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玉艳  苏玲 《天津护理》2022,30(2):211-214
总结10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基于加速康复理念细化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做好患儿心理及饮食护理;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保暖和皮肤保护;术后注意伤口及管路护理,及早活动与进食,进行康复指导,促进患儿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PRT)是指原发于膈平面至骨盆入口处的非腹膜后器官的肿瘤。该病发病率较低,仅占全身肿瘤的0.07%~0.20%。腹膜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繁多,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而且部位较深。患者就诊时,肿瘤体积较大,多已累及周围脏器,因而其诊治比较困难。高发年龄为50—60岁,约60%-85%为恶性,术后复发率高达60%-90%。  相似文献   

3.
小儿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切除肿瘤是小儿腹膜后巨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大血管和肿瘤的成功分离是达成手术彻底切除瘤体的关键。探讨小儿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特点,可提高手术配合的护理质量,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1998-2002.5,我院成功的切除腹膜后巨大肿瘤27例。手术配合特点为:了解肿瘤侵犯范围进行完善的物资准备,如血管器械盒、人造血管、尼龙布;选择在上肢建立静脉通道;使用尼龙布或大腿阔筋膜张肌筋膜瓣修补腹膜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总结成人原发性巨大腹膜后肿瘤的MS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8例成人巨大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MSCT表现。结果 28例中脂肪肉瘤6例,平滑肌肉瘤5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例,畸胎瘤3例,囊性淋巴管瘤、神经鞘瘤和淋巴瘤2例,神经纤维瘤、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脂肪瘤和嗜铬细胞瘤各1例。部分肿瘤有一定特征性的CT表现。结论 MSCT是诊断腹膜后肿瘤的重要影像学手段,能显示上述巨大肿瘤的特征表现,特别是显示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这些肿瘤的诊断及分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累及下腔静脉的腹膜后巨大肿瘤手术中预先处理腰静脉系统来控制出血的经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1例累及下腔静脉巨大腹膜后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准确评估和充分准备,手术尽可能沿正确的组织间隙进行,不常规阻断下腔静脉。精细操作,由浅入深先游离出肿瘤的下缘,然后自肿瘤后方及侧方逐步沿腔静脉向上分离,遇到不同程度扩张的下腔静脉交通支如腰静脉和腰升静脉予以分离、结扎来控制出血。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2.5~6 h,平均4 h;术中出血150~600 ml,平均350 ml。术中未发生大量出血或者难以控制的出血,术中均未输血。术后所有患者病理显示肿瘤切缘阴性,患者均恢复良好出院。结论熟悉腹膜后间隙解剖,按照解剖精准手术,术中预先分离、结扎扩展的腹膜后交通静脉特别是腰静脉系统可有效控制累及下腔静脉巨大腹膜后肿瘤手术过程中的大出血。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PR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病理类型及治疗情况。【结果】83例中33例为良性,50例为恶性。CT和MRI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1.5%和100%。完整切除率为70.7%(53/75),完整切除复发患者再切除率为53.8%(7/13)。【结论】完备的术前评估对PRT的诊治有重要意义。手术完整切除是最佳的治疗方法。复发者应积极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评价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对43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所见相对照。结果;43例腹膜后肿瘤的主要定位征像为:1.腹膜后壁层受压前移;2.腹膜后结构被推前移,被包绕或与肿瘤界面不清;3.其它:本组CT定位诊断正确率83.72%。良恶性肿瘤的大小无显著差异,囊性和均匀密度的肿瘤都为良性,不均匀密度在良恶性肿瘤中均可见;CT定性正确: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9.
