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于直肠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2 9岁。因反复大便带血 3月入院。 3个月前 ,患者出现大便稍细 ,带鲜血 ,月经期间加重 ,无疼痛等伴随症状 ,发病以来无明显消瘦。有痛经史 ,无手术史。入院时直肠指检发现距肛缘约 6cm处直肠前壁可扪及质硬的包块突向肠腔 ,上界不能扪及。该包块约占据肠周 1/2 ,肠腔  相似文献   

2.
<正>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外边缘带黏膜相关淋巴细胞的一类B细胞淋巴瘤,可广泛发生于胃肠道、呼吸道、唾液腺、腮腺、甲状腺、乳腺和口咽淋巴环等器官或组织[1]。肠MALT淋巴瘤是起源于肠MALT淋巴瘤的结外型恶性淋巴瘤,发病率较低。本文就1例直肠MALT淋巴瘤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直肠碰撞瘤的认识。方法对1例直肠胃肠神经鞘瘤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性淋巴瘤(MALT)形成的碰撞瘤,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65岁。体检发现下腹部肿块。CT提示直肠右侧壁可见2.8 cm×1.9 cm大小软组织影,邻近直肠管腔受压变窄。在直肠肿瘤切除标本中,同一肿物内可见胃肠神经鞘瘤和MALT淋巴瘤2种成分。2种肿瘤成分界限清楚,形成碰撞瘤,其中淋巴瘤成分包裹神经鞘瘤。神经鞘瘤S-100、PDG9.5、nestin和GFAP(-);淋巴瘤LCA、CD20和CD79α(+),CD3和CD45RO(-)。基因重排显示B细胞单克隆性增生。IgH/MALT1 t(14;18)(q32;q21)及API2/MALT1 t(11;18)(q21;q21)染色体异位(-)。c-kit及PDGFRA基因均为野生型。结论直肠胃肠神经鞘瘤与淋巴瘤形成的碰撞瘤罕见。应与胃肠间质瘤及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鉴别。  相似文献   

