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毒素(TSST-1)是引起毒性休克症(TSS)的主要病原,同时又是超抗原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对于肿瘤的免疫治疗有着潜在的药用价值。获得纯度高、活性好TSST-1是开展该项研究工作的关键。产毒培养后经CM离子纤维素层析、SephdexG-75和SephacrylS-200凝胶过滤简便有效的三步程序,成功地获得了高纯度的中毒性休克毒素。对其理化和免疫学性质分析的实验证明,纯化毒素纯度大于95%,SDS-PAGE上呈现单一条带,与其对应型抗血清有免疫学特异反应,不含核酸、糖和其它各型肠毒素等物质。提纯毒素对其致病机理和体内外免疫学调节作用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1999,(1)
自1992年11月以来,研究者见到许多新生儿有出生后一周内发生全身性出疹、血小板减少及发热,皮疹为细小红斑并由躯于扩散至面部及四肢。虽然在日本新生儿通常(近100%)携带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但尚未确定MRSA与该出疹病的关系。方法纳入研究的20例新生儿具有典型新生儿出疹病的临床表现:全身弥漫性红麻疹、血小板计数至少一次<150X10’几、血清C反应蛋白>10mg/L、直肠温度>38C,可排除其他已知疾病。对患儿体内培养出的MRSA外毒素产物进行研究以确定MRSA的上层抗原外毒素是否与发生出疹病有关;对4例患儿的… 相似文献
3.
丁凤英 《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1995,(6)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58岁,干部,因生产管道突然破裂,不慎吸入数口高浓度光气,自觉胸闷、气促、轻咳,1小时后来医务室就诊。查体T、P、R、BP均正常,仅见两肺呼吸音略粗糙,未闻罗音。即予碱性合剂雾化吸入 相似文献
4.
丁凤英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1995,(1)
急性光气中毒并发中毒性休克1例报告浙江省杭州塑化一厂医务室丁凤英患者:男性,58岁,干部,在检查安全工作时,因生产管道突然破裂,不慎吸入高浓度光气数口,1小时后送厂医务室,自觉胸闷、气促,略有咳嗽。体检:神清,体温36.9℃,心率84次/分,心律规则... 相似文献
5.
中毒性体克综合征是一种新近确定的疾病。Todd等在1978年首先报道了7例8~17岁的儿童患者。本综合征的特征包括发热(体温≥38.9℃)、昏厥、低血压或休克、粘膜弥漫性炎症、恶心、呕吐和腹泻、肌痛、弥漫性红疹或多形性皮疹及随后的手足蜕皮,以及多脏器系统功能障碍。自Todd的首次报道以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已收到300例以上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病例报告。1979年10月以来,所确诊的病例大多是病前健康的年轻妇女,她们使用月经棉塞,在行经期的头几天发病。新近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乔富渠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87,(6)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为近年国外报告的一种所谓新的传染病,目前认为其主要由金葡菌引起,临床以急起高热,迅速休克(所谓“血管性休克”),猩红热样皮疹及恢复的掌蹠部脱屑以及多脏器损害为特征。有学者称其为“特殊的中毒型猩红热”。据统计本病绝大多数为女子,83%~92.4%发生于月经期,男子仅占2%或个 相似文献
7.
自Todd等首次描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以来,陆续报告很多,现就有关国外文献综述如下。一、定义:TSS是国外新近认识的一种新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特征为:高热、皮疹及脱皮、低血压与多器官损害。二、发病原因及流行病学:Davis等发现TSS与妇女行经期间使用月经棉塞有关。又据Osterholm等在美国明尼苏达、威斯康辛及衣阿华三个州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1979年10月1日至1980年9月19日此期间内发生TSS的妇女80例使用月经塞的时间 (白天、夜间、全天及整个经期)与同年龄而不用月经塞的对照组80例对比,其差异比例为18.01(P<0.001),有显著性差异。Shands等亦有类似报告,说明TSS与行经妇女使用月经塞有关(86.8~94.7~95%),故有月经 相似文献
8.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oxic Shock Syn-drome,TSS)是一种新认识的严重临床病征,Todd 等1978年首先报道。本综合征以发热、昏厥、低血压或休克、粘膜弥漫性炎症、恶心、呕吐、腹泻及多脏器系统功能障碍等为特征。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连续使用月经塞与其发病有联系,但关于中毒性休克的发病机理、金黄色葡萄球菌(下称金葡菌)及其致热外毒素的作用等尚有待阐明。本文拟就国外有关 TSS 的研究近况作一扼要综述。病原学TSS 的病原体是嗜菌体Ⅰ群金葡菌,基本致病因子为其所产生的外毒素,以致热性 相似文献
9.
