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错误辅音在不同年龄段内的具体表现,了解错误辅音在大年龄组儿童中是否存在好转或自愈倾向。方法: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研制的汉语构音障碍评定法,按照6种不同发音部位(唇音、舌尖中音、舌根音、舌面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的辅音分类方法,对不同年龄段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错误辅音进行分析,收集3个年龄段6种不同发音部位发生错误构音的人数和未发生错误构音的人数。结果:90例患者在唇音发音时,不同等级错音个数时的人数分布状况在4岁年龄段、5岁年龄段以及6岁以上年龄段3个不同年龄段的人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种不同发音部位中,只有当患者在舌尖后音发音时,患者辅音构音错误和未发生辅音构音错误人数分布在3个不同年龄段之间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18)。其余5种发音部位发音时,3个不同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辅音构音错误在大年龄段内无好转或自愈倾向。一旦发现儿童存在辅音构音错误应该及时诊治,尽早接受语音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发育性语音障碍儿童声调感知范畴化的特点及具体表现形式,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4~6岁发育性语音障碍儿童30例设为患儿组,另选取年龄相仿的正常儿童30例设为正常组。要求2组受试者对通过语音分析软件Praat制作的从/bá/到/bà/的11个声调连续体语音材料进行声调辨认和区分实验。实验分别通过E-prime1.1版程序编程在电脑上呈现,根据2组受试者做出的行为来判断并比较2组在辨认率和区分率上的参数差异。 结果2组受试者在辨认曲线形态上均呈典型“S”型,即2组受试者在感知/bá/与/bà/时,均呈现出范畴化模式,正常组的范畴边界在刺激台阶6~7,而患者组范畴边界靠前,在刺激台阶5~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区分曲线上,2组受试者均呈现出明显的峰值,且各峰值所对应的刺激台阶与辨认曲线的交叉中点位置基本相当。另外,患者组在辨认曲线绝对值(b1)和区分曲线峰陡峭度(DP)上均低于正常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组的边界宽度(Wcb)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发育性语音障碍儿童声调感知范畴化程度与正常同龄儿童存在不对称,他们在声调感知上可能存在障碍,这有可能是导致发育性语音障碍儿童在发音时发生语音偏误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张冠群  孙江玲  石昕  孙相如 《临床荟萃》2001,16(18):825-827
目的 :评价不同刺激序列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 (ERP)对非痴呆帕金森病 (ND PD)短时记忆 (STM )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经典Oddball序列、Sternberg序列分别对 2 4例ND PD患者 (患者组 )和 30例健康受试者 (对照组 )进行ERP检查。结果 :Oddball序列下 ,两组P30 0潜伏期、波幅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Sternberg序列下 ,患者组P5 6 0波幅 ( 16 .6± 5 .2 μV)较对照组 ( 2 8.5± 4.4μV)显著降低 ( P <0 .0 5 ) ,前者波幅与记忆商值呈正相关 (r =0 .6 8,P <0 .0 5 ) ,患者组 10例出现N6 80波均存在STM障碍。结论 :Sternberg序列诱发的ERP ,P5 6 0波幅的降低和N 6 80波的出现对STM障碍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功能性语音障碍的发音错误特点,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对90例功能性语音障碍患者按发音语音学规则进行分类,找出各类发音错误发生的规律。结果90例功能性语音障碍分类如下:非送气化、腭化、侧化、舌前音化、舌后音化、声门停顿音、辅音省略、塞音化、塞擦音化及舌后音化鼻腔构音。其中舌后音化鼻腔构音仅发生在舌尖边音l,非送气化错误主要发生在送气性塞音、塞擦音(p、t、k、q、c、ch等)。结论功能性语音障碍发生错误主要累及音节中的辅音,不同类型的发音错误,其辅音受累情况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儿英语辅音发音障碍的特点及矫正方法。 方法 选择经过系统语音矫正康复后仍存在英语辅音发音障碍的FAD患儿26例,分析其英语辅音发音错误后,制订有针对性的方法对其进行矫正。矫正前、后,采用异常英语辅音检测表、复辅音检测表对患儿的英语辅音及复辅音进行测试。 结果 语音矫正后,患儿发[w]、[v]、[θ]、[]、[z]、[r]、[tr]、[dr]、[l]9个英语辅音的正确个数由矫正前[(8.15±2.03)个]显著增加至[(18.04±1.08)]个,发复辅音的错误个数由矫正前的[(14.46±2.37)]个减少至[(0.62±0.7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FAD患儿的英语辅音发音障碍主要表现在[w]、[v]、[θ]、[]、[z]、[r]、[tr]、[dr]、[l]9个辅音及复辅音,采用针对性的矫正方法能显著改善患儿的发音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痉挛型构音障碍的脑瘫患者辅音发音的特点,为康复计划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制订的构音障碍检测法检测存在痉挛型构音障碍的脑瘫患者28例,同时使用Cool edit pro录音软件和Praat语音分析软件分析发音情况,计算所有患者21个辅音的各类错误发音,分析错误发音的方式,总结错误发音的特点。 结果按发音部位分类,痉挛型构音障碍的脑瘫患者辅音错误发音分为六类,28例患者中,唇音的错误率为20.54%,舌尖前音错误率为71.43%,舌尖中音的错误率为52.68%,舌尖后音错误率为71.43%,舌面音错误率为53.57%,舌根音的错误率为35.71%。 结论痉挛型构音障碍的脑瘫患者以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辅音错误率最高,唇音的辅音错误率最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以语音障碍为特征的语言发育迟缓学龄前儿童语言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理解训练、语法训练、表达训练、构音训练、游戏治疗、构音器官运动等训练,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评定法、S-S法进行评定.结果 患儿的语言状况明显改善.结论 语言治疗可以改善以语音障碍为主的语言发育迟缓的症状.  相似文献   

8.
