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小儿动脉导管未闭切断缝合中硝普钠控制性降压观察陈帼芬赵文香曹守才(滨州地区人民医院麻醉科,滨州市256610)关键词硝普钠;动脉导管未闭;儿童我们在27例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切断缝合手术中,应用硝普钠(SNP)行控制性降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  相似文献   

2.
报告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应用于成人动脉导管未闭技术结扎术26例的经验,方法简单,降压可靠,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甘果  周春波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3):192-192,194
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硝普钠和异氟醚复合硝普钠在动脉导管未闭(PDA)结扎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将78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Ⅰ组硝普钠 异丙酚(n=40),Ⅱ组硝普钠 异氟醚(n=38)。观察两组在降压期间血压、心率变化,并计算血压最低时心率-收缩血压输出(RPP)值。结果Ⅰ组降压后心率变化不大(P>0.05);Ⅱ组降压后心率明显增快,与降压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心率差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异丙酚复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有协同作用,降压期间心率平稳,不增加心肌氧耗。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瑞芬太尼在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中行控制性降压的可行性进行讨论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入院治疗的50例行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这50例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均纳入25名患儿。对照组采用硝普钠降压,实验组采用瑞芬太尼降压。观察两组患儿在动脉导管结扎前5 min及结扎后10 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压恢复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各项指标对比,结扎前5 min、结扎后10 min的心率及术后血压恢复时间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降压时间对比差异不大,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在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中行控制性降压的作用明显,患儿心率较使用硝普钠降压的患儿更理想,血压恢复时间更短,有利于患儿术后恢复,是安全可行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5.
动脉导管未闭(PDA)结扎术传统采用全身麻醉,为了降低动脉导管张力,避免手术时动脉导管破裂发生大出血的并发症,常常需要较深麻醉,同时给予扩血管药物行控制性降压,由此可导致术后患者苏醒延迟和血压反弹及硝普钠毒性反应等问题。为了克服传统全麻的缺陷,我院2000-2004年6月改用胸段硬膜外阻滞(TEA)复合全麻施行PDA手术12例,术中及术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杨俊行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4):1689-1689,1753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术后急性高血压(HP)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方法:分析85例动脉导管未闭术后患者高血压的治疗与护理资料.用硝普钠、卡托普利、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硝普钠剂量为l~5μg/(kg·min),连续静脉推注.手术后12小时开始口服卡托普利和酒石酸美托洛尔,卡托普利剂量为1~2mg/(kg·d),酒石酸美托洛尔剂量为12.5~50mg/d,分两次口服,持续心电监测血压,及时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用量.结果:未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组硝普钠使用时间为(24±8.4)h, 使用组为(16.2±6.3)h便获降压至正常,组间比较,P<0.01;两组有效率均为100%.结论:联合应用硝普钠、卡托普利和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术后高血压效果优于联合应用硝普钠和卡托普利,并能明显减少硝普钠用量,有效治疗动脉导管结扎术后高血压.  相似文献   

