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巴胺系统基因功能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临床综合征,大量生理学和病理学证据支持了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系统功能失调假说。家系分析、双生子和寄养子研究资料提示精神分裂症有明显的遗传背景,遗传度为60 %~80 %。分子遗传学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是一个复杂的遗传性疾病,可能是由多个基因之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拟在调查DRD2基因的变异与SZ发病的相关性.探讨精神分裂症(SZ)与多巴胺D2受体基因的C957T(rs6277)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 发现rs6277与SZ具有相关性,T为易感等位基因(OR=1.58,95%CI=1.03~2.43,P=0.034).方法 在中国汉族人群中收集了421个SZ患者和403个正常对照组健康人,对DRD2基因的rs6277多态性位点进行了基因分型.进行了该位点与疾病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相关性分析.讨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遗传性疾病,多巴胺功能异常对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由于DRD2在多巴胺信号传递中具有关键作用,因此DRD2基因可能与SZ的发病风险相关.本研究提示C957T的T等位基因可能在SZ的遗传易感性中发挥一定作用,支持DRD2基因与SZ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多巴胺D3受体(DRD3)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重要的候选功能基因。从多巴胺受体基因上寻找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功能多态性并进行关联分析(候选基因法)是目前最好的策略之一。本文就近几年来有关DRD3基因功能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湖北武汉地区汉族人群中多巴胺受体D2型(D2)基因启动区-141位点胞嘧啶插入/缺失(-141C Ins/Del)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及连锁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12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10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基因分型,进而分析精神分裂症的-141C Ins/Del多态性;对35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核心家系(患者及其生物学父母)的-141C Ins/Del进行了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多巴胺受体D2型基因启动区-141位点多态的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在精神分裂症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精神分裂症组中,-141C缺失的等位基因频率为0.11,对照组为0.18(比值比为0.55,95%可信区间为0.30-0.96,P<0.05)。在35个核心家系中,16个患者父母的基因型为杂合子型"-141C Ins/Del",传递不平衡(TDT)分析结果显示10个传递"-141C Ins",6个传递"-141C Del"(χ2=0.71,P>0.05),提示"-141C Ins/Del"与精神分裂症之间不存在连锁关系。结论:多巴胺受体-141C Ins/Del多态性非独立性地对汉族精神分裂症与D2基因的相关性产生修饰作用,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探讨-141C Del对于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保护性。  相似文献   

5.
重性抑郁症(MD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与自杀密切相关。估计其遗传率约为40%,表明基因分型研究将有希望成为MDD发生、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根据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多巴胺理论,多巴胺能神经传递缺乏可能在MDD的主要症状中起主要作用,特别是基因多态性影响多巴胺传递导致MDD易感性增加。多巴胺D4受体基因和多巴胺转运体基因均具有可变串联重复多态性,可能作为"单基因"影响MDD的易感性。为了确定这些基因在何种程度上影响MDD的易感性,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多巴胺受体和多巴胺转运体基因与MDD之间的关联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基因rs1042724,rs384470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98个先证者及其父母组成的核心家系,测定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基因分型,进行精神分裂症的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和传递不平衡(TDT)检验.结果 TDT检验结果提示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基因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相关性(McNemar 2 = 4.21,P<0.05),且等位基因T携带者,其精神分裂症的易患性是C携带者的1.31倍(RR=1.31,2 (RR)=3.96,P<0.05);rs384470位点与精神分裂症不存在关联(McNemar 2 =2.34,P>0.05).结论 提示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基因rs1042724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湖南地区汉族人群多巴胺D4受体(DRD4)基因和5-羟色胺2A(5-HT2A)受体基因与精神分裂症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方法 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单一用氯氮平治疗6~8周,利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氯氮平的疗效,并根据量表的减分率将患者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患者组和对照组DRD4基因48 bp可变串联重复(VNTR)多态性及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 有效组患者DRD4*3/5基因型(DRD4*3/5)频率(40.3%)明显高于对照组(23.9%).DRD4*3等位基因携带者中,精神分裂症5-HT2A受体基因的A2等位基因频率(50.0%)显著高于对照组(30.0%);非DRD4*5/5携带者中,精神分裂症5-HT2A受体基因的A2/A2基因型(22.0%)及A2等位基因频率(48.8%)显著高于对照组(5.0%;32.5%).结论 DRD4基因48 bp VNTR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某些亚型(对氯氮平有效者)遗传易感性相关.DRD4基因和5-HT2A受体基因可能存在交互作用,DRD4 *非5/5基因型及携带DRD4 * 3等位基因者可能影响5-HT2A受体基因A2等位基因及A2/A2基因型与精神分裂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欧洲人群中检测到的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NDST3的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云南地区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SNa Pshot技术对云南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 (n=364) 和正常对照组 (n=287) 进行SNP位点rs11098403的基因分型;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量表) 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 通过线性回归分析rs11098403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易感性及rs11098403多态性与精神症状的关联.