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患乳腺癌大鼠骨髓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多向分化潜能是否受到机体荷瘤状态影响。方法:以SHZ-88细胞接种sD大鼠,成瘤后,无菌取骨髓进行体外BMSCs的培养和传代,经不同诱导培养基培养后,分别检测其成脂、成骨和成心肌能力;将BMSCs经尾静脉移植于健康SD大鼠,观察患癌大鼠BMSCs的体内应用安全性。结果:患乳腺癌大鼠骨髓来源的BMSCs表达同正常骨髓来源的BMSCs相同的表面标志分子,可经体外诱导培养,分化为脂肪细胞、骨细胞或心肌细胞;体内应用患乳腺癌大鼠骨髓来源的BMSCs未见乳腺癌细胞污染所致的植入性肿瘤发生。结论:患乳腺癌大鼠骨髓来源的BMSCs具有多向分化能力,未受机体荷瘤状态影响,且体内应用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2.
探讨单细胞克隆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LCSCs)向间充质样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通过有限稀释法获得单个细胞来源的LCSC克隆,采用RT-PCR法鉴定干细胞标志物;将该单细胞克隆分别用成骨、软骨和脂肪诱导分化培养基培养3周后,采用Real-time PCR及特殊染色技术比较诱导前后LCSC表达成骨、软骨及脂肪细胞特异标志物的差异。结果:单细胞克隆的LCSC表达多种干细胞标志物、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巢蛋白(nestin)、CD34、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TP-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G member 2,ABCG2)、CD133。分化诱导培养3周后,成骨方向诱导的细胞茜素红染色呈现橘红色钙结节形成,软骨方向诱导的细胞阿尔新蓝染色显示蓝色蛋白多糖沉积,脂肪方向诱导的细胞油红O染色显示大量脂滴形成。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诱导后成骨细胞特异标志物骨钙素和Ⅰ型胶原、软骨细胞特异标志物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脂肪细胞特异标志物脂联素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的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上调(Ⅰ型及Ⅱ型胶原间为P<0.05,其他指标间均为P<0.01)。结论:LCSC具有可塑性,在特定的微环境下具有向间充质样细胞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cell, MSC)成骨分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骨髓标本取自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30 例未经治疗的新诊断的MDS患者。分离培养MDS患者及正常人的MSC,体外培养并观察MSC的形态学特点。在适当条件下诱导MSC向成骨细胞和成脂细胞分化,茜素红染色观察成骨诱导分化第14 天钙结节形成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未分化MSC中成骨分化转录因子Ostefix、RUNX2 以及参与造血细胞向白血病细胞转化的Jagged-1 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MDS患者的骨髓来源的MSC表现为细胞体积增大、分化潜能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成骨分化转录因子Osterix 和RUNX2 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MDS组钙结节含量也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而Jagged-1 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MDS骨髓来源的MSC细胞体积增大、成骨分化能力明显减弱以及Jagged-1 的表达水平升高,可能在MDS造血功能衰竭和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体外支持造血的能力。方法取15例MM患者的骨髓MSCs,并在体外培养和扩增。观察细胞形态,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SCs免疫表型;体外诱导MSCs向骨和脂肪分化;RT-PCR检测MSCs造血因子表达情况;将MM骨髓MSCs作为滋养层,应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检测其支持造血能力。结果 MM来源的MSCs形态为典型的纤维细胞样,该细胞群体表达CD29、CD44、CD105,而CD14、CD31、CD34、CD45、HLA—DR均表达阴性。油红O染色和VonKossa染色检测显示MM骨髓MSCs可以向骨和脂肪分化。MM骨髓MSCs表达造血相关因子,在体外可以维持和扩增造血干/祖细胞。