7.
心内手术中应用硝普钠的体会(067000)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赵洪涛刘立新1硝普钠药理作用硝普钠是临床常用控制性降压和扩张血管的药物,直接作用于动、静脉血管平滑肌,引起动脉血压迅速下降,同时伴有周围血管阻力下降,肺动脉及右心房压下降。硝普钠可使心功能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段硬外阻滞(TEA)复合全麻(GA)在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结扎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小儿PDA40例,单纯GA复合降压药20例为I组,TEA复合全麻20例为II组,两组患者在术中各因流动力学的变化,术中控制性降压,降压药及麻醉药物等使用量进行比较。结果:I组MAP,HR变化幅度大(P<0.05),结扎导管时需用硝普钠(SNP)降压,术后使用1-3d,血压变化幅度大,II组血流动力学平稳(P>0.05),术中全组未用降压药,血压“无反跳、,全麻药用量I组>II组(P<0.01),结论:TEA复合GA是小儿PDA结扎术是较满意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对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36例,美国麻醉师协会麻醉分级Ⅰ-Ⅲ级,年龄31—6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瑞芬太尼组和硝普钠降压组。颅骨钻孔前开始进行控制性降压,对照组瑞芬太尼输注速率为0.1ug/(kg.min),不进行控制性降压;瑞芬太尼组瑞芬太尼输注速率每2min增加0.1ug/(kg.min);硝普钠组静脉输注硝普钠0.5ug/(kg·min),然后每2min增加1ug/(kg·min),直到降至目标血压。瑞芬太尼组和硝普钠组平均动脉压降至麻醉诱导前基础值的70%,但不低于50mmHg。颅内动脉瘤夹闭5min后停止降压,瑞芬太尼组输注速率恢复至降压前水平,硝普钠组停止输注硝普钠;关闭颅骨后停止吸入七氟醚;术毕停止输注瑞芬太尼。记录控制性降压诱导时问和血压恢复时间;于麻醉诱导前、降压前即刻,降压达目标血压后5min、降压达目标血压后30min和停止降压后10min时,记录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球部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血氧含量、静脉血氧含量、脑氧摄取率和动脉-颈静脉乳酸含量差。结果瑞芬太尼组控制性降压诱导时问和血压恢复时间长于硝普钠组,但血压较硝普钠组稳定(P〈0.05);与对照组比较,瑞芬太尼组脑氧摄取率和动脉-静脉乳酸含量差降低;硝普钠组脑氧摄取率和动脉-静脉乳酸含量差(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效果满意,有利于维持脑氧代谢平衡。  相似文献   

10.
张晓勤  陈岷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5):105-105
硝普钠(sodiumnitroprusside,SNP)是一种速效和短时作用的血管扩张药,通过直接扩张动脉和静脉平滑肌发挥降压作用,本文拟通过分析该病例使用硝普钠后出现不良反应的诊治经过,加深临床医生对该不良反应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研究硝普钠、佩尔地平或佩尔地平和硝普钠联合用于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控制性降压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 45例Hunt-Hess分级为0~Ⅱ级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持续异丙酚静脉镇静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采用硝普钠、佩尔地平或佩尔地平和硝普钠联合控制性降压至平均动脉压70~80mmHg,降压前后及降压期间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和乳酸变化。结果硝普钠控制性降压起效快,术中可控性强,但在降压初期须调整给药速度,于放射性特殊环境下不利于病情观察,存在一定难度;佩尔地平降压起效相对较慢,可控性相对较差,停止降压后血压回升较慢;而佩尔地平和硝普钠联合降压效果确切,降压过程平稳易调控。结论佩尔地平联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效果确切,减少了调整给药速度的次数,术中可控性强,介人治疗放射性环境下联合用药优于单纯使用硝普钠或佩尔地平降压。  相似文献   

12.
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对肺分流和动静脉氧差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脊柱手术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对肺分流百分率(Qs/Qt)和动脉-静脉氧差(avDCO2)的影响。方法18例脊柱手术病人,手术中应用硝普钠控制性降压,观察降压过程中肺分流和动脉-静脉氧差的变化。结果降压10min、30min收缩压分别下降了3.99kPa(27%)和4.12kPa(28%),Qs/Qt分别增加了7.45和13.56,显著高于术前(P<0.01),30min时伴有A-aDO2增加和PaO2下降(与降压前比P<0.01)。停降压后15minQs/Qt、AaDO2和PaO2均恢复正常,在降压10min、30min和停降压后15minavDO2均低于降压前(P<0.01),降压30min和停降压后15min伴有BE降低(P<0.05)。结论脊柱手术硝普钠控制性降压能增加肺分流,降低动脉静脉氧差。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科一例病儿因动脉导管未闭及左肺不张行动脉导管结扎术及左肺切除。术后早期并发高血压。使用硝普钠(NP)静脉滴入降压不明显。后经加大剂量,发现抽搐、昏迷,经救治成功,现报告于下,并浅谈应用NP中毒昏迷的护理体会。 1 病例报告 患儿,男,9岁,出生后3月发现心脏杂音。伴反复发热。查体:胸骨左缘2~3肋间闻Ⅳ/6连续性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颅脑手术病人控制性降压时机体自由基的变化。方法24例颅脑手术病人分为2组,硝普纳组11例(应用硝普钠行控制性降压,降压幅度40%,持续60min),无降压对照组13例。取动脉血测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GSH)。结果硝普钠组控制性降压前后,各指标虽有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性降压不引起体循环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损伤,在颅脑手术基础上行控制性降压不加重机体损害。  相似文献   

