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吴家骅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11):878-879
枕叶癫癎相对少见,在美国全国人群癫癎调查中仅占新诊断病例的1.2%~2.6%[1],我国何仍等报告山东省济宁医学院第2附院1984~1996年12年间7936例儿童癫癎中,诊断为枕叶癫癎者仅68例,占0.86% [2] .近年来,随着神经电生理和脑电检测技术的进步和普及,医学影像学和医学遗传学的发展,临床上对枕叶癫癎的认识提高,了解到过去有不少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2.
吴家骅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11):878-879
枕叶癫痫相对少见,在美国全国人群癫痫调查中仅占新诊断病例的1.2%~2.6%,我国何仍等报告山东省济宁医学院第2附院1984~1996年12年间7936例儿童癫痫中,诊断为枕叶癫痫者仅68例,占0.86%。近年来,随着神经电生理和脑电检测技术的进步和普及,医学影像学和医学遗传学的发展,临床上对枕叶癫痫的认识提高,了解到过去有不少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3.
现将 2 0 0 0年我国小儿神经系统疾病诊治进展介绍如下。1 癫疒间1 1 儿童枕叶癫疒间  以往对枕叶癫疒间 认识不足 ,常被误诊或漏诊 ,很少作出定位诊断。为此 ,李梅等[1] 分析了 5 2例儿童枕叶癫疒间的临床和脑电图特征 ,发现其发作时的表现多样化 ,其中 :①起源于枕叶的视觉性症状 (2 9% ) ,如眼花、闪光、视力减退或黑朦、视幻觉等 ;偏转发作 (2 9% )表现为头、眼向一侧偏斜 ;发作性呕吐 (19% ) ,其 1次病程中平均发作为 3~ 4次 ;头痛或偏头痛 (2 3% ) ,发作前后均可出现。②发作到其他部位引起的症状 ,包括迅速全身性大发作(5 0 % ) …  相似文献   

4.
癫是一类慢性脑病 ,需长期服用抗癫药物(antiepilepticdrugs ,AEDs)治疗。避免或降低AEDs的毒副作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近年来已经证实AEDs有时可使癫发作增加。 2 0 0 0~ 2 0 0 2年我院癫门诊系统随访了 36 4例癫患儿 ,12 8例发生轻重不等的副作用 ,其中 6例 (4 7% )患儿表现为癫发作增加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6例 ,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2 6~ 9岁 ,一般资料见表 1。例 1在院外静脉注射苯巴比妥 (phenolbarbital,Pb)和苯妥英钠 (phenytoin ,PHT)各 2 5mg/kg ,例 2和例 4分别服用“中药”胶囊 ,其成分不详…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1994~ 2 0 0 0年治疗高热惊厥 (FC) 10 5 6例 ,对FC能否转化为癫的问题进行探讨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FC患儿 10 5 6例 ,男 6 2 0例 ,女 436例 ,所有FC患儿均排除颅内感染、败血症、中毒性菌痢等可导致高热抽搐的疾病 ,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结  果发生FC的年龄在 3个月~ 5a 8个月 ,初次发作 90 %体温在 39℃以上 ,6 8%患儿仅发作一次 ,其中 1例转化为癫。 32 %患儿有二次以上再发作 ,其中 37例转化为癫 ,诊断依据文献 [1],占所有FC患儿的 3.5 %。讨  论FC继发癫的主要危险因素有 :1.复杂型FC :我院…  相似文献   

6.
受卫生部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委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癫中心将于 2 0 0 4年 4月在北京举办第三届全国脑电监测和癫学习班。本学习班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编号 :2 0 0 2 0 6 0 1 0 0 4 ) ,授Ⅰ类学分 18分。学习班面向开展癫临床及动态或录像脑电监测的医院 ,招生对象为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儿科中级职称以上医师 ,及有一定临床基础的脑电图技术人员。学习班聘请国内知名癫及脑电学专家授课 ,主要内容包括脑电图基础、录像脑电及 2 4小时脑电监测的应用、小儿及新生儿脑电图、癫流行病学、癫分类及癫综合征诊断进展、癫…  相似文献   

