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后路可延长型内固定矫正儿童脊柱侧凸的疗效及并发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后路可延长型内固定矫正儿童脊柱侧凸的疗效,并对其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自1997年7月至2002年6月,使用后路可延长型内固定治疗儿童脊柱侧凸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6~11岁。Risser征均为0级。胸腰弯14例,胸弯7例。初次手术时Cobb角62°~94°,平均78°。延长时在侧凸凹侧内固定区上方的椎板放置横突-椎弓根抱钩,下方椎板放置一对椎板-椎板抱钩或椎弓根钉。在内固定区的上、下方各置入一根棒,棒的一端与钩或钉连接锁紧,另一端穿入皮下。两棒插入多米诺连接器中进行撑开,撑开力均匀分布到上、下钩区矫正侧凸,然后锁紧两棒。之后每次手术延长时,仅在多米诺或管型连接器处切开原切口进行撑开。术后使用Milwaukee支具,定期延长,指征为Cobb角增加15°以上或每隔10~12个月。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8~76个月,平均54个月。初次延长后Cobb角平均矫正40°,以后每次延长可获得平均23°的矫正。5例最终完成预期的四次延长,最后一次延长时行矫形融合;余16例患者终止延长,原因包括脱钩3例、椎弓根螺钉松动2例、多米诺松动2例、皮肤破溃感染1例、自发融合2例、社会经济因素6例。结论凹侧单棒后路可延长型内固定具有较好的初次矫形效果,但随着延长次数的增加,矫形效果逐渐下降,且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结合我国国情单棒技术应慎用。  相似文献   

2.
李程  张立 《临床骨科杂志》2005,8(5):403-404
目的探讨应用中华长城内固定器械矫正青少年脊柱侧凸畸形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中华长城内固定器械矫正青少年脊柱侧凸11例,通过比较术前术后的Cobb角及身高的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前Cobb角平均56.3°,术后平均14.6°。身高平均增加6cm。患儿在术后1年均获得满意的脊柱融合,并保留一定的脊柱活动度,术后并发症较少。结论中华长城内固定器械对矫正青少年脊柱侧凸疗效满意,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CD-Horizon器械在脊柱侧凸后路矫正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CD-Horizon(CDH)对脊柱侧凸后路矫形固定的效果。方法:应用CDH治疗各种脊柱侧凸63例,术前平均Cobb角65°。其中9例Cobb角90°以上的畸形及2例僵硬型畸形先行前路脊柱松解,术后Halo牵引2周再行后路CDH矫形固定融合术。结果:随访3~27个月,Cobb角术后平均21°,矫正率为67.7%。无死亡,无感染,无神经并发症。结论:CDH是具有多种矫正力的器械;CDH手术操作较简便,对各种复杂畸形的可操作性强,同时具有易拆除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后路椎体截骨矫正僵硬性脊柱侧后凸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目的采用顶椎截骨治疗僵硬性脊柱侧后凸,并探讨其适应证。方法僵硬性脊柱侧后凸患者58例,男21例,女37例;年龄4~27岁,平均14.1岁。其中先天性侧凸31例,特发性侧凸26例,神经纤维瘤病1例。既往有脊柱矫正手术史者9例。术前脊柱侧凸Cobb角平均83.7°,悬吊位71.1°,脊柱柔韧度12.4%;脊柱后凸角平均78.2°,悬吊位76.3°,脊柱柔韧度23.8%。伴神经压迫症状者14例,CT或MRI显示椎管内骨性或纤维性分隔6例。全部病例均采用后路顶椎凸侧楔形截骨,截骨平面T8~L1,截骨后应用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或Luque器械固定。结果49例随访5~69个月,平均26.7个月。侧凸Cobb角平均30.0°,矫正率64.2%;后凸角平均21.3°,矫正率63.5%。术前有神经压迫症状者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11例、明显减轻2例,1年后仍无改善1例。术后发生肺炎2例(3.4%),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2例(3.4%),一过性单侧或双侧下肢神经功能障碍5例(8.6%)。术后1年以上畸形矫正丢失率平均1.8%。结论对重度先天性混合型侧后凸、青春期后的中重度特发性僵硬性侧后凸和手术后畸形加重的脊柱侧后凸患者,采用顶椎楔形截骨,可使畸形得到一次性矫正,降低了神经、血管损伤的发生率。通过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配合支具外固定,患者可在术后3周离床活动。  相似文献   

5.