4.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并癌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润全 《新医学》2002,33(5):260
患者,男,27岁,因反复大便带血1年半伴黏液脓血便半年,加重1个月于2001年4月5日到我院就诊.患者除上述大便异常外,无腹痛、消瘦、里急后重感,故未予重视.其母亲于38岁时因排血便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结肠息肉并癌变而死于该病.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 [例1]女,67岁。因慢性腹泻30余年,每日排2—3次稀便,大便带血3个月就诊。曾反复多次因上述症状就诊,均诊断为肠炎、痢疾等,经抗感染治疗无效。查体无阳性发现,遂请外科医生会诊,行肛门指诊检查确诊为直肠阴道瘘。予手术修补治疗,术后1个月,未再腹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L)的临床特点、诊断、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75例PGIL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5例PGIL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1.5∶1,年龄(56.96±14.51)岁,其中43例(57.33%)患者以腹部隐痛为主要症状。51例(68.00%)患者CEA升高,17例(32.69%)患者行大便隐血试验(+)。胃镜/肠镜诊断阳性率为74.58%。9例直肠淋巴瘤患者之中,有5例直肠指诊阳性,直肠指诊的阳性率为55.56%。75例PGIL患者均已行病理检查,4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13例黏膜组织相关淋巴瘤黏膜组织相关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6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4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7例为其它病理类型。按照Ann Arbor标准分期,IE期7例(9.33%),IIE期25例(33.33%),IIIE11例(14.67%),IVE期32例(42.67%)。41例患者行CHOP化疗方案,12例患者行R-CHOP化疗方案,3例行手术治疗,19例患者放弃治疗。结论:PGIL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临床症状以腹痛为主,确诊主要依靠内镜下活检,内镜下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可行腹腔探查术明确诊断。CEA、大便隐血试验对PGIL的辅助诊断有一定价值,而直肠指诊对直肠淋巴瘤的初诊有重要意义。早期PGIL患者以PGL多见,而中晚期PGIL患者以PIL多见。病理类型以DLBCL和MALT为主。DLBCL型PGIL治疗首选CHOP/R-CHOP,MALT型PGIL患者首选HP根除疗法,手术适用于PGIL的并发症治疗。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临床少见,结直肠息肉摘除术后发生延迟性局限性原发性纤溶更是罕见报道,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1例,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60岁,因便后带血3d,于2006年11月1日入本院。患者在入院前1个月因类似症状就诊于外院,行肠镜检查发现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息肉,本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国际预后指数(IPI)在中国人群MALT淋巴瘤患者中的适用性,并比较不同风险分层方法对MALT淋巴瘤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129例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法计算并比较MALT-IPI与IPI不同分层分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结果:129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56岁(22~82岁),其中胃MALT淋巴瘤53例(41.1%),肺MALT淋巴瘤33例(25.6%);Ann ArborⅠ~Ⅱ期71例(55.1%),Ⅲ~Ⅳ期58例(44.9%)。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1~378个月)。总体5年PFS为69.41%,5年OS为90.23%。IPI评分低危、中低危和中高危/高危组患者5年OS、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LT-IPI评分低危、中危和高危组患者5年OS、PFS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LT-IPI评分适用于中国人群;相较于IPI评分,MALT-IPI评分对MALT淋巴瘤患者预后具有更好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消化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MALT)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以及内镜下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6例明确诊断为MALT淋巴瘤的患者。结果消化道MALT淋巴瘤的好发部位以胃体为主,胃体部10例(62.50%),其次为胃部多部位受累3例(18.75%),胃窦部1例(6.25%),食管1例(6.25%),直肠1例(6.25%)。病变内镜下表现类型以溃疡型多见(8例,50.00%),其次为隆起型(4例,25.00%),平坦糜烂型(3例,18.75%),凹陷型最为少见(1例,6.25%)。幽门螺杆菌(Hp)感染阳性率为75.00%(12/16)。结论消化道MALT淋巴瘤内镜下表现多样。胃MALT淋巴瘤与Hp感染密切相关。溃疡型及隆起型易在内镜检查时发现,但平坦糜烂型及凹陷型由于与其他炎症性疾病难鉴别,很难早期发现,故早期诊断率较低。在临床工作中需提高对年轻患者及早期MALT淋巴瘤患者的重视,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正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是一种常见于胃、肺、皮肤、眼、甲状腺等组织的肿瘤,在1983年由Isaacson等人首次发现提出,但是颅内的MALT淋巴瘤十分罕见,因此常被误诊为脑膜瘤。本文报道1例颅内MALT淋巴瘤病例资料,并回顾相关文献,分析影像学特点和病理特点,探讨治疗方案,为颅内MALT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8岁,因"头晕、恶心呕吐伴走路不稳半年,加重1个月"于2016年入院。患者半年前  相似文献   

11.
病例女,19岁,因肛门坠胀疼痛、排便困难半月就诊。外院门诊曾予灌肠后缓解,1周前因大便带血,直肠指检提示直肠后壁有一包块,遂收入院治疗。患者2岁时曾行盆腔内畸胎瘤切除术。体格检查:急性病容,表情痛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MALT型淋巴瘤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等问题,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肺MALT型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对华西医院4例完整的肺MALT型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2例,男性2例,年龄33~70岁,中位年龄42岁.临床表现:咳嗽2例,痰中带血1例,呼吸困难2例,体重下降1例,听力下降1例,体检发现1例.胸部CT表现:单一肿块型2例,肺实变型2例.确诊手段:1例纤维支气管镜活检,2例开胸活检,1例经皮肺穿刺取活检.治疗包括手术、利妥昔单抗为主的联合化疗、干扰素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10~92个月),均存活.结论:肺MALT型淋巴瘤是一独特亚型,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活检.治疗尚无共识,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83岁,因大便带血3个月于2007年7月入院。患者无自觉症状下出现大便带血,鲜红色,伴肛门坠胀感,大便次数正常,无明显腹胀腹泻,无里急后重,体重无明显下降。后来我院就诊,肛门指诊示可及直肠下端占位,随以直肠癌收住入院。入院后查体示:一般情况可,心肺无明显异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平软,未扪及包块,直肠指诊距肛缘3cm处触及约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简介患者女 ,5 9岁。因大便带血 4年 ,肛门部异物感 3个月 ,1997年 8月 2 8日以肛管直肠癌收住院。既往身体健康 ,无高血压、心肺及脑血管病史。入院查体 :T 36 3℃、P 76次 /min ,R 17次 /min ,BP 18/11kPa。神志清 ,精神好 ,肥胖体型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心肺无异常 ,腹平软 ,肝脾未及。外科所见 :膝胸位指诊 ,距肛门 2cm处触及 2cm× 2cm× 1cm大小肿物 ,表面凹凸不平 (11~ 1点处 ) ,指套带血迹 ,活动可 ,有轻触痛。 9月 3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腹会阴直肠肛管切除 ,降结肠造口术 ,手术顺利。术后病理 :直…  相似文献   

