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采用浮动蚌式骨瓣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颅内肿瘤、颅骨肿瘤时,如何进行正确护理。方法本院对46例颅内血肿、颅内肿瘤、颅骨肿瘤的病人采用浮动蚌式骨瓣新术式并进行临术观察。结果46例采用浮动蚌式骨瓣术式治疗后45例成功,只有1例因颅内感染被迫再次手术。结论浮动骨瓣既能起到颅内减压,又可达到两次手术一次完成,避免日后再颅骨修补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患者手术开颅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20例颅内肿瘤开颅后再出血患者病例资料为研究样本,分析其手术情况和出血情况,总结出血的原因以及防治对策。结果在本次研究20例患者中,15例患者血肿位于手术区,5例患者血肿位于非手术区。所有患者发现血肿后都再次实施手术清除颅内血肿。手术区血肿中,硬膜外血肿7例,硬膜内血肿4例,脑内血肿4例。非手术区血肿中,硬膜外血肿2例,硬膜内血肿2例,脑内血肿1例。结论在颅内肿瘤开颅手术中,颅内压的突然降低,止血不彻底,存在隐性出血症状,操作不当导致的医源性损伤等原因是颅内肿瘤患者开颅手术后再出血的主要原因。对此,应当采取更加完备的术前准备,加强医护人员专业素养,提高手术监护程度和早期诊断,争取将再出血风险降至最低,全力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听神经瘤位于后颅窝,约占颅内肿瘤的8%~10%,在颅内肿瘤中列第4位。到目前为止,手术仍是治疗听神经瘤的首选方案。由于手术时直接或间接影响脑干功能,会出现呼吸、心率、血压及意识障碍等。加之后颅窝容积狭小,代偿容积相对较小,术后肿瘤残腔渗血,特别是对肿瘤体积较大,已发生颅内高压的病人,手术是治疗肿瘤、解除颅内高压的关键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病人生命的威胁。因此手术的术前准备,术中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的配合对手术的成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晏广  李百升  荆国杰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5):2045-2047
目的 探讨颅内肿瘤开颅术中继发颅内出血的原因及其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因颅内肿瘤行开颅手术治疗且术中继发颅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肿瘤特征及经再次手术确证的出血责任血管等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15例患者病程较长,为6.5个月至2年,平均1.2年,颅内肿瘤体积均较大,直径4.62~5.82 cm,平均5.12 cm,肿瘤位置均较深,瘤周水肿涉及范围大,颅内压高.所有病例均行二次手术治疗,术中确证责任血管为导静脉、桥静脉及皮层引流静脉.无死亡病例,随访3个月,生活均可自理.结论 颅内肿瘤术中继发颅内出血与术中颅内压骤降及局部血管再灌注突破有关.准确判断术中继发颅内出血的发生及迅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是改善该类患者预后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硬膜外血肿在早期行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硬膜外血肿的患者40例,在早期行钻孔引流并加入尿激酶进行冲洗的方法 治疗,对其临床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病症在术后24 h后均明显缓解和减轻,血肿占位效应CT显示明显改善,术后半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硬膜外血肿采用早期微创术进行治疗,在局麻下进行,具有创伤较小、较高安全性、效果理想、患者在术后可尽快恢复的优点,不需要对颅骨进行修补,价格患者容易接受.但应注意手术时间的选择,提高手术者水中,避免因早期手术而出现术中活动性出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术后并发症颅内远隔部位血肿形成的原因和机制,总结预防和治疗的措施。方法对我科近年来8例颅内肿瘤术后并发症颅内远隔部位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并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颅内肿瘤术后并发非手术区或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的机制尚无统一认识。7例患者为硬膜外血肿,1例为脑内血肿,经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后,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发生远隔部位血肿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切除后,颅内压急剧下降,脑组织塌陷移位,血管被撕裂。为此,术前、术中、术后应给予高度警惕,争取做到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及早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本地区颅内肿瘤主要发病情况 ,对颅内肿瘤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 2 60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分析对象 ,根据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进行分析。 结果 2 60例患者全部手术 ,术后大部分胶质瘤和部分其它肿瘤病人辅以放疗 ,小部分辅以化疗。手术死亡率为 7% ,术后近期 (3个月 )好转者占 85 %。随访 15 0例中 1年内复发 3 5例 ,死亡 2 9例 ,5年以上生存者 41例。结论 手术是颅内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对不能全切的肿瘤术后应给予放疗 ;手术时机的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 ,对颅内肿瘤的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发生术后再出血共25例,其中早期或超早期手术者为21例,术后24 h内再出血19例:经小骨窗血肿清除术5例,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4例,立体定向术2例.术后24 h至1周再出血6例:经小骨窗血肿清除术3例,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1例;起病至手术时间3~18 h;再出血距开颅时间2 h~10 d.再出血的处置时间为4~14 min.15例患者家属放弃再手术死亡,术后按ADL分级:7例Ⅲ级,3例Ⅴ级(植物生存),15例死亡.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手术治疗目的 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防止和减轻出血后的血细胞分解、脑组织水肿等继发改变所致的恶性循环,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预防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临床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避免再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9.