结论 MM患者骨髓中存在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MSCs,其具有体外支持造血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实验拟将分离纯化得到的滑膜间充质干细胞( synovial-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SMSCs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进行成软骨刺激诱导,并从转录和翻译两个水平寻找进入软骨细胞分化谱系的证据,进而判断转化生长因子β3(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3,TGF-β3)、骨形态发生蛋白(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和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DEX )诱导 SMSCs 进入软骨细胞分化谱系。方法贴壁法分离纯化得到 SMSCs,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用含500 ng / ml BMP-2、10 ng / ml TGF-β3、10-7 M DEX 的高糖 DMEM 培养基进行刺激诱导,并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分化过程中其形态学的变化,以 RT-PCR检测I、II型胶原及软骨特异性Aggrecan ( AGN )的mRNA表达,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细胞分化过程中I、II型胶原的表达,碱性甲苯胺蓝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软骨特异性GAG的表达,证实SMSCs的诱导成软骨作用。结果 SMSCs在前述诱导条件下,诱导后14天细胞逐渐由小梭形变为多角形、类软骨细胞样形态,RT-PCR可以检测到I、II型胶原及AGN基因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染色I、II型胶原、碱性甲苯胺蓝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呈阳性。而未经诱导的SMSCs形态基本保持梭形,基因表达和染色呈阴性,两组间差异显著。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染色分析SMSCs在软骨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后14天表达I、II型胶原;未经诱导的SMSCs不表达I、II型胶原。说明SMSCs在软骨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后14天进入软骨细胞分化谱系,可作为种子细胞在同样的诱导条件下向软骨分化。结论 SMSCs作为新的MSCs家族成员,显示出与BMSCs相似的多向分化潜能,500 ng/ml BMP-2、10 ng/ml TGF-β3、10-7 M DEX的高糖DMEM培养基中培养后14天,SMSCs已进入软骨细胞分化谱系。SMSCs可作为半月板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定向诱导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不同分化阶段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寻找与干细胞分化的启动、进展及成熟有关的功能蛋白质,为研究干细胞的调控分化提供线索。方法采用贴壁培养法从人骨髓中分离获得hBMSCs,体外扩大培养,以成骨诱导培养体系诱导BMSCs定向成骨细胞分化,选取诱导的1、7、14、21d,分别提取未诱导细胞及诱导组细胞的总蛋白,采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各组总蛋白,图像分析检测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经酶切后行蛋白肽质量指纹谱和数据库检索,鉴定差异蛋白表达。结果贴壁细胞于3d左右开始伸出突起,2~6d时细胞增殖较缓慢,逐渐长为梭形,7d开始细胞增殖迅速,细胞呈漩涡状生长,15d左右逐渐达到完全融合。碱性磷酸酶染色鉴定BMSCs向成骨诱导分化,BMSCs染色阴性,成骨细胞阳性。BMSCs与成骨细胞凝胶图像存在多个蛋白差异点,选取45个差异点,切胶作质谱分析。经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后鉴定到23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大多数差异点蛋白的功能涉及细胞骨架形成、能量代谢、信号转导等过程。结论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从功能蛋白质组学的层面阐述BMSCs定向诱导成骨分化相关的重要蛋白的变化,可以为更深入揭示BMSCs定向分化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SHG-44胶质瘤干细胞球的分子表型、致瘤能力及其移植瘤的病理学特征.方法 应用神经干细胞培养基(NSCM)培养SHG-44胶质瘤细胞株,获取其胶质瘤干细胞球,纯化培养后行细胞免疫(ICC)荧光染色检测CD133、兔抗人巢蛋白(nestin)、A2B5、小鼠抗人波形蛋白(vimentin)、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和IDH R132H的表达;含血清培养基诱导其分化,ICC检测CD133、nestin、vimen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β-Ⅲ tubulin和半乳糖神经鞘氨醇酶(GalC)的表达情况;建立SHG-44胶质瘤干细胞球原位移植瘤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133、nestin、VEGFR-2、GFAP、S-100和CD34的表达;比较SHG-44细胞原位模型和SHG-44干细胞球移植瘤的病理学特征.结果 应用神经干细胞培养法能成功获取SHG-44胶质瘤干细胞球.