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医学》1994,(6)
"CT"非万能诊断靠思维──1例纵隔淋巴结结核误诊为主动脉瘤、纵隔型肺癌、纵隔肿瘤的教训男,29岁。主诉咳嗽半年,胸病、吞咽困难、低热3个月。半年前出现刺激性咳嗽,3个月前觉胸骨后疼痛,伴不规则低热,进食阻塞感。近20天加剧,仅能吃流汁。体检:体温3...  相似文献   

2.
患者 女,53岁,因反复胸闷10年,加重1个月入院,体检时心尖区可闻及2-3级收缩期柔和杂音,心界略向两侧扩大。X线检查,心影为不规则形,中下纵隔示阴影,肺野未见明显异常,考虑为中下纵隔肿瘤,心包囊肿可能,心电图;窦性心律,T波低平。  相似文献   

3.
Morgagmi氏疝误诊为前纵隔肿瘤一例武汉一治职工医院[430081]姜云福,张皓病例:男,56岁。体检时胸片发现右前纵隔有一块影。追问病史,近年来感乏力、胸闷,右前胸压迫感,右侧卧位才能入睡。胸片提示右前纵隔心隔处有一5×7cm大小块影。ECG示...  相似文献   

4.
<正>患儿男性,12岁,因胸痛伴气促1周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就诊。患儿于1周前运动后气促,胸闷,可自行缓解,胸片提示纵隔占位。随后,上述症状逐渐加重,活动量减少。体检:生长发育正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侧呼吸对称,呼吸音清。实验室检查:β-hCG 322 880 mIU/ml, 影像学检查:右前中纵隔内可见较大占位,9.5 cm×7.3 cm×11.5 cm, 密度不均,边界与心脏结构欠清,右中叶肺受压。两肺内多发结节状高密度影,  相似文献   

5.
男性,37岁。查体发现左上纵隔阴影一周,无自觉症状,来院诊治。体检:病人一般情况良好。颈部及心肺无异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X线所见:后前位胸片显示左上纵隔有70×80cm的类圆形肿块,密度较高、均匀,境界清楚,外缘光滑、锐利,内缘因与纵隔重迭而显...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脓肿破至纵隔误为甲状腺肿瘤转移1例解放军第86医院B超室杨欲晓,王义霞,郧杰,吴采萍患者,女,67岁,长期患糖尿病,因呼吸困难一周入院。体检:体温37.8℃,消瘦,甲状腺肿大,以左侧明显,余未见异常。B超检查:甲状腺增大,以左叶为著,形态不规则...  相似文献   

7.
侵袭型丛状神经纤维瘤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男,20岁。因体检发现纵隔增宽、胸壁多发结节样高密度影入院。体检:全身多处色素斑沉着,皮下多发大小不一的结节,以背部及双下肢臀部皮下居多,质硬、无压痛,活动度好。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影像检查:胸片示纵隔影增宽,纵隔旁、两侧侧胸膜壁多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纵隔肿瘤586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60年6月至2003年11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586例原发性纵隔肿瘤。结果:胸腺瘤277例,畸胎瘤111例,神经源性肿瘤99例,胸骨后甲状腺肿29例,其他肿瘤79例;纵隔肿瘤完全切除534例,开胸探查肿瘤活检52例;术后死亡15例。结论: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CT检查,治疗应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9.
作者自2001年6月至2007年6月收集两家医院经手术穿刺病理检查证实的6例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4例、淳安二院2例),因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表现酷似纵隔型肺癌,导致误诊,现结合有关文献作探讨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肺动脉瘤误诊为纵隔瘤一例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邓勇志,王子林,李家成,周世民,唐进山西省残疾人康复中心李红芳病例:女,29岁。咳嗽、胸痛两月,心前区憋痛1月余,以“纵隔肿瘤”收住院。体检:T36.3,P94,R21,BP16/10kP...  相似文献   

11.
病例 女,37岁,2003年10月因体检胸片示“右下肺阴影”就诊,患者无自觉不适,偶有咳嗽,咳少量白粘痰,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常规CT平扫在肺窗上右肺可见弥漫分布毛玻璃样密度影及粟粒状结节影(图1,2),纵隔窗于气管腔静脉后及主动脉弓旁可见多枚肿大淋巴结(图3),  相似文献   