陈建  刘道坤 《江苏医药》1996,22(5):335-335
1984~1993年我科共进行各类颅脑手术3011例,术后再手术(指术后一个月内因某种原因再行手术)76例(占2.52%)。本文对其再手术的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6例中男58例,女18例。年龄7~75岁。首次开颅手术中,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清除33例,颅内肿瘤切除术33例,其中脑胶质瘤17例,脑膜瘤7例,神经鞘瘤3例,垂体瘤、血管母细胞瘤各2例,畸股瘤、转移癌各1例,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5例,以上病例中尚有部分病例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4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1例。开颅术后致再手术的原因中,各种类型的颅内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吡拉西坦和甘露醇治疗老年颅内肿瘤术后颅内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赤峰市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颅内肿瘤术后颅内高压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给予吡拉西坦治疗,对照组给予甘露醇治疗,同时给予有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哌拉西坦治疗老年颅内肿瘤术后颅内高压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在治疗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对治疗颅内高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颅脑损伤术中继发颅内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手术中继发颅内出血的可能原因及其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因颅脑损伤行开颅手术治疗且术中继发颅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类型颅内出血进行归类。结果22例患者中继发硬膜外血肿12例,以并发手术对侧血肿多见;脑内血肿者5例,以手术同侧脑内血肿多见;急性硬膜下血肿者4例,均发生于首次手术对侧;皮瓣下血肿1例。结论颅脑损伤开颅手术中所继发的颅内出血以硬膜外出血最多见,其次为脑内、硬膜下出血及手术皮瓣下出血,术前明确患者受力机制及仔细辨别可能存在的骨折线,术中采用梯度减压、彻底清除破碎脑组织、保护回流静脉、严谨止血是预防继发性脑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68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资料,其中外伤后24h内通过CT确诊50例,72h内确诊13例,1周内确诊5例。复习其诊疗经过,特别是早期CT表现,总结早期诊治要点。结果2例确诊时已并发脑疝,44例行开颅手术,18例颅内血肿较少行保守治疗,4例因年龄大、体质差放弃手术。其中52例取得良好效果,中残9例,重残3例,死亡4例。结论密切动态观察和CT复查,及时发现早期临床表现及CT特点,对此病的救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和分析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3年3月住院治疗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同期住院治疗的1574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113例(7.2%)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或因迟发性颅内血肿入院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18例(15.9%),中残29例(25.7%),重残25例(22.1%),植物生存17例(15.1%),死亡24例(21.2%)。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有其明确的临床特点和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及早发现、及时手术抢救治疗,能显著改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特点。方法总结52例小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分析血肿发生的部位、性质、特点、治疗措施及疗效。结果 52例患儿中,7岁以下儿童多为跌伤和(或)坠落伤,血肿类型则以硬膜下血肿为主;而7岁以上患儿为车祸伤及打击伤为主,以硬膜外血肿多见。患儿易发生失血性休克。结论及时手术清除血肿,解除颅内高压是治疗的关键;若治疗及时正确,小儿预后相对成人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治要点.方法回顾分析52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例,其中外伤后24小时内确诊36例,72小时内确诊11例,1周内确诊5例.复习其诊疗过程及相关文献,分析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治要点.结果 1例确诊时已并发脑疝,33例行开颅手术,15例颅内血肿较少行保守治疗,3例因年龄大、体质差放弃手术.其中40例取得良好效果,中残6例,重残3例,死亡3例.结论认识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临床表现及CT特点,对此病的救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晏广  李百升  荆国杰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0):1334-1335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合理手术方式.方法 选择74例血肿量较大、颅内压较高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其中联合组患者实施早期血肿穿刺吸引联合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的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预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联合组达到Ⅰ级5例,Ⅱ级12例,Ⅲ级15例,Ⅳ级1例,Ⅴ级1例;而对照组Ⅰ级4例,Ⅱ级11例,Ⅲ级13例,Ⅳ级8例,Ⅴ级4例.两组患者在ADL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 W=1 253.000,P=0.005)结论 血肿量较大、颅内压较高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行血肿穿刺吸引联合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是一种合理可行的手术方法,可改善该类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创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结果:手术组的治愈+好转率为47.7%(31/64)明显高于非手术组的9.1%(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03,P〈0.01);手术组的病死率为31.8%(7/22),与非手术组的15.4%(10/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75,P〉0.05)。结论:微创手术是治疗创伤性颅内血肿的重要手段,及时诊治颅内血肿是提高颅脑损伤疗效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诊治经验,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提高其治疗水平。方法统计1990-03~2002-03收治的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总数,对其发生率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CT和手术证实的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1082例,其中硬膜外血肿425例(39.3%),硬膜下血肿316例(29.2%),脑内血肿341例(31.5%)。手术治疗721例(66.6%),死亡190例(26.4%);非手术治疗361例(33.4%),死亡11例(3.0%)。全组硬膜下血肿病死率为27.5%(87/316),脑内血肿为20.2%(63/341),硬膜外血肿为10.6%(45/425),总病死率为18.6%(201/1082)。结论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的预后与病人年龄、GCS评分、血肿大小及类型、瞳孔改变等相关。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入院时血肿量较小而无颅内压增高和局限性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患者的年龄、性别、GCS评分、伤后头部CT检查的时间及骨折线是否经过脑膜动、静脉或静脉窦与病情恶化的关系.结果患者的年龄、性别、GCS评分、最初血肿大小均不是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但有骨折线经过脑膜动、静脉或静脉窦,且伤后6h内行头部CT检查的患者,71%病情恶化,需要手术治疗.结论小量硬膜外血肿患者如果骨折线经过脑膜动、静脉或静脉窦和(或)诊断在伤后6 h内做出,那么就存在病情恶化和需要手术清除血肿的危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甘露醇对轻中型颅脑损伤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影响。方法回顾211例轻、中型颅脑损伤无颅内血肿的病人,分为伤后6h内使用和不使用甘露醇两组。比较两组病例的CT扫描结果。结果伤后6h内使用甘露醇的病人中,有18.58%的病人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而未使用甘露醇的病人中.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比率仅占5.10%(〈0.05)。结论伤后6h内使用甘露醇可能更易导致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