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0例脾脏外伤诊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脾脏外伤一经诊断为脾破裂 ,大都需要急诊手术治疗。传统手术方式拟行脾切除术 ,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辅以相应的手术方式。本文收治 70例脾脏外伤 ,其中 13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 ,术式选择 :尽量保留脾脏 ,行脾部分切除或行脾组织移植术 ,保留脾功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创伤性脾破裂保留脾脏治疗5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脾破裂保脾方法和疗效.方法 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采取保脾治疗57例创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6 例,单纯缝合修补7例,用结缔组织片缝合修补13例,脾部分切除3例,脾脏切除合并自体脾脏片大网膜移植28例.结果 治愈56例,1例死于合并腹膜后血肿及慢性肝病,其中4例并发脾切除热,平均住院时间11.7 d.结论 根据脾损伤的程度和患者全身情况,选择适宜的保留脾脏治疗方法既保留脾脏功能,又能安全有效地抢救生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贾红 《护理研究》2004,18(24):2199-2199
脾脏因组织脆、不易止血、缝合、修补 ,因此脾破裂后常规行剖腹脾切除术。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 ,人们对脾脏的功能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脾切除后引起感染的增加 ,使人们对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这一传统观念产生了动摇[1] 。自体脾组织片移植术是脾保留手术尤为重要的一类。我院自 2 0 0 1年 2月—2 0 0 4年 1月共对 1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脾破裂病人施行了自体脾组织片移植手术治疗 ,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 12例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14岁~ 3 7岁 ,平均年龄 2 9岁。 12例均为腹部闭合性损伤引起脾破…  相似文献   

4.
对创伤性脾破裂如果处理不当,易造成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危及生命。目前治疗方法多是切除破裂的脾脏,为降低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PSI)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我院1991~2004年针对脾脏破裂的部位,选择性行脾修补术1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中,男9例,女2例;年龄16~47岁,平均31·5岁。脾损伤原因:车祸伤8例,坠落伤2例,刺伤1例。脾损伤部位:下极7例,上极、近脾门各2例;2处裂伤4例,3处裂伤1例。合并左侧肋骨骨折8例,失血性休克5例,肝破裂2例,左侧血气胸、左肾挫裂伤各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均在8小时以内。1·2手术方式本组均为…  相似文献   

5.
我院外科近 2 0年来收治外伤性肝破裂 86例 ,其中严重肝外伤 2 8例 ,手术治愈 2 4例 ,死亡 4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4例 ,女 4例。年龄 1 6~ 6 3岁。闭合性损伤 2 7例 ,开放性损伤 1例。损伤部位与程度 :右肝 1 7例 ,左肝 5例 ,全肝多发损伤 6例 ;肝裂口长度均大于1 0cm ,深度大于 3cm ,其中伴肝静脉损伤 1例 ,腔静脉损伤 3例。本组同时合并严重脑外伤 1例 ,血气胸肋骨骨折 8例 ,脾破裂 3例 ,小肠破裂 2例 ,胰十二指肠破裂、肾破裂各 1例 ,多发性骨折 7例。本组病人来院时血压均在 90 / 6 0mmHg以下 ,…  相似文献   

6.
闭合性胰腺损伤少见 ,但常合并多脏器损伤 ,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 ,即使手术探查 ,也容易漏诊。我院 1993~ 2 0 0 3年共收治闭合性胰腺损伤 2 0例 ,现就漏诊原因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中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16~ 6 2岁 ,平均 39岁。1 2 受伤原因 车祸伤 12例 ,高处坠落伤 8例 ,全部合并有多脏器损伤 ,其中合并两个脏器损伤 5例 ,3个脏器损伤 5例 ,4个脏器以上者 5例。1 3 合并伤部位 脾破裂、膈肌破裂各 7例 ,肝破裂 6例 ,结肠损伤 4例 ,胃挫伤、十二指肠挫伤、肠系膜破裂、肾破裂、肋骨骨折并血气胸及骨盆…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脾破裂大出血病情危急,术中紧急阻断脾门制止出血,将碎脾托起暴露在浅视野内操作是挽救病人生命,赢得手术时间,正确选择有关脾破裂手术方式的关键。1993年元月~1997年7月我院对19例脾破裂大出血的患者,应用软肠钳阻断脾门,大盐水巾填塞脾窝托起脾脏,顺利完成脾破裂大出血的有关手术处理,无一例死亡。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外伤性脾破裂大出血共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12~61岁。均为胸腹部闭合性损伤,以失血性休克急诊入院。1.2脾损伤情况:按Gall和Scheele1980年提出的4级分类法[1],M2级2例,3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保留脾脏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方式,总结保脾手术的经验。方法:对2003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8例外伤性脾破裂保留脾脏手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1例脾缝合术失败二次手术。其中纤维蛋白胶喷洒加凝胶海绵压迫18例,脾缝合术5例,脾部分切除术5例。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选择适当的保脾手术,对患者近期保全生命是安全的,远期免疫功能的保全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9.
创伤性膈疝八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创伤性膈疝很少单独存在 ,临床上往往因对本病缺乏重视或认识不足 ,极易造成漏诊或误诊。我院自1989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创伤性膈疝 2 3例 ,误诊或漏诊 8例 ,漏误诊率 34 8%。现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例均为男性 ;年龄 2 1~ 38岁。致伤原因 :急性开放性胸腹联合伤 1例 ,为锐器伤 ;急性闭合性损伤 5例 ,其中车祸伤 3例 ,塌方挤压伤及坠落伤各 1例。陈旧性膈疝 2例。创伤部位 :左侧 7例 ,右侧 1例。1 2 合并伤 本组 8例均有合并伤 ,其中合并脑外伤 4例 ,多发肋骨骨折伴血气胸 7例 ,肺裂伤、脾破裂及…  相似文献   