1988年3月~1990年2月,15例脊拄侧凸采用分段矫治,包括:①枕颌垂直悬吊牵引,平均矫正24.6°,矫正率29.5%;②椎板多段截骨、Luque棒固定和植骨融合,平均矫正21°,矫正率28.8%;③侧后方松解与①和②联合矫治,平均矫正54.8°,矫正率达49.8%:④脊髓移位与①、②和③联合应用,平均矫正70°,矫正率55.0%。  相似文献   

6.
后路半椎体切除器械矫正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后路半椎体切除、器械矫正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7月~2006年12月,后路半椎体切除、器械矫正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39例,男22例,女17例;平均年龄8.3岁(3~15岁).完全分节性半椎体30例,部分分节性半椎体9例.内固定器械包括ISOLA 16例、CD-Horizon 10例、MOSS-Miami 10例、TSRH 3例.术前后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片,观察手术前后侧凸的矫正率及躯干平衡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4.5年,平均2.8年,术前冠状面Cobb's角平均48°,术后13°,末次随访平均13.2°,平均矫正率70.2%.矢状面Cobb's角术前平均39°,术后12.1°,末次随访12.7°,平均矫正率68.7%.所有患儿植骨融合牢固,躯干平衡良好.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无植入物折断及松动、无感染等并发症,1例出现曲轴现象.[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器械矫正内固定对先天性脊柱侧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矫治方法.先天性脊柱侧凸应提倡早期手术矫治.  相似文献   

7.
前后方一期截骨矫正先天性脊柱侧凸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先天性脊柱侧凸大多是在胚胎发育的前8周因脊椎发育异常所致。用外支具治疗的效果差,单纯后路手术能获得的矫正效果亦差。我科自2000年1月~2004年6月采用一期前后方畸形椎切除椎弓根螺钉矫正先天性脊柱侧凸18例,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退行性脊柱侧凸对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难度及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自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采用MIS-TLIF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2例,男16例,女36例,年龄42~71(63.44±5.96)岁,病程1.5~6.5(3.69±1.10)年。52例患者均有下肢根性痛或麻木症状,其中41例患者有间歇性跛行症状。51例均为单节段狭窄,狭窄节段:L4,5节段31例,L5S1节段21例。依据是否合并退行性脊柱侧凸分为侧凸组18例(退行性脊柱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狭窄组34例(单纯腰椎管狭窄)。记录围手术期相关数据和术后并发症,通过CT评估术后椎间植骨融合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疼痛和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5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19.58±5.33)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狭窄组优于侧凸组(P0.05);两组间术后引流量、术后血红蛋白及C-反应蛋白、术后下地时间、出院时间、出院及随访时VAS评分、术后3个月及随访时ODI评分、术后并发症和椎间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MIS-TLIF手术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退行性脊柱侧凸三维畸形,可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出血增多。但是对患者术后症状的缓解,并发症的发生和腰椎功能的恢复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脊柱侧凸后路器械矫形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中日友好医院1985年5月~1991年4月间施行的脊柱侧凸后路器械矫形固定手术(Harrington,Luque或Harri-Luque)经16个月~68个月(平均39.4个月)随诊的136例发生的早期及晚期并发症作了分析。对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作了探讨,特别对防治脊柱器械矫形手术后感染、神经损伤及假关节形成等作了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脊柱侧凸的后路CDH Legacy矫形内固定技术与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后路CDH Legacy在脊柱侧凸后路矫形中的应用及其矫形效果。