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无锡市锡山区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狂犬病发病情况,为制定狂犬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锡山区2011-2017年狂犬病暴露人群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7年锡山区共报告狂犬病暴露者59 486例,年平均暴露率为1 067.60/10万。暴露高峰是7月,最低是1月或2月,呈现"春季上升,夏秋季高峰,冬季回落"的特点。报告暴露人数前3位分别为锡山人民医院东亭分院、锡山中医医院东港院区和锡山人民医院安镇分院。男女性别比为1.06:1,年龄以16~45岁最多,占40.12%。暴露人群以被犬致伤最多,占78.86%;伤口部位以上肢最多,占48.32%;伤口仅一处者为主,占87.92%;受伤程度以浅层者为主,占84.14%。99.94%的暴露者及时进行伤口处理,99.13%的暴露者主动接种狂犬病疫苗,仅5.31%的暴露者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11-2017年锡山区报告1起一犬伤多人事件,无人发病。报告1例狂犬病病例,为宰杀野犬时病毒通过破损皮肤感染人体。结论无锡市锡山区狂犬病暴露人群有不同的地区、年龄、性别分布特征,预防狂犬病的关键在于多部门的联防联控,相关部门应加强犬类管理,提高狂犬病暴露后规范处置率、抗血清应用率,以减少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狂犬病暴露人群及狂犬病流行特征,评价预防处置效果,为预防和控制狂犬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11年德庆县狂犬病暴露人群资料及狂犬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1年德庆县狂犬病暴露年平均暴露率为840.33/10万,夏秋季为暴露高峰,伤人动物以犬类为主,暴露者以中老年较多,男性多于女性(1.25∶1),四肢伤为主(84.24%),大部分暴露者规范处理伤口(93.81%),全部伤者注射疫苗,但Ⅲ级暴露中仅有少数人(12.60%)联合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暴露者中有少部分人(0.27%)为一犬伤多人事件的致伤者;2004~2011年德庆县狂犬病年均发病率为0.30/10万,病死率100.00%。2005年德庆县政府实行人和犬的免费免疫后,2006~2007年无病例发生。发病以夏秋季较多,后乡片乡镇发病为主(7/9),特别是莫村镇(占33.33%),发病以男性以及青壮年较多。全部病例均没有及时规范处理伤口和注射疫苗,其中3例病例是一犬伤多人事件暴露者,一犬伤多人事件比一犬伤一人事件的危害性大(RR=179.81)。[结论]预防控制狂犬病要政府重视,提高犬只免疫率,暴露后及时规范医学处置,政府加大投入提高犬伤医学处置的可支付性,发生一犬伤多人事件要及时报告及时调查干预,加强健康宣教普及狂犬病防制知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情况,为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1年受动物致伤就诊的可疑狂犬病暴露者,采用《狂犬病暴露人群门诊登记表》登记资料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 4 859例狂犬病暴露者中,男性3 034例(占62.44%),女性1 825例(占37.56%)。4~10月份受伤者3 753例,占总暴露人群的77.24%;0~14岁2578例,占总暴露人群的53.06%。伤人动物主要为犬类,4 411例,占90.78%。伤口部位主要为下肢2 922例,占60.14%。III级暴露人群最多3 950例,占81.29%。所有暴露者经正确处理伤口,全程规范接种狂犬病疫苗,未出现狂犬病患者。结论 4~10月份是狂犬病暴露者多发季节,暴露人群以0~14岁儿童为主;伤人动物主要为犬类;暴露主要为下肢、III级暴露。暴露后及时正确处置,能够有效防止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杞县狂犬病暴露者犬伤特点和流行病学特征,为狂犬病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份到杞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就诊的犬伤患者,回顾性分析各狂犬病暴露者的登记资料。结果 2014年门诊共接诊3372例,16~45岁被咬伤人数最多,占60.11%;致伤动物主要是犬,占87.57%;受伤部位以四肢为多,占77.25%;Ⅱ级3251例(96.41%),Ⅲ级121例(3.59%),伤口处理者占88.79%,全程接种狂犬疫苗者占91.19%,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者占5.49%。结论杞县狂犬病暴露人数较多,应做好犬类动物管理及免疫工作,同时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免疫接种率,接种门诊医护人员及时正确的处理伤口是狂犬病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平塘县狂犬病人群暴露及流行情况,为防制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平塘县2008-2012年狂犬病暴露人群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平塘县2008-2012年狂犬病暴露年均暴露率为992.44/10万,各年暴露率呈上升趋势,夏秋季暴露者较多,伤人动物主要以犬类为主,暴露者中以14岁以上者居多,男性多于女性(1.47︰1),四肢伤者为主,占85.80%,绝大数暴露者规范处理伤口(96.79%),暴露后疫苗接种率100%,但Ⅲ级暴露者中仅有24.29%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狂犬病年均发病率为0.49/10万,病死率100%。