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经过,总结其诊断和治疗的经验与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隐匿性乳腺癌诊断治疗方法。结果27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经腋窝淋巴结针吸或切除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其中5例完整保留乳房,6例行乳房象限切除术,16例行根治或改良根治术,所有患者术后均行化疗、放疗等治疗。结论腋窝淋巴结针吸或切除活检和免疫组化检查对隐匿性乳腺癌诊断有重要意义,治疗宜选择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并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隐匿性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ncer,OBC)为较少见的乳腺癌.  相似文献   

3.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治分析(附1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玉辉  唐利立  何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7):1101-1101,1108
目的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4年6月该科收治的14例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随访结果.结果所有病例均为女性,占同期乳癌的0.86%,14例患者均行乳腺钼靶摄片,异常者6例,双乳B超,3例考虑乳癌.13例行改良根治术,1例保乳根治术.随访至今,2例死亡,12例生存,其中1例带瘤生存,最长1例存活5 a.结论临床对女性腋窝肿块应高度警惕隐性乳癌可能,提高认识,影像学检查及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有助于乳腺原发灶检出.治疗予改良根治术或结合病情及自身愿望保留乳房手术综合化放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表现为腋下肿块的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例表现为腋下肿块的隐匿性乳腺癌发病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其效果。结果行腋淋巴结清扫术1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例,1例仅行腋淋巴结活检术。结论对于原因不明的腋下肿块应考虑到隐匿性乳腺癌可能。腋下肿块活检送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对于诊断隐匿性乳腺癌有重要意义。一经确诊,可选用乳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并辅以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隐匿性乳腺癌诊断和治疗方法 ,提高诊断准确率和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7例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随访结果。结果 :1 7例隐匿性乳腺癌首次诊断正确率为 35 .2 9% ( 6/1 7) ,钼靶 X线摄片、增强 CT、MR影像学检查的准确率分别为5 3.85 % ( 7/1 3)、62 .5 0 % ( 5 /8)、60 .0 0 % ( 3/5 ) ,腋下肿块穿刺活检准确率为 1 0 0 % ( 8/8)。 8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前行 2~ 4周期化疗 ,8例患者直接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1例保守治疗。术后辅助放、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生存率 68.75 % ( 1 1 /1 6) ,2例死于其他疾病 ,3例分别于术后 4年、4年、2年死于脑、肺、纵膈转移。 1例保守治疗患者发现后 2年死于脑转移。术前化疗患者生存率 75 .0 0 % ( 6/8)高于直接手术者 62 .5 0 % ( 5 /8)。结论 :提高认识和适宜的影像学检查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连续切片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原发灶的检出 ,术前化疗加乳癌改良根治术加术后辅助治疗是适宜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23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均以腋窝肿块为首发表现,7例粗针穿刺活检诊断为转移性腺癌。23例均行同侧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术后均予辅助化疗和放疗。结果术后随访平均7.3年,术后5年生存率为64.5%。9例患者因远处脏器转移而死亡。结论腋窝淋巴结活检对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治疗方式以改良根治术为主并辅以化、放疗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闫雷  董丽华 《吉林医学》2011,(1):126-128
隐匿性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ncer,OBC)一般是指以腋窝淋巴结转移(或腋窝淋巴结之外的远处转移)为首发表现,临床体检及影像学检查均未能发现乳腺原发病灶的一类乳腺癌。Halsted在.1907年首先报道了3例OBC患者,表现为腋窝淋巴结肿大而无乳房肿块,  相似文献   

8.
青年乳腺癌63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青年乳腺癌 (年龄≤ 35岁 )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岁以下青年乳腺癌 63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并随机抽取同期非青年乳腺癌 70例作为对照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之间的差异。结果 :63例中 ,病程为 3d至 35月 ,平均 1 1 .3月 ;病理分型以浸润性癌为主 ,占 93.7% ( 5 9/63) ;41例有腋下淋巴结转移 ,占 65 .1 % ;有1 0例为妊娠、哺乳期患者 ;随访率 1 0 0 % ,青年组 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79.4%、5 8.7% ;而对照组分别为 92 .7%、77.1 %。青年组根治术后 3年、5年复发转移率分别为 35 .0 %、5 5 .0 % ;而对照组分别为 1 5 .9%、31 .9% ,两组预后存在明显差异 ( P<0 .0 5 )。结论 :青年乳腺癌病程较长 ,浸润性癌为主 ,淋巴结转移率高 ,加之合并妊娠、哺乳 ,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发病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6例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例均以腋下肿块为首发症状且均予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3例,1例行乳腺可疑病灶切除+同侧腋淋巴结清扫术,2例单纯行患侧腋淋巴结清扫术,所有病例术后辅以放、化疗。结果:6例获随访0.5~8年,死亡2例。结论:对原因不明的腋下肿块,应考虑到隐匿性乳腺癌的可能,同时应予切除并送检病理确诊。一经确诊,宜选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单纯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以放、化疗;激素受体阳性者加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0.
隐匿性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ncer,OBC)是指以腋窝淋巴结转移性腺癌为主要症状,而无论查体或者传统影像学检查(主要是钼靶)均无法找到乳腺原发病灶的特殊类型乳腺癌,临床少见,其发病率仅占同期可切除乳腺癌的0.3%~0.8%。尽管大多数文献报道均提示OBC预后类似或优于原发病灶明确的同期(Ⅱ期)乳腺癌,但其诊断及治疗仍存在争议。笔者科室自2004年2月-2009年8月收治OBC6例,现回顾临床资料,就诊治方面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马其彬  向敏峰 《广西医学》2009,31(11):1643-1644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青年乳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治疗方式、预后情况。结果65例中浸润性非特殊癌占83.1%,浸润性特殊型癌占10.87%,非浸润性癌占6.0%,63.1%患者有腋淋巴结转移,淋巴结阳性〉3个占33.8%,3年和5年生存率为84.6%和70.8%。结论青年乳腺癌早期容易误诊,淋巴结转移率高,治疗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保乳手术应成为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术式,术后规范的辅助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隐匿性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ncer,OB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恶性肿瘤,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及临床特征.它的乳腺原发病灶隐匿,多以腋窝淋巴结转移性癌为首发症状,病理学检查提示乳腺来源,全身检查排除其他部位肿瘤转移.随着科研的进步和发展,对隐匿性乳腺癌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但其诊断及治疗仍存在争议.现结合相关文献及研究,对隐匿性乳腺癌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做一个简单的综述.  相似文献   

