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曲靖市1999-2013年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甲肝)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关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曲靖市1999-2013年报告的甲肝病例进行时间、地区、人群、职业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全市15年共报告甲肝病例11 045例,各年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最高2006年33.77/10万、最低2013年1.23/10万,发病率在1.23/10万~33.77/10万,年均发病率13.53/10万,各月均有病例报告,7~9月为发病高峰月,3月报告4 129例,占总病例数37.38%;报告病例数居前三位的地区是会泽县1 830例、罗平县1 783例、宣威市1 515例,三县年均报告报告病例5 128例,占总病例数的46.43%.发病率居前三位的是马龙县22.87/10万、罗平县19.99/10万、师宗县13.89/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5~10岁组,报告4 020例,占总病例数的36.39%,其次是<5岁组,报告发病2 964例,占总病例数的26.84%,≤10岁儿童发病6 984例,占总病例数的63.23%;报告病例职业主要是学生5 225例,占总病例数的47.31%,其次是散居儿童3 064例,占总病例数的27.74%,再次是农民1 815例,占16.43%.结论 曲靖市1999-2013年甲肝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随着疫苗接种的开展,发病人群构成由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逐步转为以农民为主,表明甲肝疫苗预防为主的预防控制措施成效显著;今后本市甲肝防控的重点地区是马龙县、师宗县和罗平县,重点人群是农民和学生;曲靖市预防控制甲肝的主要策略应是对儿童实施常规免疫接种并保持高水平的免疫接种率,尽可能扩大人群覆盖范围;同时制定针对农民和学生健康教育策略,有效地普及甲肝防治知识;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处置爆发疫情,控制甲肝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1997-2010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湖北省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湖北省1997-201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及2004-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中甲型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10年,甲肝在湖北省的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每年各月份均有发病,3~8月发病水...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防城港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甲肝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甲肝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甲肝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防城港市2005—2013年累计报告甲肝354例,年平均发病率4.80/10万,死亡1例,4县(市、区)都有发病,除2008年6月出现一个发病高峰外,其余各年度呈散发性流行,发病人群职业以学生、农民、家务及待业居多,年龄以10~59岁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结论防城港市甲肝发病以散发为主,要加强疫情监测及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对易感人群开展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05—2012年全国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甲肝疾病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数据,进行甲肝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2年甲肝的报告发病率分别为5.64/10万、5.52/10万、5.87/10万、4.24/10万、3.30/10万、2.64/10万、0.59/10万、1.81/10万;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河南、广东、四川、云南、贵州、新疆、甘肃;甲肝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岁;甲肝发病的主要职业分布在家务待业、退离人员、农民、散居儿童、学生等。结论中国2005—2012年甲肝报告发病数(率)逐年下降,表明以甲肝疫苗预防接种为主的预防控制措施成效显著;加强甲肝监测,及时发现、调查、处理甲肝聚集性病例,可有效控制甲肝疫情爆发。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1990-2007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浙江省甲肝流行特征,为采取科学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疫情相关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整理分析。结果:浙江省甲肝疫情呈连续下降趋势,近几年来疫情基本平稳,维持在4.5/10万左右。上世纪90年代初,甲肝发病出现3—4月和8-10月两个高峰,之后季节高峰逐渐削弱并消失。高发地区由浙北地区向浙东和浙中地区转移。发病高峰年龄段在上世纪90年代是5~9岁和20~29岁组,近几年两个年龄段发病高峰显著下降(P〈0.001)。结论:加强以接种甲肝疫苗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能有效降低甲肝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中国1990~2006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了解1990~2006年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甲肝疫苗(HepA)使用原则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甲肝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0~2006年中国甲肝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全年均有发病,春季高峰逐渐被削平。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岁的人群,尤其是≤19岁、≤5岁年龄段发病构成比较低,但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发病年龄有上移现象。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并呈现男女发病比升高的趋势。