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发生异位妊娠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预防措施。方法总结分析26例异位妊娠临床资料。结果26例中放环后发生异位妊娠17例,未放环发生异位妊娠9例,表明异位妊娠与放置宫内节育器时间长短和类型有关。结论异位妊娠与放置宫内节育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异位、嵌顿的原因。方法:通过对355例宫内节育器取出术中发现的56例IUD异位、嵌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者年龄、带器时间及节育器种类探讨宫内节育器异位、嵌顿发生的的原因。结果:带器时间超过10年时IUD异位、嵌顿率明显增加(P<0.05);爱母节育器的异位、嵌顿率明显高于金属"O"型节育器、"T"型节育器和宫型节育器,宫型节育器的异位、嵌顿率明显低于其它3种(P<0.05);IUD异位、嵌顿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P<0.05)。结论:宫内节育器异位、嵌顿与带器时间、节育器种类及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子宫外异位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使用IU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56例IUD子宫外异位,分析其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结果:56例IUD子宫外异位者中20例(35.71%)为哺乳期放置,24例(42.86%)为首次放置。发现IUD异位时有腹痛症状者25例(55.36%)。IUD异位到膀胱者最多,为10例(17.86%),通过腹腔镜取出IUD者22例(39.29%)。结论:IUD子宫外异位可能与IUD构型、使用时间及首次使用有关。首次使用IUD者日常要规范随访,早发现IUD子宫外异位并予以处理。IUD使用者的随访中,要特别注意是否有腹痛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引发的不良反应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3年9月-2015年6月新昌县人民医院662例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统计各时间段放置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发生率,回归分析放置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 662例研究对象共发生不良反应18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8.10%;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以3月内居多占43.55%,其次为6月内占29.03%。不良反应发生类型以月经间期出血/点滴出血居多占30.65%,其次为宫内节育器移位占16.13%。孕次、T型环、哺乳期、术后劳动强度中重度均为宫内节育器放置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30岁、休息时间≥3 d、术后同房时间≥15 d均为宫内节育器放置不良反应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了解宫内节育器放置所引发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对不良反应进行预防干预的前提及依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IUD)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及分析。方法:选取行人工流产的720例已婚女性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2月~2017年5月期间),其中术后放置IUD 300例,术后未放置IUD 420例,并对其放置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分析,文化程度、年龄、经济、IUD知晓率及生育需求均可影响IUD放置的成功性。结论:生育需求为影响已婚育龄妇女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IUD)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IUD费用、产次、IUD知晓度及年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副反应与异位发生风险的关系,为规范随访服务和预防IUD异位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13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在国家卫计委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104例IUD异位病例,并匹配同一地区年龄相差≤3岁同期放置且正在使用IUD、未发生不良事件的104例育龄妇女作为对照,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配对卡方检验进行IUD异位风险因素的分析评价。结果:病例组总副反应和疼痛副反应发生比例(28.85%、16.35%)均高于对照组(10.58%、1.92%)(均P0.001);两组出血、分泌物异常和其他副反应发生比例未见统计学差异(均P0.05)。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放置IUD后出现疼痛副反应增加了IUD异位风险,比值比(OR)为8.50(95%CI:1.96~36.79),调整后OR为39.93(95%CI:3.10~513.72)。结论:放置IUD后疼痛副反应显著增加了IUD异位风险,建议加强施术医生培训,关注IUD使用对象腰背疼痛等不适主诉度给予及时治疗和处理,加强随访服务以更好预防IUD异位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宫内节育器(IUD)常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增加了长效可逆避孕方法的落实率,有效避免了重复流产。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IUD与其他时期放置IUD均存在发生子宫穿孔、IUD异位等并发症的风险。本文就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IUD后发生IUD异位的30例病例进行分析,旨在  相似文献   

8.
宫内节育器异位4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素伟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9):1211-1212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异位(IUD)发生的相关因素、诊治和预防措施。方法:对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47例宫内节育器异位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导致宫内节育器异位的47例中,来自基层医院放置者38例,占80.34%。哺乳期放置者23例,占48.94%,瘢痕子宫26例,占55.32%。"T"形环14例,金属麻花环15例。结论:为避免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发生,必须加强对基层医院医生的技术培训,对于哺乳期、剖宫产后以及人工流产后等具有高危因素置器者,操作应加倍小心。节育器嵌顿于肌层者可经阴道试取或在B超引导下宫腔镜取器,对于异位于盆腔者,尽量采用腹腔镜取器方法。  相似文献   