15.
乐永宏 《临床荟萃》2015,30(12):1431
<正>患者,男,76岁,低热、痰血1个月于2015年9月26日入院,患者有8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反复急性发作史,近1个月加重并出现低热及反复痰中带血,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入院体格检查:肺气肿体征,双下肢轻微凹陷性水肿,右下肺呼吸音减弱,两肺无明显干湿性啰音,其他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化验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凝血4项及肿瘤标志物均正  相似文献   

16.
1例直肠癌术后并发阴道瘘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春兰 《护理研究》2006,20(35):3285-3286
阴道瘘是直肠癌保肛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4%~25%[1]。我院2006年1月为1例直肠癌病人施行手术并发阴道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病人,56岁,因大便带血1个月,肠镜提示直肠原位癌,2006年1月3日在全身麻醉下行直肠癌根治,保留肛门,术使用吻合器,术后1周开始进食。1月18日发现大便从阴道流出,腹腔引流管无液体引出,妇产科会诊后诊断为直肠阴瘘,给予禁食、高营养支持,经过肠道准备后再次在全身麻醉行肠造瘘术加阴道直肠修补术。2护理2.1术前护理2.1.1纠正营养不良癌肿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尤其是贫血、低蛋白血症和维…  相似文献   

17.
<正>资料患者,女性,59岁,便频出血伴里急后重感1个月。患者1个月前(2014年7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大便次数增多,4~5次/d,伴里急后重感,大便带血,色暗红,量少。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影像学表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4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63岁.高血压头晕史10余年,呈间歇性发作,大便带血1年.1年前开始解大便时带乌红血块及粘液冻子,偶为鲜血便,时而变扁,大便习惯改变,由1~2次/日增为4~5次/日,无腹痛及大便困难,曾在当地以痔疮治疗无效,而转入我院,体检:神志清,慢性重病容.血压160/95 mmHg,呼吸20次/min,脉搏82次/min,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直肠肛门指诊肘膝位距肛门1~6 cm,6~12点处可触及一质硬凸凹不平菜花状包块,活动度差,指套带血.血常规:白细胞8.1×109/L,中性粒细胞 0.75,淋巴细胞0.25,红细胞3.53×1012/L,血红蛋白100 g/L.大便常规:粘液血便,镜检脓球( ),红血球( ).其余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9.
1病历要 男,2岁。因反复发作性黏液血变2个月入院。患儿2个月前因发热、脓血便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菌痢,住院治疗后好转出院。后反复发作性黏液血便,不发热、无腹痛腹胀,精神好,排便无痛苦表情。查血、尿常规正常,大便脓血便,RBC(+++),WBC(+++),脓球(+)。后请小儿外科会诊,经直肠指诊可及质软包块,经手术治愈。最后诊断为幼年性息肉。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58岁,已婚,农民,小学文化,因大便带血8个月,经肠镜检查后病理提示结肠腺癌,于2009年5月11日以直肠肛管癌收入院。既往身体健康,无过敏史,无家族史,平素饮食以米面为主,二便正常,睡眠好,食纳佳。丈夫2年前发生车祸,现无劳动能力,经济困难,借钱治病。5月13日血生化示空腹血糖14.61mmol/L,请内分泌科会诊,诊断为2型糖尿病,予甘舒霖R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