第10代SHG-44胶质瘤干细胞球和SHG-44胶质瘤细胞的CD133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71.63±5.92)%和(1.95±1.45)%.SHG-44胶质瘤干细胞球的nestin、vimentin、VEGFR-2和A2B5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84.06±7.58)%、(29.11 ±3.44)%、(64.44±3.69)%和(14.08 ±2.19)%.SHG-44胶质瘤干细胞球中可见IDH R132H突变的细胞群.含血清培养基诱导分化后,CD133、nestin、vimentin、GFAP、β-Ⅲ tubulin和GalC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1.89±1.27)%、(6.67±2.75)%、(93.75±2.95)%、(91.33±4.75)%、(82.36±4.02)%和(8.92±3.19)%.原位移植瘤组织中GFAP、S-100和VEGFR-2蛋白表达呈阳性,CD133和nestin蛋白表达呈阴性.极少量特异抗人CD34阳性细胞围绕成管状.SHG-44胶质瘤干细胞球颅内原位移植瘤局部浸润能力高于SHG-44胶质瘤细胞颅内原位移植瘤.结论 神经干细胞培养法可成功从SHG-44胶质瘤细胞株中获取胶质瘤干细胞,属于CD133+ A2B5-亚群,高表达VEGFR-2,具备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能力,可参与血管拟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诱导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 取我院收治的7例唑来膦酸治疗前后的患者肿瘤组织切片行HE染色、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ALP)染色以及成骨前因子Ⅰ型胶原和骨唾液蛋白(BSP)的免疫组化染色。取10例未予唑来膦酸治疗的患者术中切除的骨巨细胞瘤新鲜组织进行原代培养,待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贴壁生长后分别给予1μmol/L唑来膦酸诱导12天后行ALP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Ⅰ型胶原和RT-PCR检测Cbfa-1的表达。结果 (1)唑来膦酸治疗前,肿瘤组织切片中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BSP染色阴性或低至中度阳性、Ⅰ型胶原染色阴性或轻度阳性,茜素红和ALP染色均为阴性;治疗后,茜素红染色阳性,ALP染色弱阳性,BSP和Ⅰ型胶原染色均转为强阳性,3例患者组织切片中HE染色发现类骨质或骨矿化的增加。(2)原代培养的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中予1μmol/L唑来膦酸诱导12天,空白对照组ALP和Ⅰ型胶原染色均为弱阳性表达,唑来膦酸诱导组呈阳性表达。RT-PCR检测发现唑来膦酸诱导组骨巨细胞癌基质细胞中Cbfa-1表达,而空白对照组未见Cbfa-1表达。结论 体内外研究初步证实,骨巨细胞瘤基质细胞具有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并在唑来膦酸的诱导下向成骨细胞分化,这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水平部分解释了临床上长期应用唑来膦酸治疗后肿瘤病灶和术后残留囊壁中的明显骨生成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干细胞的诱导分化及成瘤活性。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从6例原代培养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中分选出CD133+、CD44+细胞,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纯度及细胞周期,并绘制CD133+细胞生长曲线。将分选出的细胞经诱导向成骨肪细胞及成脂肪细胞分化,将原代鳞癌细胞、分选所得的CD44+细胞及CD133+细胞进行体内成瘤实验。 结果 经免疫磁珠分选法成功获得CD44+细胞、CD133+细胞,其纯度经检测均在94%以上,且主要处于G0/G1期。CD133+细胞在接种后第2天进入对数期,细胞倍增时间为3.22 d。经诱导后CD44+、CD133+细胞成功分化为成骨细胞及成脂肪细胞。皮下注射后第3天可触及新生肿物,在3种细胞成瘤实验中CD133+细胞组瘤体体积最大,HE染色显示符合低分化口腔鳞状细胞癌病理表现。结论 免疫磁珠分选法可高效获得高纯度的口腔鳞状细胞癌干细胞。CD44+、CD133+细胞均具有较强的多向分化能力,CD133+细胞成瘤性较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深入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多向分化的潜能与微环境的关系,从而为促进MSCs向目标组织细胞诱导分化创建新的实验方法。方法:大鼠MSCs进行分离,体外培养、扩增、鉴定。将MSCs向脂肪细胞和胰岛细胞方向诱导分化,并深入研究在不同的微环境下,其分化能力的差别,对照组诱导剂为含有角朊细胞生长因子(KGF)、胰岛素-转铁蛋白-硒(ITS)、尼克酰胺的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胰腺条件培养液;对诱导的胰岛细胞进行观察、双硫腙染色,并进行葡萄糖刺激实验,测定细胞分泌胰岛素及C-肽功能。结果:培养的MSCs表现为非造血干细胞特性。其可向脂肪细胞,胰岛细胞等不同组织细胞分化。对照组和实验组均可分化为胰岛细胞,但实验组分化而成的胰岛细胞在数量和功能上均高于对照组。结论: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其分化能力在特定的微环境下更强。  相似文献   

11.
