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作用原理.方法:通过综合分析近10年来中、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报道和实验研究等相关文献.结果:西医认为机体免疫活性细胞异常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对川崎病的发病及并发症的发生起重要作用.中医认为本病属温病范畴,可按卫气营血进行辨证论治,其发病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和外感温热邪毒有关,热毒血瘀交阻为主要病机.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临床疗效确切,有良好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3.
王军仓  赵明德 《新中医》1995,27(5):32-34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川崎病4例王军仓,赵明德主题词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疗法,温病/中西医结合疗法,卫气营血辨证儿童川崎病,又称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MCLS),为婴儿及儿童时期一种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其临床以皮肤多形性斑丘疹,眼结膜充血,口...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川崎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证候和诊断作了分析和阐述,并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阐述了川崎病的辨证施治及疗效,同时结合病例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川崎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儿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性改变为主的急性发热性小儿疾病 ,以 5岁以内的男孩多见。自 1999年 6月~2 0 0 0年 12月 ,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 32例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观察病例共 32例 ,其中男 19例 ,女 13例 ;年龄 8个月~ 4岁半 ;病程 6~ 11天。临床以发热 5天以上 ,周身散在皮疹 ,双眼结膜充血 ,口腔粘膜潮红 ,咽充血 ,唇红而干、裂 ,颈部淋巴结肿大 ,手足硬肿 ,后期出现指、趾端膜状脱皮为特征。实验室检查 :血小板计数增高者 32例 ,血沉增快者 2 8例 ,EB病毒抗体阳性者 8例。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冠…  相似文献   

6.
不完全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小儿急性发热出疹性的疑难杂症,病因至今未明,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方法.通过文献整理与总结,比较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对此病的认识,并对此病的认识进行文献整理与总结,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的思路,将病程分为3个阶段,提出中西医诊断方法,对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思路进行阐述.以期提高疗效,改善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症状,缩短其病程.  相似文献   

7.
川崎病的中西医证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80例临床观察北京东单儿童医院(100006)王卫玲,崔彩善,贾俊英关键词川崎病,中西医结合,热入营血,气阴两虚夹瘀川崎病于1967年首次报道以来,发病数逐年增加。本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小儿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以持续发热、粘膜皮肤的...  相似文献   

9.
韩晓燕 《光明中医》2013,28(2):347-348
目的探讨中西医疗法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确诊川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例,治疗组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口服阿司匹林配合中医辨证论治的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单纯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口服阿司匹林,均半个月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21.4,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西医联合疗法治疗川崎病比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更佳,并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医对川崎病的认识及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 (Kawasaki'sdisease ,KD) ,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mucocutaneouslymphonodesyndrome ,MCLS) ,是儿科一种独特的以血管炎为中心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淋巴结肿大。此病可累及心血管系统 ,表现为冠状动脉损害 ,如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扩张或狭窄 ;部分患者可发生冠状动脉局部出血、心肌梗死 ,甚至猝死。这种致命性的儿科常见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已引起世界广泛关注 ,目前认为KD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西医治疗KD疗效尚不满意 ,而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的案例报道…  相似文献   

11.
1病历介绍 患儿,女,28个月,因发热、咳嗽5d,伴皮疹1d于1994年10月12日入院。患儿5d前起发热,体温波动在38.5~39.5℃,夜间尤甚,伴咳嗽、有痰,近1d躯干皮肤出现小红疹。拟“急性支气管炎”收入院治疗。入院检查:精神倦,体温39℃,颈淋巴结肿大如黄豆大小,唇红干,咽红,舌质红,苔薄白,脉数。住院第2天患儿仍发热不退,手足背肿胀,查血常规:  相似文献   

12.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以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异常为特征的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本病的发病在种族及地区之间差别很大,白种人发病最高,黑种人最低,黄种人介乎两者之间。患病率每10万人西方l06~307人,亚洲为44~82人,非洲为3l~58人。发病率每10万人西方为12~20人,亚洲10人,非洲4.5人。其中39岁以下者发病占lO%,40~49岁为20%,50~59岁为40[1],京沪两地60岁以上人群中PD的患病率约达1%[2],是中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明显,本病的发病率将日…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2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以发热、皮疹、皮肤粘膜充血、淋巴结肿大为特点。可累及心血管系统,损害冠状动脉,成为小儿冠心病的原因,引起严重后果。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2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符合日本MCLS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2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20例枣庄市薛城人民医院(277000)陈增芳关键词川崎病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观察我院1990~1996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2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符合日本川崎病研究班拟定的诊断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小儿川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作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川崎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临床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缓解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川崎病临床效果。方法:本样本回顾分析60例小儿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别以西药组和中西结合用药组治疗,并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均有腹痛、呕吐、腹泻等不适1例,调整药物剂量即可。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川崎病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川崎病也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目前世界上多采用阿斯匹林、潘生丁、丙种球蛋白、少数用激素治疗。笔者于1998年至今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川崎病5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亦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系由日本学者川崎富于1967年首次报道,以急性发热、出疹、口腔黏膜溃疡糜烂(临床多见杨梅舌)、手足水肿、颈部  相似文献   

19.
川崎病是近二、三十年发现的儿科自限性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病因至今未明,西医缺乏特殊治疗方法,而中医治疗本病有一定疗效,报道日见增多,本文综述1986 ̄1994年有关文献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鉴别诊断等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川崎病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将川崎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于入院第1、2、3、4周测查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第1周PLT、MPV值相近,第2、3、4周PLT、MPV值两组有明显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对PIT参数干预的有效性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