结果 NDST3基因rs11098403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也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性症状评分无关.结论 NDST3基因SNP rs11098403多态性与云南汉族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易感无关联性.SNP rs11098403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与欧洲人群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多巴胺D2受体(DRD2)基因TaqI A多态性、多巴胺D3受体(DRD3)基因Ser9Gly功能多态性、5-羟色胺2A(5-HT2A)受体基因A-1438G、T102C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伴发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无TD及TD严重程度.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LP)法分析TD组和非TD组的各受体基因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结果DRD2基因TaqI A 的等位基因频率(P》0.05)和基因型(P》0.05)分布在TD组(n=42)与非TD组(n=52)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且不同基因型间的AIMS总分值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DRD3基因Ser9Gly的等位基因频率(P》0.05)和基因型(P=0.08)分布在TD组(n=42)与非TD组(n=52)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且不同基因型间的AIMS总分值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位点与A-1438G为完全连锁不平衡,TD组(n=42)与非TD组(n=51)的基因型总体分布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有显著性(x2=4.36,υ=1,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DRD2基因的TaqI A多态性、DRD3功能基因的Ser9Gly多态性可能不是影响T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5-HT2A受体基因的T102C、A-1438G多态性可能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D相关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DTNBP1基因P1764位点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100个精神分裂症先证者及其生物学父母组成的100个核心家系纳入本研究.采用CCMD-Ⅱ-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聚丙烯酰胺凝胶芯片技术检测DTNBP1基因的P176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采用基于单体型的单体型相对风险(HHRR)、传递不平衡检验(TDT)进行统计.结果 ①HHRR分析发现P1764位点父母传递与不传递给患者的等位基因之间差异无显著性(x2=0.2609,P=0.6095);②TDT分析发现,P1764位点与精神分裂症之间不存在传递不平衡(x2=0.27,P=0.601);③基因型分析发现,父母传递与未传递给患者的基因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本组研究对象中,DTNBP1基因P1764位点(TG)变异频率少;HHRR和TDT结果提示DTNBP1基因P1764位点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  相似文献   

11.
精神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M  Ang Q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4):1672-1673
精神医学研究和临床工作的重点既包括对传统重点领域的延续 ,也开展了一些新领域的工作。传统领域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病因和治疗学研究 ,新的工作包括《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 3)的制定及老年精神医学方面的研究。以下将分别简作介绍。一、关于精神分裂症病因学研究集中在分子遗传学、神经病理学和脑影像学方面 ,临床研究侧重治疗学方面。北京精神卫生研究所和美国哈佛大学遗传研究所合作 ,对精神分裂症与四个候选功能基因多态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1] 。他们研究了精神分裂症家系中的多巴胺D2受体基因启动子 (D…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由于遗传、表观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疾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功能失调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密切相关,而FK506结合蛋白5(FKBP5)基因可通过调控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活性对HPA轴的功能进行调节。研究FKBP5基因的多态性、甲基化水平和表达水平的改变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可以为今后深入探索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巴胺D3 受体基因 (DRD3)第一外显子Ser9Gly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方法 :采集15 1个家系 ,每家有 2名或 2名以上符合ICD 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病同胞父母存活且父母中至多只有一方有精神分裂症患病史。对DRD3基因的Ser9Gly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1)总体而言 ,DRD3基因的Ser9Gly等位基因频度和基因型频度在父母组、非患病同胞组和患病同胞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在精神分裂症不同亚型之间基因型频度和等位基因频度的分布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 (2 )传递不平衡检验 (TDT)发现在患病同胞中存在传递不平衡 (χ2 =7.76 ,P =0 .0 0 5 3 ,OR =1.70 ,95 %置信区间为 1.15~ 2 .5 2 )。 (3)基因型与临床特征的相关分析显示 ,具有Ser9等位基因的患病同胞较多地出现阴性症状。结论 :DRD3基因的Ser9Gly多态与家族性精神分裂症相关联。研究支持DRD3作为精神分裂症的候选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5-羟色胺2A受体(HTR2A)基因T102C位点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
为精神分裂症的遗传背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
万方医学网和维普数据库,收集2003-2012年有关HTR2A基因T102C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关联
性研究的文献,在全文回顾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价和数据提取。应用RevMan 5.1
和Stata 12.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依据不同种族将研究对象分为欧洲人群和亚洲
人群2个亚组进行分别统计,对等位基因C/T和不同遗传规律基因型CC/TT、CC/CT+TT、CC+CT/T
T及CC+TT/CT共5种模型进行统计,包括异质性检验、合并效应量及评估发表偏倚。结果:
共纳入11个研究,包括2 44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 469名健康对照者。Meta分析,等位
