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道微生态参与机体生理、代谢、营养、免疫等多种生理功能,影响多种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其中消化系统受肠道微生态影响最大。肠道菌群失调(intestinal dysbacteriosis)是许多疾病发生的病因或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一些全身性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其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在其与炎症性肠病、结直肠肿瘤、一些肝胆疾病和功能性胃肠病关系的研究中已取得一些研究成果。本文重点阐述肠道菌群与消化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通过探讨肠道菌群与疾病发生发展之间的机制及影响,加强临床工作者对相关疾病的认知。  相似文献   

2.
吴春芝  岳文  谷福根 《中国药房》2014,(24):2298-2302
目的:为临床更好地使用金匮肾气丸(片、煎剂)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金匮肾气丸(片、煎剂)的相关研究文献,对其主要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概述。结果与结论:金匮肾气丸(片、煎剂)在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及并发症、骨科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口腔疾病等的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其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疾病防治与健康维护方面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恶性淋巴瘤(ML)患者疾病感知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并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对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于该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142例ML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ML患者疾病感知得分为(54.81±10.93)分;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ML患者疾病感知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疾病分期、家庭关系、自我效能感、恐惧疾病进展程度(P<0.05)。结论 ML患者疾病感知度处于较高水平,影响疾病感知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可重点关注疾病分期较高、家庭关系较差的患者,通过改善其正性认知能力,提高个人自我效能感,以此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检索并统计分析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相关文献,分析其治疗方法以及治疗规律。结果关于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文献总共3721篇,文献中主要研究的中医治疗方法,包含内治和外治,使用频次最多的药方是香砂六君子汤。结论掌握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明确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用药规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从而让中医治疗在消化道疾病的治疗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病因复杂、病程长、难治愈等特点,目前银杏叶提取物的神经保护作用已被广泛认可,但其有效成分及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将根据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来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神经的保护作用,主要从其改善Aβ聚集、抗炎、抗氧化、抗凋亡、保护线粒体、调节能量代谢等角度来研究其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中医骨科疾病是常见的中医临床疾病,掌握其发病规律是预防和合理治疗的基础。中医骨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解剖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解剖学角度研究了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等中医骨科疾病的发病规律,探讨了其好发部位与原因,从而进一步强调在树立中医整体观念的同时,应加强对解剖学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科传染性疾病的分布情况、发展趋势及防控措施。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儿科门诊收治的231例传染性疾病病例,分析各传染性疾病的种类及发展趋势,并对儿科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方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腹泻病、水痘、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科传染病的主流疾病,可能是由于其未被列入免疫计划及尚未有有效疫苗投入使用有关。麻疹、白喉、脊髓灰质炎和百日咳等占传染性疾病的比例显著降低,甚至消失,可能与其已经列入传染性疾病免疫计划有关。11月是儿科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时间,11月病例数约占全年儿科传染性疾病病例数的13.85%。结论规范传染病门诊管理、加强儿科传染病预检分诊,开展免疫计划及健康宣教,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是控制儿科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并分析中职学校学生常见疾病的防治对策。方法对我地区2000、2004、2008年等2个时期中职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其常见疾病,例如视力低下、贫血与呼吸系统疾病等,并对其疾病状况、程度和防治对策等进行分析。结果 8年间,我国贫血患病学生人数不断下降;呼吸系统疾病学生人数不断下降,而视力低下疾病的患病学生数居高不下。结论对中职学生的常见疾病进行调查研究,并积极的开展防治工作有助于降低其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对保障学生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脑动脉硬化、脑梗死、脑溢血等一系列疾病。虽然病在心或脑,但其根源皆在动脉粥样硬化,故统称为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如今是我国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居我国人口死因的第一位。  相似文献   

