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烧伤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烧伤创面分泌物的细菌检出情况及耐药性。方法:采集92例烧伤病人不同时期的创面分泌物,用普通细菌培养方法,进行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结果:三个时期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是81.8%、30.8%.0%,感染主要菌种是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能、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阿米卡星、亚胺培能敏感、两者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早期烧伤创面细菌感染率高,耐药性高,应及时进行烧伤创面细菌培养,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216例烧伤创面感染菌株调查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16例烧伤感染患者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细菌培养、分离与鉴定按卫生部《临床细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共检出250株细菌,其中非发酵菌100株(40%);革兰氏阳性球菌74株(29.6%);肠杆菌科细菌57株(22.8%);复合感染50例(2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烧伤感染的两个主要菌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首选药为环丙沙星(CIP),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首选药物为万古霉素(VAN),不宜使用氨苄青霉素(AMP)。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烧伤病人创面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2013-12解放军某医院烧伤科病人创面分泌物标本,分析检出菌株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结果:426例病人标本中,325例细菌培养有阳性结果,共检出细菌603株,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461株,占76.45%,革兰阳性(G+)球菌142株,23.55%。前三位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155株(25.70%),铜绿假单胞菌120株(19.9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72株(11.95%),敏感较高的常见抗生素有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万古霉素。结论:烧伤感染后细菌耐药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不论革兰阴性杆菌还是革兰阳性球菌,其耐药率均较高,提示必须合理、规范地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病原菌的耐药性及其分布与抗生素 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抗生素的不断更新换代,用量不断增加,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为此,掌握引起感染的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谱,建立合理的用药制度及良好的选药习惯,对提高临床疗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护人体微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解我院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谱,我们对1994~1996年度我院临床各科送检标本细菌培养及其药敏试验结果结合我院各类抗生素的耗量情况作了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我院临床送检的血、尿、痰、脓液、分泌物等各类标本,对1994~1996年度的10731株病原菌均经常规鉴定与进行药敏试验。1.2 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随着抗生素的不断更新换代,用量不断增加,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为此,掌握引起感染的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谱,建立合理的用药制度及良好的选药习惯,对提高临床疗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护人体微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解我院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谱,我们对1994~1996年度我院临床各科送检标本细菌培养及其药敏试验结果结合我院各类抗生素的耗量情况作了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建伟  张荣厚  宋明辉 《重庆医学》2016,(17):2389-2392
目的:了解该院烧伤患者感染病原菌标本来源、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该院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全军烧伤中心送检的3595份标本的来源、分布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送检标本中烧伤创面分泌物占69.49%,阳性率达到了81.51%;血液占19.55%,阳性率达到了23.90%;共检出244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G -)占58.2%,革兰阳性菌(G +)占38.69%,真菌9种76株,占3.11%,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为最高,占总病原菌的22.66%;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各检出菌有多药耐药性;G +对万古霉素敏感,G -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结论烧伤科细菌感染以 G -为主,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率有下降的趋势,在检出率方面 MRSA 有增多的趋势,临床应重视根据药敏试验用药,以延缓细菌耐药率。  相似文献   

7.
常见致病菌耐药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玉峰  姜典会 《中原医刊》2003,30(11):32-33
目的: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方法: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我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培养分离的1143株病原菌,从种类、感染部位及对药物敏感性进行汇总及分析。结果:①菌种:G 245株,占21.43%;G-菌730株,占63.87%;真菌168株,占14.70%。其中G 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G-菌以大肠杆菌、肠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铜绿假单孢菌、变形杆菌为主。②感染部位:下呼吸道416株,占36.40%,以铜绿假单孢菌、克雷伯氏菌属、表皮葡萄球菌为主;手术切口222株,占19.42%,以铜绿假单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属为主;泌尿道286株,占25.02%,以大肠杆菌、肠杆菌属、真菌为主;其他部位:218株,占19.07%,以大肠杆菌、肠杆菌属感染为主。③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G 菌对新青Ⅱ、红霉素、丁胺卡那、链霉素耐药率较高,为66-80%,G-菌对羧苄青霉素耐药率较高,为62-77%。结论:①临床医师要根据药敏实验结果,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②逐步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计算机进行院内感染和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8.
李国锋  王晓娜  秦阳华 《河北医学》2013,(12):1830-1833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从烧伤感染患者的创面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的鉴定及药敏鉴定卡,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对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的446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G-)杆菌312株,占69.96%,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G+)球菌133株,占29.82%,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l株,占0.22%,为白色假丝酵母茵。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检出率为71.59%。结论: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G-)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且主要致病菌常为多药耐药。加强其病原茵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减少多药耐药菌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11.
