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观察磁共振成像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30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比不同影像学检查方式对疾病分期检出率及典型征象检出率。结果:MRI对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Ⅰ期、Ⅱ期检出率显著高于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影像学方法对疾病Ⅲ期、Ⅳ期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MRI检查对早期股骨头坏死典型征象显示率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股骨头坏死施以磁共振成像检查对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且对疾病临床分期检出结果理想,可清晰检出患者早期疾病典型征象,在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中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股骨头坏死诊断中128层CT与3.0T磁共振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5月—2023年7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63例患者为研究组,纳入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均接受128层CT与3.0T核磁共振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方式在股骨头坏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临床综合诊断确诊63例股骨头坏死患者;128层CT检出阳性患者56例,其中真阳性51例;3.0T磁共振检出阳性63例,真阳性63例;3.0T磁共振诊断灵敏度(100.00%vs 80.95%)、特异度(100.00%vs 90.00%)、准确率(100.00%vs 84.96%)均高于128层CT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T磁共振检出Ⅰ期11例、Ⅱ期14例、Ⅲ期31例、Ⅳ期7例;128层CT检出Ⅰ期9例、Ⅱ期14例、Ⅲ期23例、Ⅳ期5例;3.0T磁共振在不同病变分期患者总检出率高于128层CT (P<0.05)。结论:3.0T磁共振技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更高,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CT与磁共振成像诊断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成人,共计60例。对的有患者均实施CT诊断与磁共振成像诊断,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在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中的检出率及早期诊断定性敏感度。结果:经CT诊断的线样征、骨小梁模糊以及骨骼水肿检出率,均明显低于经磁共振成像技术检出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诊断结果在局部囊变检出率中,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CT诊断的早期检查定性敏感度为88.41%,明显低于经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的早期检查定性敏感度98.55%,实验组具有明显优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尤其在Ⅰ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与Ⅱ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中的检测率较高,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磁共振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选取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总计60例,就诊时间为2017年2月-2020年1月。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一组实施CT诊断(对照组,n=30);另一组为30例,应用磁共振诊断(设定为:观察组)。最后对两组的总检出率和分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诊断的Ⅰ期、Ⅱ期、Ⅲ期、Ⅳ期股骨头坏死检出髋数对比,P>0.05。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磁共振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为早期股骨头缺血患者行CT诊断以及MRI诊断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择取2010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76例参与研究。分别为其行CT诊断与磁共振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CT诊断的总检出率为(75%),即检出57例;Ⅰ期与Ⅱ期患者的检出率(73.68%),即检出56例,1例患者的CT检测显示为Ⅲ期,剩余19例患者的CT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磁共振诊断的总检出率为(93.42%),即检出71例;Ⅰ期与Ⅱ期患者的检出率(92.11%),即检出70例,1例患者的MRI检测显示为Ⅲ期,剩余5例MRI检测结果显示正常。两种检测方式的总检出率以及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检出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经过统计学层面的计算,结果显示P0.05,即差异有意义。结论:CT与磁共振两种检测方式在临床疾病的诊断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磁共振的检测准确率显著优于CT,因此可扩大该种检测方式的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磁共振功能成像(灌注成像)定量评估补肾活血中药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微循环灌注的变化。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5月我院采用补肾活血中药保守治疗的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ARCO分期Ⅰ-Ⅱ期)15例共20髋,对比分析治疗前后常规MR图像和动态增强各灌注参数(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和速率常数Kep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股骨头坏死区微循环灌注参数Ktrans、Kep值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补肾活血中药能促进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微循环灌注,磁共振功能成像是定量评估股骨头坏死微循环灌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表现特征。