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行PCI患者术前焦虑状况.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问卷包括两部分: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对30例经桡动脉行PCI患者和30例经股动脉行PCI患者的焦虑状况进行测评.结果两种途径行PCI患者SAS得分均值与常模总分均值比较,明显高于正常人常模(P<0.01);两种途径行PCI患者SAS得分均值之间的比较,有明显差别(P<0.01).结论两种途径行PCI患者术前都有焦虑,经股动脉行PCI患者比经桡动脉行PCI患者焦虑程度更高,对2组患者应根据其焦虑的不同程度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行PCI的患者195例,分为桡动脉组(98例)和股动脉组(97例),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与股动脉组比较,桡动脉组患者穿刺局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护理干预对缓解、减轻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前焦虑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准备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25)和对照组(n=2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除采用常规护理外并给予层流室参观、观看录像、音乐疗法等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焦虑状况进行测评。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存在,SAS得分均值与常模总分均值比较,明显高于正常人常模(P〈0.01),干预后2组患者SAS得分均值之间的比较有明显差别(P〈0.01),干预组焦虑情绪术前1d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护理干预对缓解、减轻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前焦虑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准备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25)和对照组(n=2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除采用常规护理外并给予层流室参观、观看录像、音乐疗法等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焦虑状况进行测评。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存在,SAS得分均值与常模总分均值比较,明显高于正常人常模(P〈0.01),干预后2组患者SAS得分均值之间的比较有明显差别(P〈0.01),干预组焦虑情绪术前1d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5.
两种路径冠脉介入治疗术后非心脏性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非心脏性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特点。方法 随机将160例患者分成经桡动脉途径PCI80例和经股动脉途径PCI80例,比较两种径路PCI操作的疗效,观察桡动脉痉挛时用药物预防及解痉的效果,术后卧床、体位、肝素应用及胃肠道反应、迷走神经反射、尿潴留、血管并发症和肺栓塞发生的情况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桡动脉途径解痉治疗有效,术后3例穿刺部位轻微渗血.经桡动脉途径比股动脉途径PCI术后胃肠道反应、迷走神经反射、尿潴留、血管并发症和肺栓塞少,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两种不同径路术后效果相似,但经桡动脉途径PCI并发症少且无须中断肝素抗凝,无需沙袋压迫,无需卧床,无体位限制,患者痛苦小,患者舒适感增加,而且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6.
开胸手术患者应对方式与术前焦虑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开胸手术患者应对方式与术前焦虑情绪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非随机目的抽样法选取61例需开胸手术的住院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调查,应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2.30%(38/61)的患者SAS分制标准分≥50分,SAS量表得分均值高于常模总分均值(t=3.562,P〈0.01)。积极、消极应对方式与术前焦虑程度分别呈高度负相关(r=-0.69,P〈0.01)和正相关(r=0.84,P〈0.01)。结论 医护人员需重视开胸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针对其应对方式进行正确的心理护理。改变消极状态,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经桡动脉途径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术后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进行对照研究,观察两者差异情况。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338例,随机分为桡动脉组153例和股动脉组18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舒适度的情况。结果患者局部血肿、伤口出血、假性动脉瘤、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及患者舒适度桡动脉组明显低于股动脉组(P〈0.01、P〈0.05、P〈0.01及P〈0.01);动脉痉挛或闭塞发生率桡动脉组明显高于股动脉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动脉途径较股动脉途径PCI术后不易发生伤口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及迷走神经反射,且患者更加舒适,但应注意防止桡动脉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白内障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白内障患者的心理需求及焦虑状况,探讨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为指导的心理护理方式对白内障患者焦虑状况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人院时两组采用自制的问卷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患者的心理需求及焦虑状况。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为指导的心理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干预后再次采用SAS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焦虑程度无明显差异,两组接受干预后SAS得分均降低(P〈0.01),实验组焦虑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内障患者术前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为指导的心理护理方式较常规的心理护理方式可以明显改善白内障患者的焦虑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并进行心理干预与效果评价。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2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结果与常模比较;并根据调查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后,再次测评SAS及SDS,比较心理干预前后的差异。结果慢性肾衰患者SAS和SDS得分显著高于我国常模值(p均〈0.01);经过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其SAS及SDS的得分显著降低(p均〈0.01);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也显著下降(p均〈0.01)。结论慢性肾竭患者多具有焦虑和抑郁倾向,心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其焦虑和抑郁情绪,通过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加强疾病知识教育,为患者争取社会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焦虑.抑郁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在患者入院及住院第4周时进行两次评估。