结论预防控制狂犬病工作,政府应高度重视,提高犬的免疫率,应实行拴养或圈养,最大限度降低犬的伤人率,暴露后要及时规范处理伤口,及时接种疫苗,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普及狂犬病防制知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遵义市就诊狂犬病暴露者特点,为狂犬病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12月份到遵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就诊的狂犬病暴露者,根据登记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2年门诊共接诊3 146例,各年龄组均有病例,以4~9月份居多,占了63.16%;致伤动物主要是犬,占83.69%;受伤部位以四肢为多,占了87.03%;II级2 241例(71.23%),III级887例(28.19%),暴露地点75.05%在家中。结论及时、规范地处置狂犬病暴露者,提高伤口处理和狂犬疫苗接种及时性,是科学、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狂犬病暴露就诊者致伤动物、伤口处置及防病知识情况,探讨防控对策。方法对2013年到河池市金城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的狂犬病暴露就诊者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 184例暴露者中犬、猫伤人占92.56%。暴露高发于3月至10月,12岁以下儿童稍多,以四肢一处Ⅲ级暴露为主。伤口规范处理者占59.63%,24h内就诊者占84.21%,按时接种疫苗者占90.54%,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者占14.82%,暴露者对狂犬病防病知识了解不多。结论应将防控关口前移,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开展动物免疫建立免疫屏障和规范暴露者处置。  相似文献   

8.
钦南区2006—2007年狂犬病暴露人群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钦南区狂犬病暴露人群基本特征,为制定狂犬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07年在狂犬病预防接种门诊接受诊治的被犬、猫等动物咬(抓)伤暴露人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两年共报告暴露者8712人,年平均暴露率111.69/10万;男性占60.20%,女性占39.80%。20~49岁青壮年占65.43%。在各年龄组中,上肢和下肢被犬伤人数均位居前两位,0~岁组中头面部被犬伤率24.96%,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5~10月份犬伤者占55.39%,其余6个月的犬者占44.61%;职业以农民为主(78.34%);暴露动物以犬为主(91.15%),其次为猫;被犬主动袭击致伤者以Ⅲ度伤为主(85.42%);暴露后伤口处理规范者占81.54%,不规范者占16.69%,未处理者占1.77%。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占90.63%,在Ⅲ度犬伤者抗狂犬免疫球旦白和血清使用率仅为8.39%。结论:钦南区对狂犬病防治工作采取了有效措施,但危险因素仍然较高。只有在政府相关部门、犬主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下,钦南区的犬只数量、犬咬伤人数才会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常州市居民狂犬病暴露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狂犬病防治对策。方法对2011年在常州市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部就诊的5 904例狂犬病暴露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常州市狂犬病暴露人群主要为2059岁的青壮年,占65.80%;暴露时间以夏秋季居多,占84.28%,7月为暴露高峰(占19.12%)。暴露后24h内就诊者占69.16%;被犬致伤者最多,占80.79%;致伤部位以下肢最为常见(占71.31%),伤害程度以Ⅱ级暴露为主;Ⅲ级暴露者使用免疫球蛋白者仅占23.31%。结论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暴露人群规范处置率,是狂犬病预防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灵山县2016—2022年14 464例狂犬病暴露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相关危险因素,为狂犬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狂犬病暴露者根据门诊登记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4 464例狂犬病暴露者中,女性8 241例,男性6 223例,男女性别比为1∶1.32。0~<10岁年龄组暴露最多,占32.00%。暴露者以农民、学生及散居儿童居多,分别占46.00%、20.00%、14.00%。暴露部位以上、下肢为主,分别占46.72%和42.64%。6~9月为狂犬病暴露高发季节,共5 635例,占38.96%。犬和猫为主要致伤动物,分别占60.15%和30.50%。狂犬病暴露者中24 h内就诊的占88.42%。以Ⅲ级暴露为主,占85.56%;暴露后伤口规范处置率达100.00%,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9.91%,Ⅲ级暴露后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为37.31%。结论 灵山县狂犬病暴露季节多在夏秋季节,农民、学生是狂犬病暴露的高风险人群。应进一步加强犬猫(特别是农村放养犬只)的免疫与管理,针对农村人群加强狂犬病预防及处置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农民预防意识和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1.