1990~2006年甲肝发病人数最多的是农民、学生、散居儿童、工人,甲肝病例职业构成中农民由1990~1994年的29.51%逐渐增加到2005~2006年的38.94%,最高为2000~2004年占39.45%,学生比例略有减少,散居儿童和工人的发病构成由1990~1994年的分别占19%、12%,减少为2005~2006年的8%、6%。结论中国由甲肝的高发区向中、低发区过渡,规范的接种HepA是控制甲肝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7~2011年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甲肝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获得发病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甲肝五年平均发病率为18.64/10万(8.93/10万~40.38/10万),发病高峰为8~11月。南疆地区五年平均发病率(24.62/10万)高于北疆地区(12.22/10万);男性发病率(23.38/10万)高于女性(16.91/10万),<15岁儿童病例占总报告病例的65.57%。结论甲肝是影响公众健康的一种重要传染病,疫苗对预防甲肝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驻马店市甲肝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甲肝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监测数据,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4年累计报告发病738例,平均发病率为2.09/10万,发病率平均增长速度为56.04%;两个县区发病441例和100例,占59.76%和13.55%;7、8月份发病108例和77例,占10.43%和10.16%;10岁~、15岁~组发病124例和93例,占16.80%和12.61%;学生、农民发病322例和247例,占43.63%和33.47%。暴发疫情1起,发病16例。结论 2010-2014年驻马店市甲肝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两个县区高发,夏秋季多发,高发年龄为10岁~、15岁~组,职业主要为学生和农民。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和防病知识宣传,提高甲肝疫苗接种率,是预防控制甲肝暴发和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濮阳市2008年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前后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病学特征,为甲肝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22年濮阳市甲肝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年前后甲肝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5-2022年濮阳市共报告甲肝41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64/10万,报告发病率从2005年的3.60/10万下降至2022年的0.13/10万,男女比例为2.11∶1,农民占48.18%,发病以秋冬季节为主(213例,占51.57%)。甲肝发病2005-2007年主要集中在0~岁组(7.54/10万),2008-2022年主要集中在50~岁及以上年龄组(0.64/10万)。甲肝发病率最高的县区,2005-2007年为濮阳县(2.66/10万),2008-2022年为南乐县(0.90/10万)。结论 濮阳市甲肝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特别是2008年甲肝疫苗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措施的实施,甲肝防控效果显著,需进一步加强适龄儿童预防接种、重点地区人群甲肝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浙江省甲肝流行特征,为采取科学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疫情相关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整理分析。结果:浙江省甲肝疫情呈连续下降趋势,近几年来疫情基本平稳,维持在4.5/10万左右。上世纪90年代初,甲肝发病出现3-4月和8-10月两个高峰,之后季节高峰逐渐削弱并消失。高发地区由浙北地区向浙东和浙中地区转移。发病高峰年龄段在上世纪90年代是5~9岁和20~29岁组,近几年两个年龄段发病高峰显著下降(P<0.001)。结论:加强以接种甲肝疫苗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能有效降低甲肝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辽宁省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特征。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8-2022年辽宁省甲肝发病数据,描述性分析甲肝发病率和分布特征。结果 2008-2022年辽宁省共报告甲肝21 06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28/10万;其中2008-2012年、2013-2017年、2018-2022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87/10万(5 948例)、4.09/10万(8 982例)、2.84/10万(6 134例),各年龄组报告发病率在0-4岁的0.60/10万(83例)至35-39岁的7.45/10万(3 852例)之间。农民、家务/待业人员分别占总报告病例数的37.31%、29.07%。结论 2008-2022年辽宁省甲肝发病呈现波动流行和总体下降趋势,<15岁儿童发病率低而青壮年发病率高。需继续做好适龄儿童甲肝疫苗接种,探讨高危成人免疫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刘宁 《现代预防医学》2015,(10):1745-1745
摘要:目的 了解毕节市2004-2013年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对2004-2013年毕节市甲肝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毕节市2004-2013年累计报告甲肝病例6 394例,年均发病率为9.46/10万。高发县为威宁、金沙、黔西,3个县报告病例数占全市总病例数的66.94%。除流行年份有春季、夏秋季发病高峰外,平常年份无明显季节性发病高峰。近50%的病例为<15岁儿童,病例主要为学生、农民和散居儿童,三者占总病例数的86.48%。2004-2013年共发生甲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起,报告病例1 936例,占总病例数的30.28%,是导致毕节市甲肝发病率周期性波动及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结论 近年来,毕节市甲肝发病率虽然已控制在较低水平,但仍要警惕暴发疫情的发生。