结果不同亲属在患者治疗前SAS及SDS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01。治疗后的SAS得分,父母和配偶组与常模组比较差异非常明显,P〈0.01,而同胞和其他亲属差异不明显;SDS得分上配偶与常模比较差异明显,P〈0.05。SAS及SDS减分均为:其他亲属〉同胞〉父母〉配偶;男女不同性别SAS、SDS评分及减分有明显差异,女性〉男性。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及药物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与股动脉2种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诊治冠心病的利弊,以及针对不同的途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645例冠心病患者按介入途径不同分为桡动脉组510例和股动脉组135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和主观不适等发生率。结果桡动脉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股动脉组,迷走神经反射、患者主观不适、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排便困难、术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均低于股动脉组。结论2种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均安全、可行。经桡动脉穿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术后护理相对简单,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眼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眼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病变,为临床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方法检测32例糖尿病患者(合并或者无高血压)和14例正常对照组颈动脉内中膜复合体厚度(IMT),弹性指数(Ep),僵硬指数(β),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流速(Vd)、血管阻力指数(R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无高血压及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增厚,Ep、β增高(P<0.01),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Vd下降(P<0.01),RI增高(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复合体增厚,弹性度降低,视网膜血液供应不良.高频超声在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锁骨下动脉狭窄合并不同程度椎动脉狭窄患者的窃血类型。 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和(或)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筛查,并经CT血管造影( 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为锁骨下动脉狭窄(≥50%)或闭塞的患者共503例。根据椎动脉血流频谱特征将锁骨下动脉窃血(SAS)分为Ⅰ型(隐匿型)、Ⅱ型(部分型)和Ⅲ型(完全型);根据锁骨下动脉与椎动脉病变程度将503例患者分为50%≤锁骨下动脉狭窄<70%组254例,锁骨下动脉狭窄≥70%组249例,50%≤椎动脉狭窄<70%组391例,椎动脉狭窄≥70%及全程纤细组112例。分析不同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及合并不同程度椎动脉狭窄的患者SAS分型的差异性。 结果503例患者SAS分型中,Ⅰ型最多,占50.3%(253/503)、Ⅱ型占18.9%(95/503)、Ⅲ型占26.0%(131/503)、无SAS患者4.8%(24/503)。50%≤锁骨下动脉狭窄<70%组与锁骨下动脉狭窄≥70%组间SAS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50%≤锁骨下动脉狭窄<70%组以Ⅰ型居多(230/254,90.6%),锁骨下动脉狭窄≥70%组以Ⅲ型居多(131/249,52.6%)。50%≤锁骨下动脉狭窄<70%组内,50%≤椎动脉狭窄<70%与椎动脉狭窄≥70%及全程纤细患者SAS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4),2组均以Ⅰ型SAS居多(91.9% vs 84.1%)。锁骨下动脉狭窄≥70%组内,50%≤椎动脉狭窄<70%组与椎动脉狭窄≥70%及全程纤细组的SAS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50%≤椎动脉狭窄<70%组中Ⅲ型SAS占比较椎动脉狭窄≥70%及全程纤细组高(63.0% vs 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0%≤椎动脉狭窄<70%组中Ⅰ型SAS占比较椎动脉狭窄≥70%及全程纤细组低(2.2% vs 2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合并椎动脉狭窄≥70%及全程纤细,可使锁骨下动脉狭窄≥70%患者的SAS分型程度减低,锁骨下动脉狭窄合并不同程度的椎动脉狭窄患者可能存在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与SAS分型程度的不一致性,应在临床超声检查评估中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5.
左锁骨下动脉急性闭塞与动脉夹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强  宋铁鹰  孙晓立  苏现辉  侯凯 《临床荟萃》2007,22(20):1456-1459
目的通过对46例左锁骨下动脉急性闭塞患者的造影诊断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探讨动脉夹层与左锁骨下动脉急性闭塞的关系、病理特点及经股动脉-肱动脉逆行双路径腔内血管支架植入术的治疗方法、疗效、适应证及并发症。方法对46例锁骨下动脉急性闭塞的患者采用经股动脉-肱动脉双路径诊断动脉夹层,采用经股动脉-肱动脉双路径腔内血管支架植入技术治疗左锁骨下动脉急性闭塞患者46例。结果造影证实左锁骨下动脉近端动脉夹层并左锁骨下动脉急性闭塞38例,降主动脉内膜下出血(DebackeyⅢ)不典型型并发左锁骨下动脉急性闭塞8例,植入支架46枚,全部成功,仅4例发生短暂左上肢缺血;支架植入后,造影证实左锁骨下动脉血流方向恢复正常、左椎动脉血流方向恢复正常;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复查随访2周至12个月,证实支架位置恒定、血流方向正常、无再狭窄。结论左锁骨下动脉近端动脉夹层、主动脉内膜下出血可引起左锁骨下动脉急性闭塞,而导致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经股动脉-肱动脉双路径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效果可靠、操作方法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6.
17.
患儿女,12岁,体检发现心脏杂音1个月.查体:胸骨左则第2、3肋间闻及2级连续性杂音.超声心动图: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窦、内径宽1.03 cm,左冠状动脉窦内未探及左冠状动脉,于肺动脉瓣左后窦内探及管道样结构,内径约0.39 cm,呈舒张期为主的连续性血流频谱,扩张的右冠状动脉及心肌内见条形或网点状五彩镶嵌血流(图1);诊断: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高度可能?).  相似文献   

18.
正常人颈总动脉、肱动脉、胫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运用超声检测方法采集正常人颈总动脉、肱动脉、胫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探讨监测人体多处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意义.方法 在30例正常人中,将超声多普勒探头置于受试者左侧颈总动脉起始段、左侧肱动脉、左侧胫后动脉测量以上动脉的血管内径、动脉血流流速波传导时间、血流加速度及收缩期射血面积,对获得的多处、多种血...  相似文献   

19.
预设型动脉采血器在动脉采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预设型动脉采血器与一次性注射器采动脉血的效果。方法观察组100例用预设型动脉采血器采动脉血,对照组100例用一次性注射器采动脉血,观察两组标本合格率、采血时患者疼痛程度及采血后穿刺处压迫时间。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标本合格率高、患者疼痛程度轻、穿刺处压迫时间少。结论采集动脉血标本,应用预设型动脉采血器优于一次性注射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