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目的观察头部经穴梳理加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针刺基础上给予头部经穴梳理,治疗2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86.67%)。结论实施头部经穴梳理可以有效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神经性头痛的疗效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脑病科90例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单纯给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45例)采用针刺配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神经性头痛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颈性眩晕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21例,显效14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10例,好转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4.4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可靠,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天麻素联合倍他司汀(BET)治疗周围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86例周围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接受BET治疗,观察组接受BET联合天麻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眩晕程度、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RR)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17%,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周围性眩晕患者中采用天麻素、BET联合治疗具有副作用少、不易复发等优势,有利于增强疗效,控制患者病情,减轻眩晕症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后循环缺血(简称PCI)性眩晕患者联合使用天麻素注射液和血栓通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PCI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血栓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天麻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性眩晕患者联合使用天麻素注射液和血栓通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眼震、耳鸣和眩晕等临床病症,利于患者的康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在眩晕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5月收治的眩晕症患者10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倍他司汀+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WBV、PV、红细胞聚集指数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WBV、PV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倍他司汀联合天麻素注射液可改善眩晕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龙氏正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颈性眩晕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龙氏正脊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每周5次,l0次为l个疗程,两组均用相应手法治疗1个疗程。两组都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并于治疗后比较其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48、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35/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眩晕症状和功能评估积分比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颈曲均有所改善,观察组颈曲值改善状况与对照组比较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氏正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有肯定的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的多中心随机单盲对照试验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目的评价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设计,将240例眩晕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120),分别予天麻素注射液600 mg和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30 mg,静滴,每日1次,疗程7 d.统计分析采用SAS统计软件,治疗前两组的基础数据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或t检验;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采用考虑中心效应的CMH方法.结果①眩晕:意向治疗(ITT)分析表明,治疗组(n=117)与对照组(n=120)疗程结束时眩晕症状临床控制率分别为71.19%和54.17%,有效率分别为90.60%和77.50%,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和P= 0.00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符合方案数据分析(PP)结果显示:治疗组(n=116)与对照组(n=117)疗程结束时的眩晕症状临床控制率分别为72.41%和54.70%,有效率分别为91.38%和77.78%,两组间也有统计学差异(P= 0.005和P= 0.00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ITT与PP分析结果一致.②前庭功能:治疗组(n=53)与对照组(n=58)疗程结束时前庭功能临床控制率分别为62.26%和42.37%,有效率分别为81.13%和76.27%,临床控制率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 0.02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效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0.504),ITT与PP分析结果相同.③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n=120)与对照组(n=120)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3%和10.83%,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0.538).结论天麻素注射液与倍他司汀注射液均为治疗眩晕的有效药物,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状有效率和前庭功能下降的临床控制率优于倍他司汀注射液.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颈性眩晕患者病例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以针灸推拿综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天麻素片。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针灸推拿综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天麻素片对照组,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推拿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颈性眩晕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机理。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针刺风池、完骨、天柱、百会、颈夹脊穴。对照组:予尼莫地平或氟桂利嗪口服、丁咯地尔或舒血宁静点改善脑供血。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电仿生电刺激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眩晕量表评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在针灸治疗基础上,分别加脑仿生电刺激和牵引。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进行评估,观察脑仿生电刺激结合针刺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患者血流速度及眩晕症状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2组总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2组患者ESCV、椎动脉血流动力比较均有提高,且治疗组ESCV评估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TCD指标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的RVA、LVA、BA血流速度明显加快(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改善脑血流量,从而缓解其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天麻素联合敏使朗治疗中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静脉滴注天麻素联合敏使朗,对照组静脉滴注天麻素联合盐酸氟桂利嗪.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7.5%,对照组有效率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素联合敏使朗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姬广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4979-4980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治疗颈性眩晕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颈性眩晕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同时给予培他司汀和氟桂利嗪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丹参川芎嗪,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d。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7.50%,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治愈率50.00%,总有效率85.00%。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流变指标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确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治疗颈性眩晕安全高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针刺颈夹脊配合透穴刺法为主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66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颈夹脊配合透穴刺法为主、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颈夹脊法,进行对照观察.同时在治疗前后应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进行评分.结果经统计学处理,针剌颈夹脊配合透穴刺法治疗后进行症状评分,病情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或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针刺颈夹脊配合透穴刺法为主治疗颈源性眩晕,能够改善眩晕症状,是目前治疗此疾病的有效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颈性眩晕患者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均给予中西医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恢复期配合手法、日常生活活动指导等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2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总积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2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性眩晕患者恢复期配合手法及日常生活活动指导等疗法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卡马西平治疗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癫痫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DN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CRP、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3%,与对照组的3.57%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卡马西平治疗癫痫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保护患者脑神经,减轻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高氧液治疗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40例伴有颈性眩晕症状的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高氧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眩晕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眩晕疗效等级评定优良率(80%)高于对照组(50%),眩晕症状及功能评分[(23.98±2.0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3.89±2.6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高氧液可有效提高颈性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采用醒脑静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眩晕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90例眩晕症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醒脑静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醒脑静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积分情况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2.52%,高于对照组的74.13%(P0.05);观察组患者的眩晕、耳蜗综合征、前庭功能受损以及自主神经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积分的比较,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积分均有一定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眩晕症采用醒脑静联合丹参川芎嗪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在糖尿病并发眩晕症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择我科临床确诊的糖尿病并发眩晕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天麻素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按糖尿病、眩晕症常规治疗,天麻素组用天麻素注射液,对照组用丹参注射液,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天麻素治疗组眩晕症状有明显缓解。结论:天麻素注射液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眩晕症中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培他啶注射液治疗,治疗10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脑血流速度均明显改善;而治疗组部分“血淤”症状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能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临床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