9.
90例宫内节育器异位不良事件报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避孕器具严重伤害事件——宫内节育器(IUD)异位发生的情况。方法:收集2006年6月~2008年12月42个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试点上报的90例可疑IUD异位报告,进行不良事件关联性评价和数据分析。结果:异位IUD部分至子宫内膜层和肌层73例(81.1%),完全至子宫肌层1例(1.1%),子宫外16例(17.8%);发生异位的IUD主要为爱母型IUD、T型IUD(TCu220C和TCu380A)、含铜宫腔型IUD、活性金属环型165(含铜)IUD、金属单环和其它种类。结论:IUD异位报告中部分异位占80%以上,主要涉及爱母型IUD、T型IUD(TCu220C和TCu380A)等;哺乳期放置IUD、IUD的形状和不规范随访可能与IUD异位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宫内节育器异位腹腔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妇女最常见的避孕措施,但IUD异位等并发症给置器女性带来极大痛苦。本文通过对20例IUD异位腹腔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IUD异位原因及预防措施,以降低IUD异位的发生。一、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 本院于2002年12月-2009年4月,共收治20例IUD异位腹腔者,年龄34.5±9.6岁,孕次4.1±2.9次,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异位的影响因素,降低IUD严重伤害事件的发生风险,为指导IUD的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的IUD异位的前6种类型的IUD异位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了解发生IUD异位事件的人群特征,并分析可能与IUD异位相关的风险因素。结果:数据库中记录发生异位的IUD前6种类型为:爱母功能型、TCu220C、活性165、元宫220、金属单环、宫铜200;236例IUD异位类型为:部分异位210例,占88.98%,完全异位有6例,占2.54%,子宫外异位20例,占8.48%;疼痛在所有临床症状中所占比例最高(38.98%);随着放置时间增加,闭合型IUD发生异位的风险逐渐增加(趋势性检验P<0.000 1)。结论:IUD异位可能与其种类、放置时间有关,疼痛可能是发现异位的主要线索,日常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2.
置IUD后子宫异常出血宫腔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子宫异常出血是影响IUD续用率的重要原因。本文对放置IUD后,因子宫异常出血,行宫腔镜检查的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放置IUD后子宫异常出血的原因。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本院门诊从1998年1月~2001年9月因放置IUD≥6个月子宫异常出血,并接受宫腔镜检查者62例,年龄20~45岁,按放置IUD的时间分为<5年组(34例),5~10年组(18例)及>10年组(10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复放置宫内节育器( IUD)并IUD异位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陕西省妇幼保健院4例重复放置宫内IUD并IUD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经腹腔镜取出异位的IUD,其中1例患者因IUD与周围组织粘连分离困难而中转开腹,患者均手术过程顺利,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另1例患者因无明显不适而拒绝手术。结论 对于放置IUD患者应定期随访观察IUD位置,可疑IUD异位者应进一步确诊检查,以避免重复放置IUD或IUD异位危害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14.
对本服务中心50例放置宫内节育器出现并发症者进行分析,得出常见并发症有疼痛、出血、子宫穿孔、IUD异位和嵌顿、感染等,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妇女要定期检查。  相似文献   

15.
B超介导下取出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嵌顿2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我院对28例绝经后宫内节育器(IUD)嵌顿妇女行B超介导下取器,取得理想效果,再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1993年~1998年我院计划生育门诊接收因绝经后要求取出宫内节育器(IUD)者共379例,经B超提示IUD嵌顿28例(7.4%,均为金属单环)。其中哺乳期放置IUD 15例(53.6%),人工流产后放置IUD 10例(35.7%),月经后放置IUD 3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与放置宫内节育器有关的子宫异常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子宫异常出血的132例患者(研究组)与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无异常子宫出血的132例妇女(对照组)的放置时机、类型和子宫内膜炎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中金属宫内节育器比例最高(48.48%),对照组则以活性带铜宫内节育器最多(37.88%),两组使用节育器类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01,P<0.05).研究组中人工流产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比例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2.97,P<0.05).研究组有59.09%患有子宫内膜炎,其中宫内节育器异位合并子宫内膜炎者占53.85%,明显高于宫内节育器异位无子宫内膜炎者的20.37%,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4.88,P<0.05).结论 宫内节育器类型、放置时机、子宫内膜炎和节育器异位与子宫异常出血有关.  相似文献   

17.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操作简单、相对安全、经济而又可逆的避孕方法,是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中国使用IUD避孕总人数占世界的80%[1]。在放置IUD时,由于多方因素,致使IUD异位偶有发生,虽发生率较低,但其给受术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市带宫内节育器(IUD)异位妊娠发生的情况以及相关因素特征,为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普查的方法,对象为上海市所有能处理剖宫产的93家公立医院,于2006年9月—11月间出院诊断为带IUD异位妊娠的所有患者。结果:共调查到带IUD异位妊娠337例;其中沪籍172例(51.0%),非沪籍165例(49.0%);平均(33.1±5.0)岁。其中沪籍对象年龄大于非沪籍对象([34.4±4.8)岁vs(31.7±4.8)岁,P0.01]。对象所使用的70%为圆形IUD;在体内平均滞留时间为6年,其中沪籍和非沪籍对象分别为8年和4年(P=0.001)。沪籍与非沪籍对象放置IUD时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今后在放置IUD的育龄妇女,特别是有剖宫产史的育龄妇女的生殖保健宣教中,加强对放置IUD后发生异位妊娠危险性的认识,大力提倡放置IUD对象在排卵期性生活时要加用避孕套,使带IUD异位妊娠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建议上海市政府能将符合要求的带IUD异位妊娠对象纳入免费服务的范围或给予一定的医疗补助。  相似文献   

19.
宫内节育器异位3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32例宫内节育器(IUD)异位病例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有效预防IUD异位的发生,正确诊治IUD异位。  相似文献   

20.
<正>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操作简单、相对安全、经济而又可逆的避孕方法,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占世界使用IUD避孕总人数的80%。但在放置IUD时,由于多方因素,致使IUD异位偶有发生,虽发生率较低,但其给受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