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向萍  李罡灿 《海南医学》1999,10(4):267-267
目的 分析机采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及引起输无效的原因,方法 对110例输注机采血小板的血液病患者利用免疫学方法对输注效果加以分析,结果 具有淋巴细胞毒抗体的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该抗体的患者,非免疫因素中发热,脾肿大,出血也是引起输注无效的原因,结论 免疫因素是引起血上板输我效的主要原因,非免疫因素居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机采血小板与手工血小板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石坚  邓克非  邓世权 《四川医学》2004,25(4):470-471
目的 比较恶性肿瘤病人化疗后 ,引起血小板减少 ,输注机采浓缩血小板与手工浓缩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60例化疗后出现严重血小板减少及出血的恶性肿瘤病人 ,随机输注机采浓缩血小板 (下称机采组 )和手工浓缩血小板 (下称手工组 ) ,观察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及皮肤、粘膜、脏器出血改善情况。结果 ①机采组血小板计数升高 ,平均达 81× 10 9/L ,明显高于手工组 45× 10 9/L(P <0 0 5 )。②机采组改善出血有效率为 10 0 % ,手工组有效率为 5 3 % ,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机采浓缩血小板疗效优于手工浓缩血小板的输注 ,使血小板计数升高并能有效改善出血 ,是恶性肿瘤化疗后的重要支持手段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输注适用于各种疾病引起的出血及血小板减少患者.输注血小板可降低肿瘤患者和血液病患者因血小板减少导致大出血的概率.但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因素不容忽视.血小板输注也会导致不良反应,反复多次输注可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输注无效是治疗血小板减少症输注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甚至加重出血.2005年1~12月我院住院输注血小板患者,使用机采血小板112个治疗量,共输注49例,就输注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小板无效输注(PTR)的原因.方法 观察2组血液肿瘤患者,A组为输注机采血小板≤5次的患者40例,B组为输注机采血小板>5次患者32例,通过输注血小板后测定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判断PTR,并对出血症状进行分级,同时分析PTR与免疫的关系.结果 A组通过CCI判断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82.5%,判断PTR为17.5%.B组通过CCI判断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28.0%,判断PTR为71.9%.A组通过CCI判断PTR的比例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1.626,P<0.001).通过CCI判断为PTR的30例患者中,检出HLA抗体者占13.3%,HPA抗体占3.3%.患者的出血程度与PTR呈显著的正相关(χ2=16.359,P<0.001).输注血小板后出血症状未改善,输注血小板>5次者更易产生PTR(P<0.001).结论 在引起PTR的因素中,主要以血小板输注次数有关,血小板输注次数越多,则更易发生同种免疫,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临床上增加出血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三种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常用3种治疗手段,以确定较为有效的方案。方法:将确定为血小板输注无效的72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加大剂量组(加大血小板输注量)、洗涤组(输注涤血小板)、免疫球蛋白组(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滴注后输注),观察3组患者输注浓缩血小板后Plt改变,校正血小板增值(CCI)及出血症状的改善效果。结果:加大剂量组Plt有升高,但下降较快;洗涤组Plt无明显变化;免疫球蛋白组Plt明显升高,P〈0.05,与输注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CCI值表示临床有效;免疫球蛋白组与加大剂量组能改善出血症状。结论: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滴注后,输注机采浓缩血小板与加大输注机采浓缩血小板量均有改善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作用,以前者作用明显,而输注经洗涤血小板则无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治疗血液病患者无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85例血液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行血小板输注治疗,分析抗体强度、体质量、性别、年龄、感染、脾肿大、输血次数、活动性出血、血小板类型、治疗类型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抗体强度、体质量、感染、输血次数、脾肿大、活动性出血、治疗性输注是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抗体阳性、感染、输血次数≥3次、脾肿大和活动性出血是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阳性、感染、输血次数≥3次、脾肿大和活动性出血是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冰冻机采血小板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冰冻机采血小板的疗效。方法:研究龙岗区各医院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的患者,计输血小板前、后1h和24h血小板值,算出血小板增值(CCI);对治疗性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的患者,检测其输血小板前和后1h的出血时间。以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的患者作对照。结果:预防性输注血小板的患者,1hCCI>7.5×109/L的例数,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组92.3%(36/39),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组95.2%(40/42),两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χ2=0.297,P>0.05);24hCCI>4.5×109/L的例数,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组46.2%(18/39),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组90.5%(38/42),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χ2=18.60,P<0.01);用于治疗性输注时,在输注血小板前,两组出血时间差别无显著性(t=0,P>0.05),输注后1h两组出血时间差别有显著性(t=2.447,P<0.01)。结论:冰冻机采血小板预防性输注效果不佳,而用于治疗性输注时效果优于新鲜机采血小板。  相似文献   