必须继续抓好甲肝疫苗常规接种,加大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工作力度,提高疫情监测敏感性,及时发现和处置聚集性病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遵义市2001-2012年遵义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甲肝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遵义市12年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甲肝疫情资料,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2年间共报告甲肝病例11 015例,报告发病率为32.36~1.08/10万之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3.46/10万,报告病例主要分布在两城区及周边的遵义县、桐梓县、绥阳县、仁怀市和边远欠发达的务川县;职业以农民较多占37.53%,其次是学生占32.59%和散居儿童占7.94%;年龄以5~34岁年龄段为高发占67.31%;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为1.74︰1(χ2=586.22,P0.01)。结论加强食品和饮用水监测与管理和农村改水改厕,提高甲肝疫苗接种率,是控制甲肝暴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福建省2004-2009年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监测报告卡信息,用SAS 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9年全省共报告甲肝8 778例,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4.10/10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实验室年均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辽宁省2002-2014年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提出控制建议。方法 收集分析辽宁省2002-2014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中甲肝疫情资料。结果 2002-2014年辽宁省甲肝发病整体呈下降趋势,发病率下降了87.87%;全年均有发病,春季高峰逐渐被削平;病例主要集中在丹东、大连等沿海城市;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青壮年,有发病高峰年龄后移现象;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93:1,呈下降趋势;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工人为主。结论 甲肝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甲肝疫苗预防接种为主的预防控制措施成效明显;应针对高发地区、重点人群制定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吉安市2005-2014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该市乙肝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对乙肝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吉安市共报告乙肝病例27 28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7.27/10万,10年来吉安市乙肝发病率呈缓慢下降趋势。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的成年人,共计13 870例,占发病总数的50.83%。发病最少的是15岁以下儿童,为583例,占发病总数的2.14%。发病职业构成以农民最高,为16 446例,占发病总数的60.27%。结论儿童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成效明显,但成年人乙肝疫情没有得到控制。必须巩固儿童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成效,加强对成人乙肝疫情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实质细胞炎症损伤为主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临床特征以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及肝脾肿大为主。甲肝虽然其病死率低,但易引起暴发流行,可对人群健康及公共卫生安全产生较大影响。近10年来,由于疫苗接种、卫生条件改善,六安市甲肝发病率明显下降,但由于流动人口增多,甲肝控制也面临着较大威胁。根据2005~2013年六安市甲肝监测数据,分析其流行特征,并尝试建立ARIMA模型对流行趋势进行短期预测,以及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2004~ 2010年广西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甲肝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分析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2004~ 2010年甲肝疫情资料.结果 2004~ 2010年广西甲肝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56/10万、3.80/10万、4.32/10万、4.15/10万、3.65/...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百色市2004~2011年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甲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百色市2004~2011年甲肝发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1年百色市共报告甲肝病例1340例,从2008年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率从最高的2007年10.92/10万,下降到2011年0.73/10万。全年均有发病,无明显发病季节。2004~2011年全市平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乐业县、田林县和凌云县,以上3县发病占总病例数60.73%,发病有明显地区性。在1340例中,男性829例,女性511例。发病年龄以10~29岁为主,职业以学生、农民为主,分别是742例(占55.73%)、407例(占30.37%)。结论百色市控制甲肝效果明显,但仍须加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某市10年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型病毒性肝炎 (简称甲肝 )是一种常见、多发的传染病。我国是甲肝的高发区 ,其流行可给社会造成巨大危害。为了掌握甲肝流行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并正确做出疫情预测 ,为制定相应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对某市 1991~2 0 0 0年间的甲肝流行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1 资料与方法 甲肝资料来源于该市 1991~ 2 0 0 0年的疫情统计资料 ;人口资料由市统计局提供 ;以发病率为基础 ,计算其他统计学指标 ;所有资料均输入计算机 ,用 EXCEL进行计算处理。2 结果2 .1 流行强度 该市 10年间共报告甲肝 730 9例 ,无死亡病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