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使原位聚合酶链反应(ISPCR)技术更具敏感性及特异性,我们建立了半套式原位PCR技术,并应用该技术对鼻咽癌组织中bcl-2基因重排进行检测,并与分子原位杂交进行比较,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超微水平的电镜原位分子杂交 (又称电镜原位分子 )技术是近十余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电镜技术。它能在超微水平对特异性DNA或RNA进行精确定位 ,给生物学及病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为了对胃癌癌基因 (Ha -ras)和抑癌基因 (APC)进行定位 ,作者将电镜酶细胞化学有关技术〔1〕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2〕结合起来 ,建立了电镜原位分子杂交技术 ,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1 材料和方法胃癌手术切除标本 ,取材后经预冷的PG液 (4 %多聚甲醛 0 5 %戊二醛 )固定 4h(0℃~ 4℃ )。用 0 1mol/LPBS漂洗后在该液中细切成条。应用…  相似文献   

3.
IRF-1基因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分析了白血病细胞IRF 1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扩增IRF 1基因 ,以 β actin基因作为对照 ,结合凝胶图象扫描 ,以IRF 1/ β actin作为IRF 1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分析白血病 77例 ,难治性贫血RAEB 2例及 4个白血病细胞系。结果 :急性白血病 18例未检测到IRF 1基因 ,急白组及慢粒组IRF 1表达低于正常组(P <0 0 5 )。HL6 0 ,K5 6 2 ,U9373个白血病细胞系IRF 1表达明显降低。慢粒患者应用IFN治疗后IRF 1表达量增加。结论 :IRF 1基因是影响白血病发病的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 ,在白血病可能存在缺失或部分失活的异常改变 ,对白血病的诊治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MTA1基因过表达与直肠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MTA1基因mRNA在直肠癌中的表达,阐明该基因可能是直肠癌浸润和转移的分子机制之一。方法:建立测定MTA1基因mRNA表达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最适条件,在半定量水平测定42 例直肠癌标本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粘膜组织MTA1基因mRNA表达的相对水平,探讨与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征的关系。结果:42例直肠癌中有17例MTA1基因mRNA过度表达(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粘膜组织MTA1基因mRNA表达半定量之比≥2),过度表达MTA1基因mRNA的直肠癌浸润层次深,淋巴结转移率高,与剩余病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MTA1基因过度表达与直肠癌浸润和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5.
原位PCR是近年来建立的新技术,我们应用该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检测抑癌基因p16的表达,取得较满意的结果。1 材料和方法11 组织标本 收集本院胸外科手术切除标本835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腺癌21例,鳞癌14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为43~75岁,平均607岁。手术标本在恒冷切片机上制备5μm厚冷冻切片,贴于多聚赖氨酸处理的载玻片上,然后以4%多聚甲醛固定10min,空气干燥后保存在-20℃。12 试剂和仪器 p16基因exon2引物由美国CybersynBJ合成,引物序列为〔1〕…  相似文献   

6.
Snai2在人胃癌细胞系中的差异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Snai2在人胃癌细胞系中的差异表达与胃癌细胞分化的关系,以探讨Snai2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培养7株胃癌细胞系,TRIzol法抽提总RNA,逆转录后用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nai2mRNA在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提取蛋白,用Westernblotting测定不同细胞系Snai2蛋白的表达。结果Snai2mRNA在中低分化、致瘤性强的细胞系BGC823、SGC7901、MGC803、PAMC82、MKN45内呈高表达;在高分化,致瘤性弱的细胞系内N87呈低表达,在AGS几乎不表达。结论Snai2mRNA的表达与胃癌细胞的分化与致瘤性强弱有关,可以作为一个判断肿瘤分化程度和预后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钙蛋白酶10(Calpain10)mRNA在妊娠糖尿病患者脂肪及胎盘组织中的表达,以探求Calpain10在妊娠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正常妊娠(6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60例)剖宫产后脂肪及胎盘中Calpain10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结果妊娠糖尿病组脂肪组织中Calpain10mRNA表达量较正常妊娠组显著下降(P0.01),并与妊娠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指标相关(P0.01);而胎盘组织中Calpain10mRNA表达则无差异。结论脂肪组织Calpain10表达的减少可能是G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胎盘Calpain10的表达与GDM及其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胃癌组织中Cyr61和核因子-κB的表达与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中富含半胱氨酸肝素结合蛋白61(Cyr61)和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验证和检测53例胃癌组织与11例非肿瘤胃黏膜中Cyr61基因的表达,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法)检测99例胃癌组织与25例非肿瘤胃黏膜中cyr61与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Cyr61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6%(22/26)、88.9%(24/27),明显高于非肿瘤胃黏膜组5/11(P值均<0.05).