13.
邹智勇 《海南医学》2009,20(7):106-108
目的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992年2月至2008年3月我院5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病人中3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辅以放疗、化疗;2例行新辅助化疗后实施腋窝淋巴结清扫并继续使用有效的同方案辅助化疗、放疗,术后存活率差异元统计学意义。结论隐匿性乳腺癌5年存活率与淋巴结转移数目有关,行保留乳房的治疗不影响复发与生存。  相似文献   

14.
隐匿性乳腺癌是临床较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乳腺癌。笔者就1989年10月~1999年3月收治的6例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告,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见附表)附表 6例隐匿性乳腺癌临床资料病例年龄(岁)部位发现肿块至手术时间首发症状肿块大小(cm)手术方式病理诊断155左侧7个月左腋下肿块4×4×3根治术左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约0.5×0.6×0.8240左侧14个月左腋下肿块首发左乳外上象限局限皮肤增厚1×1×1根治术左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约0.3×0.4×0.5 364左侧2年左腋下肿块7×6×5尺动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 1992年2月至2008年3月我院5例隐匿性乳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病人中3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辅以放疗、化疗; 2例行辅助化疗后,实施腋窝淋巴结清扫并继续使用有效同方案辅助化疗、放疗,术后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隐匿性乳腺癌 5年存活率与淋巴结转移数目有关,行保留乳房的治疗,不影响复发与生存.  相似文献   

16.
叶增杰  梁木子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6):3260-3264
男性乳腺癌(BCM)属于罕见疾病,约占所有乳腺癌(BC)诊断病例的1%。相对于女性乳腺癌(BCW),BCM由于其发病率低的缘故而常被临床医生所忽视,过去绝大多数针对BC的临床试验也通常将男性患者排除在外,从而导致BCM的诊断和治疗陷入了无临床指南可用的现实困境。此外,受到中国文化因素的影响,BCM患者通常不会主动跟医生提及BC相关的临床信息,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本文通过文献的搜索,对BCM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潜在风险因素、临床表现与评估、病理特征、预后影响因素、治疗及检测、治疗后的随访及展望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临床工作者更好地了解以及治疗BCM提供一些建议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张斌  张永波  张建  胡杰 《海南医学》2014,25(4):550-551
目的 总结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例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9例均以腋窝肿块为首发症状,经针吸细胞学检查及肿块切除活检,确诊为隐匿性乳腺癌,9例均采用同侧乳腺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找到原发灶3例(检出率33.3%),平均直径0.5~0.8 cm,术后辅助化疗9例,加放疗3例,内分泌治疗2例,术后随访9例,生存5年以上者6例(占66.6%),3~5年2例,3年以下者1例,术后5年内死亡的3例中,2例死于骨转移,1例死于肺转移.结论 腋窝淋巴结活检及免疫组化检查对诊断隐匿性乳腺癌有重要价值,其治疗方式以乳腺改良根治术为主,术后辅以放疗、化疗及内分泌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5年间我院收治的33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33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并都得到随访;存活25例,死亡8例。死亡8例中同时性双侧乳腺癌2例,异时性6例,首发癌年龄均小于50岁;5年内死亡者3例均为Ⅲ期。结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预后与首发癌的年龄、病理分期及治疗是否及时有效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隐匿性乳腺癌(OBC )诊断、治疗、预后情况,总结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0例OBC患者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以腋窝肿大淋巴结为首发症状,病理证实为转移腺癌。其中7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2例行保留乳腺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1例仅行腋下肿块切除术。本组1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08个月。9例进一步手术患者中1例术后36个月死于肺转移、脑转移。1例术后局部复发,并带瘤生存。其中1例未接受进一步治疗的患者于确诊后22个月因浸润性导管癌行乳癌改良根治术,已存活3年,其余患者均无瘤生存5年以上。结论:以腋下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应高度警惕OBC可能,需行病理活检。治疗宜选择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后全乳放疗,并辅以必要的化疗、内分泌治疗及可能的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隐匿性乳腺癌诊断、治疗和预后情况,总结其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中,1例行乳腺癌标准根治术,9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例行保乳根治术。结果在接受乳腺癌标准或改良根治术的10例患者中,有2例(占20%)在术后病理连续切片中发现原发灶,原发灶的最大直径为0.5~0.8 cm,2例均为浸润性导管癌。全组12例患者均获得了随访,随访时间为9~120个月。12例获得随访的患者中,2例死亡,2例术后局部复发,现带瘤生存;有1例行保乳根治术患者于术后36个月因浸润性导管癌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其余患者均无病生存。结论对以腋下淋巴结肿大为惟一临床表现、经肿物穿刺活检或切除活检确认为转移性腺癌的女性患者,应高度怀疑隐匿性乳腺癌的可能性。隐匿性乳腺癌的治疗方式可采用,乳腺癌标准根治术、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根治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