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328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使用抗感染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病例,对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给药途径、ADR临床表现、涉及药物品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ADR病例中,老年人及中年女性较多,分别为39.33%、22.26%,且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所涉及药物中青霉类居于首位。结论:临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方法:收集228例ADR病例资料,分别从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ADR中,女性较多(64.47%);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65.79%);ADR发生率居前3位的是喹诺酮类药物(43.42%)、头孢菌素类药物(18.42%)、大环内酯类药物(14.47%);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其次是消化、神经系统。结论:临床应重视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以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学创新》2015,(26):127-130
目的:分析本院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并进行针对性分析。方法:本院门诊收集的抗感染ADR报告162例,按患者性别年龄比例、给药方式、药物种类、临床表现及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在162例ADR患者中,静脉输液给药引起ADR 124例(76.54%)居首位,头孢菌素类引起的ADR 106例(65.43%)居首位,在临床表现中,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63例(38.89%)为主。治愈145例(89.51%),好转17例(10.49%)。未出现后遗症和死亡病例。因果关联性评价:肯定7例(4.32%),很有可能115例(70.99%),可能的为40例(24.69%)。结论:在临床上对一定要谨慎使用抗感染药物,以避免和减少ADR对于严重的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要随时做好急救准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80例抗感染药物ADR报告,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岁以下儿童发生不良反应较多;药物中以β内酰胺类所致不良反应较多,ADR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结论:应重视儿科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抗感染药物78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是加强药品管理,提高医疗水平和保证患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抗感染药作为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种类最多的一类药物,其用药安全性尤为重要。现将我院有关感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为临床安全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572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近年来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情况,为安全使用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收集到的572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从患者的性别年龄、各年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药品种类、剂型及ADR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年度发生例数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喹诺酮类发生不良反应较多,占28.90%;静脉注射粉针剂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它剂型,占56.31%。结论抗感染药物发生ADR的例数与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等多种因素相关。医务工作者应高度重视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ADR监测水平,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7.
187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和分析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年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资料,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ADR中,女性患者较多(60.96%);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最多(97.33%);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临床表现又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其次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结论:临床应重视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及其用药监测,以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特点、原因,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7月-2010年7月的140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对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在本组140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52例(37.1%),女性88例(62.9%),女性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病例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129例(92.1%),肌肉注射7例(5.0%),口服4例(2.9%)。涉及到的药物品种为26种,头孢菌素类84例(60.0%),青霉素类药物41例(29.2%),其他药物15例(10.8%)。结论在现代临床中,一定要合理使用各类抗感染药物,严格预防不良反应现象的出现,从而达到最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儿童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29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抗感染药物是治疗和控制各种儿科感染必不可少的方法。由于儿童病理、生理的特殊性 ,抗感染药物使用中不良反应 (ADR)的发生率较高。我们对 1993~ 2 0 0 2年本地区儿科应用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供临床参考。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98例中 ,男 16 7例 ,女 131例 ;年龄 4 2天~ 14岁 ,其中 <6岁达 2 18例 ,占 73.15 %。1.2 原发病情况  2 98例中 ,呼吸道疾病最多为 188例 (占 6 3.0 8% ) ,胃肠道 5 9例 (占 19.8% ) ,其他 5 1例 (占17.12 % ) ,具体病种及例数见表 1。表 1 发生ADR患者的原发病构…  相似文献   

10.
于若舒  李宗峰  厉心 《中外医疗》2009,28(22):82-82
目的探讨儿童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ADR)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集到的80例抗感染药物ADR报告,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岁以下儿童发生不良反应较多,药物中以β-内酰胺类所致不良反应较多,ADR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结论应重视儿科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Any drug can conceivably have toxic or undesired effects,Hence,recognition and timely reporting of drug-induced disease is of critical impcrtance in the course of clinical practice.The article discttssed the importance of causal analysis and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relstionship between drug exposure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It stressed that it is not necessary to prove causallity- a suspected possible association is sufficient reason to report.Considering the complexity in clinical practice some formal epidemiologic studies might be useful in regard to ADR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地塞米松是否能够预防输血反应.方法 对 2 000例次成份输血进行观察.结果 对照组238例共输血 1 056例次,发生输血反应66例次,发生率6.25%,其中:发热反应56例次,占反应人次的84.84%,过敏反应10例次,占15.16%.预防组231例共输血944例次,发生输血反应55例次,发生率5.82%...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四家综合医院儿科住院病人及国内四种儿科杂志报道的儿童病人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监测与分析,以期发现儿童病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方法:对1856例住院病人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前瞻性观察及对国内4种儿科杂志个例报道的药物不良反应360例的综合分析。结果:住院病人中107例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其中 A 型反应79例(73.8%),B 型28例(26.2%),药物不良反应致停药者48例,需处理者31例,致死者1例。因药物不良反应致住院者2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住院时间、共用药物数量、疾病构成有关。小儿某些生理特征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有显著影响。结论:通过多中心监测的实践,认为在一般集中监测要求的基础上,建立协调中心,统一判定标准,参与人员的培训是协作监测的关键;儿童病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有某些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探讨为减少或避免儿童药物不良反应药师所应采取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08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所收治的425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病例,分析相关因素。结果425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中,共涉及到了21种药物,累及到16个系统器官,24例儿童自愈,305例儿童为治愈,85例儿童出现好转,10例儿童留有后遗症,1例儿童死亡。结论为保证儿童用药安全有效,药师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或避免儿童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1366例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在本院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方法对本院2004年~2008年收集的1 366例药物不良反应按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物类别、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类型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1 366例ADR报告中,抗微生物药物发生ADR的例数最多,占48.24%,中药制剂第二,占25.99%;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38.51%,消化系统反应次之,占31.33%;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占61.35%。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高认识,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和中药制剂的使用监测,提高ADR监测报告质量,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8家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的统计分析,探讨我州习惯用药中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发掘警戒信号,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质量,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选取黔南州8家二、三级医院2012年上报的ADR报告表393例,采用EXCEL电子表格和筛选方法,对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类别、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对原患疾病的影响及转归、累及系统及ADR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44岁的患者ADR发生率高,抗生素药品ADR发生频次最高,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ADR累及的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居多.结论:ADR的发生与诸多因素相关,包括患者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等,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改变不良用药习惯,减少抗微生物药的应用和静脉给药比例,科学合理用药,确保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保障合理安全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81例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病人的资料。结果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最高,加替沙星的不良反应最低,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及其附件上,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年龄、给药方式和药物不良反应出现时间密切相关,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性别无关,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大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监测力度,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对102例应用甘露醇的患者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综合分析,探讨运用护理手段减少甘露醇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护理人员在应用甘露醇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通过护理干预手段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程度和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杜静 《继续医学教育》2014,(10):104-107
目的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抗菌药的不良反应,找出不合理使用的原因与对策,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复习文献资料,找出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的原因并进行分析,找出临床对策。结果不合理使用抗菌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抗菌药不合理使用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医护人员、患者及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曹永孝 《西北医学教育》2011,19(6):1223-1225
药物和药品分别是学科上的概念和管理上的概念,两者既有联系,又明显不同,因此而衍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和药品不良反应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新药既有学科上的概念,也有管理上的概念,管理上的概念可因不同的管理者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