非肿瘤胃黏膜、原发癌与转移癌组的基因表达量(2-△Ct)分别为(2.76±5.50)×10-5、(14.61±20.64)×10-5、(18.46±26.38)×10-5.胃癌原发灶、转移灶Cyr61 mRNA均高于非肿瘤胃黏膜(P值均<0.05),转移灶与原发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9例胃癌中Cyr61及NF-κB蛋白的高表达率分别为56.6%(56/99)和55.6%(55/99),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呈正相关(P值均<0.05),NF-κB还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5);Cyr6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NF-κB呈正相关(P<0.05);Cyr61与NF-κB蛋白高表达的病例平均生存时间和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的病例(P值均<0.05).结论 Cyr61和NF-κB阳性表达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Cyr61和NF-κB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Rb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etinoblastomagene(Rb)是最早发现的抑癌基因,其编码的Rb蛋白在细胞周期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其异常表达与某些肿瘤的发生有关。我们应用流式细胞术,对Rb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明确Rb与胃癌的发生及其临床生...  相似文献   

10.
肿瘤相关基因在肝细胞癌及癌旁正常肝组织中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基因dek、cyclinD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IGF Ⅱ )、GPC3、核糖体蛋白 0 (rpP0 )mRNA在肝细胞癌 (HCC)组织中及癌旁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 32例HCC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肝组织中dek、cyclinD1、IGF Ⅱ、GPC3和rpP0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 dek、cyclinD1、IGF Ⅱ、GPC3、rpP0mRNA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 78 1%、87 5 %、87 5 %、75 0 %和 81 3% ,在癌旁正常肝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 15 6 %、4 0 6 %、 37 5 %、2 1 9%和 31 3%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dek、cyclinD1、IGF Ⅱ、GPC3、rpP0mRNA在高分化HCC组织中阳性率为89 0 %、6 6 7%、6 6 7%、6 6 7%和 77 8% ,在低分化HCC组织中阳性率为 73 9%、95 7%、95 7%、95 7%和 82 6 %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在AFP阴性的HCC中其阳性率分别 90 0 %、80 0 %、90 0 %、90 0 %和 90 0 % ,而AFP阳性的HCC这些基因mRNA的阳性率为 72 7%、86 3%、77 3%、90 9%和 6 8 2 %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dek、cyclinD1、IGF Ⅱ、GPC3、rpP0mRNA在HCC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 ,即使是AFP阴性的HCC也呈高表达 ,因此它们可以作为诊断HCC的基因标志 ,而且联合应用时意义更大。这些基因在  相似文献   

11.
RASSF1基因转录本A和C的表达与卵巢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RASSF1基因转录本A和C在多个卵巢癌细胞系和卵巢癌组织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和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检测3个卵巢癌细胞系和80例人原发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组织中RASSF1A和RASSF1CmRNA的表达。结果RASSF1A mRNA在卵巢癌SK OV3细胞中表达缺失;RASSF1A和RASSF1C在人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0.0%(32/80)和91.3%(73/80)。RASSF1AmRNA的表达在浆液性癌、黏液性癌和内膜样癌组织中分别是41.2%(20/48),38.1%(8/21)和36.4%(4/11),P>0.05;临床Ⅰ期和Ⅱ期分别为71.4%和75.0%(10/14,9/12),明显高于临床Ⅲ期和Ⅳ期(26.7%、12/45和14.1%,1/9),P<0.05;高和中分化组分别为58.6%和50.0%(17/29,10/20),明显高于低分化组(16.1%,5/31),P<0.05。结论卵巢癌细胞和人原发卵巢癌组织中存在RASSF1AmRNA表达的缺失,RASSF1A的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有关,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抑癌基因在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RASSF1AmRNA的缺失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Ⅱ(Ang-Ⅱ)在胃癌和癌周正常组织中蹬表达及影响其表达的病理因素。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72例胃癌组织和癌周正常组织中Ang-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Ang-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周正常组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在肿瘤组织中,Ang-Ⅱ和VEGF的表达相关(r=0.996,P<0.05)。Ang-Ⅱ的表达与肿瘤的分期(r=0.792,P<0.01)、血管侵犯(r=0.829,P<0.01)相关,而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类型(r=0.289,P=0.250)、淋巴结转移程度(r=0.290,P=0.259)、浆膜层侵犯(r=0.374,P=0.126)无关。结论:Ang-Ⅱ在胃癌中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肿瘤的分期、血管侵犯相关。  相似文献   

13.