方法选择某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共66例,所有患儿均行X线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法诊断右肺和左肺的准确率和影像学特征,观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下患儿肺叶病变主要特征。结果 X线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结果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各项影像学特征诊断结果均明显高于X线诊断,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肺叶病变特征主要以支气管管壁增厚为主,本组66例患儿中58例出现支气管管壁增厚,占87.9%。结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与X线可以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病灶呈多样化,可有效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股骨头坏死诊断中CT影像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入院治疗的77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实施X线检查与CT影像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与诊断分期结果。结果:CT诊断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式的0期、Ⅲ期、Ⅳ期、Ⅴ期分期诊断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T诊断组在Ⅰ期、Ⅱ期的诊断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实施CT影像诊断的价值明显高于X线检查,且诊断准确率更高,能够对Ⅰ期、Ⅱ期患者进行更加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CT与磁共振技术(MRI)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及MRI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手段在股骨头坏死中的诊断价值。结果:80例患者(106髋)中,经手术病理证实,90髋为股骨头坏死,Ⅰ期、Ⅱ期、Ⅲ期、Ⅳ期骨头坏死分别为19髋、23髋、26髋、22髋。经MRI检查发现83髋,诊断率为92.22%经CT检查发现68髋,诊断率为75.56%;MRI检查的准确度83.96%、灵敏度86.67%、特异度68.75%均高于CT检查的准确度62.26%、灵敏度65.56%、特异度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与MRI检查均可诊断股骨头坏死,但MRI诊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中应用CT和MRI检查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就诊于文安县中医院的80例早期股骨头坏死(femur head necrosis,FHN)患者(122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CT、MRI检查对FHN的诊断结果;分析CT、MRI诊断FHN的具体情况。结果:与CT检查(Kappa=0.592)比较,MRI检查对早期FHN的诊断效能(Kappa=0.872)更高;与CT对早期FHN分期准确率相比,MRI对早期FHN分期准确率更高,差异显著(P <0.05);MRI对早期FHN征象检出率高于CT,差异显著(P <0.05)。结论:CT和MRI检查对成人早期FHN均有着一定的诊断价值,然而相较于CT检查,MRI检查对早期FHN诊断效果更高,分组准确率更高,这对临床早期诊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CT与磁共振技术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方法:现将2018年7月-2019年7月来我院治疗就诊的6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CT技术诊断的方式,观察组的患者采取磁共振技术诊断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在诊断后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出临床资料并得出相应的结论。结果:观察组不同ARCO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不同ARCO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局部囊变、骨髓水肿、线样征及骨小梁模糊显示率均高于对照组局部囊变、骨髓水肿、线样征及骨小梁模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诊断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进行诊断时,磁共振技术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并且可以有效的将骨髓水肿、线样征及骨小梁模糊等早期的病症诊断出来,因此,建议在对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中运用磁共振技术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3):2092-2094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核磁共振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证实为股骨头坏死患者82例,均行CT、核磁共振检查,分析股骨头坏死CT、核磁共振检查影像学特征,比较CT、核磁共振检查检出率、漏诊率。结果核磁共振检查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为96.34%,高于CT诊断的82.93%,核磁共振检查漏诊率为3.66%,低于CT诊断的1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诊断股骨头坏死Ⅰ期17例、Ⅱ期31例、Ⅲ期13例、Ⅳ期7例;核磁共振检查诊断股骨头坏死Ⅰ期23例、Ⅱ期33例、Ⅱ期18例、Ⅳ期5例。结论与CT检查比较,核磁共振检查诊断股骨头坏死具有较高诊断价值,检出率高,漏诊率低,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CT与MRI在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985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病历资料,分别给予CT诊断与MRI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对股骨头坏死临床分期及典型征象检出情况.结果 MRI对Ⅰ~Ⅱ期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总检出率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线样征、骨髓水肿以及骨小梁模糊征象...  相似文献   

14.
