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MDR1基因产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MDR1基因表达产物P-糖蛋白(P-gp)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链亲和素-生物素法检测126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P-gp的表达。结果(1)P-gp总的阳性表达率为56.3%(71/126);(2)腺癌与鳞癌之间,鳞癌与腺鳞癌之间P-gp的表达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腺鳞癌P-gp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腺癌(P<0.05);(3)P-gp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病理分期及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P-gp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且与病理类型有一定关系,提示在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P-gp高度表达类型肺癌的化疗中,应重视P-gp介导的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多药耐药基因MDR1基因多态性与其表达及与化疗血液毒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提取92例乳腺癌患者外周静脉血DNA,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MDR1外显子(exon)26(C3435T)位点的多态性,并用RT-qPCR方法检测该92例患者癌组织及其中26例配对癌旁组织MDR1 mRNA的表达。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3435T位点多态性与化疗血液学毒性的关系。 结果:92例乳腺癌中, C3435T位点CC,CT,TT 3种基因型分别占21.7%(20/92),62.0%(57/92)和16.3%(15/92),所有乳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MDR1 mRNA表达,但各基因型间MDR1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73,P=0.841);癌组织MDR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3.83±5.27) vs. (1.81±4.42),t=2.522,P=0.018]。C3435T各基因型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型中性粒细胞减少(III~IV度)的发生频率(5.0%)明显低于CT和TT型(26.3%和46.7%;χ2=8.075,P=0.018,95%CI=0.017~0.022),而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等方面各基因型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 结论:乳腺癌患者MDR1基因C3435T位点多态性与MDR1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关系,CT和TT型患者化疗后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3.
多药耐药基因及其产物与肾脏移植(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多药耐药基因(MDR-1)及其产物P-糖蛋白(P-GP)正常的结构、分布及其生理功能,对P-GP在肾移植受者中的表达机制、与急、慢性排异及环孢菌素(CsA)的关系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5.
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 探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nm23-H1的表达水平与肺癌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46例人非小细胞肺癌中nm23-H1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王建睿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280-281
目的:从多方面探讨支气管肺癌的支气管镜检查特点分析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癌患者125例,均行胸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同时对临床资料进行调查。结果:诊断阳性率为88.0%,中央型肺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周围型肺癌(P相似文献   

7.
无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p53\,nm23-H1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淋巴结转移与大肠癌的预后密切相关,尽管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大大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但还有20%~30%的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患者生存少于5年[1]。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无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p53、nm23H1的表达,分析其与5年生存的关系,探讨其能否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指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材料 1990年~1993年间在我院行直肠癌根治术,均无淋巴结及肝转移,术后均未进行放疗和化疗的直肠腺癌患者石蜡切片82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39例,中位年龄48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清异常糖链糖蛋白(TAP)表达和细胞免疫功能对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9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肺癌根治术加术后辅助化疗,n=28)和对照组(单纯化疗,n=21)。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AP表达和细胞免疫功能指标,采用卡氏(KPS)评分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TAP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TAP表达阳性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1、3个月,TAP表达阳性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TAP表达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CD4/CD8比值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后3个月,CD4/CD8比值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CD4/CD8比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PS评分显示,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的有效率为57.1%,对照组为38.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 结论血清TAP和细胞免疫功能可作为评估肺癌预后疗效、复发的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型肺癌组织中CUG结合蛋白1(CUGBP1)mRNA及蛋白的表达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1年4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57例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男32例,女25例;年龄43~74(60.6±8.9)岁。通过半定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癌组织及周围正常组织CUGBP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所有患者术后每2个月电话随访1次,采用肿瘤进展时间(TTP)作为观察评估指标,分析CUGBP1 mRNA及临床病理各指标与预后的关系。采用χ^2检验对CUGBP1 mRNA及蛋白的表达进行统计分析,采用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CUGBP1 mRNA对于肺癌预后的意义。结果CUGBP1 mRNA及CUGBP1蛋白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TNM分期及分化密切相关。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CUGBP1 mRNA[P=0.0074,HR=3.701,95%CI(1.420,9.648)]、TNM分期[P〈0.0001,HR=4.043,95%CI(2.098,7.794)]及年龄(P=0.0018,HR=3.207,95%CI(1.544,6.664)]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CUGBP1 mRNA及蛋白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CUGBP1 mRNA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肿瘤的细胞耐药性,以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为亲本,以递增阿霉素剂量的方法,历时8个月,成功地诱导建立了一株耐药细胞亚株BIU-87/ADM。通过生物学鉴定发现此细胞对阿霉素的相对耐受度较亲本细胞提高了6.3倍,对阿霉素类似物柔红霉素、表阿霉素及天然生物碱类抗癌药长春新碱、鬼臼乙叉甙有明显的交叉耐药性,对顺铂、丝裂毒素则无交叉耐药性。为进一步阐明其耐药机理,应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免疫细胞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非癌性肺组织 P糖蛋白的表达情况及肺癌原发灶与肺癌淋巴结转移灶中 P糖蛋白表达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链亲和素生物素法检测16 例非癌性肺组织、41 例肺癌原发灶及肺癌淋巴结转移灶中 P糖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16 例非癌性肺组织中, P糖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12.5% (2/16)。肺癌原发灶 P糖蛋白阳性表达27 例中,其淋巴结转移灶 P糖蛋白阳性表达21 例(77.8% ),阴性表达6 例;原发灶 P糖蛋白阴性表达14 例中,其淋巴结转移灶均无阳性表达。肺癌淋巴结转移灶 R糖蛋白的表达与肺癌原发灶 P糖蛋白的表达有关( P< 0.01)。 结论  P糖蛋白在非癌性肺组织中也有表达,但阳性表达率较低。