[方法]2003年7~8月,共有9例患者接受后路CDH Legacy矫形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手术,其中女7例,男2例;年龄11~18岁,平均13.5岁。病因学分类: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7例,先天性脊柱侧凸(CS)1例,神经纤维瘤病伴脊柱侧凸(NFI)1例。术前Cobb's角48^o~68^o,平均54^o。7例AIS和1例CS患者直接行一期后路CDH Legacy矫形内固定术,另1例NFI因Risser为0,先行一期前路骨骺阻滞再行二期后路CDH Legacy矫形固定。[结果]本组无死亡、感染,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未发生术中骨折及脊膜胸膜损伤。1例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给予禁食等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手术时间210~300min,平均260min;出血量300~1000ml,平均700ml。术后Cobb’s角平均20^o,矫正率63%。本组随访20~30个月,平均23个月,随访1年时均获得骨性融合,无额状面或矢状面失偿,纠正丢失4^o,纠正丢失率7.4%。[结论]CDH Legacy在矫形效果与以往第3代内固定系统无明显差异,有操作简便、内固定牢固和选择多样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不需植骨融合治疗生长中儿童脊柱侧弯的新装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为了避免需多次手术延伸内固定的缺点 ,研究自行设计的脊柱侧弯矫正装置板棍系统 (PRSS)治疗机制及其治疗生长中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 用PRSS矫治 34例逐渐加重的生长中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弯 ,通过生物力学测试及动物模型X型胶原测试分析PRSS的矫治机制。结果 侧弯术前平均 6 3 6 3°± 19 80°(4 0°~ 110°) ,术后平均 2 3 91°± 15 6 3°(6°~ 6 6°) ,平均矫正率 6 4 0 6 %± 17 0 2 % ,最好者为 87 2 7%。随诊 2 8例 ,平均随诊 2 9 6个月 ,有 15例平均矫正丢失 8°,其余病例无丢失。手术矫正部位脊柱继续生长 ,平均13 5mm ,无严重并发症。放置PRSS后 ,在脊柱侧弯凸侧产生压应力 ,在凹侧产生张应力 ,而不需要植骨。动物试验X型胶原测试证实 :在压应力增力侧的椎体终板软骨退变加速 ,从而抑制该侧生长 ,而张力侧则不受影响 ,两侧不平衡生长达到脊柱变直的目的。结论 PRSS矫正装置能随脊柱生长自动延伸 ,在治疗脊柱侧弯时不需植骨融合 ,通过一次手术即能满意矫正生长中儿童的脊柱侧弯 ,并在生长过程中维持其矫正 ,具有特殊的生物力学矫正能力。PRSS是治疗脊柱侧弯特别是生长中儿童脊柱侧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后路选择性内固定矫形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经后路选择性关键椎体内固定矫形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方法经后路选择性关键椎体内固定矫形治疗的131例青少年AIS患者,术前均进行详细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估,按影像学资料确定主侧凸顶椎、端椎、中立椎、稳定椎等关键椎体,并拟定关键椎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果主侧凸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51.3°±12.9°矫正至术后的平均8.9°±4.5°。13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8~52个月,末次随访时主侧凸Cobb角平均丢失4.6°±1.2°,椎弓根螺钉松动1例,未发现椎弓根螺钉及棒的断裂。结论经后路选择性关键椎体内固定矫形治疗青少年AIS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减少患者医疗费用,符合我国实际国情,但术前应做好适应证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应用Kaneda脊柱前路矫形系统(Kaneda anterior scoliosis system,KASS)治疗胸腰椎侧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3例脊柱侧凸畸形通过前路椎间盘摘除、松解、椎间植骨融合及KASS内固定矫正侧凸畸形的临床资料,男性17例,女26例。年龄11~24岁(平均14.6岁)。侧弯病因:特发性35例,先天性8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满意矫正效果,平均随访时间为22个月(6个月~4年)。胸腰椎术前侧凸Cobb s角平均为66°(43°~98°),术后矫正至18°(0°~32°),畸形矫正率为91.7%。无明显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3例出现矫正度部分丢失。[结论]KASS内固定系统治疗脊柱侧凸具有能早期矫正畸形,创伤小,融合固定节段少,矫形效果好,维持术后矫正度理想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贺西京  闫伟强 《中国骨伤》2005,18(6):326-328