5738例狂犬病暴露者流行病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5 738例狂犬病暴露者有关资料,为控制狂犬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两个狂犬病门诊监测点2005年被动物伤害就诊者(以下称“暴露者”)的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两个门诊2005年共收治5 738例暴露者;流行地区以农村为主,占66.02%;1~12月份均有发生,4~8月份最多,占57.11%;各年龄组均有暴露,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6月龄,以0~14岁组为主,占42.20%。男女之比1.46∶1。暴露部位以下肢为主,占58.16%;咬伤程度,以Ⅱ度为主,占75.24%;伤口及时处理占67.04%。伤人动物以犬为主,占总数的85.62%。犬免疫率为1.97%。结论狂犬病暴露人群以犬伤为主,少儿为重点暴露人群。加强防病知识宣传,加强对宿主动物的管理,减少暴露机会,规范处理伤口及疫苗免疫,是减少发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孝昌县2015年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现状,为狂犬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孝昌县2015年预防接种门诊狂犬病暴露者处置登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SPSS17.0和Excel2003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 226例狂犬病暴露者中,男女性别比为1.5:1;31~70岁最多占55.21%;犬伤占65.87%,猫伤占24.67%;各月份病例报告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致病高峰在5—9月;伤口以手和下肢居多,且以浅表和多部位伤多见;伤害程序以Ⅲ级暴露者居多;暴露者致伤后24 h内就诊占80.00%;完成全程免疫接种占85.21%,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者占29.25%。结论孝昌县对2 226例狂犬病暴露者采取了有力的措施,今后要加大培训,提高对暴露后伤口处理技术及水平;加强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广泛宣传,提倡人群暴露前免疫,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犬类动物的免疫,控制动物间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重庆市涪陵区2007-2011年狂犬病流行现状和特征,分析发病原因,探讨今后的防控对策。方法将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相关资料导出,将2007-2011年收集的狂犬病个案调查表数据录入EpiData,使用SPSS和Excel做分析。结果 2007-2011年,涪陵区共报告狂犬病37例,均死亡。年平均报告发病率0.73/10万,死亡率0.73/10万,病死率为100%。发病男女性别比为2.08∶1,发病年龄最小9岁,最大83岁;发病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1.2%,农村病例占85.3%。伤人犬只中,家犬占40.5%,流浪犬占59.5%,所有伤人犬只均无免疫史。暴露后自行一般处理5例,未处理21例;均未注射狂犬疫苗和人免疫球蛋白。结论狂犬病全年均可以发生,狂犬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高峰,夏秋季为高发季节。狂犬病的防制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加强管理,密切配合,建立联动机制,加大对狂犬病的防治工作力度,积极开展犬只检疫和监测;要广泛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做好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对狂犬病严重危害性的认识,使群众规范养犬和主动给犬只接种疫苗,增强群众暴露后能主动、及时接受伤口规范处理与全程免疫的防病意识,同时应降低或减免伤口处置和疫苗接种等相关费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深圳市坪山区犬伤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狂犬病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2019年坪山区犬伤暴露人群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15-2019年坪山区犬伤暴露人数逐年递增,暴露率自2016年起逐年增加,2019年为1 245.79/10万,男性略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37∶1;伤人动物主要是宠物犬,家犬,涉及人员12 558例,占60.64%,受伤部位主要为上下肢,占92.65%,暴露者主要是青壮年,占52.56%。91.34%的患者来就诊时已对伤口进行处理,暴露分级为III级的占52.16%,5 455例接种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占26.34%。结论深圳市坪山区应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对犬伤暴露人群及时规范的处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福建省CDC门诊狂犬病暴露后的预防处置现状,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09年1~12月主动到接种门诊进行狂犬病免疫预防处置者,对登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 584例动物致伤暴露者,男多于女,性别比1.2∶1,20~60岁占65.7%,犬伤占72.0%,致伤高峰在7~9月,伤口以下肢为主,且以浅层和多部位伤多见,暴露者受伤后24 h内就诊者占75.0%,伤后暴露者未能处理或不能正确处理占24.2%,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者占就诊的26.8%。