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内镜下不同方法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N)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月该院86例经肠镜白光及活检病理判断为直肠NE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49例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14例采用内镜全层切除术(EFR);记录并评估3组患者病灶大小、切除面积、术前超声深度、手术时间、病灶切除大小、住院时间、一次性整块切除率、一次性R0切除率、侧切缘及基底切缘阳性率、并发出血、穿孔发生率和3年生存率等情况。结果 EMR组、ESD组及EFR组病变切除面积中位数分别为100.00、240.00及320.00 mm2,呈明显递增趋势(P < 0.05);手术时间分别为(20.04±6.44)、(46.35±8.76)和(54.21±7.65)min,明显延长(P < 0.05);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17±0.42)、(4.40±0.90)和(5.07±0.68)d,明显增加(P < 0.05)。而病变R0切除率、血管浸润率、淋巴管浸润率、神经侵犯率、垂直切缘阳性率、CD56表达率、嗜铬粒蛋白A(CgA)表达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于位于直肠的、无淋巴结转移的、直径小于10 mm的直肠NEN,可通过EMR、ESD及EFR安全切除。其中,EMR相对简单,手术时间明显短于ESD及EFR;EFR具有较高的整体切除率和组织学切除率,可能优于传统的EMR及ESD,但手术时间明显长于ESD和EMR,3种方法在R0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率上并无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2.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类癌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对直肠类癌的诊断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肠镜发现直肠黏膜下肿块后进行微探头超声检查,对诊断为类癌的患者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灶,使病灶与肌层分离;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灶。结果ESD手术时间(自黏膜下注射至完整剥离病变)25~55min;术中创面出现少量出血,均经电凝、氩离子血浆凝固和止血夹成功止血,不需再次肠镜下止血。术后全部经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1个月后肠镜复查,创面基本愈合。结论ESD是治疗直肠类癌的一种新方法,以往需要外科手术切除的肿瘤通过ESD可以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直肠类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护理。[方法]对13例直肠类癌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13例直肠类癌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直肠类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该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的6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两组病灶整块切除率、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ESD组病灶整块切除率为93.5%(29/31),治愈性切除率为77.4%(24/31),均高于EMR组的50.0%(18/36)及41.6%(15/36),差异有显著性(P <0.05)。ESD组局部复发率为3.2%(1/31),低于EMR组[19.4%(7/36)],差异有显著性(P <0.05)。平均手术时间ESD组为(59.3±16.8)min,长于EMR组[(31.7±17.8)min](P <0.05)。术中穿孔率ESD组高于EMR组,发生率分别为3.2%(1/31)和0.0%(0/36),但差异无显著性。术中出血发生率两者差异无显著性,发生率分别为9.6%(3/31)及11.1%(4/36)。 结论 与EMR相比,ESD病灶整块切除率及组织学治愈性切除率高,局部复发率低,是治疗早期胃癌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直肠类癌的护理.方法 对33例直肠类癌患者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并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33例直肠类癌患者,肿瘤直径0.2~0.5 cm(平均0.35 cm),均成功完成ESD治疗.病灶整块切除30例,分块切除3例.结论 ESD是治疗直肠类癌的新方法,以往需外科手术切除的肿瘤通过ESD可以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严密的病情观察,治疗前、中、后实施合理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耐心、细致的护理对患者术后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直肠类癌的内镜下治疗方法与各自的优势。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33例直肠类癌行内镜下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根据情况分别选择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总结其内镜下表现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 33例直肠类癌中,14例行EMR治疗,19例行ESD治疗。病灶位于直肠距肛门齿状线4~15cm,切除病灶直径0.3~1.5 cm。7例行EMR中途改行ESD,2例EMR术后肿瘤残留追加外科手术。病理学分析ESD组完整切除率(100%)较EMR组完整切除率(85.7%)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相比EMR,ESD可能有利于实现直肠类癌病变的完整切除,减少复发,且安全性不亚于EMR。对于较小的直肠类癌,ESD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直肠类癌的护理配合.方法 一名护士负责进镜和扶镜,另一名护士负责术中器械传递和设备调节,配合医生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结果 78例均剥离成功.3例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予再次内镜下止血.其余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38个月无残留、复发或转移.结论 ESD是治疗直肠类癌的新方法,医护的完美默契配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内镜全层切除术(EF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6月因直肠NENs (<2.0 cm)在该院行EFR或ESD治疗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EFR组和ESD组,比较两组的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出血、穿孔和感染)和完整切除率等指标。结果 两种治疗方法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FR组完整切除率高于ESD组(100.00%和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FR组中位操作时间短于ESD组(10.00和20.0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FR组无不良事件发生,ESD组1例发生术后出血,经内镜下止血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 EFR治疗<2.0 cm的直肠NENs安全有效,相较于ESD,其完整切除率高,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且两种手术方法术后住院时间并无差别。EFR治疗<2.0 cm的直肠NENs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对直肠类癌治疗的指导价值,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直肠类癌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临床考虑直肠类癌的患者进行EUS检查,根据EUS结果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结果 45例术前病理确诊的类癌病例,42例经ESD治疗,2例累及固有肌层及1例浸透浆膜层并伴有周围淋巴结转移者,经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EUS能够明确直肠类癌的大小、浸润深度、有无周围淋巴结肿大,对其治疗有较高的指导价值。对于小于20 mm直肠类癌,E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老年人结直肠大息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内镜下治疗老年结直肠大息肉患者共48例,根据息肉的形状、大小等采用高频电凝电切术及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及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等不同的方法切除,对内镜操作要点、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48例患者大息肉均成功切除。48例患者中有13例并发明显出血,无穿孔发生。结论只要熟练掌握内镜技术,选择合适的方法,内镜下治疗老年人结直肠大息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超声内镜诊断与内镜下微创治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评价超声内镜对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内镜检查中发现的40例食管黏膜下肿瘤行超声内镜检查.2例起源于黏膜层的食管息肉;34例起源于黏膜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4例起源于黏膜下层,包括脂肪瘤2例,食管囊肿1例,孤立静脉瘤1例(内镜下呈蓝紫色,未予处理).