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胺碘酮对心力衰竭犬心室电生理特性的频率依赖性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胺碘酮对快速右心室起搏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犬模型心室电生理特性的频率依赖性影响。方法32只犬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7)、正常服胺碘酮组(n=7)、CHF组(n=9)及CHF服胺碘酮组(n=9)。服胺碘酮组给予口服胺碘酮300mg/d、4~5周。采用快速右心室起搏(240次/分、4~5周)制作CHF模型。应用心脏电刺激和单相动作电位记录技术测定电生理参数。结果胺碘酮对正常及CHF犬的心室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90)、有效不应期(VERP)的影响及增加VERP/MAPD90比值的作用无频率依赖性,延长心室传导时间的作用呈频率依赖性。结论胺碘酮对CHF犬心室电生理效应的频率依赖性与对正常犬相类似。  相似文献   

2.
015持续性室速或室颤患者长期胺碘酮治疗时心脏猝死危险性分类[OlsonPJ等.AmJCardiol,1993,71:823(英文)]该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持续性室速(VF)或室颤(VF)患者长期胺碘酮治疗时心脏猝死(SCD)的预报因子。研究对象是12...  相似文献   

3.
心肌梗死后用胺碘酮的临床试验有EMIAT和CAMIAT。两者均反映胺碘酮减少心律失常但不降低总死亡率。CHF/STAT中 ,心衰病人用胺碘酮对生存率的影响为中性 ,在CE SIEA中 ,其改善生存率。MADIT研究反映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VT)病人 ,用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ICD)与抗心律失常药物 (大部分服胺碘酮 )比较 ,能改善生存率。CASCADE试验显示 ,持续性VT/VF病人服胺碘酮减少心律失常复发率优于由系统Holter或电生理研究指导的其他药物治疗。AVID、CIDS、CASH等几项临床试验显示I…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静脉用胺碘酮(amiodarone)对顽固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SVT)、心室颤动(V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SVT和(或)VF患者,其中男19例,女5例,平均年龄49.2±12.4岁;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14例,心肌病7例,心肌炎2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静脉注射胺碘酮首剂3~5mg/kg,10分钟内注入,继之以1.0~1.5mg/min维持静脉滴注,第1个24小时总量平均2165.0±385.4mg(包括口服量),以后依病情渐减,维持静脉滴注平均4.2±2.5天。静脉应用同时加用口服胺碘酮600~1200mg/d。第1次负荷量后,若心律失常控制不理想,可每隔15~30分钟再给1.5~3.0mg/kg的追加负荷量。疗效判断以SVT和(或)VF消失为有效。结果:总有效率83.3%。2例静脉用胺碘酮期间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及一过性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经减量后恢复。结论:静脉应用大剂量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心血管系统疾病281胺碘酮与美多心安对急性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的比较[英]/Navarro-LopozF…//AmJCardiol.-1993,72(17).-1243~1248通常认为,室性早搏(VPCs)是心肌梗塞(MI)后存...  相似文献   

6.
胺碘酮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无创性电生理研究(摘要)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心脏科陈锐华,李俭春,李露言,江时森,张启高,戴振林,罗杰,乐伟应用经食管调搏的无创性电生理检查法,观察胺碘酮治疗2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电生理...  相似文献   