唇腭裂术后语音障碍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菊华  陈亦阳 《现代康复》2000,4(11):1717-1717
  相似文献   

9.
背景:传统的音声检测方法是对异常语音特征的主观描述,或对元音进行定量分析,对敏感音辅音只作定性的观察。 目的:对全牙列缺失患者全口义齿初戴前后敏感的辅音进行记录,定量分析其辅音的音声特征。 设计:随机对照实验。 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口腔颌面外科。 对象:选择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121腔修复科2001-11/2003-03收治的全牙列缺失患者30例,按义齿基托材料的不同分为塑料基托组、金属基托组,各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纳入标准:无全口义齿修复史,年龄45-75岁,有一定文化程度,能讲普通话且无明显方言,无明显听力障碍(≤20dB),未接受过语音治疗训练。 方法:塑料基托组:塑料基托厚2.0~2.5mm,腭前区磨光面光滑;金属基托组:金属基托厚1.0~1.5mm,覆盖整个腭部,并形成腭皱形态,在牙槽嵴腭侧移形为网状基托,颊侧为塑料基托。基托范围、义齿后堤区、前牙覆牙台、覆盖度、牙合平面、面下1/3垂直距离均按常规制作。两组全牙列缺失患者在全口义齿初戴前、初戴时、初戴后1,2,4,8周分别进行测试被检音/zi/、/ji,使用计算机语音分析系统,利用线形预测技术和快速傅立叶转换,记录敏感音的第1,3共振峰,计算机语音分析采样频率为10000Hz,线形预测技术的阶数为12。 主要观察指标:被检音为/zi/、/ji/时两组的声学参数差异。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纳入3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④被检音为/zi/时,与初戴前比较,塑料基托组和金属基托组第1共振峰值大多在义齿初戴后逐渐降低,以戴后8周最为明显[(353.67&;#177;35.65),(322.60&;#177;44.03);(332.27&;#177;37.10),(302.20&;#177;40.39);P均〈0.05];而第3共振峰在两组变化趋势不同,在塑料基托组逐渐上升,在金属基托组逐渐下降。②被检音为/ci/时,两组第1共振峰值的变化与被检音为/zi/时基本相同。第3共振峰在两组的变化亦呈现不同趋势。 结论:减少全口义齿基托厚度、重建腭皱形态有助于牙列缺失患者语音功能的恢复,计算机语音分析系统可对全口义齿初戴前后患者的语音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短时记忆、瞬时记忆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症状严重程度,采用韦氏记忆量表评定患者的短时记忆和瞬时记忆,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二者的关系.结果 入组精神分裂症患者韦氏记忆量表短时记忆的图片回忆、视觉再认、联想学习及瞬时记忆的倒背数字...  相似文献   

11.
失语症患者图形命名中语音错误的产生机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探讨失语症患者图形命名中语音错误的产生机制:方法:利用图形命名、复述以及同音判断任务,分析患者在不同任务中的错误模式。结果:该患者在图形命名中犯大量的语音错误,这些语音错误几乎全部为非词反应,且主要为语音高相似错误81%(92/113)。显著影响其命名成绩的是图形所对应的目标词长,而目标词的频率不影响命名。同音判断正常,而非词复述严重受损27%(45/165)。结论:SJ在图形命名中的语音错误不是源于语音输出词典受损,而是因为词典后加工环节损伤所导致。  相似文献   

12.