12.
右心房扩张症误诊为纵隔肿瘤一例报告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30021]费立夫,刘子强,郝兴家病例:女性,57岁。于5年前感胸痛、胸闷、进食后时有梗噎感,近半年加重,伴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及脑栓塞病史18年。体检:一般状况欠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特点及术前行纵隔镜检查的重要性。方法 89例临床诊断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纵隔镜检查;纵隔镜检查阴性者行开胸手术肺叶切除、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纵隔镜检查病灶同侧纵隔淋巴结转移(N2)者行新辅助化疗,病灶对侧纵隔或斜角肌淋巴结转移(N3)者行放化疗。结果 纵隔镜检查共发现23例N2、9例N3患者。右肺癌主要转移至右侧第2(R2)、第4(R4)、第7(R7)、右斜角肌(RS)站淋巴结,左肺癌主要转移至5、6、7站淋巴结,但左下肺癌也可转移至R2、R4和RS站。本组左、右肺癌对侧纵隔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T扫描纵隔淋巴结短径≥1cm是预测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一个独立因素。结论 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行纵隔镜检查可提高分期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的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7月收治的1例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患者体检发现后纵隔无痛性肿物,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示后纵隔囊性肿物,考虑神经源性可能性大;纵隔囊肿穿刺活检后病理涂片倾向于胸腺来源囊肿,患者住院后行右侧胸腔镜下纵隔囊肿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随访未见复发和并发症。结论 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发病极为罕见,易误诊为胸腺或神经来源囊肿,临床及影像科医师遇到此部位病变应考虑到该病可能,确诊需结合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5.
谢熙  林元  陈捷  陈秀娟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1):106-107,109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开术治疗效果。方法对52例子宫纵隔患者行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开术。结果手术颇利,无并发症发生。自然流产率由术前的91.95%下降至术后的31.82%,分娩率由术前的3.45%上升至术后的54.55%。术后使用宫内节育器+人工周期与术后无任何措施者,两者的自然流产率厦分娩率无差别。结论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开术治疗子宫纵隔安全,可靠,疗效佳。  相似文献   

16.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 DNM) 属于急性纵隔炎的一种,临床上极罕见。多由牙源性感染、食管破裂、咽喉脓肿及外伤等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感染累及颈深筋膜间隙并沿其扩散至纵隔,形成坏死性纵隔炎。  相似文献   

17.
回顾性总结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30例经电视纵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颈部纵隔镜手术24例,胸骨旁纵隔镜手术6例。旨在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中男25例,女5例。年龄25-78岁。均经临床查体、胸部X线、CT、痰细菌及细胞学检查和纤支镜检查。术前均未能明确病理诊断,其中临床拟诊肺癌淋巴结转移20例,胸腺瘤5例。结节病2例、结核1例,淋巴瘤2例。其中有5例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本组行颈部纵隔镜检查术24例,胸骨旁纵隔镜检查术6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9岁。因“胸闷、右侧胸痛、体位性呼吸困难3周”就诊。自诉不伴发热,无手足无力症状,发病来消瘦明显。体检:右胸廓饱满,右肺肺门区叩诊呈实音.听诊右肺呼吸音略减低.未闻及水泡音及干湿啰音。影像诊断:右前中上纵隔占位,恶性(图1、2)。术中见肿瘤位于前中上纵隔.包膜不完整,侵犯心包、右纵隔胸膜,压迫上腔静脉。切开瘤体,分次取出肿瘤组织和受侵部分心包、纵隔胸膜。术后病理报告:内胚窦瘤(图3)。  相似文献   

19.
病例报告患者男,26岁,入院前5个月体检,常规X线检查时发现上纵隔向左突出块影,诊断为“良性纵隔肿瘤”后入院。既往史和家族史均无特殊。体检:发育营养良好,血压120/80毫米汞柱,脉搏76次/分,心肺正常。心电图大致正常。  相似文献   

20.
纵隔型气管支气管囊肿20例误诊分析河北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050011]王福顺,王其彰河北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刘翠绵我院自1965年1月至1993年8月共收治纵隔型气管支气管囊肿32例,术前误诊20例(62.5%),本文将就其临床诊断及误诊原因进行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