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 CT、MRI在 Graves眼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36例经临床和 (或 )实验室检查诊断 Graves眼病的 CT扫描、MRI等临床资料。结果 :眼球突出 2 9例 ,眼外肌肿胀 36例、眶尖眼外肌增厚 14例 ,视神经增粗 6例、眼上静脉扩张 2例、泪腺肿大 1例。结论 :CT、MRI检查可做为Graves眼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Graves病眼眶的CT特征,评估CT诊断Graves眼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00例(200个眼眶)Graves病的眼眶CT,在CT图像上测定了眼外肌的密度和大小,眼球位置,并与正常值比较,与临床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61例(61%)患者至少有一条增粗的眼外肌:l7例(17%)患者有眼外肌密度减低,显示有脂肪浸润;56例(56%)患者有突眼。75例(75%)患者有突眼或眼外肌异常。75例(75%)患者CT诊断为Graves眼病,临床检查诊断69例(69%),二者联合应用使Graves眼病诊断率提高至84%。结论 Graves眼病的CT特征为眼外肌增粗,密度减低,突眼,泪腺肿大前移,上眼静脉增粗。眼眶CT扫描特别是眼眶的定量CT,评价眼外肌的大小和密度,眼球的位置对诊断Graves眼病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超、CT及MRI对Graves眼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全部病例均做B超、CT、MRI检查。常规行头部轴位、矢状位、冠状位、视神经平行位扫描。结果:病变发生在双眼者5例,单眼者2例。全部眼肌受累的2例,剩余依序受累,其中侵及上下直肌7例,内直肌6例,外直肌4例,上下斜肌2例,均表现为肌腹肥大;4例视神经受到影响。结论:Graves眼病多累及下直肌,其次为内直肌,上直肌及外直肌,受累眼外肌肌腹一致性肥大,肌附着点正常。B超、CT及MRI均可见特征性影像改变,其中MRI可进行多方位扫描,观察上述变化优于B超及CT。  相似文献   

4.
CT扫描对Graves眼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扫描在Graves眼病诊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7例经临床证实的Graves眼病轴位及冠状位CT资料以及临床资料。结果  3 7例Graves眼病CT观察 ,Ⅰ度突眼 3 1例 (83 .78% ) ,Ⅱ度突眼 2例 (5 .41% ) ,无突眼 4例 (10 .81% )。双侧眼外肌受累 3 0例 (81.0 8% ) ,单侧眼外肌受累 3例 (8.11% ) ,无眼外肌受累 4例(10 .81% )。其中内直肌增粗 63条 ,下直肌增粗 5 3条 ,上直肌增粗 44条 ,外直肌增粗 3 4条。眶尖密度增高 7侧 ,泪腺增大 5侧 ,视神经增粗 5侧 ,眼睑肿胀 6侧。CT增强检查 2 6例 ,均呈轻、中度强化。结论 冠状位及轴位CT扫描可作为Graves眼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并能判断突眼程度及眼外肌受累程度 ,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许承志 《广西医学》2012,34(5):647-648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Graves眼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经临床证实的Graves眼病的CT影像资料.结果 Ⅰ度眼球突出41眼,Ⅱ度眼突6眼,正常7眼.双眼外肌受累20例,单眼外肌受累7例;眼内直肌受累38条,下直肌31条,上直肌21条,外直肌12条,视神经增粗8条.泪腺肿大4例,眶内脂肪密度增高7例,眼上静脉增粗6例.结论 眼眶CT扫描能定量反映眼球突出情况,明确眼外肌肥大及其周围组织结构改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Graves眼病提供可靠依据,对其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坤福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143-144
目的探讨MSCT、MRI在Graves眼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临床证实的Graves眼病患者的MSCT及MRI资料,MSCT及MRI由2名放射科医师阅片并取得一致性意见,对病变的部位、大小及特征作出评价。结果眼球突出42例(一侧突眼24例,双侧突眼18例),突出程度为15~28mm;34例有眼外肌不同程度肥厚(单侧肥厚7例,双侧肥厚27例),其中下直肌31条,内直肌23条,上直肌12条,外直肌5条,眼外肌肥厚处直径最大值达15mm;8例球后脂肪增多及信号异常;3例视神经及2例泪腺累及。结论Graves眼病的MSCT及MRI表现有特征性,依据典型MRI表现可以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Graves眼病CT扫描表现 ,探讨其在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3例Graves眼病CT影像资料 ;结果 :CT显示眼外肌肥厚 3 3例 ,眼球突出 2 7例 ,眶突尖密度增高 1 9例 ,泪腺增大 5例 ,视神经增粗 4例 ;结论 ;因CT阳性发现率高 ,可作为Graves眼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T扫描在Graves‘‘眼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1例Craves’眼病CT影像资料。