15.
1967年元月至1986年3月我科收治106例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的病人,全组死亡1例(死亡率为0.94%),其余均恢复正常。手术多采用粗丝线双重或三重结扎或双重结扎加中间贯穿缝扎,其中1例采用低温降压麻醉下结扎术;7例采用导管切断缝合法,其中1例应用体外循环左心转流进行手术。近年来多用ATP或硝普钠静脉给药降压后结扎,术后未发现有再通。  相似文献   

16.
将36例脑肿瘤芬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且单纯用硝普钠,Ⅱ组用异氟醚+硝普钠,混一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硝普钠用量、血压反跳现象。结果发现,两组在降压期间同一时段的MAP、HR无显著差异;Ⅰ组硝普钠用量明显多于Ⅱ组(P〈0.01);Ⅰ组出现4例血压反跳现象,Ⅱ组无1例(P〈0.01)。  相似文献   

17.
小儿PDA结扎术中应用氨氟醚加单次硬外阻滞降压15例吴忠(广西区南溪山医院麻醉科桂林市541002)关键词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控制性降压;麻醉控制性降压是动脉导管未闭(PAD)结扎术麻醉中成功与否的关键技术之一。我院自1995年以来采用吸入氨...  相似文献   

18.
王丽波  夏海荣 《吉林医学》2006,27(1):106-106,109
控制性降压的目的在于减少术中出血和降低大血管张力.是确保大血管手术安全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方法为使用血管扩张药如硝普钠等,吸入强效麻醉药异氟醚也可使血压下降。我院自2001年以来对实施小儿动脉导管钳夹或切断缝合手术的动脉导管未闭患儿,采用高位硬膜外阻滞.必要时吸入浓度0.5%-2%的异氟醚进行控制性降压,或吸入1.5%-3.5%的异氟醚术中加用硝普钠的降压方法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硝普钠复合美托洛尔控制性降压用于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FESS)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降压效果。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FESS患者,随机分为硝普钠复合美托洛尔组(MP组,n=30)和硝普钠组(P组,n=30)。分别记录2组患者降压前(T0)、降压开始后15min即刻(T1)、降压开始后30min即刻(T2)和停降压后15min即刻(T3)各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的变化以及硝普钠的用药总量。结果P组在T1、T2和T3时的HR与T0相比明显增快(P〈0.01),而MP组各时间点的HR与T0相比则无显著差异;2组T1、T2和T3时的HR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2组患者T1和T2时的MAP与T0相比均显著降低;而P组患者T3与T0的MAP相比有强著增高;MP组患者T3与T0的MAP相比则无显著差异。MP组T1、T2和T3时的RPP比T0时显著降低,且与P组各相应时间点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MP组硝普钠的总用量显著少于P组(P〈0.01)。结论硝普钠复合美托洛尔控制性降压应用于FESS可产生协同作用,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降压效果确切,而且无明显的心率增快,血压回升反跳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压宁定对硝普钠控制性降压效应及血浆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探讨两药复合应用的可行性,为临床合理选用降压药提供参考。方法:择期全麻下颌脑手术病人28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硝普钠(Ⅰ组,14例)和压宁定复合硝普钠(Ⅱ组,14例)两组。两组病人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平均动脉压均降低30% ̄40%,分别于降压前即刻降压达预计值时、维持降压30min、停降压10min时观察降压诱导时间和降压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