根据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起源层次、性质及病变大小决定行内镜下EMR或ESD治疗,完整切除病变.结果 40例食管黏膜下肿瘤,病变最大直径0.4~2.5 cm,平均1.45 cm.29例行内镜下EMR治疗,6例病变最大直径超过1.5 cm者行内镜下ESD治疗,ESD手术时间15~45min,平均30min.4例起源于固有肌层的食管黏膜下肿瘤考虑穿孔可能性大未予内镜下治疗.2例术中出血较多,经内镜下喷洒止血药物、电凝、氲离子凝固术治疗及金属钛夹钳夹止血,无术后出血,无ESD穿孔.所有EMIL、ESD切除病变全部送检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术后1.5及6个月随访,创面愈合,无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 超声内镜能够对食管黏膜下肿瘤进行起源和定性诊断,可指导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大多数食管黏膜下肿瘤行EMR治疗简便、安全,对于痛灶较大、EMR难以完整切除的病变行ESD治疗安全、有效,可以完整切除食管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N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探讨R-NENs内镜下的诊断特点及内镜下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9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行常规结肠镜检查的76例R-NENs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组织标本活检或手术切除瘤体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R-NENs。结果肿瘤位于低位直肠段32例(42.11%),中段25例(32.89%),下段19例(25.00%)。36例行超声内镜(EUS)检查,其中27例EUS下诊断为R-NENs,2例诊断为间质瘤,6例诊断为脂肪瘤,1例诊断为平滑肌瘤,与病理结果诊断符合率达75.00%(27/36)。29例病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22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20例行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物剥离术(STER),2例行电凝电切术,3例因不同原因未通过上述内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所有患者中69例行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证实G1级最多见,共62例,占所有病例的81.58%(62/76)。结论R-NENs以男性多见,好发于中低位直肠段,其中G1级最为常见;EUS技术的成熟运用能够对病变性质及组织学起源进行较准确的判断,但也存在一定的误诊率,最终还应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早期G1、G2级R-NENs经内镜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且能够提供较完整的病理学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完全切除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09年6月-2016年6月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共40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A组(20例)和B组(20例),分别采用EMR(A组)和ESD(B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治疗费用、病变组织直径、病变组织厚度、肿物完全切除率、垂直切缘阴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治疗费用均明显优于B组(P0.05);两组患者病变组织直径和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肿物完全切除率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垂直切缘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两种内镜术式治疗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在肿物切除效果方面较为接近,EMR具有操作时间短、经济负担轻及并发症少等优势;而ESD应用则有助于提高肿物彻底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水下内镜切除术在治疗消化道肿瘤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搜索引擎PubMed,分别以"underwater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underwater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underwater 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为关键词,检索出相关文献,汇总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出40篇相关文献,纳入452例病例,其中水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UEMR)413例,水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UESD)37例,水下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UPOEM)2例。413例UEMR患者一共有468个病灶,切除成功率为98.5%,其中整块切除率达61.1%,整块切除者的R0切除率为94.3%;37例UESD患者共有39个病灶,所有病灶均经UESD完整剥离;2例UPOEM患者成功行水下黏膜下隧道建立及肌切开。全组术后并发症较低,以出血多见,其他包括穿孔、十二指肠腔狭窄、低钠血症、吸入性肺炎和自限性息肉切除术后综合征。结论水下内镜切除技术是一项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易于掌握且操作方便。今后仍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以及长期随访资料,以明确水下内镜切除技术与常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相比的优势及适应证,便于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镜下切除的胃重复畸形的病例特征及其预后。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内镜切除治疗且病理证实为胃重复畸形的患者9例,回顾性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内镜下病灶表现、术后病理、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随访情况等。结果 共纳入9例胃重复畸形患者,女性3例,男性 6例;2例患者病灶位于胃上1/3,2例位于胃中1/3,5例位于胃下1/3。8例患者内镜下表现为黏膜下肿瘤,仅1例表现为息肉样隆起。住院天数为2(1.5, 4)d,无围手术期不良事件,随访时间46(26, 51)个月。术后随访病灶无残留、无复发。结论 内镜下切除对于符合指征的胃重复畸形的治疗安全可行,临床可尝试推广。  相似文献   

16.
Purpos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endoluminal loco-regional resection (ELRR) by 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 (TEM) after R1 endoscopic resection or local recurrence of early rectal cancer after operative endoscopy. Material and methods Twenty patients with early rectal cancer were enrolled, including patients with incomplete endoscopic resection, or complete endoscopic resection of a tumor with unfavorable prognostic factors (group A, ten patients), and local recurrence after endoscopic removal (group B, ten patients). At admission, histology after endoscopic polypectomy was: TisR1(4), T1R0G3(1), T1R1(5) in group A, and TisR0(8), T1R0(2) in group B. All patients underwent ELRR by TEM with nucleotide-guided mesorectal excision (NGME). Results Mean operative time was 150?minutes.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two patients (10%). Definitive histology was: moderate dysplasia(4), pT0N0(3), pTisN0(5), pT1N0(6), pT2N0(2). Mean number of lymph-nodes was 3.1. Mean follow-up was 79.5 months. All patients are alive and disease-free. Conclusions ELRR by TEM after R1 endoscopic resection of early rectal cancer or for local recurrence after operative endoscopy is safe and effective. It may be considered as a diagnostic procedure, as well as a curative treatment option, instead of a more invasive T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