结果 CT扫描显示眼外肌肥厚151例,眼球突出74例,眶尖密度增高50例,视神径增粗17例,筛骨纸板压迫征4例,结论 因CT阳性发现率高,可作为Graves’眼病诊断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CT扫描表现,探讨CT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6例(87眼)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TAO患者CT表现,分析影像学特点。结果46例(87眼)CT扫描结果均表现为眼外肌肿大,受累眼外肌下直肌66眼(75.9%),内直肌64眼(73.6%),上直肌45眼(51.7%),外直肌21眼(24.1%),眼球突出82眼(94.2%),眶内脂肪改变60眼(69.0%)。TAO患者CT检查的主要表现为眼外肌肥大、眼球突出等。结论CT检查可发现TAO患者具有较多影像学特征性表现。CT检查是对TAO的诊断、鉴别诊断、辅助诊断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甲状腺相关眼病累及眼球外肌的核磁共振(MRI)表现及其解剖学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MRI扫描资料和临床资料完整的甲状腺相关眼病的病例,经临床或B超证实.着重观察眼球外肌受累的范围及程度.结果 36例49眼患者眼眶MRI示双侧或单侧眼球外肌受累,受累频率为:下直肌31条(63.26%),内直肌26条(53.06%),外直肌22条(44.89%),提上睑肌19条(38.77%),上直肌18条(36.73%);眼球外肌厚度明显大于正常眼球外肌(P<0.05);MRI表现中眼球外肌受累占75.51%,球后组织受累占30.61%,眼睑、泪腺受累占28.57%,视神经受累占20.41%.结论 甲状腺相关眼病最常见多条眼球外肌受累,同时受累的还有眼球后的视神经等,MRI能显示解剖细节,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IKI对甲基强的松龙治疗Graves眼病的时机选择和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分析56例经临床和(或)实验室检查诊断Graves眼病的MRI临床资料及其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时机。结果治疗前后T2信号均明显降低,Adhoc评分下降越明显,则T2信号下降幅度越明显。结论MRI检查可做为Graves眼病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眼眶MRI在不同分期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眼病患者检测中的影像学特征及意义。方法:选取32例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眼病(Grave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无任何眼科疾病的3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眼眶MRI检查,比较两组Graves眼病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泪腺横断位短径、横断位长径、横断位截面积、冠状位短径、冠状位长径、冠状位截面积、泪腺与同侧颞肌的信号强度比(SIR)、体积等各定量参数,并分析泪腺/颞肌SIR与临床活动性评分(CAS)相关性分析、Graves眼病眼眶MRI影像学特征,统计MRI诊断Graves眼病不同分期符合率。结果:观察组泪腺横断位短径、横断位长径、横断位截面积、冠状位短径、冠状位长径、冠状位截面积、体积、泪腺/颞肌SIR值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ves眼病活动期泪腺横断位短径、横断位长径、横断位截面积、冠状位短径、冠状位长径、冠状位截面积值与非活动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活动期泪腺/颞肌SIR值较非活动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检验可知,泪腺/颞肌SIR与CAS评分之间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ves眼病患者多数表现为双侧眼球突出,肌锥内外脂肪组织增多,纺锤样增粗,其中以肌腹增粗为主;眶尖部视神经受到压迫;MRI诊断Graves眼病不同分期符合率为84.38%。结论:活动期与非活动期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眼病患者眼眶MRI检测的泪腺定量参数不等,使用脂肪抑制T2加权序列可提高活动期患者眼外肌内水肿和炎性成分辨别敏感度,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3.
陈艺  陈静 《广西医学》2010,32(2):186-187
目的探讨CT诊断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的价值。方法198例(260眼)TAO患者行CT检查,分析影像学特点。结果198例(260眼)CT扫描结果均表现为眼外肌肿大,受累眼外肌下直肌197眼(75.8%),内直肌168眼(64.6%),上直肌111眼(42.7%),外直肌81眼(31.2%)。CT检查尚可发现TAO患者其他较多影像学特征表现。结论CT检查为TAO可靠的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4.