10.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微生物学教授帕特里克 M·谢列威尔特(Patrick M·Schlievert)最近自豪地宣布:他在一份标本中培养出一种新的能引起中毒休克综合症的细菌毒素。中毒性休克综合症是在1978年首次得到证实的,这是金黄色葡葡球菌的毒素引起的,这种综合症多发生在月经期间的妇女,而且与使用一种有高吸附能力的止血棉塞有关。其主要症状是呕吐,腹泻,高热,低血压,肾功能衰竭和休克。 相似文献
11.
12.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是一种伴多系统衰竭的急性疾患,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使病人迅速康复。本文就TSS的危险因子和诊断,评估和监测,以及预期的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肛周脓肿是指直肠、肛门周围软组织间的急慢性化脓性感染,是婴幼儿常见的外科疾病.因婴幼儿肛管短、肛门括约肌松弛、皮肤黏膜娇嫩、防御能力差,极易被粗糙的尿布或便纸擦伤而造成肛门周围皮肤感染,导致肛周脓肿,甚至肛瘘[1].临床表现为患儿多伴发热、肛周局部红肿,触诊有波动感. 相似文献
14.
1978年 Todd 等首先报告了一组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oxic Shock Syndrome,TSS)。该组为7例8~17岁儿童,其共同特点为高热、全身红斑、结膜充血、浮肿、低血压、肾功能衰竭和肝脏损害。虽血培养阴性,但从患者的鼻咽部、阴道、气管粘膜和化脓灶分离出噬菌体Ⅰ型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一种毒素,因此推测该毒素可能为TSS 的病原。其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相继报告了青年女性发病,且病死率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这些妇女发病与月经期使用月经塞密切相关,而且从多数患者的阴道内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本文就 TSS、致 TSS 发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毒素的研究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16.
链球菌感染在经历了数十年的病情缓和之后,自80年代后期,严重的A族链球菌感染在世界各地重又出现.原文对链球菌引起的坏死性筋膜炎、肌炎、重症猩红热及菌血症等作了详细描述.本文将其中链球菌性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临床和发病机理等有关内容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7.
输液相关性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提高对输液所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 对5例由输液所致TS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探讨防治方法。结果 输液所致TSS均发生于4-9月份,输液余液和血培养均为阴性,全部病例均有畏寒,发热,猩红热样皮疹,恢复期脱皮,低血压及多器官功能损害,外周血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PMN)显著增高,血小板显著减少,5例中有3例误诊,2例全程误诊者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经抢救,全部病例痊愈,结论 输液所致TSS多发生于夏季,主要毒素是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1);均于输液中突然发生,病情危重;易误诊为一般输液反应和原发疾病加重;早期诊断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 患者,男,14岁,以"周身皮疹3d,发热、咽痛2d"于2004年11月20日住院.入院时查体:T40℃,Bp 12/8kPa,神志清楚,精神萎靡.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充血,其上散布粟粒大小均匀点状出血性皮疹,未见口周苍白圈,无Pastia线.咽红肿,扁桃体Ⅱ度肿大,其上覆以大量脓苔. 相似文献
19.
超抗原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阁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94,21(3):126-130
近年来,不少学者正在对超抗原及致病机理进行研究,本文就超抗原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和链球菌性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理的相关性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王阁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94,(3)
近年来,不少学者正在对超抗原及致病机理进行研究,本文就超抗原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和链球菌性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理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