7.
癫是儿童时期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反复发作可影响小儿精神及智能发育,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迄今为止,癫患儿经常规抗癫药物正规治疗,仍有20 %~25 %患儿发作得不到有效控制。托吡酯具有独特的多重作用机制、广谱高效的抗癫作用,目前已在国内外应用于临床[1~3]。我科自2000年2月~2002年3月首选托吡酯单药治疗癫患儿21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对象213例患儿的诊断参照1981年癫发作分类标准和1989年癫发作分类和癫与癫综合征分类标准。①部分性发作(PS)137例,年龄2~14岁。头颅C…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小儿枕叶癫(癎)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资料,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对1997-09-2006-06成都市儿童医院收治的35例枕叶癫(癎)患儿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1 097例癫(癎)患儿中,枕叶癫(癎)35例(3.2%),男23例,女12例,确诊时病程1d至6年,平均1年5个月.其中早发型儿童良性枕叶癫(癎)(EB-OS)13例,晚发型儿童枕叶癫(癎)(LOS)16例,症状性枕叶癫(癎)6例.EBOS组发病年龄(4.08±2.19)岁,以运动性发作多见,占84.6%(11/13);LOS组发病年龄(7.28±3.92)岁,视觉症状占56.3%(9/16)、偏头痛症状56.3%(9/16);症状性枕叶癫(癎)组发病年龄(1.51±0.76)岁,均为运动性发作.脑电图特征为发作间期一侧或双侧枕叶的高幅棘波、棘慢波或尖波发放,闭眼出现,睁眼消失.结论 小儿枕叶癫(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应熟悉临床特点,重视视觉症状,结合发作间期脑电图枕叶放电特征,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Panayiotopoulos综合征37例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涛  刘威  王华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15(12):1146-1147
Panayiotopoulos综合征(PS)是发生于儿童早期与年龄相关的特发性癫癎综合征,一般人群的发病率为2‰~3‰,在3~6岁无热惊厥的患儿中,PS约占13%,在1~15岁无热惊厥的患儿中,PS约占6%[1]。自2001年国际抗癫癎联盟(ILAE)癫癎综合征分类举例将其命名为早发型良性儿童枕叶癫癎(Panayiotopoulos型)[2]以来,人们对其的认识不断加深。近年来,研究认为早发型良性儿童枕叶癫癎(Panayiotopoulos型)的诊断术语,已经不能反映出PS疾病谱的全部真实情况,其脑电图定位存在争议,临床表现才是诊断本病的重  相似文献   

10.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3月本院收治 5 6例医源性难治性癫[1] ,现讨论如下。临床资料5 6例中男 35例 ,女 2 1例。起病年龄 2个月~ 13岁。强直 阵挛性发作 16例 ,阵挛性发作 8例 ,强直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各 7例 ,失张力发作、失神发作、简单部分性发作、部分性发作泛化为全身性发作各 4例 ,West综合征 2例。全部病例按Schmiolt[1] 评价标准均不超过 3级。结  果一、未能针对发作类型合理选用第一线抗癫药 12例 ,其中未考虑发作类型而千篇一律地予同一种抗癫药治疗 5例 ;发作类型诊断错误致用药失当 3例 ;未正确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小儿枕叶癫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资料,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1997-09—2006-06成都市儿童医院收治的35例枕叶癫患儿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进行分析。结果1097例癫疒间患儿中,枕叶癫35例(3.2%),男23例,女12例,确诊时病程1d至6年,平均1年5个月。其中早发型儿童良性枕叶癫(EB-OS)13例,晚发型儿童枕叶癫(LOS)16例,症状性枕叶癫6例。EBOS组发病年龄(4.08±2.19)岁,以运动性发作多见,占84.6%(11/13);LOS组发病年龄(7.28±3.92)岁,视觉症状占56.3%(9/16)、偏头痛症状56.3%(9/16);症状性枕叶癫疒间组发病年龄(1.51±0.76)岁,均为运动性发作。脑电图特征为发作间期一侧或双侧枕叶的高幅棘波、棘慢波或尖波发放,闭眼出现,睁眼消失。结论小儿枕叶癫疒间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应熟悉临床特点,重视视觉症状,结合发作间期脑电图枕叶放电特征,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我院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5月用妥泰单药和添加治疗儿童癫 2 1例 ,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确诊的癫患儿 2 1例 ,年龄 2a 6个月~ 14a (平均 6 .8± 4.5a) ;病程 1~ 48个月。全身强直性发作 12例 (5 7.1% ) ;肌阵挛性发作 3例(14.2 % ) ;简单部分性发作 2例 (9.5 % ) ;复杂部分性发作 3例 (14.2 % ) ;失神发作 1例 (4 .7% )。 2 1例均做脑CT及脑电图。脑电图常规和睡眠诱发异常 16例 ,均有癫波(76 .1% ) ;脑电图正常 5例 (2 3.8% ) ;影像学检查正常 15例 (71% ) ;异常 6例 (2 8% ) ,其中轻度…  相似文献   

13.
儿童偏头痛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发作性头痛或眩晕易被误诊为癫。近年来国内有关头痛性癫的报道越来越多[1]。为此,我们自1999年以来,对来我院神经科门诊诊治的、由外院诊断为头痛性癫并已进行抗癫药物治疗的36例患儿,经过详细询问病史、临床检查和视频脑电图(V_EEG)、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描记,予以诊断、治疗并进行随访,现将结果分析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36例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4~15岁(平均7 .9岁) ,其中4~6岁9例,~15岁27例。病程<3个月者8例,~6个月9例,~12个月12例,~3年6例,>4年1例。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  相似文献   