CT在甲状腺相关眼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的CT扫描表现,探讨CT检查在TAO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30例正常人和30例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TAO患者的各60只眼眶的CT表现.结果 TAO患者眼外肌较正常人增大 (P<0.05),其中内直肌最常受累(76.6%),其次为下直肌 (66.7%)、上直肌(46.7%)和外直肌 (33.3%).TAO患者与正常人各眼外肌密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尚可发现TAO患者其他较多影像学特征改变.结论 TAO患者CT检查的特征性表现主要为眼外肌肥大、眼球突出等.CT检查对TAO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措施都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常成人眶尖的CT和MRI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明确CT和RI检查对眶尖正常结构的显示能力和正常表现。方法:对40例正常成人分别进行研究,20例行CT检查,常规行横断及冠状位扫描,20例行MRI检查,MRI检查行横断、冠状及斜矢状位扫描,常规T1WI、T2WI序列。结果:HRCT显示眶尖骨性结构及交通清晰;常规CT及MRI显示眶尖内结构;①视神经:100%显示,其中MRI27.5%可区分视神经和蛛网膜下腔。②MRI冠状位动眼神经显示率85%,鼻睫神经22.5%,外展神经22.5%,额神经、泪腺神经及滑车神经未显示。CT不能显示上述神经。③CT显示眼动脉95%,显示眼上静脉70%。MRI显示上述结构分别为95%、47.5%、。④显示总腱环及眼外肌以冠状位为佳。总腱环只能在MRI显示,显示率达85%,眼外肌中,上斜肌显示率CT为80%,MRI为95%,其余眼外肌均100%显示。⑤眶尖脂肪分布:肌锥内脂肪均显示,肌锥外脂肪CT显示率为85%,MRI显示率为100%,眶上裂区脂肪CT为45%,MRI为77.5%。结论:HRCT能清晰显示眶尖骨性构成,常规CT及MRI检查也能显示眶尖内重要解剖结构,以MRI更优。对眶尖内神经及总腱环与眼外肌起始部观察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排CT和1.5TMRI在诊断眶尖区外伤的价值。方法:53例眶尖区外伤病例行64排CT和1.5T MRI检查。结果:64排CT显示本组眼眶壁全部骨折,视神经损伤32例,眼外肌损伤37例,球后血肿12例。1.5T MRI显示视神经损伤47例,眼外肌损伤51例,球后血肿11例。结论:1.5TMRI检查对外伤性视神经和眼外肌损伤等软组织损伤优于64排CT检查,而64排CT检查对眶壁骨折优于1.5TMRI检查。  相似文献   

17.
浸润性突眼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光新 《医学文选》2005,24(5):843-845
浸润性突眼又称内分泌突眼、浸润性眼病、恶性突眼、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Graves眼病(Graves ophthalmopathy,GO)等,是Graves病最常见的甲状腺外表现,在临床上表现为突眼、畏光、流泪、结膜充血、复视、斜视、视野缺损或视力下降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浸润性突眼的特异性组织学变化是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氨基葡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堆集,眼外肌肥大,眼球后脂肪细胞增加,后期结缔组织增生并发生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Graves眼病(GO)眼外肌厚度的变化。方法:采用B超检测40例(80只眼)正常人和38例(51只眼)甲亢患者以及22例(36只眼)GO患者的眼外肌厚度。结果:GO组与甲亢组、正常对照组的各直肌厚度、肌肉指数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甲亢组与正常对照组的下直肌、上直肌、外直肌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甲亢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内直肌、肌肉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B型超声诊断仪能够理想检测活体GO眼外肌的厚度。  相似文献   

19.
早期GRAVES病眼型的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实验室检测与超声,CT影像学在GRAVES眼病中的诊断价值,了解早期GRAVES病眼型的实验室特点和影象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经确诊为GRAVES眼病的32例患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及眼眶超声、CT扫描等临床资料。结果:32例中FT3FT4均在正常范围内,TRH兴奋实验中出现不能兴奋或弱反应的有26例,符合率为81.3%;影像学特征为:单眼或双眼多条眼外肌呈梭型肿胀增粗,眼眶B超诊断符合率为87.5%。CT扫描诊断符合率为78.1%。B超和CT结合分析诊断符合率为90.6%。结论:GRAVES病早期甲状腺功能可正常,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功能异常,实验室检测与影像学对诊断GRAVES眼病都有较高的符合率,可作为GRAVES眼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眼眶特发性炎性假瘤(IOIP)的CT和MRI表现特征,以提高对眼眶特发性炎性假瘤的认识和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0月间80例(89只眼)IOIP患者CT及MR/资料,总结IOIP的影像学特征。结果①肌炎型IOIP:多条眼外肌受累18只眼,单条7只眼,16只眼(66.7%),同时累及肌腹和肌腱。眼外肌受累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外、下、内、上直肌。MRI检查呈等T1、略高T2信号。眶内其它组织受累17例,眶外侵犯4例。②肿块型IOIP:多数病灶形态不规则(18/21),边界不清楚(15/21)。5例“铸型”征阳性,7例眶尖脂肪影消失。MRI检查呈等T1、等或略高T2信号,信号不均匀。邻近组织受累18例,眶外侵犯3例。③泪腺炎型IOIP:泪腺扁长形肿胀,“铸型”征阳性,边缘模糊,密度均匀,增强后明显强化。MRI检查呈略高T1,T2信号。邻近组织受累7例。④巩膜炎及视神经炎型IOIP:4例眼环增厚,边缘模糊。其中3例累及视神经眶内段,2例增强后眼环明显强化。1例仅视神经边缘毛糙。邻近组织受累4例。⑤混合型IOIP:融合以上几型表现,呈多样化特征。结论IOIP的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但多具有炎性特征,眶内多种组织同时受累而以某一种组织为主。CT扫描可作为IOIP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MRI对IOIP有无颅内受累的显示比CT更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