7.
胺碘酮对缺血心肌细胞电生理影响及与奎尼丁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比较胺碘酮和奎尼丁在缺血条件下的细胞电生理效应,给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采用常规细胞内微电极法观察到,在模拟缺血液中,加入胺碘酮能延缓和减轻缺血引起的电生理改变,表现为RP、APA、Vmax、APD和SPTR各指标都有改善(P<0.05);相反,加入奎尼丁使PR进一步除极、APA、Vmax、SPTR进一步减小,加剧了模拟缺血的电生理效应(P<0.05)。而且,胺碘酮对缺血心肌电活动的恢复作用优于奎尼丁(P<0.05)。结论:胺碘酮较奎尼丁更易缓解缺血心肌的电不稳定,上述结果可能部分地解释了两类药物对心肌梗塞患者心电紊乱作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对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20例)与普罗帕酮组(20例).分别给予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在静脉注射过程中.转为窦性心律后停用。结果普罗帕酮组房颤转复率为75%.胺碘酮组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律时间普罗帕酮组短于胺碘酮组(P〈0.01)。对血压的影响,两组无统计学意义。对Q—T间期的影响,胺碘酮组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组(P〈0.05)。复律后窦律的维持两组均呈下降趋势。但随访1年胺碘酮组对于窦律的维持率高于普罗帕酮组(P〈0.05)。结论普罗帕酮对阵发性房颤的转复率高于胺碘酮,而对于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窦律维持胺碘酮高于普罗帕酮,但胺碘酮组对Q—T间期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彭国顺  张士晓  徐慧春 《内科》2007,2(2):171-172
目的 评价胺碘酮与缬沙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P波离散度和最大P波时限(Pmax)的影响。方法 9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被随机分成胺碘酮加缬沙坦组32例,胺碘酮组31例,缬沙坦组33例。对照组34例为正常健康人,观察药物治疗3个月前后心电图Pmax和Pdis的变化。结果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max、Pdis治疗前均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药物治疗3个月后,胺碘酮治疗能改善Pmax和Pdis,但胺碘酮加缬沙坦组改善Pmax和Pdis更显著(P〈0.05),缬沙坦组则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AF患者的Pmax和Pdis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胺碘酮加缬沙坦治疗能显著改善PAF患者的Pmax和Pdis。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胺碘酮抑制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生成对心力衰竭患者猝死的预防价值。方法1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被随机分成胺碘酮组(80例,常规治疗+胺碘酮,200mg,每日1次)和对照组(80例,常规治疗+安慰剂)。在完成基线评估后,胺碘酮组服用胺碘酮片2年,对照组维持常规治疗。首要终点为全死因死亡,次级终点为猝死和心力衰竭患者心衰加重再入院率。随访期间观察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TNF-α浓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胺碘酮组死亡率风险比下降29%(95% CI 5%-45%,P=0.025),猝死率风险比下降32%(95% CI 11%~48%,P=0.016),再入院风险比下降39%(95% CI 14%-49%,P=0.0027)。胺碘酮显著提高了心力衰竭患者LVEF,抑制了TNF—α浓度(P均〈0.01),LVEF与TNF-α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31,P〈0.01)。结论胺碘酮通过抑制心力衰竭患者PBMC分泌的TNF—α的生成,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和猝死率。  相似文献   

11.
胺碘酮对冠心病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1995,73:22(俄文)]胺碘酮不仅具有很高的抗心律失常活性,而且能改善冠脉循环,降低氧耗,增加心搏出量。但是,胺碘酮的分子结构与甲状腺素相似并含有许多碘,长期使用胺碘酮可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冗进。观察冠心病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A)的临床疗效,并分析CHF心功能级别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将128例心内科住院治疗的CHF并发心律失常病人分为胺碘酮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一般抗心力衰竭治疗,胺碘酮组在一般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予胺碘酮进行治疗。结果(1)心功能越差,复杂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越高;(2)胺碘酮组对心律失常治疗的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胺碘酮组与对照组对心力衰竭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对CHF并室性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在室上性心动过速()伴高血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PSVT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n=40)、胺碘酮组(n=40)、倍他乐克组(n=40)和联合组(胺碘酮和倍他乐克联用,n=40),分析各组治疗PSVT的疗效以及对血压的影响。结果 4种治疗方案终止PSVT的有效率分别为:联合组95%,倍他乐克组90%,普罗帕酮组82.1%,胺碘酮81.1%;起效时间分别为:联合组8min,倍他乐克组8min,普罗帕酮组13.5min,胺碘酮16min。降压效果以联合组最为明显,其次为倍他乐克组和胺碘酮组,以普罗帕酮组最差。结论与普罗帕酮、胺碘酮、倍他乐克单药相比,胺碘酮和倍他乐克联合应用终止PSVT效果最佳,且降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胺碘酮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的疗效,并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级别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心内科住院治疗的病人5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胺碘酮组和对照组。结果①心功能越差,复杂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越高。②胺碘酮组对心律失常治疗的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55,P=0.006);两组病人心功能参数各指标的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组与对照组对心力衰竭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047,P=0.132)。结论胺碘酮对CHF并VA病人疗效好且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胺碘酮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观察60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服用胺碘酮治疗前后校正的QT离散度(QTcd)的变化。结果应用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LownⅢ级以上)后与治疗前相比较,显著减少(P〈0.05),QTcd亦有显著性下降(P〈0.01),并未发现该药具有严重毒副作用。结论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能缩小QT离散度,从而减少室颤的发生,可降低恶性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  相似文献   