8.
机采浓缩血小板与手工浓缩血小板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机采浓缩血小板与手工浓缩血小板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在化疗后出现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分组应用机采浓缩血小板与手工浓缩血小板,观察血小板计数变化及皮肤、粘膜、脏器出血改善情况,以比较二者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①机采浓缩血小板组血小板计数升高明显,平均达80.0×1010/L.机采浓缩血小板组有效率100%;②手工浓缩血小板治疗组升高不明显,平均达29.0×1010/L,有效率46.1%.结论两者临床疗效显著差异,机采浓缩血小板输注疗效好,能有效控制出血,是恶性肿瘤化疗的重要支持手段.  相似文献   

9.
血小板是血液凝固中重要的血液成分,其主要功能是生理性止血.一些疾病导致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时引起皮肤出血紫癜,严重时引起其他部位出血,危及生命.输注血小板可以改善出血和增加凝血功能,治疗某些出血性疾病及各种血液病,也可作为肿瘤患者放、化疗的支持疗法,是临床成分输血的重要措施.但反复血小板输注或既往大量输血(全血、红细胞和白细胞)会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或(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破坏血小板,使血小板存活期缩短,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出血症状无法得到改善,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本文对血小板输注无效与血小板抗体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临床输注冰冻血小板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输注是治疗各种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措施。随着医学新技术的开展,临床应用血小板的数量也随着增加;各种慢性血小板生成不良、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及肿瘤患者经放化疗后血小板减少而引起的出血等都是血小板输注的主要适应症。但有时保存时间长了血小板会溶解或发生输注无效,我们通过冷冻保护剂二甲亚砜将浓缩血小板在低温下或深低温下长期冰冻保存而不影响功能。现将一年来临床102例患者输注冰冻血小板的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单采血小板与混合浓缩血小板的质量指标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需行血小板输注的住院患者50例,按输注血小板种类不同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单采血小板输注,观察组采用混合浓缩血小板输注,比较两组血小板制品治疗指标及两组患者输注疗效。结果两组血小板计数、pH及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红细胞混入量、白细胞混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注有效率(88.0%)与对照组(9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采血小板和混合浓缩血小板的质量指标合格率和疗效均无明显差异,可增加患者外周血中的血小板数量。  相似文献   

