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条码技术在检验科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将条码技术应用于检验科,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方法 制作条形码检验标签,设计条码检验流程。结果 相比于传统的工作模式,条码技术给检验带来多方面的优势。结论 条码技术是检验科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DCA质量管理工具在核医学科体外分析实验室提高患者检验条形码识别率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检验条形码识别率低的问题进行PDCA质量管理,调查现状分析原因,确定因地制宜,实施对策检查效果并持续改进等。结果 通过PDCA循环活动,核医学科体外分析实验室检验条形码识别率显著提升。结论 运用PDCA质量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检验条形码的识别率,规范检验条形码应用,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3.
无线网条码技术在医院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系统采用无线网技术,结合条形码检查将检查检验申请单及患者信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基于WINDOW CE技术开发的手持机将护士工作平台移至患者床前,既保证了信息的及时准确又减少护士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病案管理系统软件的支持下,实行条形码病案管理是新形势下对病案管理的一种新需求。方法建立病案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和条形码及配套的加工、管理、应用体系。结果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条形码技术的成熟应用,我们将条形码自动识别技术应用到病案管理过程中的回收、编目、整理、入库、归档、上架、下架、借阅、归还的业务环节中,提高了数据采集和信息处理的速度,保证了运行环节中的准确率,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为医院管理者提供详实、准确、及时的基础数据。结论病案管理软件系统编制及条形码应用的研究,提高了医院病案的利用效率,减轻病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是一种实用和有效的病案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条形码在医院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许多新技术的应用正在加快,条形码技术的应用就是其中之一。多年来,条形码在商品流通领域的应用已广为人知,在医院信息领域的应用也逐年增加,越来越呈现出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医院检验信息"无纸化"管理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学忠  张允  胡招正  周平  朱卫兵 《医学信息》2006,19(7):1131-1133
目的 为了全面实现“无纸化”办公流程,设计开发了医院检验信息无纸化管理系统。方法 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借助条形码技术和激光条码阅读设备高通量的信息交互能力,建立了医院检验信息无纸化管理系统。结果 医院检验信息无纸化管理系统真正实现了包括从样品采集、登记、签收、转送等实验室物流的全程监控,以及包括项目检测、审核、确认等信息流的无纸化传送和患者检验信息方便快捷的th自助取单。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彻底杜绝了检验报告单的实验室内污染。并且高效、客观地保全了标本传递过程中的相关记录,为医疗纠纷的举证倒王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结论 医院检验信息无纸化管理系统即有利于患者检验信息的快速、自主查询,又有利于患者个人健康资讯的隐私保护。同时,为医疗纠纷的举证倒置提供了客观的依据。为实验室的全程自动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DNA条形码( DNA Barcoding )技术是一种新的物种识别方法,它是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相结合的产物。在最近几年里,该技术已成为生物分类学中引人注目的研究热点。这一概念认为,类似于商店里使用扫描仪读取条形码,对地球上每一种生物通过快速分析其DNA中的一段基因(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 mt COⅠ)加以识别。理论上, DNA条形码已被证明在生物分类鉴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推动了一系列相关学科的发展,但目前不同分类学家对其持的意见也不尽相同。本文综述了DNA条形码技术的产生、发展概况、原理与操作及其在分类中的应用,并概括了DNA条形码在应用于物种分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多用户条形码病案流通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叙述了一个工作于NOVELL网上的多用户的条形码病案流通管理系统。系统采用Foxpro2.5数据库语言编程,暂设两个借还窗口。每个窗口设置一台586/75工作站,工作站带有一只CCD条形码阅读器。系统的软件分成借还管理、查询与催还、病案库管理、读者库管理、统计、系统维护共六个模块。据测度,用条形码阅读器完成一个借还操作只需0.5秒,极大地提高了病案流通的效率。同时,条形码阅读的几乎100%的准确率可以有效地杜绝以往人工登记病案号、姓名等所产生的差错,从而为杜绝病案在流通中的流失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B/S的检验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系统介绍了一种基于Web的B/S模式的检验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技术要求,该系统在我院推出使用后,促进了医院检验科自动化管理,完善了我院信息系统,促进了医院的管理,符合现代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临床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验血浆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再随机抽取我院门诊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I组,并以余小华[1]等报道的120例接受放射免疫检验的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I 组,对比三组的放射免疫及甲状腺球蛋白的分析结果。结果化学发光免疫检验方法的灵敏度及准确度均高于发射免疫检验方法,<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度,操作简便,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开发一套可满足ISO 15189质量管理体系的网络信息系统.