畸胎瘤占小儿实体瘤的 6 7% ,位于腹膜后的巨大畸胎瘤临床少见 ,我院遇到 2例 ,报告如下 :例 1,女 ,10岁。出生后即发现腹部饱胀。体检 :上腹偏右触及一约 2 0cm× 15cm大小不规则肿物 ,表面光滑 ,质地中 ,可推动 ,局部轻压痛。CT扫描 :右中上腹膜后见一囊实性病灶 ,其间有分隔 ,边缘不规则 ,分叶状 ,大小 2 2cm×14 7cm× 11 3cm ,实性部分可强化。病灶内大部分为脂肪组织 ,CT值为 - 118 7Hu ,小部分为硬结影及骨化影 ,CT值分别为 +12 6 7Hu及 +2 2 5 7Hu;病灶区可见不规则钙化影 (图1、 2 )。右肾及附近肠管受…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51岁。于4年前元明显诱因出现左中上腹部隆起,无任何不适。以后逐渐胀大,扩大到整个腹都及左侧阴囊。无腹痛,大小便正常。 体检:发育正常,营养差,呈慢性病容。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高度膨隆,呈“蛙状腹”。有轻压痛,腹部叩诊实音。左侧腹股沟及阴囊肿胀,触及肿物,质软固定,无压痛,透光试验阴性。脊柱四肢无畸形,生理神经反射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 B超:全腹见实性均质性回声团块。肝、胆、脾无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疗效及对护理的影响。方法 观察20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与20例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以及对护理的影响,再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机器人组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均优于开放手术组。结论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是一种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新技术,有利于降低术后护理难度,提高护理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巨大腹膜后肿瘤手术切除的方法,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1991年收治的X例巨大腹膜后患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术前准备和手术技巧。结果 多数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1例术后死亡,1例出现胆瘘、胰瘘,3例出现肺炎,3例伤口液化。结论 为提高巨大腹膜后肿瘤切除的安全性和彻底性,术前准备要充分,术中要正确处理大血管和联合切除受累脏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我科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下妇科手术围手术期的管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科利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为31例患者进行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临床资料,子宫肌瘤剥除术13例,广泛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1例,卵巢癌根治术2例,卵巢囊肿剥除术2例,卵巢+输卵管切除术3例。结果:31例患者术后住院天数3~5d,无术中中转开放,无感染、无严重出血等短期并发症发生,腹部穿刺口均甲级愈合。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作为新兴微创技术,体现出手术操作精细、并发症少、恢复快、创伤小的优点,应用于妇科手术安全可行;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早,康复快,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在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患者30例为观察组,给予阶段式术前访视。选取同期收治的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患者2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访视,比较2组的手术应激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的心率、收缩压、血糖、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HAMD、HAMA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式术前访视能够降低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手术应激反应,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手术访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达芬奇机器人在肺周围小结节病变诊治中的价值和技术问题。方法从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治疗肺周围小结节病变29例,其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39~80岁,平均(58.5±9.4)岁。术中切取病变送冰冻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病变者行肺叶切除并常规清除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手术采用全麻、双腔管气管插管,健侧卧位,胸部垫高,双手屈曲抱枕于头前,折刀位。健侧单肺通气。床旁机械臂系统从患者头上入位。孔位根据病变位置适当调整,腋后线第8肋间为进镜孔,肩胛线第8肋间、腋前线与锁骨中线第5肋间为器械孔。腋中线第7肋间为辅助口。结果术后病理为良性病变10例(炎性假瘤4例,结核或肉芽肿5例,错构瘤1例),恶性病变19例(腺癌15例,鳞状细胞癌2例,腺鳞癌1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手术包括楔形切除9例,右肺上叶切除5例,右肺下叶切除8例,右肺中叶切除1例,左肺下叶切除6例。29例均顺利完成机器人手术,肺叶切除平均术中出血15~200ml(中位数50ml),无输血。所有患者均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所有患者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平均带胸腔引流管时间1~15d[(8.7±3.5)d]。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随访时间2—14个月[(5.9±2.7)个月],无复发、转移。结论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肺小结节病变安全、可行,尤其在肺癌根治手术中具有优势,可推荐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达芬奇-S外科手术辅助系统下行纵隔肿物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本科行纵隔肿物切除术后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特点,术后护理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的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及末梢循环,定时抽血查血气分析,观察红细胞压积有无异常等情况,出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警惕胸腔内活动性出血。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的术后安全得以保障,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根据此类手术的特点,总结的护理经验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护理工作中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信息化追溯系统的风险预警与干预在达芬奇手术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6-12月开展的86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手术器械作为对照组,使用未优化追溯系统进行处理;选取2021年1-6月开展的104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手术器械作为观察组,运用优化的追溯系统实施风险预警与干预.比较2组的有效验收率、清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室人员及器械物品规范化管理的应用。方法建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室人员及器械物品规范化管理条例,进行人性化管理。结果主刀医师对专科护士满意度高,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减少器械损坏次数。结论建立规范化、一体化的机器人管理模式,使得手术室管理质量得到提高,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胰十二指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要点。方法:对46例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胰十二指肠手术的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进行回顾分析。围手术期管理内容包括:手术患者的选择,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正确摆放体位及选择气腹压力,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等。结果:46例患者恢复良好,平均住院23.8d,无病死患者;1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胰漏10例、胆漏2例、出血1例,予以对症治疗和相应的护理后痊愈。结论:掌握达芬奇机器人胰十二指肠手术技术的同时,做好围手术期管理工作也是促进患者康复和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CT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CT诊断。方法本组经病理证实36例,CT平扫36例,增强32例。结果腹膜后左侧14例,右侧16例,双侧6例;脂肪肉瘤1l例,平滑肌肉瘤5例,神经母细胞瘤7例,畸胎瘤8例,淋巴管瘤5例。结论CT能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定性诊断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定位优于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