14.
自 1978年动态脑电图 (AEEG)问世以来 ,AEEG监测技术已广泛开展 ,现将我院 1998年 8月~ 2 0 0 1年 8月采用AEEG检测的儿童癫发作时的脑电图资料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12 5例 ,男 80例 ,女 45例 ,年龄 2个月~ 14岁 ,平均 7.8岁。均做常规脑电图 (REEG) 1~ 5次。癫组 85例 ,强直 阵挛性发作 45例 ,单纯性部分发作 11例 ,复杂性部分发作 9例 ,失神小发作 7例 ,肌阵挛发作 4例 ,婴儿痉挛症 3例 ,未能分型 6例 ;可疑癫组 40例 (包括 2个以上诊断 ) ,其中诊断之一为癫 ,第一诊断为头痛型癫 15例 ,…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小儿癫发病率为 3‰~ 6‰ ,发病率高 ,有时诊断困难。现将我院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月以癫持续状态(SE)为首次发作的 2 2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2 2例中男 13例 ,女 9例 ;年龄 1~ 2岁 1例 ,~ 5岁 7例 ,~ 8岁 9例 ,~ 14岁 5例。惊厥均持续 30min以上 ,或连续多次发作 ,发作间期意识不清。均否认杀鼠剂和农药中毒史。均诊断为SE。二、临床表现 全身阵挛性发作 7例 ;全身强直 阵挛发作 14例。婴儿痉挛征发作 1例。间歇性发作 (发作间期神志不清 ) 2d 4例 ,发作 1d 16例 ,持续发作 1h 2例。低热 9例 …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小儿癫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已经开始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但国内关于癫患儿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报道甚少。为了解癫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 ,为癫病患儿医院感染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我们对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癫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1 研究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以本院儿科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共 5年时间内全部住院治疗的癫患儿 2 9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178例 (6 0 3%) ,女 114例(39 7%) ;平均年龄为 3 96岁 (标…  相似文献   

17.
妥泰单药治疗癫痫65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1999年 8月~ 2 0 0 2年 3月我们对 65例不同类型癫患儿予妥泰单药治疗 ,观察其疗效和耐受性 ,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病例选择标准  1.年龄≤ 14岁 ;2 .符合 1981年国际癫联盟推荐的癫发作的临床及脑电图分类和 1989年推荐的癫综合征分类标准 ;3 .临床癫发作未获控制 ,平均每月发作≥ 2次 ,4.新诊断病例 ;5 .CT及MRI未发现占位性病变。二、一般资料 共 65例 ,男 3 7例 ,女 2 8例 ,年龄 6个月~ 14岁 ,<1岁 7例 ,~ 3岁 12例 ,~ 6岁 18例 ,~ 9岁 15例 ,~ 14岁 13例。疗程 3个月~ 3年 ,平均 1.8年。发作类型 :部分…  相似文献   

18.
针刺配合训练疗法治疗脑性瘫痪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性瘫痪 (CP)是指发生在产前、围生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而导致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 ,严重者可并癫、智力低下、视力、听力障碍等[1] 。我科使用针刺配合训练疗法 (PT)治疗CP患儿 88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 6月我科共收治 3岁以下CP 88例 ,男 48例 ,女 40例 ,病程 1个月~ 2年。均符合CP诊断标准[2 ] ,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PT组 (A组 ) 37例 ,男 19例 ,女 18例 ,其中 <1岁 12例 ,1~ 2岁 2 0例 ,>2岁 5例 ;痉挛型 16例 ,手足徐动型 6例 ,弛缓型 5例 ,共济失调型 2例 ,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托吡酯治疗儿童癫的耐受性与安全性。方法 对托吡酯治疗 2 0周后 79例有效病例进行 1~ 3年随访 ,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 ,分析影响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因素。结果  6 0例发作控制病例 ,经 1.0~ 3.5年随访 ,90 %能维持原有疗效及剂量。发作频率减少≥ 5 0 %但未获控制患儿 19例 ,4 2 %经增加剂量后控制 ,2 1%与其他抗癫药联用后控制 ,2 1%维持原有效果。托吡酯单药治疗疗效维持率优于添加治疗 ,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局灶性发作与全面性发作疗效维持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副作用主要出现于加量期 ,随疗程延长而减轻 ,减慢加量速度或减少剂量可使不良反应减轻或消失。托吡酯单药治疗儿童不良反应少于添加治疗 ,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托吡酯治疗儿童癫具有良好耐受性及安全性 ,单药治疗疗效维持率优于添加治疗  相似文献   

20.
托吡酯长期治疗癫痫的耐受性与安全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长期应用托吡酯治疗儿童癫的耐受性与安全性。方法 对托吡酯治疗 2 0周后 79例有效病例进行 1~ 3年随访 ,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 ,分析影响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因素。结果  6 0例发作控制病例 ,经 1.0~ 3.5年随访 ,90 %能维持原有疗效及剂量。发作频率减少≥ 5 0 %但未获控制患儿 19例 ,4 2 %经增加剂量后控制 ,2 1%与其他抗癫药联用后控制 ,2 1%维持原有效果。托吡酯单药治疗疗效维持率优于添加治疗 ,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局灶性发作与全面性发作疗效维持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副作用主要出现于加量期 ,随疗程延长而减轻 ,减慢加量速度或减少剂量可使不良反应减轻或消失。托吡酯单药治疗儿童不良反应少于添加治疗 ,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托吡酯治疗儿童癫具有良好耐受性及安全性 ,单药治疗疗效维持率优于添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