目的:评价经前路松解联合后路矫形对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1例(男16例,女35例;年龄8~17岁,平均13.2岁)特发性脊柱侧凸行前路松解及后路脊柱畸形矫形植骨融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本组中行前路松解、植骨,阻滞椎间盘平均2.4个。联合后路椎弓根钉(钩)-棒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后特发性脊柱侧凸Cobb角<90°者额状平面平均矫正率为57%,矢状面后凸平均矫正率为50%;Cobb角>90°者额状平面平均矫正率为71%,矢状面后凸平均矫正率为74%。术后随访10~35个月,平均随访21.6个月,无矫正度的丢失及其他神经系统及血管损伤并发症。结论:脊柱前路松解安全、有效,联合后路相适应内固定系统矫形、植骨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前后路切除半椎体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前后路切除完全分节型半椎体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 采用一期前后路切除共 12个半椎体治疗 11例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凸 ,所有半椎体均为完全分节型 ,T10 、T11、L1、L4各 1例 ,L2 、L3 各 2例 ,T12 4例 ,术前Cobb角 35°~ 95°,平均 4 9°。结果 随访 9~ 30个月 ,平均 2 0个月。术后冠状面平均矫正 5 3% ,平均矫正丢失 5°,2例后凸畸形术后得到纠正 ,无神经并发症和假关节发生。结论 一期前后路切除完全分节型半椎体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应用中华长城椎弓根系统治疗脊柱侧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中华长城椎弓根系统三维矫正脊柱侧凸畸形的疗效.方法应用椎弓根螺钉连接矫形棒和脊柱,最上达T2椎弓根水平,采用撑开、加压和旋转的方法对脊柱进行矫正,治疗17例脊柱侧凸患者.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7个月,术中椎弓根螺钉一次植入成功率为96%,术中及术后未出现脊髓功能障碍,术后Cobb 角为5°~38°,平均矫正率73.06%.矢状面后凸角度(T1~12)5°~41°(平均23°).旋转畸形矫正Ⅰ~Ⅱ度.角度丢失率≤6%,无内植物松动断裂现象.结论根据三维矫正原理设计的适合国人不同年龄脊柱结构的中华长城椎弓根系统,具备三维矫形能力,操作方便,用椎弓根钉连接矫形棒和脊柱,增加了矫正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方入路椎管环形减压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手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58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患者行后方路椎管环形,半环形减压,哈氏撑开棒加棘突钢丝固定15例,Luque棒固定7例,哈氏棒与Luque棒联合固定4例,椎弓根器械固定32例,本组病例根据伤情和手术方法不同,分别行椎板关节突,椎体间,半椎板及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7年6个月,平均3年2个月,58例术后X线片显示伤椎前缘高度从46%恢复到88.6%,脊椎后凸Cobb角从17.6度降至2度,CT显示椎管矢状径基本恢复正常,硬膜囊前方无受压现象,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完全瘫(A→B)为11.1%,不完全性瘫为100%,结论:后方入路环形减压能一次性清理脊髓马尾周围致压物和固定,稳定脊柱,最大限度地创造神经功能恢复的条件。减少继发性脊髓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本术式减压充分,固定地,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要】 目的:评估后路矫形手术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脊柱高度的矫正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1月~2011年6月接受后路矫形内固定术的AIS患者277例,单弯(single curve,SC)173例,双弯(double curve,DC)104例,站立位主弯Cobb角平均53.63°±15.38°(40°~140°),仰卧位主弯Cobb角43.87°±15.01°(20°~124°)。