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导管射频亍肖融术自1987年应用于临床以来,现已成为治疗房室折逗性心动过速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安全和有效的方法,成功率可达95%。随着射频消融技术和心内电生理标测技术的发展。一些房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消融治疗逐渐成熟。兹就目前射频消融治疗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的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阐明递进式消融术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术后复发双环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电生理特点.方法 入选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持续性房颤递进式消融术后复发房速的19例患者.结果 19例患者均通过详细的三维激动标测(>200个采集点)和在每个折返环内拖带的方法确定了双环折返的机制,其中大折返环和大折返环组成的双环折返13例,大折返环和局部小折返环组成的双环折返6例.大多数病例消融策略采取分别消融两折返环各自的峡部,先将双环折返变为单环折返(由再次拖带结果确定),最后消融单折返环峡部终止房速.结论 双环折返性房速并非是持续性房颤递进式消融术后少见的一种心律失常,详细的三维激动标测联合拖带标测是确诊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3.
心房扑动机制及射频消融进展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葛永贵综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心脏中心杨新春胡大一审校近年来心房扑动(以下简称房扑)被认为是一种折返性心律失常[1],折返环位于右心房,通过心内膜起搏标测及显示拖带等电生理现象,对房扑拆返途...  相似文献   

4.
器质性心脏病瘢痕相关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发生主要是折返机制,目前多采用心脏三维标测系统指引下对耐受性好、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室速激动标测消融,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窦性心律下基质标测、电压图判断室速的解剖基质,结合起搏标测和拖带标测技术识别室速的折返环,盐水灌注导管消融治疗;近年来不断积累有关临床循证证据、适应证进一步拓展、新的标测消融和辅助技术临床上应用,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心动过速的拖带现象(entrainmentphenomenon)是指心脏超速起搏使原有的心动过速频率加速到起搏频率,并且随着起搏停止或起搏频率减慢到原有心动过速频率以下时,即刻恢复原有心功过速的一种心脏电生理现象。自1977年 Waldo 等首次报道心房扑动的拖带现象以来,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以及室性心动过速中均观察到拖带现象。但至今拖带现象的诊断标准仍不尽统一,其电生理意义也存在某些争议。  相似文献   

6.
李忠杰  王慧 《心电学杂志》2010,29(6):520-524
拖带现象是指心动过速时给予超速起搏刺激,使原有的心动过速频率加速到刺激频率,当刺激停止或刺激频率减慢至原来心动过速频率以下时,即恢复原有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现象。1977年Waldo等在研究心房扑动时发现了该现象,并命名为拖带现象。拖带现象是折返性心动过速所具有的特征性表现,常见于超速刺激终止心房扑动、心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时。  相似文献   

7.
同济医科大学吴杰、张存泰教授主编,陆再英教授主审的《实用心律失常诊断图谱》即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八章,包括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图谱1100幅。介绍了现代心律失常学的新概念和新观点,全面系统地展现了窦房结功能不全、房室结双径路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宽QRS波群心动过速鉴别诊断等心律失常的体表心电图、食管心房起搏和心内电生理各自的特点。该书还收录了临床上常见的一些电生理现象图谱,帮助读者提高对…  相似文献   

8.
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消融射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成功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该技术也用于治疗多种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包括发生机制为折返性、触发激动或异常自律性增加的房性心动过速(AT)、I型或典型心房扑动(AFL)、心房颤动(AF)、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NRT)和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IST)。近年来,随着射频消融治疗病例数的增加和经验的积累,射频消融术治疗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成功率已达到90%左右,并且已被公认为是临床上治疗房性心动过速和典型房扑的首选方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射…  相似文献   

9.
<正>下腔静脉三尖瓣环峡部依赖的心房扑动导管消融已成为一种经常实施的手术,成功率高,是巨折返心律失常的原型。虽然导管消融峡部依赖的心房扑动已成为常规手术,但电生理实验中的不寻常表现并非少见。我们提供这一病例以揭示折返性心律失常和心房扑动的某些电生理原理。病例介绍69岁女性,因心房扑动拟行消融治疗而就诊,既往有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所致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充血性心力衰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对17例药物治疗无效的房性心律失常病人进行了射频消融。其中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7例.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3例.典型性心房补动6例,非典型住心房扑动1例.经标测发现自律性房速中右房4例.左房3例。射频消融靶点为心动过速时最早发生心房活动的部位.平均比P波提早47土4ms。所有折返性房速病人先前均接受过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折返环位于手术馄痕附近。典型性心房扑动的消融部位在右心房底部(3例在下胜静脉和三尖辩环之间.3例在冠状窦和三尖瓣环之间),位于标测发现缓慢传导的部位。非典型性心房扑动时.心房最早激动处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