失语症患者图形命名中语音错误的产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失语症患者图形命名中语音错误的产生机制。方法:利用图形命名、复述以及同音判断任务,分析患者在不同任务中的错误模式。结果:该患者在图形命名中犯大量的语音错误,这些语音错误几乎全部为非词反应,且主要为语音高相似错误81%(92/113)。显著影响其命名成绩的是图形所对应的目标词长,而目标词的频率不影响命名。同音判断正常,而非词复述严重受损27%(45/165)。结论:SJ在图形命名中的语音错误不是源于语音输出词典受损,而是因为词典后加工环节损伤所导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期分泌性中耳炎所致感音神经性耳聋对患儿语言、认知和交流能力的影响。方法:对26例语言发育迟缓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分析其高频听力损失和语言频率的关系。结果:患儿只有当高频听力损失达到一定程度,并波及到语频时,才会引起语言发育迟缓,如能早发现,早确诊,早进行听力语言康复,可以大大地减少因感音神经性耳聋所致的语言障碍。结论:儿童期分泌性中耳炎所致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可以引起患儿语言发育迟缓。将分泌性中耳炎病程超过3个月作为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高危儿童,开展听力筛查,可早发现感音神经性耳聋儿童,并及时配戴助听器和开展听觉语言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与单纯语音干预方法治疗腭裂患儿术后语音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腭裂术后存在语音障碍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综合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单纯组采用单纯护理干预方法。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2个月、3个月采用"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字表"评价两组语音清晰度,并进行组内与组间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语音清晰度均有改善;两组间在干预1个月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干预2个月、3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儿语音清晰度改善情况优于单纯组。[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语音障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背景传统的音声检测方法是对异常语音特征的主观描述,或对元音进行定量分析,对敏感音辅音只作定性的观察.目的对全牙列缺失患者全口义齿初戴前后敏感的辅音进行记录,定量分析其辅音的音声特征. 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口腔颌面外科.对象选择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2001-11/2003-03收治的全牙列缺失患者30例,按义齿基托材料的不同分为塑料基托组、金属基托组,各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纳入标准无全口义齿修复史,年龄45~75岁,有一定文化程度,能讲普通话且无明显方言,无明显听力障碍(≤20 dB),未接受过语音治疗训练.方法塑料基托组塑料基托厚2.0~2.5 mm,腭前区磨光面光滑;金属基托组金属基托厚1.0~1.5 mm,覆盖整个腭部,并形成腭皱形态,在牙槽嵴腭侧移形为网状基托,颊侧为塑料基托.基托范围、义齿后堤区、前牙覆(牙合)、覆盖度、(牙合)平面、面下1/3垂直距离均按常规制作.两组全牙列缺失患者在全口义齿初戴前、初戴时、初戴后1,2,4,8周分别进行测试被检音/zi/、/ji/,使用计算机语音分析系统,利用线形预测技术和快速傅立叶转换,记录敏感音的第1,3共振峰,计算机语音分析采样频率为10 000 Hz,线形预测技术的阶数为12.主要观察指标被检音为/zi/、/ji/时两组的声学参数差异.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纳入3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被检音为/zi/时,与初戴前比较,塑料基托组和金属基托组第1共振峰值大多在义齿初戴后逐渐降低,以戴后8周最为明显[(353.67±35.65),(322.60±44.03);(332.27±37.10),(302.20±40.39);P均<0.05];而第3共振峰在两组变化趋势不同,在塑料基托组逐渐上升,在金属基托组逐渐下降.②被检音为/ci/时,两组第1共振峰值的变化与被检音为/zi/时基本相同,第3共振峰在两组的变化亦呈现不同趋势.结论减少全口义齿基托厚度、重建腭皱形态有助于牙列缺失患者语音功能的恢复,计算机语音分析系统可对全口义齿初戴前后患者的语音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颅脑外伤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记忆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重返家庭与社会。我们通过超声波治疗颅脑外伤后记忆力下降,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与单纯语音干预方法治疗腭裂患儿术后语音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腭裂术后存在语音障碍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综合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单纯组采用单纯护理干预方法.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2个月、3个月采用"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字表"评价两组语音清晰度,并进行组内与组间比较. [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语音清晰度均有改善;两组间在干预1个月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干预2个月、3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儿语音清晰度改善情况优于单纯组.[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语音障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腭裂患者术后语音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综合性语言治疗的效果。方法:于2003-06/2005-10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腭裂术后仍存在构音障碍的患者16例为观察对象。