郭宏  韩晓东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2):1236-1239
目的:了解烧伤感染创面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提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策略。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07年11月间我院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做细菌培养、鉴定及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198例烧伤感染创面分泌物中共检出致病菌155株,阳性率为78.3%,革兰阴性菌多于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仍是烧伤患者创面感染优势菌种。葡萄球菌属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结论: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上升,金黄色葡萄球菌排名第一,铜绿假单胞菌相对减少,耐药菌株普遍存在,且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了解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05年度我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性特点。方法:对临床送检标本按常规进行病原菌分离,采用Vitek—Two和ATB—Express系统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对相应抗生素的MIC值并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的指导原则判定细菌耐药性。结果:共分离2352株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感染类型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念株菌和肠球菌的分离率与2004年比相明显增高。分离率排名前十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热带念珠菌、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药物敏感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生素的耐药率较低。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对肠球菌和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所试抗真菌药物保持较高的敏感率。结论:临床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和耐药性已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医院感染占相当大的比例,引起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严重,耐药性监测对临床正确的抗生素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创面细菌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对326例烧伤患者不同阶段的创面分泌物进行多次采集并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对革兰阴性及阳性菌的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检出革兰阴性杆菌219株,病原菌的69.52%,比例最高的为铜绿假单胞菌(25.71%);革兰阳性球菌占25.08%,比例最高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9.52%)。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最高(97.45%),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21.12%);鲍曼不动杆菌对氨曲南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均为100.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29.59%);大肠埃希菌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最高(79.48%),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0.00%);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最高(88.26%),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最低(1.42%)。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均最高(94.62%,96.37%),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最低(均为0.00%)。结论: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病原菌类型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并且耐药现象日益严重,临床上应掌握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并及时监测耐药情况,以指导合理用药,控制再次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分析近5年烧伤病房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笔者单位烧伤病房住院患者的血液、痰、粪、中段尿、创面分泌物、静脉导管、气管套管等标本分离获得的菌株,对各年度检出菌株的菌种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5年间送检标本检出细菌中,革兰阴性(G-)菌株数远远多于革兰阳性(G+)菌株数(平均分离率G-菌占83.2%,G+菌占16.8%),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是近5年来主要病原菌.动态观察病原菌耐药性可见,耐药率大幅度上升,对常用抗菌药物严重耐药,部分检出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已完全耐药.结论 烧伤科病房存在多种院内感染病原菌,且菌种不断变迁,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的第二大优势菌种,且细菌耐药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15.
八例烧伤创面脓毒症的治疗经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为提高烧伤创面脓毒症的治疗水平,研究并总结烧伤创面脓毒症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方法 自1997年9月-1998年10月我科共连续收治8例烧伤创面面脓毒症患者,全部救治成功,其中6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2例并发脓毒性休克,在这些患者中,感染组织切除前,切除后,生命体征平稳时分别对创面及痂下组织的菌种进行了培养和分离,并测定了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  相似文献   

16.
李俊民 《基层医学论坛》2013,(34):4517-4520
目的调查感染菌群分布趋势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我院2004年7月-2012年12月共9年的药敏试验病原菌分离及耐药性数据,分析病原菌耐药的因素。结果送检7344份标本,共分离病原菌2195株,细菌的耐药性极为严重。结论细菌耐药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抗菌药物的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是医务人员的基本职责。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在烧伤创面患者中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纳入且收治的62例烧伤创面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进行随机分组,将行常规治疗的31例患者纳入参照组,将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31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对比观察参照组与实验组烧伤创面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烧伤创面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瘢痕指数、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实验组修复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烧伤创面患者不同负压值下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瘢痕指数、NRS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应用在烧伤创面患者中作用显著,可改善愈合质量,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8.
123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蔡木发  崔国辉 《海南医学》2012,23(6):101-103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检测,应用WHONET软件进行耐药统计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最常见分离自痰标本(69.1%),其次是伤口分泌物(14.6%)。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较低的的药物依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4.4%)、亚胺培南(27.6%)、阿米卡星(39.0%)、头孢他啶(40.7%)、氨曲南(46.7%),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较严重,耐药率在52.8%~92.7%之间。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较严重,合理用药及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血培养中的革兰阴性(G-)杆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的Bact/ALERT 3D 60血培养仪和美国BD公司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分离到的G-杆菌中,主要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铜绿假单胞菌等,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亚胺培南(IPM)、阿米卡星(AN)、美洛配能(MEM)的耐药率均〈10%;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对阿米卡星(AN)、美洛配能(MEM)、亚胺培南(IPM)的耐药率分别为10.5%、7.9%、5.3%: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GM)、多粘菌素(CL)的耐药率分别为5.0%、0.0%。三种常见分离菌对其余抗生素耐药率都相对较高,有的甚至已经100%耐药。结论本院血培养中分离出的常见三种G-杆菌中耐药率严重,应引起临床重视,必须严格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庞伟君  陈广斌  林湛 《中国热带医学》2006,6(6):1056-1057,1000
目的分析本地区临床分离菌耐药情况,探讨临床抗菌用药方案,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对2003年1月~2005年1月临床标本分离出的细菌及其药敏试验作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 1 719株病原菌中,G^+菌563株,占32.8%,G^-菌1 156株,占67.2%.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多见.G^-菌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多见.相当多部分G^+菌及G^-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严重.对G^+菌最敏感的是万古霉素,对G^-菌最敏感的是泰能. 结论本地区常见致病菌耐药性广泛,临床上应合理用药.用药前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及减少耐药的发生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