肺癌原发灶与肺癌淋巴结转移灶中 P糖蛋白的表达有关,原发灶阳性表达者,其转移性淋巴结多数亦呈阳性表达;原发灶阴性表达者,其转移性淋巴结均呈阴性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1(LRIG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表达、相关信号通路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依靠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LRIG1 基因mRNA 在NSCLC 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依靠蛋白相互作用(STRING)数据库构建LRIG1 蛋白- 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对相关蛋白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进行富集。同时分析比较LRIG1 基因表达与NSCLC 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的关系。选取手术治疗的96 例NSCLC 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RIG1 蛋白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对数据库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LRIG1 基因在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而在癌组织中表达较低;与LRIG1 蛋白相互作用较为紧密的10 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富集显著(P <0.001);共表达分析显示, L- 型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α1D 亚基(CACNA1D)基因与LRIG1 基因正向共表达最为明显(r =0.51, P <0.05),而G 蛋白信号转导调节因子20(RGS20)基因与LRIG1 基因负向共表达最为明显(r =–0.49, P <0.05);LRIG1 基因生物学过程、细胞成分和分子功能主要分别富集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的负调控、胞质囊泡部和磷脂酰肌醇-4,5- 二磷酸3-激酶活性等;LRIG1基因主要富集于癌症中的蛋白多糖、内吞作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 激酶/ 蛋白激酶B(PI3K-AKT) 信号通路、Ras 相关蛋白1(RAP1) 信号通路、癌症的途径和ras 等肿瘤相关信号通路;LRIG1 基因mRNA 高表组患者的总生存期高于低表达组[(风险比(HR)=0.74,P <0.05)],而两组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0,P =0.97);LRIG1 蛋白在NSCLC 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组织(P <0.05)。LRIG1 蛋白高表达与NSCLC 患者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及纵膈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结论:LRIG1 基因在NSCLC 癌组织中低表达,并与患者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总生存期有关。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了解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在肺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术中取19例肺癌患者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提取组织总核糖核酸(RNA),用逆转录共扩增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测定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肺癌组织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1),肺癌患者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基因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呈负相关(r=-0.467,P<0.05);与肿瘤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在阻止肺癌的浸润、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年轻和高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与生存率,探讨高龄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特点。方法根椐上海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数据统计,选取我院2002年1~12月手术的17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年龄分为年轻组(〈50岁,89例)和高龄组(〉70岁,89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计算。结果高龄组患者中鳞状细胞癌比例高于年轻组(Х^2=9.281,P=0.000),而性别、吸烟人数、病理类型、TNM分期、手术方式、术后放化疗等临床特征及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5.569,P〉0.05)。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者高龄组高于年轻组(Х^2=14.053,13.044,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龄组高于年轻组(Х^2=12.842,P=0.000);高龄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43%,33.53%和27.83%;年轻组分别为77.78%,46.67%和44.0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风险相对较高,应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手术可获得与年轻患者接近的长期生存率,仍是值得首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含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1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 I motif,ADAMTS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65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DAMTS1的表达,采用妒检验分析ADAMTS1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ADAMTS1表达及其他临床病理特征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ADAMTS1的表达阳性率为40%(26/65),癌旁组织为85%(55/65),结直肠癌组织较低(X=27.546,P〈0.001)。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其ADAMTS1的表达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X=5.329,P=0.021)。ADAMTS1表达阴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7个月,而ADAMTS1表达阳性者为70个月,ADAMTS1表达阳性者的生存情况较好(X=10.151,P=0.001)。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RR=3.782,95% CI:1.509-9.476,P=0.005)、淋巴结转移(RR=3.107,95% CI:1.186-8.138,P=0.021)和ADAMTS1表达情况(RR=2.020,95% CI:1.071-3.809,P=-0.030)均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及ADAMTSI表达阳性者的预后较好。结论ADAMTS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低表达;ADAMTS1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ADAMTS1表达阳性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好于ADAMTS1表达阴性者,提示其是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手术切除小细胞肺癌(SCLC)P53蛋白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取根治术后>5年,术前未放疗、化疗标本32例;石蜡切片,ABC染色。结果P53蛋白表达总阳性率81.3%(26/32);P53蛋白表达与性别、吸烟、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原发病灶大小相关不显著(P>0.05)。术后2年内死亡组P53阳性率100%(14/14),>5年死亡组42.9%(3/7)(P<0.01)。前者死亡风险比后者高2倍。脑转移者P53阳性率85.7%(6/7)。结论P53蛋白在SCLC中有高表达,它与SCLC术后的近期死亡及脑转移有关,对判断预后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VEGF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以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44例乳腺癌患者、13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40例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清VEGF水平,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其组织中VEGF、雌激素受体(ER)和原癌基因C-erbB-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预后因素如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血清和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113.88pg/ml,20723.99)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55.79pg/ml,3594.74),P〈0.001,而乳腺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41.30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和组织中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48,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血清和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129.60pg/ml,28506.82)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80.80pg/ml,14656.73),P〈0.01;血清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P〈0.01),但与患者年龄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乳腺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与组织中ER表达呈负相关(r=-0.45,P〈0.05),与C-erbB-2表达呈正相关(r=0.48,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呈正相关,且与其临床预后有关,可作为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