10.
外科手术是治疗脾损伤的主要手段。但鉴如脾脏在免疫等多种功能方面的重要地位 ,选择何种术式方能尽可能多地保留脾组织以期保留脾脏的功能 ,需要在术中作出决断和选择。本文就我院 1996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收治的脾损伤手术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6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我院共收治脾损伤 3 6例 ,非手术治疗成功 5例 ,占 13 .89%。手术治疗 3 1例 ,其中男 2 4例 ,女 7例 ;年龄 7岁 1例 ,其余为 2 2~ 65岁。 1例为子弹穿透伤 ,3 0例为闭合性损伤 ,主要合并伤为 :肝破裂、胆囊破裂 1例。胰挫伤 5例 ,左肾挫伤 3例 ,肋…  相似文献   

11.
创伤性膈肌破裂17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 1990年 1月~ 1999年 12月共收治创伤性膈肌破裂 36例 ,其中误诊误治的有 17例 ,占 47%。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6例 ,女 1例 ;年龄 13~ 6 5岁。急性损伤 13例 ,陈旧性损伤 4例 ;开放性损伤 7例 ,闭合性损伤 10例 ,12例有合并伤。剖胸手术 6例 ,剖腹手术 11例 ,其中剖腹后再剖胸3例。受伤至入院时间分别为 1小时~ 10年 ,其中伤后 2 4小时内入院 13例 ,伤后 2天~ 10年入院 4例。 12例合并有其他脏器伤 ,占 70 6 % ,其中合并肋骨骨折 6例 ,肺挫伤 3例 ,血气胸 6例 ,肝破裂 1例 ,不同程度的休克 5例。全…  相似文献   

12.
吕广卫  江英 《临床医学》2004,24(4):55-56
剖腹探查术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很广泛,且损伤部位及程度术前难以估计,正确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把握良好的手术时机显得尤其重要。探查过早可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创伤和痛苦,过晚又可能贻误病情,错过最佳时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1989年4月~2 0 0 3年2月我科共收治疑有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2 60例,手术探查2 0 8例,占80 %。手术探查中男性14 4例,女性64例。年龄4岁~83岁,平均3 1 5岁。损伤类型:单纯脾破裂3 8例,肝破裂2 7例,小肠破裂15例,结肠破裂13例,胃破裂15例,肾破裂9例,膀胱破裂7例,创伤性膈疝8例。另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损伤75…  相似文献   

13.
1990 - 0 1~ 2 0 0 0 - 10漏诊膈肌损伤 7例 ,本文分析了漏诊原因 ,提出早期诊断 ,避免漏诊 ,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并发症。1 临床资料本组 7例病例 ,开放性损伤 3例 ,闭合性损伤 4例 ,受伤当时合并股骨干骨折 1例 ,骨盆骨折 1例 ,肋骨骨折 2例 ,颜面、颈部、双手烧伤、创伤性湿肺、血气胸 1例。受伤当时胸透见伤侧膈肌抬高 1例。膈下游离气体 1例 ,见表 1。表 1  7例膈肌损伤漏诊病例表病例序号损伤性质初步诊断术中所见漏诊时间1下胸部挤压伤胃破裂、气胸膈肌破裂 (左 ) 3h2上腹部刀刺伤腹腔内脏破裂肠破裂 ,膈肌破裂 (左 ) 3.5h3右…  相似文献   

