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肺癌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恶性肿瘤。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种不具备编码蛋白质功能、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RNA,在多种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虽然大多数lncRNA的具体功能尚不清楚,但最近的研究揭示了部分lncRNA在肺癌发生、发展和凋亡等多种细胞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将简要概述lncRNA的已知功能及其与肺癌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1]。尽管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治疗取得重要进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等,使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存率有了很大提高,但治疗效果还远远不能令人满意[2]。目前,多数心血管疾病的发  相似文献   

3.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少有或无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分子。lncRNA在表观遗传学水平、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并与物种进化、胚胎发育、代谢调节以及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lncRNA在肝癌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肝癌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多基因参与的细胞遗传性疾病。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 bp核苷酸,不具备蛋白质编码功能,但具有广泛的基因表达调控作用的非编码RNA分子。研究显示,lncRNA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其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作为结直肠癌诊断和预后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以及有效的治疗靶点。该文就lncRNA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其临床研究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表达异常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深入研究LncRNA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有望为乳腺癌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本文就LncRNA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和潜在临床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肝癌(HCC)是肝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患者病死率高。对HCC发生发展机制的认知局限是其不良预后的重要原因。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基因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疾病患者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特异性。近年来,lncRNA在癌症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逐渐深入,这为HCC早期诊断、病情控制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本文就长链非编码RNA在HCC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抑郁症的发生是遗传、生理、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无蛋白质编码功能的非编码RNA,可在转录、转录后及表观遗传水平发挥作用,参与调控不同的生理及病理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LncRNA与抑郁症关系密切,在抑郁症患者和...  相似文献   

8.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作为肿瘤发病机制研究领域的热点,其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重要性正逐渐被阐明。lncRNA不仅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多能性和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调控血液肿瘤发生和进展,而且lncRNA异常表达和突变与耐药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血液肿瘤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本文将重点介绍lncRNA在血液肿瘤中的最新进展,为血液病的临床诊断、预后评估和靶向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陈宁宁  周宇 《新医学》2022,53(6):408-411
长链非编码RNA在恶性肿瘤组织中差异表达已被大量研究证实。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614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均呈高表达,且与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密切相关,并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其被认为可能具有作为诊断或判断肿瘤预后生物标志物以及有效治疗靶点的潜力。该文对LINC01614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0.
人类基因组DNA约93%被转录为RNA,其中仅2%的核酸序列用于编码蛋白质,其余98%的核酸序列均为编码能力极低甚至无编码功能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且其中绝大多数被转录成长度>200个核苷酸的所谓"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1]。长期以来,这些不具有蛋白编码潜能的基因组序列曾被认为是基因组在进  相似文献   

11.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并且能够在转录及转录后水平调节蛋白编码基因表达的非编码RNA,参与大量病理、生理过程。长链非编码RNA含有microRNA(miRNA)反应元件,可以和miRNA相互结合,影响目的基因的表达,此类lncRNA称为竞争性内源RNA(ceRNA),这种ceRNA参与胃癌的致病过程,为胃癌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阻断lncRNA与其相应位点的结合,也为胃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前,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分子领域再次掀起了新热点。绝大多数的人类基因能够被转录,仅有不到2%的转录本编码蛋白质,剩下的转录本被称为非编码RNA(ncRNA)。而LncRNA,是为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ncRNA。起初Lnc RNA被认为不具有生物学功能而被尘封了起来。最近,这个潘多拉盒慢慢地被打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ncRNA参与生物体的各种生理及病理过程,其中癌症研究最多。卵巢癌为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高。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LncRNA结构、功能及其在卵巢癌中的相关研究,以供后续攻克卵巢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肺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其特征在于细胞外基质成分(ECM)的聚集和炎症相关损伤。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可能在肺纤维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然而具体机制尚未确定。文章总结了lncRNA在促进和抑制肺纤维化过程中的调节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寻找肺纤维化的潜在治疗靶点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发现基因组中具有编码蛋白质功能的基因仅占全基因组序列的1.5%左右,绝大部分序列被转录成非编码RNA(ncRNA),根据片段长度大小分为小非编码RNA(small nc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是一种在中国南部尤其是广州地区多发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是环境、遗传、病毒和信号通路异常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人类肿瘤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广泛参与肿瘤的侵袭、转移、预后等进程。本文就近年来在鼻咽癌中发现的异常表达lncRNA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的侵袭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受到多种基因的表达调控,其具体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 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 nt,缺少特异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无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可在表观遗传学、转录及转录后等多种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预后等进程。本文就近年来与乳腺癌侵袭转移相关的lncRNA研究进展及其分子机制作一综述,旨在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靶向治疗、预后监控等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位于恶性肿瘤的首位,寻找新的防治策略已刻不容缓。中药活性成分因其安全、天然的特性而备受关注,但其抗肺癌机制仍待阐明。该文主要介绍几种中药活性成分通过调控长链非编码RNA发挥其抗肺癌作用,包括紫杉醇、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姜黄素、白藜芦醇、水飞蓟素和血根碱等,为中药活性成分抗肺癌作用提供了新的分子机制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19是位于人类染色体11p15.5上,长度为2 300 bp,并可与胰岛素样生在因子2(IGF-2)相互作用,表现出父系印记的lncRNA分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H19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异常,且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紧密相关,H19可与多种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如c-Myc、p53)以及microRNA(miRNA)相互作用,从而在肿瘤的生长、增殖、分化凋亡及侵袭转移等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进一步研究H19的生物学功能及具体作用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肿瘤的特性,为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种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参与染色质重塑、基因转录、蛋白质运输等过程,在心血管、神经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lncRNA通过与一种或多种lncRNA结合蛋白相互作用发挥生物学功能.本文就lncRNA的分类、功能及与其结合蛋白的...  相似文献   

20.
任利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7):2537-2539
正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严重威胁了人们的健康及生命~([1])。目前,外科手术切除、肝移植为早期肝癌的有效治疗方式。近几年,随着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的发展,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所增加。但是因为进展期肝癌缺乏有效的治疗干预手段,而且容易在早期发生血行转移,临床上前来就诊的肝癌患者多数已存在微转移灶。肝癌发生、发展中的许多复杂分子机制仍不清楚。临床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