[结论]暴露后预防处置对预防狂犬病发挥重要的作用,今后将继续落实暴露人群的规范处置,加强对群众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防治知识,提高高危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到被动物致伤后及时清洗伤口,并到疾控或医疗机构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马鞍山市当前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状况及处置状况,为加强本市的狂犬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预防医学门诊部2008年全年门诊日志登记资料。结果2008年马鞍山市预防医学门诊部共接诊6 322份病例,暴露人群覆盖各年龄组,其中10岁以下儿童和20~59岁成人居多,占总量的68.5%。男3 189例,占50.6%;女3 133例,占49.4%;男女暴露差异无显著性(P〉0.05)。肇事动物以犬为主,占95.8%;其次为猫,占2.3%;伤口及时清洗率为58%。在1d内就诊占95%以上。有暴露前接种史的占0.2%。III级暴露患者联合应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比例为35.2%。结论目前人们对狂犬病暴露后的处置意识较强,疫苗接种意识较好,但对伤口的及时处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暴露前免疫意识淡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使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长春市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进一步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012年度长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接受诊治的狂犬病暴露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狂犬病暴露人群的季节分布4月份开始上升,8月份为高峰。年龄分布:16~30岁最高(占34.33%),46岁最低(占16.68%)。Ⅱ级暴露者为90.00%,Ⅲ级暴露者为8.00%;职业构成:工人占40.00%,儿童最低占4.00%。全年均有狂犬病暴露人群出现,8月份为高峰;在职业分布中以工人、农民为最高;在分级暴露中Ⅱ级暴露人群最高,均为家养宠物犬、猫所致。结论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犬类动物的管理及免疫工作,提高暴露人群预防免疫接种及伤口的处理,狂犬疫苗接种和被动免疫制剂的应用是降低狂犬病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黑龙江省受伤害动物人群暴露后处理的状况及其效果,为狂犬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保健门诊接受暴露后预防处理人群的基本资料。根据资料,分析动物致伤特点、伤害程度、伤口处理、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人用免疫球蛋白的情况。结果 4 936例暴露后接受预防处理;81.87%被犬咬伤,全部接受狂犬病疫苗全程免疫;836例使用狂犬病人用免疫球蛋白,占20.10%。4 936例中男性3 512人,占71.15%;女性1424人,占28.85%。Ⅱ级暴露955人,占19.35%;Ⅲ级暴露3 981人,占80.65%。结论暴露后能及时正确处理伤口,使用高效、可靠的狂犬病疫苗和(或)狂犬病人用免疫球蛋白,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2009年青神县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了解狂犬病发展的潜在诱发因素和狂犬病疫情真实动态,为下一步防控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青神县发生2例狂犬病例,符合临床诊断病例,有犬伤暴露史,无疫苗免疫史,狂犬病临床症状典型,潜伏期均在30 d左右,2者无联系,无相关性,呈散在发病。疫点2007-09/2009-09既往2年犬伤暴露1 062人,伤口规范处理522人(49.2%),伤口未处理35人(3.2%);有507人注射了狂犬病疫苗,占犬伤人员的47.7%,555人未注射疫苗,占52.3%。结论青神县狂犬伤暴露者规范处理及疫苗注射率较低,有再次发生狂犬病病例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济南市历城区疾控中心狂犬病暴露门诊暴露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狂犬病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2017年历城区疾控中心狂犬病暴露门诊暴露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5~2017年共报告狂犬病暴露病例11 641例,伤人动物主要是犬类(8 164例、占70.13%),春夏季为暴露高峰;以上肢暴露为主(6 815例、占58.54%),患者大部分进行了伤口处理(11 530例、占99.05%),92.99%(10 710/11 517)的患者按免疫程序全程接种狂犬疫苗,但在Ⅲ级暴露中,仅16.80%(1 277/7 603)的患者使用了狂犬免疫球蛋白。结论 2015~2017济南市历城区疾控中心狂犬病暴露门诊暴露病例较多,以犬伤为主,上肢暴露占大部分,狂犬疫苗接种率高,狂犬免疫球蛋白接种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