方法 检验科根据ISO 15189质量管理体系提出软件要求.检验软件专业开发公司利用SQL Server 2000和Delphi7.0进行开发,系统包括样本条形码系统、样本登记系统、样本执行状态显示系统、条形码双向通讯系统、检验数据管理系统、室内质控管理系统、传染病统计报告系统、仪器管理系统、试剂/耗材管理系统、人事档案系统、持续改正管理系统.结果 这套系统功能强大,含盖面广.应用一年多来,实现了全院范围内的数据共享和通讯,优化了检验流程,检验科工作的每一环节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和规范管理,提高了检验质量.结论 这套软件方便实用,具备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临床输血样本为探究对象,在对100例临床输血样本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时分别采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和盐水法,观察并对照两种检验方法的的检验效果。结果100例采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检验的输血样本中,检查显示阳性的共有12例,阳性检出率为12%;100例采用盐水法检验的输血样本中,检查显示阳性的共有5例,阳性检出率为5%。在检验细胞的凝聚集数方面,低离子聚凝胺技术的检验效果也远高于盐水法的检验效果。结论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具有极高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能够有效的提高检验的灵敏度、有效性和检验准确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蚋是一种重要的医学与畜牧学昆虫,是人类盘尾丝虫病和河盲症的传播媒介。不同种类的蚋在形态学上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难以用传统形态学方法进行快速准确鉴定。DNA条形码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物种鉴定方法以其灵敏、精确、方便和客观的优势,在蚋科昆虫的分类鉴定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介绍DNA条形码的产生、发展和研究现状,探讨其在蚋科昆虫鉴定中应用的技术方法路线,并对DNA条形码技术在蚋科分类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叙述了国际上普遍使用的两种条形码标准HIBC和GS1。阐述了植入性医疗器械条形码追溯管理的流程。证明了条码技术在医用耗材管理中的便捷性、高效性和记录准确性。解决了植入物管理中产品识别难、验收甄别难、术后登记难、使用与收费不一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国内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初探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杨大干  张建国  朱阳军 《医学信息》2003,16(10):545-546
国内实验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医疗改革的深入,对实验室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国内外实验室的情况,提出了实验室信息系统将采用国际标准HL7、条形码及双向通信技术、从C/S向B/S模式转换、与HIS全面的无缝接合、功能强大及高度的自定义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病理标本条码化在我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渊  张耀欣 《医学信息》2005,18(11):1434-1435
随着医院HIS的建立和完善,条码技术已在检验信息管理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为让医院其他部门也能使用条码技术,并感受到条码技术带来的快捷和方便,我院将条码技术扩展应用到病理科,配合现有的医师诊间系统和病理科工作站,使病理标本从采集、传送到核对实现条码化、无纸化,规范了医生对病理标本的描述,方便了病理科工作人员的登记、核对和费用确认,减少了差错,推动和完善了医院信息化功能,提高了医院信息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双向控制技术在医院检验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铁英  陈戏墨 《医学信息》2008,21(6):783-784
本文简洁的论述了如何有效地利用双向控制技术实现医院检验设备全自动检测标本信息双向控制,建立医院信息系统和检验信息系统的无缝结合.使得医务人员在医院信息系统中任何一个工作站都可以方便发出检验信息,以及查询所需患者的检验结果.即从医生工作站发出检验信息.到标本采集、形成检验报告的信息传递过程操作简便、快捷,整个过程完全由计算机与采集患者标本上的条形码信息来自动控制每个环节,有效的避免了可能人为因素而产生检验信息传递过程的差错,大大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和检验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效地让他们从简单而繁琐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全心认真地对检验质量进行分析和控制,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前,蛋白质的痕量检测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像检测核酸的PCR那样高灵敏度的、可对目标蛋白进行扩增的技术。2003年,美国科学家Mirkin领导的课题组首次报道了生物条形码检测技术(bio-bar codes assay,BCA),可以对痕量蛋白进行检测。与临床上常规的ELISA法检测相比,其检测灵敏度可达它的106倍。本文针对BCA检测系统的技术要点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是以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工作流程为基础,参照国际标准HL7协议,结合条形码、仪器通讯等技术来研究和开发的,由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两部分组成。信息系统以实验室标本检测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管理为主,管理系统以实验室办公信息化和管理决策为主。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元月我院收住了孕30w四胞胎产妇,在我院病理产科进行保胎治疗4w,由于产妇妊娠水肿等并发症,于34w行剖宫产结束分娩。在住院期间,院领导及全院上下非常重视,我院组织了包括新生儿科、检验,手术等相关科室的全院会诊,成立了抢救小组,于2005年2月27日行剖宫产娩出,立即转入我院新生儿科救治,经过NICU的积极抢救和综合治疗,全部存活痊愈出院。目前随访,均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