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应用于儿童孤独症中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87例孤独症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早期家庭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孤独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分及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分情况以及护理后两组患儿孤独症严重程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ATEC、AB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ATEC、ABC评分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显著(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重症孤独症患儿比率为20.4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早期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儿童孤独症患儿社交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改善患儿孤独症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护理干预在孤独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孤独症患儿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评分(ATEC)和孤独症行为量表评分(ABC)、干预后的孤独症严重程度以及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ATEC评分、ABC评分及孤独症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孤独症患儿的社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语言沟通能力,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专业人员指导下的个性化家庭康复护理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进行随访并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60例患儿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患儿及其家长。对照组患儿家长进行关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相关的理论培训, 研究组患儿家长在此基础上由专业护理人员指导家长进行个性化家庭康复护理方案, 干预时间为4周。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评定(ABC)量表和卡氏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对两组患儿进行孤独症情况评估。结果干预前, 两组患儿ABC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研究组患儿ABC量表总分和躯体运动、语言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 两组患儿CAR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研究组患儿CAR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业人员指导下的个性化家庭康复护理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相关症状和...  相似文献   

4.
24例儿童孤独症行为干预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行为干预对儿童孤独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4例孤独症患儿实施行为训练,采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ABS)及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于训练前及训练6个月进行量表评定。结果患儿在训练6个月后,CABS的13种目标行为有明显的改善(P〈0.01),ABC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行为干预对改善孤独症患儿生活自理、躯体运动、感觉、交往、语言能力等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非语言性沟通联合引导式教育在儿童孤独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1日~2020年10月31日收治的70例孤独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系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儿家属语言沟通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家属参与非语言性沟通联合引导式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智力发育情况、父母症状量表评分、孤独症治疗量表。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智力发育评分、父母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孤独症治疗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参与非语言性沟通联合引导式教育应用在儿童孤独症康复护理中效果满意,可改善患儿的智力,提高孤独症治疗效果,减轻父母不良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家庭康复延伸护理结合结构化教育治疗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该护理方案对 ASD 患儿社交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60 例 ASD 患儿作为本次对照试验的观察对象。将患 者采用乱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家庭康复延伸护理结合结构化教育 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社交功能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 ABC、ATEC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SRS 评 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实施家庭康复延伸护理,可 提高患者的 ABC、ATEC 评分,降低患者的 SRS 评分,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社交功能。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对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父母焦虑、抑郁状况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儿科进行治疗的40例重症HFMD患儿的父亲或母亲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儿科进行治疗的40例重症HFMD患儿的父亲或母亲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两组患儿均接受重症HFMD对症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父母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焦虑抑郁情况、干预后对提供照顾和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 两组患儿父母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显著(P<0.05),焦虑、抑郁发生率均超过30%;观察组患儿父母干预后1周、2周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父母干预后照护过程测量量表(MPOC-20)各项评分及顾客满意度量表(CSQ-8)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能够改善HFMD患儿父母的情绪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医院康复训练联合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在自闭症(ASD)患儿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就诊的80例ASD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家庭康复护理,均护理2个月,比较两组孤独治疗评估量表评分(ATEC)、孤独症行为量表评分(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2个月后,观察组TEC、ABC与CAR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康复训练联合家庭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ASD患儿语言与社会交往能力,促使患儿康复,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箱庭疗法对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60例ASD例患儿,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进行康复教育训练,观察组使用康复教育训练联合箱庭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重复行为量表修订版(RBS-R)、孤独症儿童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CYBOCS-ASD)和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评分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8,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CARS评分、RBS-R评分、CYBOCS-ASD评分、ABC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06、0.12、0.21、0.65,P均>0.05);经箱庭疗法治疗后,两组患儿CARS评分、RBS-R评分、CYBOCS-ASD评分、ABC评分均呈下降趋势(t分别=18.08、10.12、18.82、19.26;10.43、10.01、7.31、3.34,P均<0.05),观察组CARS评分、RBS-R...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多感官训练系统对孤独症患儿人际交往能力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孤独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训练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感官训练系统进行训练,比较2组患儿护理前后人际交往状况[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 autism rating scalc,CARS)和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评定]及患儿家属对训练方式的满意度。结果训练前2组患儿CARS和AB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2组患儿CARS和ABC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训练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3.02%比76.74%,P<0.05)。结论在孤独症患儿康复训练中,相较于常规训练方式,联合使用多感官训练系统训练,利于提升患儿人际交往能力及患儿家属对训练方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毛芳慧 《中国康复》2022,37(9):542-545
目的:探讨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干预上配合听觉统合训练对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0例孤独症儿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听觉统合训练,2组均干预3个月,对比2组患儿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3个月后,2组患儿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中的各项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患儿DQ或IQ、图片词汇测验(PPVT)评分及儿童生存质量量表(QOL)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提高(P<0.01),且研究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50%、72.50%P<0.05)。结论:孤独症患儿的干预上,常规的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听觉统合训练的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及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炜敏 《妇幼护理》2022,2(7):1657-1659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腹泻患儿治疗依从性、焦虑评分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5 月至 2022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共计 100 例,根据随机摸球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 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焦虑评分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明显更高 (P<0.05)。干预后两组改良耶鲁焦虑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改良耶鲁焦虑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 观察组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腹泻患儿进行干预,可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焦虑评分, 提升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SDM)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康复效果与家长育儿压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周口市中心医院儿童康复科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5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研究组接受ESDM干预。比较两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结果,干预前后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父母育儿压力指数简表(PSI-SF)、父母症状问卷(PSQ)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ABC、CARS、ATEC、PSI-SF、PS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WCST测试中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家长PSI-SF、PS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SDM模式在ASD儿童康复中应用效果良好,可缓解患儿孤独症行为,降低家长育儿压力。  相似文献   

14.