12.
手工法与机采法制备浓缩血小板质量差别与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输注是临床治疗血小板减少性出血最有效的方法 ,浓缩血小板是临床使用最多的血小板制剂 ,临床诸多疾病治疗均需及时提供足够量的浓缩血小板[1] 。目前 ,浓缩血小板制备主要采用手工法和机采法 ,实验研究表明 ,手工法和机采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在质量上有显著差异。本文就浓缩血小板制备方法及临床输注疗效等方面内容进行相关性评价分析 ,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来源1.1.1. 献血者选择 献血者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献血者体检标准》[2 ] ,机采前 72h内 ,供血者未服用水杨酸类药物 ,因水杨酸类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可降低血小板的粘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浓缩血小板机采和手工制备方法的质量及临床应用效果 ,提高浓缩血小板质量。方法 :通过对手工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和机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对比监测以及相应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比较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机采血小板的数量、混入红细胞和白细胞三项指标都优于手工制备的血小板 ,临床输血反应少 ,输注疗效佳。结论 :机采血小板具有较好的疗效 ,该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防性和治疗性血小板输注最佳剂量及间隔时间。方法 :根据血小板计数将患者分成治疗性输注组和预防性输注组 ,通过两组患者输注血小板后出血情况和输注效果的比较。结果 :治疗组及预防组输注血小板前后各项出血情况比较有极显著的差异 ,对于治疗性血小板输注 ,隔日输注 1 0 U血小板 ,大部分出血得到控制。对于预防性的血小板输注 ,一般隔 2 d输注 1 0 U血小板 ,能达到预防出血效果。结论 :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防性和治疗性输注机采血小板最佳剂量 ,即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移植过程中出血的目的 ,还能避免因血小板输注过多造成同种免疫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  相似文献   

15.
杨小芬 《九江医学》2007,22(3):18-19,55
目的:推动我市成分输血的开展,推广机采血小板的应用及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方法:应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统计近四年机采血小板的临床应用情况,对107名接受机采血小板输注的各类患者进行效果观察。结果:机采血小板临床用量逐年上升,主要用于预防性输注,其次为治疗性输注;输注有效率高,首次输注有效率达93.33%,平均有效率为82.22%,且随着输注次数的增加,输注有效率呈下降趋势。结论:机采血小板输注是预防或治疗各种患者因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异常引起出血的有效措施,建议严格掌握输注指征,避免滥用。  相似文献   

16.
现代输血技术的发展,尤其机采单个供者血小板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急性白血病(AL)患者因出血致死的死亡率.我国多数学者认为血小板低于20×109/L为输注血小板指征[1~3],但血小板来源有限,保存困难,费用昂贵,反复输注还易产生血小板抗体,造成血小板无效输注.因此,如何正确掌握血小板输注适应症非常重要.近6年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血小板输注的适应症作了一些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杨序春  方国安 《浙江医学》1999,21(9):521-522
为观察机采血小板悬液(PC)在治疗初治恶性血液病伴重度血小板减少中的疗效,对55例该类患者分别输注手工采PC和机采PC,观察其预防严重出血的效果,输注后血小板活化情况、血小板数量变化。结果显示机采与手工采PC比较,输注后血小板上升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均P<0.01),输注有效率高和严重出血率低(均P<0.05),血小板活化率低(P<0.01)。提示机采PC对恶性血液病伴血小板严重减少者的救治较手工采PC更有效。  相似文献   

18.
血小板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参与正常的止血,防止损伤后血液丢失,血小板输注是治疗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的有效手段,并可降低放疗或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致死的死亡率.随着临床输血事业的发展,血小板(platelet,PLT)的使用日益广泛.随着大量使用血小板的情况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大问题,即反复输血者可能产生的血小板相关抗体及输血小板无效(refractoriness to platelet transfusion,EPT).本文总结了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部分原因及相应对策,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9.
血小板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参与正常的止血,防止损伤后血液丢失;血小板输注是治疗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的有效手段,并可降低放疗或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致死的死亡率.随着临床输血事业的发展,血小板(platelet,PLT)的使用日益广泛.随着大量使用血小板的情况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大问题,即反复输血者可能产生的血小板相关抗体及输血小板无效(refractoriness to platelet transfusion,RPT).本文总结了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部分原因及相应对策,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血浆中血小板抗体分类及其比率.方法:多次输血或(和)血小板输注无效100例,采用富血小板血浆,经多次离心洗涤,用试剂盒ELISA方法检测.结果:PTR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仅为16%,免疫性因素引起的PTR主要是HLA抗体.结论:PTR多数由非免疫性原因所致,免疫性原因所致主要是HLA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