16.
瑞士科学家Breitenstein研究射血分数减低的冠少病病人服胺碘酮,减少猝死,因而降低死亡率。因为猝死可能为室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血栓所触发,胺碘酮可能干预组织因子(TF)表达和血栓形成。因此,作者采用光化学损伤的鼠模型,体内观察胺碘酮(其血浆浓度与临床接近)TF活性降低和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受阻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毒副作用,利用Holter检测仪对40例不同病因的室早Lown分级3级以上的病人于用药前后分别进行DCG监测,分为联药组(胺碘酮,美西律联合用药),单药组(单用胺碘酮);以治疗后24h内室早总数减少85%以上者为治愈。联药组95%,单药组55%,二者具有明显差异,且联药组因其药物剂量减少,副作用亦较单药组低,同时与ECG对比观察,见DCG监测动态观察心律失常的变化远较EG  相似文献   

18.
何飞  郭荣  吴书林 《山东医药》2010,50(41):22-24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人心房超快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IKur)的作用。方法取择期行心脏外科手术的8例房颤患者和10例窦性心律患者的右心耳,分离心房肌细胞,膜片钳记录IKur。另取部分细胞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胺碘酮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组、T3+胺碘酮组,24 h后测定IKur。结果 IKur在电压钳制于+60mV时出现峰值电流。心房肌细胞IKur峰值密度窦性心律患者与房颤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胺碘酮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3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T3+胺碘酮组显著低于T3组但高于空白对照组与胺碘酮组(P均〈0.05)。结论胺碘酮本身并不影响IKur,但可拮抗T3对IKur的升高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氯沙坦治疗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80例具有转复窦性心律指征的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用胺碘酮治疗组(n=40)和胺碘酮+氯沙坦治疗组(n=40),12个月后停用胺碘酮,共随访18个月,观察药物对两组患者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及心房重构的影响。结果随访第12月和18月,窦性心律维持率在单用胺碘酮治疗组分别为45.9%和35.1%,在胺碘酮+氯沙坦治疗组分别为79.5%和56.0%;胺碘酮+氯沙坦组显著高于胺碘酮组(P均〈0.05)。胺碘酮+氯沙坦组转变为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8例)显著低于单用胺碘酮治疗组(13例),(P〈0.05)。左心房直径在单用胺碘酮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变化[治疗前(37.7±6.2)mm,治疗18月后时39.2±6.5mm)(P〈0.05)],而胺碘酮+氯沙坦组无显著改变[治疗前(38.1±5.8)mm,治疗18月后(38.4±6.1)mm]。结论胺碘酮联合氯沙坦能提高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和防止心房结构重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心可舒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对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的疗效。方法将93例房颤患者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予心可舒加胺碘酮治疗。结果治疗纽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82.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心可舒与碘酮联合治疗与单用胺碘酮相比,更能安全有效地控制房颤,并能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