梁泳毅 《妇幼护理》2022,2(12):2785-2788
目的 探讨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中采取 CT 和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 7 月至 2022 年 7 月我院收 治的小儿病毒性脑膜炎患儿 88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分别采取 CT 和磁共振成像诊断,以脑脊液检查结果作为金指标, 对比两种检查方式联合诊断与单一诊断的准确率和满意度。结果 CT 诊断准确率为 88.64%,MRI 诊断准确率为 92.05%,两者 联合诊断准确率为 98.86%,MRI 诊断准确率大于 CT 诊断,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 CT 诊断和 MRI 诊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诊断准确率与脑脊液检查准确率差异不大(P>0.05)。两种诊 断方式满意度均非常高,但差异不大(P>0.05)。结论 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中采取 CT 和磁共振成像诊断可以很好的检出 疾病,其中磁共振成像诊断的准确率更高,两者联合诊断准确率更高,均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股骨头坏死应用CT、核磁共振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2018年6月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6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均行CT、核磁共振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参考,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股骨头坏死的效果。结果:同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应用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阳性率为95.08%,明显要高于CT扫描检出80.33%的阳性率(P0.05);在股骨头坏死分期的诊断上,在Ⅰ期、Ⅱ期坏死的检出率上核磁共振检出率要高于CT检查(P0.05)。结论:相比CT检查,采用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这为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MRI检査的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分别对MRI平扫成像结合增强成像对于术前分期的判断和MRI平扫结合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于术前分期的判断进行比较,同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内膜正常组与子宫内膜癌组不同分期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对MRI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MRI平扫结合增强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后,对内膜癌的诊断灵敏度达到98.1%。并且I期诊断准确率为84.4%,Ⅱ期诊断的准确率达到93.8%,显著高于单纯的MRI平扫加增强成像的诊断准确率。内膜正常组的ADC值为(1.40±0.16)×10-3mm2/s,显著高于子宫内膜癌组[(0.98±0.14)×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采用LSD检验对三期之间的ADC值进行两两比较,Ⅰ期和Ⅲ期比较、Ⅱ期和Ⅲ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期和Ⅱ期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能显著提高术前癌变分期的准确度,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放射诊断中CT、MR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收治的92例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均在病理组织学检查前完成多层螺旋CT和MRI扫描单一及联合诊断。以病理组织学检查为金标准,对比不同检查方式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效果。结果:MRI对Ⅰ期、Ⅰ期及股骨头坏死总检出率显著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对线样征、骨髓水肿、骨小梁模糊检出率显著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92患者经病理组织学确诊股骨头坏死82例(89.13%),非股骨头坏死者10例(10.87%)。MRI对股骨头坏死诊断灵敏度(96.34%)和准确度(94.57%)显著高于CT诊断(76.83%、7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诊断股骨头坏死的灵敏度(98.78%)和准确度(97.83%)显著高于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诊断的各指标均高于MRI,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CT诊断相比,MRI对股骨头坏死病变征象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CT和MRI两种方法对股骨头坏死早期进行检查,观察两种测试结果的检出率,分析探讨其作用.材料与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76例患者(114例髋)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对其进行1、2、3、4、5期CT及MRI影像诊断,探讨其诊断准确率及临床表现.结果:检测1~2期敏感性CT为65.38% (17/26),MRI为88.46%(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000,P<0.05).总体敏感性、单一囊变上两种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小梁结构模糊CT检出率为15.38%(4/26),MRI检出率为73.08%(1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5412,P<0.01).结论:在检查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中,MRI在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率高于CT,在早期的细微的骨小梁结构模糊的诊断率方面,MRI显著高于CT,MRI用来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与增强CT扫描在宫颈癌分期以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11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术前接受DWI和增强CT扫描,观察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DWI对宫颈癌的诊断符合率97.27%显著高于CT的诊断符合率82.73%,P0.05;在宫颈癌分期准确率对比上:Ⅰ期、Ⅱa期和Ⅱb期的分期准确率,DWI均高于CT,P0.05;Ⅲ期Ⅳ期分期准确率,DWI与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征象检出率,DWI在侵犯宫颈旁组织、侵犯阴道、侵犯子宫体的检出率均高于CT,P0.05;在淋巴结转移征象检出率:DWI与CT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断、分期中应用价值高,其能更准确诊断和分期,判断肿瘤旁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为临床医师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可靠准确的信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临床诊断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患者采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2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ONFH患者30例(40髋)。所有患者均进行MRI、CT检查诊断。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式诊断结果、不同分期检出率、诊断效能及影像特征。结果:30例患者(40髋)经手术结果确诊阳性25例(83.33%),共30髋(75.00%),经CT诊断阳性22髋(73.33%),MRI诊断阳性29髋(96.67%),MRI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CT诊断(P <0.05)。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MRIⅠ期ONFH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查(P <0.05),其他分期检出率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RI诊断特异度为90.00%,高于CT诊断的60.00%(6/10)但差异不显著(P> 0.05);MRI诊断敏感度为93.33%(28/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