傅细妹 《妇幼护理》2023,3(16):3940-3942
目的 研究在儿童孤独症患儿中应用早期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180 例儿童 孤独症患儿,以数字奇偶法分为 B 组和 A 组,每组各 90 例。B 组实施常规护理,A 组实施早期家庭护理。比较两组的儿童孤 独症评定量表、孤独症行为量表及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结果 A 组情感反应、视觉反应、模仿、躯体运用能力、听觉反应 评分低于 B 组(P<0.05)。A 组生活自理、交往、躯体运动、语言、感觉评分低于 B 组(P<0.05)。A 组认知与语言表达/理解、 大小肌肉与模仿、情感表达与社交互动、行为特征的评分均高于 B 组(P<0.05)。结论 儿童孤独症患儿实施,早期家庭护理, 能够减轻病情程度,改善临床症状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5.
邓素丹 《妇幼护理》2022,2(3):662-664
目的 探讨基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的护理干预在急诊危重患儿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21 年 6 月至 12 月期间我院 300 例 急诊危重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 15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儿 童早期预警评分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危重事件、护理满意度和早期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危重事件发生率为 7.33%,显 著低于对照组的 16.00%(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94.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2.00%(P<0.05)。观察组的 ICU 时 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病死率为 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9.33%(P<0.05)。结 论 基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急诊危重患儿的早期预后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危重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陶敏慧 《大医生》2023,(8):80-83
目的 探讨对孤独症患儿实施中医针灸加综合康复训练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临沂市康复医院就诊的200例孤独症患儿,按照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应用中医针灸加综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儿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艾森克人格问卷、平衡及功能评分,心内膜下缺血(ERP)波幅及潜伏期。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儿ABC、CAR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干预后两组患儿ERP波幅升高,ERP潜伏期缩短,且观察组ERP波幅高于对照组,ERP潜伏期短于对照组(均P <0.05)。干预后,两组患儿各方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干预后,两组患儿闭眼平衡、睁眼平衡、功能性行为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中医针灸加综合康复训练在孤独症患儿干预中,可显著改善患儿症状,调节大脑认知电位,提高平衡及功能性,优化情绪,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艳 《妇幼护理》2022,2(14):3223-3225
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在 PICU 危重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入住 PICU 的 143 例 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65 例)和观察组(78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心理干预。 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儿家属心理状态、压力感受水平、治疗依从性、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前后患儿家属的 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两组干预前后患儿家属的戴维森创伤量表评分比较无差异 (P>0.05)。两组干预后的戴维森创伤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而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的治疗配合度、 依从性好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U 危重患儿实施心理干预,能够减轻家属的焦虑程度,提高治疗配 合度,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联合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对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的60例儿童孤独症住院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加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加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ABC评分、Gesell发育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后ABC评分低于对照组,Gesell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联合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降低了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ABC评分,提高了Gesell发育评分,提高了患儿家长满意度,提高了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芳 《妇幼护理》2022,2(9):2098-2100
目的 研究分析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儿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从 2016 年 3 月至 2021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创伤 性颅脑损伤患儿中抽选 7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 察组接受优质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家属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儿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上述两组评分均显著改善 (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儿家属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上述两组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儿家属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 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分别为 97.14%和 82.86%(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7.14%)(P<0.05)。 结论 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儿中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儿身体状况,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张菊华  张云霞 《妇幼护理》2022,2(4):965-967
目的 分析急诊抢救与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颅脑外伤综合功能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我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 治疗的 70 例颅脑外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5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采取急诊抢救 与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抢救成功率、干预前后综合功能评分、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 干预前两组综合功能评分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干预后综合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MBI 评分高于对 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颅脑外伤患儿,给予其急诊护理与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 效提升抢救成功率,改善患儿综合功能,提升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