滑膜肉瘤的融合基因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基于存在染色体易位所致特异的SYT-SSX融合基因,证实可在滑膜肉瘤组织石蜡切片上检测出并探讨其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并分析20例滑膜肉瘤(组织学亚型15例单相,5例双相)的SYT-SSX转录物,并对照相应病理学所见,结果:所检20例滑膜肉瘤中,有19例(95%)出现特异SYT-SSX逆转录聚酶链反应产物,其中13例具有SYT-SSX2融合基因的肿瘤有10例呈组织学单相分化。结论:SYT-SSX融合基因转录物可在石蜡切片和组织块中获得满意结果。具有较好的灵敏性,是滑膜肉瘤所特有的诊断标志物,它的亚类分型(SYT-SSX1和SYT-SSX2),可能成为预后推测指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同源异型盒基因(HOX)A5mRNA和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以探讨HOXA5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运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60例乳腺癌(其中54例浸润性导管癌)和24例乳腺良性病变中HOXA5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OXA5蛋白表达。统计学办法分析HOXA5攮因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1)乳腺癌中HOXA5 mRNA相对表达量为0.73~193.07,均值为20.85;乳腺良性病变中相对表达量为5.42~81.91,均值为30.94。乳腺癌HOXA5 mRNA表达明显低于良性乳腺病变(P〈0.01)。(2)乳腺癌中HOXA5蛋白表达减少或消失。(3)淋巴结转移阳性乳腺癌病例HOXA5 mRNA表达明显低于转移阴性组,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XA5蛋白在淋巴结转移阳性和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的乳腺癌中HOXA5蛋白主要呈弱阳性表达或表达缺失,在淋巴结转移阴性的乳腺癌中主要呈中度至强阳性表达。(4)HOXA5 mRNA和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浸润性导管癌分级等其他临床病理学参数间未见相关性(P〉0.05)。结论HOXA5基因表达异常可能与乳腺癌有关。HOXA5基因表达抑制可能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检测FUS-CHOP融合基因的可行性及其对黏液样/圆细胞型脂肪肉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黏液样/圆细胞型脂肪肉瘤档案标本44例,以非典型性/分化良好型脂肪肉瘤、多形性脂肪肉瘤、低度恶性黏液纤维肉瘤/黏液样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等作为阴性对照,共60例。所有标本均为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用嵌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FUS-CHOP融合基因mRNA表达并经测序证实,以看家基因PGK作为内对照检测mRNA质量。结果 104例肿瘤标本中,93例(89.4%)可检出PGK mRNA表达,其中黏液样/圆细胞型脂肪肉瘤标本PGK阳性39例(88.6%),对照组PGK阳性54例(90%)。44例黏液样/圆细胞型脂肪肉瘤中20例可检出Ⅱ型FUS-CHOP融合基因表达,未能检测到Ⅰ型FUS-CHOP融合基因表达,排除内对照阴性病例5例,阳性率为51.3%(20/39)。对照组60例肿瘤标本均未检出FUS-CHOP融合基因表达。结论 (1)嵌套式RT-PCR方法检测FUS-CHOP mRNA表达可用于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2)FUS-CHOP是黏液样/圆细胞型脂肪肉瘤的特异性分子遗传学标志物。采用嵌套式RT-PCR方法检测FUS-CHOP敏感性较高,特异性强,可用于该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SRCT)的细胞学和组织学形态、免疫学表型以及在石蜡包埋组织中检测EWS-WT1融合基因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复习15例DSRCT的临床资料、1例细胞学形态、14例组织学形态和15例免疫学表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1例石蜡包埋组织中的EWS-WT1融合性mRNA,经测序证实并确定融合类型。结果13例为男性,2例为女性,年龄范围12~38岁,平均23.8岁。临床上多表现为腹部不适、腹胀、腹痛和腹部包块,伴有呕心、便秘和体重减轻等症状。体检显示,多数病例于中下腹可触及质硬肿块,境界不清,活动度差。影像学检查显示腹腔或盆腔内多个或单个结节状肿块,直径为3—25cm,平均8.6cm。细胞学涂片显示,在出血性的背景中可见散在、成簇的小圆细胞,核染色深,核仁不清,核分裂象易见,胞质稀少。组织学上,肿瘤由深染的小圆细胞、卵圆形细胞及短梭形细胞组成,呈大小不一、外形不规则的巢状排列,大的瘤巢中央可见坏死,瘤巢之间为大量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可伴有玻璃样变性。所有病例均弥漫强阳性表达AE1/AE3、波形蛋白、结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部分病例尚表达CAM5.2、上皮膜抗原、CD57、嗜铬粒素A、突触素和WT1,不表达肌生成素、CK5/6、CD117、钙(视)网膜蛋白和CD99。RT-PCR检测出EWS-WT1融合性mRNA,测序结果显示由EWS基因的7号外显子与WT1基因的8号外显子融合所产生,融合性基因含有KTS序列。结论(1)DSRCT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男性腹腔和盆腔内、具有多向性分化的高度恶性小圆细胞肿瘤。(2)瘤细胞特征性的波形蛋白和结蛋白核旁点状染色,在DSRC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3)在石蜡包埋的DSRCT组织中能检测出EWS-WT1融合基因的转录产物,RT-PCR可作为DSRCT一项实用的分子遗传学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7.