根据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版构音障碍检查法进行构音障碍检查、根据王国民编“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字表”进行语音清晰度评价。采用VS9700语音工作站1.0版软件,以/te/,/pai/,/kan/,/si/为检测语音样本,进行语谱图分析,利用冲直条、乱纹的出现率及辅音结构中空白间隙来描述辅音的特征,观察患者语言训练前后辅音出现率,观察语音障碍的临床特点;并针对性地进行综合性语言训练,包括腭咽闭合功能训练、增强节制呼气功能训练、强化正确的构音器官运动训练,治疗开始每周一两次,后期每2周1次,30~60min/次,训练3~6个月。比较训练前后语音学指标。结果:纳入患者1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腭裂患者术后语音障碍临床特点主要包括:继发于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所致的结构性发音不清6例(38%),表现为鼻漏气、过重鼻音,韵母、声母均可发生;因不良代偿发音习惯而引起的功能性语音障碍16例(100%),主要表现为腭化构音16例(100%)、侧化构音14例(88%)、鼻咽构音13例(81%)和声母的歪曲16例(100%)、置换16例(100%)或省略14例(88%);言语呼吸障碍4例(25%),表现为最长声时缩短。②治疗前后平均语音清晰度由32.63%提高到79.5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③测试音节声母频谱特征性指标冲直条、乱纹出现率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腭裂修补术后语音障碍主要原因是不良代偿发音习惯而引起的功能性语音障碍;综合性语言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语音状况;计算机频谱分析有助于腭裂术后语音状况评估及训练疗效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功能性构音障碍和构音障碍伴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辅音错误模式的分布特点、错误模式及形成特征,为设计语言、构音的康复方案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31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和构音障碍伴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构音障碍诊治仪中受试者的错误辅音进行分析,分别计算患儿6个发音部位(唇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根音、舌面音)和5个发音方法(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的辅音错误率。结果:发音部位上,16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辅音错误率分别是21.87%、64.58%、46.03%、87.50%、31.25%、50.00%,15例构音障碍伴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辅音错误率分别是25.01%、80.00%、48.89%、90.57%、33.33%、53.33%;功能性构音障碍错误率最高的辅音均集中在舌尖后音(87.50%),构音障碍伴语言发育迟缓儿童错误率最高的辅音均集中在舌尖前音(80.00%),2组儿童错误率最低的辅音均集中在唇音,分别是21.87%和25.01%;4种辅音错误类型(替代、省略、歪曲、未习得)中,错误率最高者为替代性错误,2组儿童未习得率均低;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替代性错误较高的是舌尖前音(39.58%)和舌尖后音(39.06%),省略性错误最高的是舌尖后音(7.81%),歪曲性错误较高的是舌尖后音(35.94%);构音障碍伴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上述6个发音部位的替代性错误较高的是舌尖前音(55.56%)、舌尖后音(33.96%)、舌面音(33.33%),省略性错误较高的是舌面音(8.89%)、舌尖后音(7.55%),歪曲性错误较高的是舌尖后音(35.85%)。发音方法上,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辅音错误率分别是35.42%、40.63%、54.17%、9.38%、81.25%,构音障碍伴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辅音错误率分别是35.56%、73.33%、57.78%、33.34%、60.00%;4种辅音错误类型中,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替代性错误较高的是边音(56.25%),省略性错误较高的是边音(6.25%),歪曲性错误最高的是塞擦音(26.04%);构音障碍伴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替代性错误最高的是塞擦音(45.56%),其次是边音(33.33%),省略性错误较高的是擦音(7.78%),歪曲性错误较高的是边音(26.67%)、擦音(21.11%)。结论:发音部位方面,无论是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还是构音障碍伴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发舌尖前音、舌尖后音和舌面音时的辅音错误率较高,发唇音时的辅音错误率最低;辅音错误方式以替代性错误和歪曲性错误为主。发音方法方面,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发边音的替代性错误和歪曲性错误较高,其次是塞擦音及擦音;构音障碍伴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发塞擦音的替代性错误和歪曲性错误较高,其次是边音的替代性错误较高。功能性构音障碍和构音障碍伴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习得语音与正常儿童相似,错误类型与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相关,制订康复计划时要兼顾辅音的错误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与屏幕媒体暴露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ASD儿童48例为ASD组,选取健康儿童57例为对照组.对2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2组儿童屏幕暴露年龄段、平均时间以及屏幕暴露种类等屏幕暴露因素的差异性.结果 最初屏幕暴露每天平均接触时间、接触屏幕媒体的主要年龄段、亲人陪伴情况以及主要接触屏幕媒体内容均是ASD发病的影响因素(OR=2.411、3.344、5.256、2.788).2组儿童屏幕媒体剥夺后情绪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 ASD可能与屏幕媒体暴露有关,应避免小儿在2岁前接触屏幕媒体,且2岁后宜在亲人陪同互动下控制每天接触音乐或适宜动画媒体时间不超过1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