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旨在为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将56倒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颈椎后路椎板减压术,观察组采用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比较2组的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5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颈部不适,手部麻木,颈肩疼痛等症状较手术前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史(P〈0.01)。结论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为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颈部不适、手部麻木,颈肩疼痛等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旨在为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将5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颈椎后路椎板减压术,观察组采用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比较2组的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 5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颈部不适、手部麻木、颈肩疼痛等症状较手术前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为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颈部不适、手部麻木、颈肩疼痛等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比较三种颈前路手术对颈椎不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4例患者手术前后情况进行回顾。第Ⅰ组38例为椎间盘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并钛板内固定术患者,第Ⅱ组17例为椎间异体骨笼植入融合术患者,第Ⅲ组29例为钛板内固定+椎间异体骨笼植入融合术患者。比较三组改善率、植入物融合率、椎间隙高度及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程度,并结合手术时间、并发症及治疗总费用,评估三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结果三组患者术后JOA评分均得到改善,有效率达90%,术后椎间隙高度恢复,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折断、滑脱等并发症,三组改善率、植入物的融合率、椎间隙高度及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加用内固定手术时间及费用随之增加,应用自体髂骨移植费用相对便宜。结论充分的前路减压及牢固的植骨融合是手术关键,合理的选择病例,根据不同的病例特点科学地制订手术方法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89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89例。治疗组采用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后路椎板减压术。术后予患者颈围外固定3~4个月。结果优秀率治疗组为68.54%,对照组为43.82%,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为94.38%,对照组为70.79%,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颈部不适、手部麻木、踩棉花感、颈肩疼痛、上肢放射痛、感觉障碍症状积分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神经功能恢复得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89例。治疗组采用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后路椎板减压术。术后予患者颈围外固定3~4个月。结果优秀率治疗组为68.54%,对照组为43.82%,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为94.38%.对照组为70.79%.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颈部不适、手部麻木、踩棉花感、颈肩疼痛、上肢放射痛、感觉障碍症状积分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神经功能恢复得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影响钛网沉陷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在我院行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的1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骨密度、椎间撑开程度和钢板类型与钛网沉陷的相关性。结果:184例患者中,术后6个月复查时25例(13.6%)发生钛网沉陷。骨密度正常者126例,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者58例,发生沉陷例教分别为11例(8.7%)和14例(24.1%);椎间撑开角度≤30°者145例,〉30°者39例,发生沉陷例数分别为17例(11.7%)和8(20.5%)例;采用限制性钢板者57例,非限制性钢板者127例。发生沉陷例数分别为4例(7.0%)和21例(1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网沉陷是多种生物力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骨密度、椎闻撑开程度和铜板类型是导致钛网沉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院》2016,(10):1457-1458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钛网植骨联合带锁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34例下颈椎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颈椎前路钛网植骨联合带锁钢板固定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了解患者术前、术后的脊柱侧弯标准(COBB角)、D值及脊髓损伤分级(Frankel分级)。结果脊髓损伤患者除A级外,Frankel分级均恢复至少1个等级,患者术后2天、3个月、12个月的COBB角、D值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前路钛网植骨联合带锁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的颈椎内固定器材不断应用于临床,使传统方法得到了改良,虽然内固定术器材的设计不尽相同,其共性皆在于固定临近椎体并覆盖在植骨块前方不易脱出[1]。2002-03/2004-10对颈椎疾病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3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 相似文献
9.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7,(4):85-86
目的:探讨腰椎不稳的诊断,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男17例,女23例)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常规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CT检查。结果:术后40例临床患者完全复位,恢复椎间高度,骨融合。术后随访12~15个月,月平均14.3个月,优26例,良13例,可1例。结论: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是目前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确切方法,植骨融合率高,术后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分析20例经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前路手术减压、植骨融合及颈椎前路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3~24个月,定期复查X线片,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颈椎即刻获得稳定,脊柱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获得恢复,平均12周获得骨性融合,无骨块移位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除1例术后死亡神经功能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后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可充分减压、复位、获得良好内固定,可有效改善脊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的组织,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为颈椎退行性疾病。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可达彻底减压、稳定颈椎、恢复颈椎生理前凸的目的。此手术操作较简单,出血也较少,但是其潜在的并发症较多。因此,应加强围术期的护理。 相似文献
12.
护士长: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存在不同程度颈椎退行性变的外伤性颈椎滑脱的中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根据其特点,采用前入路手术,提高了手术疗效。方法共收治9例外伤性颈椎滑脱的中老年患者,男7例,女2例;年龄45~68岁,平均57岁。C4 5例、C5 3例、C6 1例,全部患者采用前入路滑脱椎体的间盘切除、滑脱椎体开槽减压、植骨融合、钢板螺钉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6个月,病椎植骨融合稳定,滑脱椎体完全复位6例、部份复位2例,未复位1例,未见钢板螺丝松脱。结论中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颈椎退行性变.发生外伤性颈椎滑脱时临床症状重.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前入路减压、融合、固定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pathnay of nursing,CPN)是一种制定好的计划,它是用图表的形式提供有时间性和有效的照顾,使治疗、护理有序,减少遗漏项目,缩短住院日,提高护理质量,为了保证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我科制定了颈椎前路钛网加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护理路径,并应用于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