SEL1L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EL1L(human Sel-1-like)mRNA及其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状细胞癌、35例距癌灶边缘5am以上切缘的正常黏膜、60例癌旁黏膜及20例内窥镜活检的食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中SEL1L蛋白的表达;运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上述癌组织、正常黏膜、癌旁黏膜中SEL1L mRNA的表达。结果(1)SEL1L 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表达率为80.0%(72/90),较正常黏膜的14.3%(5/35)和癌旁黏膜的16.7%(10/60)高(P〈0.01);SEL1L mRNA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阳性率为92.7%(38/41)比无淋巴结转移组69.4%(34/49)高(P〈0.01)。(2)SEL1L蛋白在鳞状细胞癌的表达阳性率为87.8%(79/90),在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阳性率为90.0%(18/20)。分别较正常黏膜的14.3%(5/35)和癌旁黏膜的13.3%(8/60)高(P〈0.01)。SEL1L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3)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EL1L mRNA和SEL1L蛋白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492,P〈0.01)。结论(1)SEL1L蛋白表达的调控主要在转录水平,SEL1L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主要是相应转录水平上调的结果。(2)SEL1L蛋白过表达可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的早期表现,SEL1L蛋白的检测可作为识别食管癌高风险患者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8.
Focal adhesion kinase, a non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s known to be associated with tumor progression in various tumors. Because the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focal adhesion kinase overexpression in gastric cancer have been inconsistent, we extended previous studies and evaluated focal adhesion kinase gene amplification as well as its protein expression. Immunohistochemical tissue array analysis showed that focal adhesion kinase immunoreactivity was present in both the cytoplasm and membrane of gastric cancer cells. Diffuse immunoreactivity of focal adhesion kinase protein in cytoplasm or membrane was found in 240 (54%) or 263 (59%) of 444 surgical samples, respectively,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umor size, depth of tumor infiltration, nodal metastasis, distant metastasis, lymphatic invasion, and venous invasion (P < .001). Regarding focal adhesion kinase gene amplification,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alysis showed focal adhesion kinase gene amplification in 34 (8.9%) of 384 gastric cancer specimens, whereas there was no amplification in any case of atrophy, intestinal metaplasia, or adenoma/dysplasia. Focal adhesion kinase gene amplification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age (P = .012), tumor size (P = .007), nodal metastasis (P = .021), distant metastasis (P = .029), lymphatic invasion (P = .006), venous invasion (P = .032), and perineural invasion (P = .023). Focal adhesion kinase protein expression and gene amplification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ach other, and each of them was found to be an independent poor prognostic factor (P < .01). In conclusion,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either focal adhesion kinase protein expression or focal adhesion kinase gene amplification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cancer progression and poor prognosis in gastric cancer. Thus, focal adhesion kinase gene amplification could supplement its protein expression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