12.
我院1975年6月~1990年7月共收治食管平滑肌瘤10例,占同期食管肿瘤总数的0.192%(10/1092)。位于食管上段2例,中段5例,下段3例。X线食管钡餐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行食管粘膜外肿瘤摘除9例,食管部分切除1例,效果良好。本文就其诊断与手术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 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 材料与方法: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 结果: 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 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Chronic experiments on CBA and C57B1 mice and acute experiments on CBA mice established: (a) carcinogenic effect of sodium nitrite given continuously with drinking water (0.1; 1.0 and 10.0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morpholine fed with bread, and (b) endogenous synthesis of nitrosomorpholine as a result of simultaneous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f same doses of sodium nitrite and morpholine. Also, nitrosomorpholine and N-nitrosodimethylamine synthesis was observed in vitro following addition of low-dose sodium nitrite, morpholine and amidopyrine to human gastric juice. Carcinogenic hazard associated with low-dose nitrite consumption in human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材料与方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晚期贲门癌148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贲门癌手术治疗影响生存率的因素 ,提供今后工作参考。方法 对 14 8例经手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绝对生存率的X2 检验。结果 本组切除率为 94.5 9% ,近半胃切除占 72 .14 %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7.9%、45 %和 2 4.3 %。病期、外侵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对 5年生存率有显著影响 (P <0 .0 1)。术后并发症以吻合口瘘及肺癌并发症为多见 ,其发生率为 3 .6% ,手术死亡率 1.4%。结论 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根治手术和术后积极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胆囊癌的防治方法。方法分析29例胆囊癌病人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术前诊断明确者21例,剖腹探查发现已属晚期,9例为Ⅳ期行根治术,12例为Ⅴ期未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术前怀疑胆囊癌者5例,剖腹探查冰冻切片证实为Ⅴ期及Ⅳ期者各1例,Ⅴ期未行根治术,Ⅳ期行根治术,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Ⅲ期者3例,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10月、13月、17月死亡。2例术中冰冻切片发现的Ⅱ期胆囊癌,行胆囊癌根治术,分别于术后23月、26月死亡。1例意外胆囊癌属Ⅰ期胆囊癌,术后5年半死亡。结论要减少胆囊癌危害,重在及时治疗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通过总结胰头癌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影象学检查结果来评价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方法总结32例胰头癌病人的临床表现和CT、磁共振(MRI)检查结果,判断肿瘤是否已发生邻近浸润或远处转移,以此来评价其手术切除的可能性。结果在22例作CT检查的病例中,判断正确的为17例,准确率为77.3%。作MR检查9例,全部判断正确,准确率为100%。结论某些特殊的临床表现和CT、MR检查对判断肿瘤是否发生邻近浸润或转移有较大价值,为术前评价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