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7):1622-1623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128例有完整随访结果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子宫肌瘤复发的情况,采取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 128例子宫肌瘤随访中,26例(20.3%)复发,手术后复发时间6~33(12×3.6)个月。其中12~24个月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率最高。子宫肌瘤复发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患者的年龄、BMI、肌瘤数目和大小,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不包括初潮年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和患者的年龄、BMI、肿瘤数目、肿瘤大小等有着直接性的关联。年龄大于40岁,复发率较高,同时BMI大于24,也有着较高的复发率,肿瘤数目较多以及肿瘤较大同样也有着较高的复发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高危险因素是患者的年龄、肌瘤的数目、肌瘤的大小以及BMI。子宫肌瘤患者初潮年龄与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年龄30-50岁。随着现代妇女对再生育和要求保留子宫需求的增加,剔除术式已成为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式。目前,常用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式有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AM),但两种手术方式对术后肌瘤复发和术后妊娠结局存在争议。本文旨在比较LM与TAM两种不同术式对术后复发及妊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洁梅  李思春  何卫琴 《全科护理》2021,19(14):1962-1964
目的:探讨育龄子宫肌瘤宫腔镜术病人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关防护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进行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的480例育龄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全部病人临床资料,按照随访期是否复发分为两组,分别为复发组(n=60)和未复发组(n=420).采取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480例育龄病人复发例数为60例,总复发率为12.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分娩史(OR=1.553)、子宫肌瘤数≥2个(OR=3.022)、最大子宫肌瘤直径≥6 cm(OR=1.117)、不良手术操作或不当护理(OR=2.581)、宫腔粘连(OR=3.121)、随访时间≥24个月(OR=3.086)与肌瘤复发呈明显正相关(OR>1).结论:育龄子宫肌瘤宫腔镜术病人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多,护理人员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与开腹手术治疗后肌瘤的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对比。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纳治疗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开腹治疗,研究组41例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肌瘤残留、妊娠、复发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研究组在肌瘤残留、复发以及妊娠率分别为4.88%、12.20%、70.73%,对照组分别为20.51%、15.38%、58.97%,除肌瘤复发率差异不显著外,肌瘤残留以及妊娠结局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2例,发生率4.88%,对照组9例,发生率2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子宫肌瘤采取开腹手术以及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取得一定疗效,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术后并发症和肌瘤残留率均较小,妊娠结局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术式的比较分析,探索一种更加合理、更适合患者的术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2003年7月-2004年7月,我院因妇科疾病再次开腹手术的患者中,既往有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共6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种术式在本病治疗中的优缺点。结果 两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粘连和子宫瘢痕形成。但腹腔镜手术形成的盆腔粘连、子宫瘢痕均高于经阴道手术的病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愈合佳,瘢痕小,盆腔粘连轻,明显优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2):2788-2789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复发率、残留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妊娠率明显增加,且临床指标均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子宫肌瘤疾病中,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均能取得不错的临床效果,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明显降低了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清除肌瘤效率高,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再次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经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2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定期随访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和检查结果,对可能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以探讨剔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结果】212例患者随访6~36.0个月,复发48例,复发率22.6%(48/212)。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在年龄、月经初潮年龄、月经紊乱史、阴道炎、流产次数、肌瘤个数等方面相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0.05),而在术前妊娠史、术前临床症状、痛经史、最大肌瘤位置、术后妊娠史等方面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时的年龄、月经初潮年龄、月经紊乱史、阴道炎、流产次数、肌瘤个数是肌瘤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详细的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术后肌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同时子宫肌瘤剔除术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否增加出血,感染,术后病率及手术后住院日。方法:对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56例进行分析,手术均于腹膜内进行,先行剖宫产,然后肌瘤剔除。切口设计,剔除方式与非妊娠期子宫肌瘤剔除法相同。取同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仅行剖宫产的患者作对照。结果:两组术时出血,术后病率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切口全部甲级愈合,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其肌瘤变性率明显增高,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切实可行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电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将157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9例,采用电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78例,采用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疼痛情况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2组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因为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近来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妇科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拟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开腹手术组40例及阴式手术组35例,分别采取开腹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手术方式,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使用镇痛天数、术后疼痛分级和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开腹手术组的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术后使用镇痛的天数、疼痛级别、住院天数均高于阴式手术组(P<0.05).结论 在手术创伤、术后疼痛和术后恢复方面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优于经腹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研究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差异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较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更优,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包括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免疫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前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研究组CD4+/CD8+、CD4+、CD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可缩短手术、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5.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44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24例(阴式组),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20例(对照组),比较分析其一般资料、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在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肌瘤类型、住院费用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的应用及术后病率方面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疼痛轻、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及住院费用低的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17.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2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226例与同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224例进行对比分析,对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率、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妇产科收治的184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术后睡眠质量调查,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184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术后睡眠质量良好127例(占69.02%),睡眠质量不佳57例(占30.9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疼痛程度、病程、被迫体位、病房环境、夜间治疗、胃纳情况、生活习惯、心理状况、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均为影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疼痛程度、胃纳情况、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为影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针对患者疼痛程度、胃纳情况、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5):2833-2835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163例。随机分为开腹组81例和腹腔镜组82例。开腹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均有明显效果,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两者相比腹腔镜手术的切口小、术中损伤较轻、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