脊柱高度(spinal height,SH)定义为仰卧位全脊柱正位X线片上T1椎体上终板中点至S1椎体上终板中点之间的垂直距离。测量术前、术后SH,ΔSH为手术矫正SH值。评估不同Cobb角侧凸患者的ΔSH,并采用偏相关分析评估脊柱侧凸术前Cobb角、Cobb角矫正值、Cobb角矫正率、术前SH及术后SH与ΔSH的相关性。结果:SC组仰卧位Cobb角术后矫正至15.69°±9.21°(4°~79°),DC组仰卧位主弯Cobb角术后矫正至19.50°±13.07°(3°~95°),矫正率分别为69.7%和65.5%。SC组和DC组术前SH分别为41.29±2.96cm和39.97±3.26cm,术后SH分别为43.77±2.71cm和42.86±3.04cm。SC组术前仰卧位Cobb角分别为≤30°、31°~40°、41°~50°、51°~60°、61°~70°、71°~80°、>80°时,ΔSH分别为1.97±0.79cm、2.14±0.63cm、2.52±0.65cm、2.77±0.51cm、3.92±0.61cm、4.33±0.22cm、4.85±0.22cm;而在DC组中,ΔSH分别为2.37±0.60cm、2.35±0.69cm、2.56±0.53cm、3.27±0.40cm、3.79±0.94cm、3.89±1.11cm、5.46±0.91cm。ΔSH与术前Cobb角[SC:r=0.702,P<0.001;DC(主弯+次发弯):r=0.718,P<0.001]、Cobb角矫正值[SC:r=0.659,P<0.001;DC(主弯+次发弯):r=0.698,P<0.001]和术后SH[SC:r=0.182,P=0.017;DC(主弯+次发弯):r=0.213,P=0.033]呈显著相关性,但与Cobb角矫正率[SC:r=0.083,P>0.05;DC(主弯+次发弯):r=0.039,P>0.05]和术前SH[SC:r=-0.082,P>0.05;DC(主弯+次发弯):r=-0.047,P>0.05]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后路矫形手术可显著改善AIS患者的SH,术前Cobb角和Cobb角矫正值是影响SH矫正程度的主要因素,术后SH是次要影响因素,而Cobb角矫正率则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髋臼后壁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1年1月.2003年6月,手术治疗有明显移位的髋臼后壁骨折89例,男67例,女22例,平均年龄34.2岁。伴有股骨头脱位62例;按Letournel分类,典型后壁骨折47例,后上骨折33例,后下骨折9例;原发性坐骨神经损伤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93d,平均11.2d。手术全部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87min,失血247mL。全部采用钢板加螺钉固定,手术一过性坐骨神经麻痹4例。平均随访55.6个月(37—66个月),按Matta的复位标准、x线评估标准和Matta改良的d’Aubigne和Postel临床标准进行评估。全部患者均达到解剖复位,x线评估结果:优71例,良16例,一般2例;临床评估结果:优67例,良14例,一般8例。2例坐骨神经高位分支、腓总神经支完全断裂虽经神经吻合,仍有拖行步态,另3例除腓骨长短肌力4级外,步态正常;无感染和股骨头坏死病例,异位骨化11例。结论髋臼后壁骨折行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合并股骨头脱位急诊复位后的后壁骨折并不增加股骨头坏死率;术前坐骨神经断裂与后壁有大骨折块及伴有坐骨神经盆内高位分支有关。  相似文献   

20.
陈奇  廖家宝  孟晨  曹兴兵 《骨科》2020,11(2):117-120
目的观察ApiFix系统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ic scoliosis,AIS)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前瞻性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就诊的28例AIS病人纳入本研究,分别采用ApiFix系统(研究组,9例)和传统后路钉棒系统(对照组,19例)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评价手术创伤程度;通过比较术前、术后的影像学资料(主弯Cobb角和主弯矫正率)评价手术效果;观察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分别为(143.33±25.00)min、(116.67±25.00)ml、(11.00±1.73)c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6.57±1.40)个月(5~9个月),对照组出现邻近节段退变1例、螺钉松动1例、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79%(3/19),研究组未见并发症发生。两组病人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主弯Cobb角和矫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ApiFix系统治疗AIS,手术创伤小、围手术期并发症少、短期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