14.
作者近2年来进行自体脾片移植12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患者中,男10例,女2例.年龄4~46岁,中位年龄33岁.车祸4例,坠落伤6例,腹部钝器伤2例.12例中, 9例合并其他损伤,包括肋骨骨折或血气胸4例,左肾损伤3例,头颅外伤2例,其他3例.皆不伴空腔脏器损伤及腹腔严重污染.脾脏破裂分级标准:根据2000年9月召开的全国脾脏外科学术研讨会确定的分级标准: Ⅰ级: 脾被膜下破裂或被膜及实质轻度损伤,手术所见脾伤长度≤5.0 cm, 深度≤1.0 cm;Ⅱ级: 脾裂伤总长度>5.0 cm, 深度>1.0 cm, 但未累及脾门;或脾段血管受损;Ⅲ级: 脾破裂伤及脾门部或脾脏部分离断;或脾叶血管受损;Ⅳ级:脾广泛破裂;或脾蒂、脾动静脉主干受损.本组12例患者中, Ⅱ级3例, Ⅲ级6例, Ⅳ级3例.   ……  相似文献   

15.
对试验组 2 0例患者行脾脏部分切除术 ,其中脾外伤者 12例 ,门静脉高压症者 8例 ,行脾下极切除者 5例 ,脾上极切除者 7例 ,脾大部切除术者 6例 ,脾次全切除术者 2例。另取同期同年龄段行脾切除术的 2 0例作对照组。结果试验组 2 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 ,术后恢复良好 ,无 1例发生脾周感染及再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免疫功能正常 ,生活工作正常 ,随访复查B超残脾形态大小无明显变化 ,免疫检测IgG、IgA、IgM值在正常范围。对照组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检测值明显降低。脾脏部分切除手术切实可行 ,能有效控制减少术中出血 ,有效保护脾脏功能 ,尤其是免疫功能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青少年患者应尽量保留部分脾脏 ,以保留脾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脾脏功能认识的不断加深 ,对外伤脾应尽可能施行保脾手术已达成共识。近年来 ,对一些重度外伤脾破裂患者 ,我们采用结扎脾蒂的不规则脾大部切除术 ,达到原位保脾的目的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2 0例中 ,男性 17例 ,女性 3例 ,年龄 10~ 49岁 ,均为钝性外力所致的闭合性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 2~ 8小时。合并其它脏器损伤 12例 ,伴不同程度休克者 15例 ,腹腔内积血 15 0 0~ 5 0 0 0ml。平均输血 175 0ml。按Gall和Scheele[1] 分级均为Ⅲ~Ⅳ级脾破裂。具体指征 :①脾蒂血管主干损伤或脾门血肿…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上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较为常见,手术难度不大,但处理不当,也会造成严重后果。本文收集我院1981年1月至1996年10月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手术治疗357例,其中16例再出血,占4.51%,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正一般情况16例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15~67岁,平均48岁。均以外伤性牌破裂收住行脾切除术,7例合并有一种或多种脏器损伤,其中肝破裂1例,骨盆骨折1例,左肋骨骨折4例(伴血气胸2例),左肾挫伤2例,后腹膜血肿3例,脑挫伤1例。1.2再手术时间及出血部位本组6h以内手术13例,6h以外3例,脾蒂出血5例,胃短血管残端出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对脾脏功能的新认识及切脾后凶险性感染的报道增多 ,但对脾脏破裂严重到什么程度不能保脾 ,文献报道颇不一致。 1992年以来我院收治 类脾破裂 2 6例实行保脾术 ,全部成功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3例 ,女 3例 ;年龄 7~ 5 3岁 ,平均 2 8.5岁。按目前国内常采用的 4级 (型 )分类和术型选择法进行分类。 级(类 ) :被膜破裂 ; 级 (类 ) :浅表脾实质破裂但不延及脾门 ; 级 (类 ) :脾实质破裂已涉及脾门或脾已部分离断 ,可行脾部分切除术 ; 级 (类 ) :脾动静脉主干离断或严重广泛碎裂 ,需行全脾切除术。本组 2 6例均为 类脾破裂…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97~2007年共收治闭合性脾脏损伤35例,现就其诊断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17~60岁,高发年龄为25~45岁。其中合并肋骨骨折6例,血气胸4例,肾损伤4例,肝破裂2例。7例行非手术疗法,28例行手术治疗,其中全脾切除25例(脾切除脾大网膜移植3例),脾修补3例。术中观察出血量1000ml以内的9例,1000~2000ml的20例,2000ml以上的6例;  相似文献   

20.
我科自1985-1997年,治疗18例创伤性膈疝,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8例中,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24-65岁;交通事故14例、倒塌挤压伤4例;病人胸腔脏器为胃、大网膜、脾脏;合并胃穿孔、网膜损伤4例,脾脏破裂12例,创伤性湿肺、肋骨骨折2例;术前误诊为单纯肝脾破裂6例,手术探查时发现隔肌损伤。治疗结果:本组比例均经急诊手术,术后痊愈出院。2讨论2.1创伤性隔迹的诊断创伤后往往有呼吸困难,出现一侧胸部膨隆,气管向健侧移位,叩设呈鼓音,伤侧呼吸运动明显减弱,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或可闻及肠鸣音。胸腹损伤后若出现舟状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