确率(95.51%)显著高于A...  相似文献   

15.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单核细胞异常增高应警惕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单核细胞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3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单核细胞比例〉8.0%的血标本,45例单核细胞比例〈8.0%的血标本,同时进行血涂片染色镜检,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单核细胞比例为0~8.0%的血标本与血涂片染色镜检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单核细胞比例为8.1%-15.0%的血标本与血涂片染色镜检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随着单核细胞比例的增加。白血病细胞的检出率也增加。结论当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比例〉8.0%以上时,需行血涂片染色镜检,以早期发现白血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根据血细胞分析仪显示的异型淋巴细胞阳性报警信息进行手工涂片复检,就报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比对验证。方法对该院Beckman Coulter LH75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并提示异型淋巴细胞阳性报警的178例周围血样本进行手工涂片复检,验证阳性结果符合率。同时随机选择100例无异型淋巴细胞阳性报警的周围血样本,验证阴性结果符合率。结果 Beckman Coulter LH75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178份异型淋巴细胞阳性报警周围血样本手工涂片复检出异型淋巴细胞139份,阳性符合率为78.1%;随机选择的无异型淋巴细胞阳性报警100份周围血样本手工涂片复检出异型淋巴细胞1份,阴性符合率为99.0%。结论 Beckman Coulter LH75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细胞计数提示的异型淋巴细胞阳性报警的符合率较高,通过提示信息并进行手工复检可以对相关疾病的诊断及筛查提供更直接、可靠的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Sysmex XE 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红细胞报警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住院以及门诊患者500例(500份)静脉血标本,用Sysmex XE 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做血常规检测,对400例(份)出现报警信息的标本进行血涂片镜检,评价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报警的诊断价值。结果血细胞分析仪红细胞报警的特异度为74%,灵敏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91.25%,阴性预测值为100%,与金标准镜检的符合率为93%,一致性指标K=0.82,K>0.75。结论 Sysmex XE 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常红细胞报警系统的性能良好,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Sysmex 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白细胞报警(WBC IP MESSAGE)的准确性.方法使用Sysmex 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随机检测945例非血液科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同时做血涂片显微镜检查,包括分类计数白细胞并观察其细胞形态,按照涂片复检阳性判断标准判定后,与提示IP警示的145例标本...  相似文献   

19.
手工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与自动分析仪的检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在血细胞分析中的重要性。方法在2009年2~10月我院住院患者的血细胞标本中,选择其中指标异常的1000例标本与正常的300例标本进行瑞氏染色显微镜下血涂片形态学分析。统计白细胞(WBC)数据,包括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淋巴细胞百分率(L%)、单核细胞百分率(M%)、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E%)、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B%)、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等指标。结果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正常中有1.7%假阴性,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异常中有34.5%假阳性。无论白细胞总数是否有改变,伴有细胞分类增高时,血细胞形态学可观察到中性粒细胞核左移、中毒颗粒、空泡以及有核红、异淋、幼稚细胞;当红细胞大小、形态指标异常时,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浅染区扩大或红细胞体积增大,中心浅染区消失;当血小板升高或降低时,对血液系统疾病有诊断意义。结论全自动仪器为临床检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不能完全省去镜检,特别是临床有发热、贫血、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出血等疑似血液系统疾病时,均有必要行镜下血细胞形态学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SC-120全自动推片染色机在血涂片制备及血细胞染色中的效果,并对其在血细胞形态检查中的应用进行评价。方法选择体检健康者、贫血患者、白血病患者及儿科患者的血常规标本,采用SC-120全自动推片染色机和手工方法进行推片染色,由2名有细胞形态经验的检验人员进行血细胞形态检查,分析2种方法对细胞形态识别的影响。结果 SC-120全自动推片染色机的推片效果好,头体尾分明;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染色好,其正常及异常形态均易识别,不同人员识别的准确性及一致性较高。结论 SC-120全自动推片染色机在血涂片制备及血细胞染色的重复性和效果方面优于传统手工涂片染色,减少了推片及染色操作对细胞形态的影响,特别是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形态的检验准确性高于传统手工方法,应作为常规推片染色方法用于临床实验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