10.
免疫系统疾病中皮肤纤维化疾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就皮肤纤维化疾病相关的重要受体分子TLR3的组成、功能及其参与的信号转导途径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并对其在皮肤纤维化疾病的机理研究进行了初步预测和分析,揭示了TLR3在纤维化疾病治疗和抗纤维化药物开发过程中具有理论指导、靶向研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类器官是高度保留其来源组织器官特性的体外3D组织培养物,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类器官可以作为研究疾病的体外模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疾病的病理生理和分子机制,为遗传性疾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技术支撑。该文将围绕类器官技术在儿童遗传性疾病中的应用,着重介绍其在模拟疾病模型、矫正遗传缺陷、个性化治疗方面的优势及潜在的发展前景,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泌尿系疾病检测中实施尿常规、尿细菌培养联合检测的效果。方法以泌尿系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选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其均接受尿常规以及尿细菌培养检测,对其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泌尿系疾病患者经尿细菌培养检测,其阳性检出率为98.00%,其中检出克雷伯氏菌10.00%,变形杆菌7.00%,棒杆菌属3.00%,粪肠球菌7.00%,铜绿假单胞菌3.00%,大肠埃希菌29.00%,其他均属39.00%;泌尿系疾病患者经尿常规+尿细菌培养检测、尿细菌培养检测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尿常规的阳性检出率(P<0.05);尿常规+尿细菌培养检测与尿细菌培养检测的阳性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系疾病患者接受尿常规与尿细菌培养联合检测,能够更加准确对其疾病判断,从而对其疾病的确诊以及相关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我院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绥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9):3001-3001
目的:了解我院2007年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方法:根据我院2007年度上报的住院病人疾病分类报表,对其疾病构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07年住院病人计10755例次,前10位疾病人数为9532例次,占住院病人数的88.6%。前10位疾病构成依次为: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肿瘤、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神经系统疾病。结论:加强前10位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复方丹参注射液是一种具有扩张血管、抗过氧化及改善微循环等药理作用的中药制剂,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上多种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等,其治疗多种疾病的疗效已得到临床证实,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疾病需要适当辅以丹参液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好发于生育期妇女,25~45岁居多,其主要症状是痛经、月经不调、性生活不和谐、不孕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疾病的特点,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促进疾病愈合的关键。其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辅以药物治疗。我院2008年5月-2011年5月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相似文献   

16.
老年痴呆是老年人常患的一类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疾病,其病程隐蔽,进展缓慢,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老年痴呆根据其病因主要分为脑变性疾病引起的痴呆(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脑血管病引起的痴呆、混合型痴呆三大类。目前,对老年痴呆尚无特效或逆转疾病进展的治疗药物,因此,加强老年痴呆的护理对于提高痴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缓疾病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药源性肺部疾病的致病药物及临床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呼吸系统疾病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因药物导致的肺部疾病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药源性肺部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具有涉及的药物范围广、疾病的种类多、发病机制复杂、起病方式差异大等特点。本文综述了可导致药物性肺炎、肺纤维化、哮喘、肺水肿、肺栓塞、肺出血、肺癌、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炎等疾病的药物及可能的致病机制。提示药源性肺部疾病在其诊断、治疗、预后及其潜在的用药危险因素等方面均应引起医师足够的重视。呼吸系统疾病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因药物导致的肺部疾病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药源性肺部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具有涉及的药物范围广、疾病的种类多、发病机制复杂、起病方式差异大等特点。本文综述了可导致药物性肺炎、肺纤维化、哮喘、肺水肿、肺栓塞、肺出血、肺癌、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炎等疾病的药物及可能的致病机制。提示药源性肺部疾病在其诊断、治疗、预后及其潜在的用药危险因素等方面均应引起医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秦赞 《中国医药指南》2014,(13):113-114
目的观察急诊门诊危重症患者的例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急诊门诊在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97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97例患者中,因创伤、中毒、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就诊的人数居多;创伤、中毒患者中以青年患者居多,其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年、老年患者(P<0.05);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均以老年患者和中年患者居多,其患病人数显著高于青年患者(P<0.05);在97例急重症患者中,有3例在转运至医院的过程中死亡,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为4.1%(4/97)。结论探讨急诊室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可为急诊室抢救、人员配置提供合理依据,其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引起的血糖变化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其能够引发高血糖、脂质代谢紊乱、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多种疾病。其对于心脑血管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本文将对其展开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感知的特点以及对其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疾病感知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对192例COPD患者进行调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COPD患者的疾病感知状况总分为(136.28±16.11)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营养因子、体力活动因子、压力控制因子平均分分别为(2.79±0.52)、(1.36±0.48)、(2.31±0.39)分。患者对疾病的感知程度对其行为方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分别解释了营养状况、体力活动与压力控制状况总变异的29.0%、42.0%、21.0%。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患者对疾病的感知状况,注重其对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改善患者对疾病的感知认知程度,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选择与坚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