基因总人群合并OR=1.12,95%CI=0.96~1.31,P>0.05;CC/TT遗传模型总人群合并OR=
1.11,95%CI=0.80~1.53,P>0.05;CC/CT+TT遗传模型总人群合并OR=1.13,95%CI=0.99~1
.30,P>0.05;CC+CT/TT遗传模型总人群合并OR=1.18,95%CI=0.93~1.50,P>0.05;CC+TT/CT
遗传模型总人群合并OR=0.95,95%CI=0.84~1.06,P>0.05。结论:目前的证据不足以表明HTR
2A基因T102C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性,提示该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无显著关联性。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收集昆明地区符合CCMD-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28例,分别调查其一般资料和进行相关的认知功能测试,包括数字广度(顺,倒)、算术、数字符号、木块图形、连线测验A和B、逻辑记忆(瞬时,延迟)、视觉记忆(瞬时,延迟)和词汇流畅共8项认知功能测试;抽取患者静脉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方法,检测COMT基因多态性.分析各基因组与认知功能测试结果的关联性.结果 三组基因型患者的数字广度(倒)分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7.21,P<0.01),经两两比较,高活性基因型患者(4.7±1.5)分,与低活性基因型患者(6.7±2.8)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中等活性基因型(5.4±2.3)分,与低活性基因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活性组与中等活性组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他认知功能测试与COMT基因多态性未显示相关关系.结论 COMT基因多态性与数字广度(倒)相关联,提示COMT基因可能从分子水平通过前额叶皮质的多巴胺信号来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记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DISC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进行研究.方法 选我院自2010~2012年间收治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自同期我院体检结果显示为健康的正常人共10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DISC1中2个功能单核苷酸多态体位点使用基因分型芯片进行分型,探究患者疾病与多态性之间的联系.结果 两组精神指数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和DISC1基因多态性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同时也是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dopamine β-hydroxylase gene,DBH)外显子2单核苷酸多态性G444A在广州地区汉族人中的分布,探讨其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以217例患者(家族性90例,散发127例)和109名健康人为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DBH基因G444A多态性。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中DBH等位基因A的频率分别为84.3%和82.1%。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DBH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家族史对患者基因型或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没有影响。结论: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DBH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外显子2与精神分裂症不具有关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测精神分裂症与细胞色素P4502D6基因多态性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CYP2D6基因多态性,并以92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在精神分裂症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等位基因C、T及基因型C/T,C/C,T/T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组样本中CYP2D6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不相关联.提示CYP2D6C188T突变可能不是导致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 DISC1)中的2个功能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精神分裂症关联性.方法 在河南省北部地区收集528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在同一地域招募健康体检者528名作为对照,采用基因分型芯片对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中的2个功能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多态性与疾病的关联性.进一步分析PANSS因子分与DISCI多态性的关联.结果 关联分析显示rs3737597基因型(387∶133∶8,350∶ 164∶ 14;x2 =6.73,P=0.035)和等位基因频率(907∶149,864∶192;x2=6.16,P=0.013)分布病例和对照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重检验校正后等位基因频率(P=0.026)仍存在差异.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组成的单体型A-A和TA分布在病例和对照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046,P=0.032)rs821616不同基因型患者PANSS 阳性分(t=- 2.205,P=0.028)、妄想得分(t=-2.394,P=0.017)和情感交流障碍得分(t=-2.021,P=0.0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ISC(1)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DISC1基因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20.
ARVCF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探讨腭心面综合征中缺失的犰狳重复基因 ( ARVCF)的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在 1 1 6个汉族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中 ,以 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 RFLP)方法对 ARVCF基因编码区序列第 3675碱基 A/G单核苷酸多态性 ( SNP)进行检测。结果 :父母组和患者组 ARVCF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无差异 ;单体型相对风险分析 ( HRR)结果显示 ARVCF基因A/G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 ;传递不平衡检验 ( TDT)结果提示杂合子父母传递给患病子女致病等位基因频率没有偏离 5 0 %;ARVCF基因型与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情感迟钝淡漠有关 ( χ2 =1 0 .386,P<0 .0 5 )。结论 :对于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 ,本研究尚不能确定 ARVCF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联及连锁 ,但不能排除它在精神分裂症症状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