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苏静  苗佩宏  厉青  张艳 《中国药师》2015,(2):264-266
目的:了解不同临床标本分离出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及差异,为临床控制医院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我院使用BD Phoenix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及药敏试验卡从临床送检样本中分离鉴定出的大肠埃希菌对常见抗菌药的耐药性,并比较不同标本所检出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差异。结果:2013年从临床各科送检样本中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936株,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呈高水平耐药。不同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的耐药率存在差异,痰液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明显高于其他标本。结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现状十分严重且不同标本间耐药性存在差异,应按照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监测我院2007~2011年铜绿假单胞菌株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纸片法对分离鉴定后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软件统计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和妥布霉素耐药率较低,而对氨曲南、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耐药率较高。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呈多重耐药,临床用药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  相似文献   

3.
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变迁与抗菌药物使用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对 3年来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情况及相关抗菌药用量进行统计分析 ,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 ,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供参考。方法 :对所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药敏情况和抗菌药用量分别进行统计。结果 :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的耐药率为 50 %~ 60 % ;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显著增加 ,对氨苄西林 ,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达 90 %以上 ,对环丙沙星、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在2 5%以下。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 >60 % ,对其它抗菌药的耐药率 10 %~ 3 0 % ,呈上升趋势。本院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哌拉西林、头孢曲松、氧氟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的用量较大。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有所波动 ,但总体呈上升趋势 ,与抗菌药的持续大量使用有一定的关系。临床应重视和加强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85例急性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使用抗菌药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2年6月-2004年7月间收治的85例急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细菌菌株、耐药性及使用抗生素的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原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0.0%),其次为革兰阳性菌(26.8%);真菌感染的比例相对增多(23.2%)。革兰阴性菌以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属、假单胞菌属、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为主。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肠球菌属为主。真菌感染以念珠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而对青霉素耐药率达66~100%;常见的革兰阴性菌均对氨苄西林高度耐药,对泰能、舒普深耐药率较低。金葡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在使用高效、广谱抗菌药治疗10d后耐药性显著增高。结论:应重视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是减少耐药菌产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国内医院感染常见耐药菌的耐药特点及抗菌药应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感染常见耐药菌,如甲氧西林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氧西林耐药性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特点是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并常对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和四环素耐药,抗菌药可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对万古霉素耐药性肠球菌,根据药敏结果,联合用药。青霉素耐药性肺炎链球菌,治疗上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大剂量阿莫西林+酶抑制剂。铜绿假单胞菌呈多重耐药性,对其抗菌活性较强的药物有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阿米卡星等。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抗菌药可用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第四代头孢菌素类、大剂量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酶抑制剂。阴沟肠杆菌产AmpC β-内酰胺,对碳青霉烯类及第四代头孢素类敏感,对非β-内酰胺类药物需根据药敏结果确定。通过对医院感染常见耐药菌的耐药特点及抗菌药应用对策进行介绍,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周锐 《北方药学》2006,3(2):20-21
目的:促进抗菌药的合理使用,延缓耐药菌的产生.方法:分析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获得耐药性的方式及发展概况.结果:细菌耐药性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控制的.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最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院呼吸道致病菌的耐药状况。方法:应用K-B纸片法测定1998年10月至2000年5月261株呼吸道致病菌对31种抗菌药的耐药率。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素、吡哌酸耐药90%,不动杆菌对庆大霉素耐药68%、对妥布霉素86%,对三代头孢菌素也在30%以上。嗜麦芽假单胞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在49.0%以上,依诺沙星80.8%。结论:定期、系统的耐药性监测对临床合理有效的使用抗菌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学》2019,(1):80-82
目的:探究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其感染的易感因素。方法:抽取2016年9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200例资料,分析其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及感染的易感因素。结果:200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中,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菌株83株其检出率为41.50%,其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7.71%和72.29%;检出的多重耐药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均有较高的耐药性;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与患者使用抗菌药种类>2种、合并慢性肺部疾病及心血管疾病、动静脉置管、使用呼吸机等易感因素有关。结论: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较高,对常用抗菌药物易出现耐药情况,临床在治疗该病患者时应根据易感因素实施相应的防治措施,按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以确保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国内医院感染常见耐药菌的耐药特点及抗菌药物应用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医院感染常见耐药菌,如甲氧西林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氧西林耐药性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特点是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并常对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和四环素耐药,抗菌药可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对万古霉素耐药性肠球菌,根据药敏结果,联合用药,青霉素耐药性肺炎链球菌,治疗上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大剂量阿莫西林 酶抑制剂,铜绿假单胞菌呈多重耐药性,对其抗菌活性较强的药物有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阿米卡星等。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抗菌药可用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第四代头孢菌素类,大剂量β-内酰胺类抗生素 酶抑制剂。阴沟肠杆菌产AmpCβ-内酰胺,对碳青霉烯烯及第四代头孢素类敏感,对非β-内酰胺类药物需根据药敏结果确定。通过对医院感染常见耐药菌的耐药特点及抗菌药应用对策进行介绍。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使用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晓林  廖致红 《中国药师》2009,12(4):457-459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9种常用抗菌药使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统计我院2003—2007年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及9种常用抗菌药的用药频度(DDDs),用直线回归方法对耐药率与用药频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9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全部呈现增长态势,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高。耐药率与用药频度的相关性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与哌拉西林的用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的上升趋势与抗菌药的大量使用有一定关系,临床应根据细菌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陈海滨  周光  孙艳  谭次娥 《中国药师》2007,10(11):1140-1141
目的:调查我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以及时临床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变化。方法: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数据用WHONET 5.3软件分析。结果:2003~2005年,我院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得到铜绿假单胞菌1320株,其中有907株来自痰液及咽拭子(68.7%),105株源于分泌物(11.3%),57株来自尿液(4.3%)。标本主要来源于呼吸科、外科监护室、等科室。铜绿假单胞菌时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亚胺培南等的耐药性三年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对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仍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头孢吡肟保持着较高的敏感率。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耐药率高且多重耐药菌较为普遍,合理使用抗菌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中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的在各科室的分布与耐药性,为对抗耐药菌株感染提供用药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至2017年间全院、急诊ICU、重症ICU、神外ICU收集到的患者送检样本,分离其中的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这两种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应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亚胺培南这三种常用抗菌药,对三种菌株的临床来源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对大肠杆菌,从急诊ICU、重症ICU、神外ICU收集得到的菌株,耐药率显著上升(P0.05);对肺炎克雷伯菌,从急诊ICU、重症ICU收集得到的菌株,耐药率显著上升(P0.05)。结论: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检出率每年都在升高,菌株的耐药性比较严重,需要在临床工作中注意隔离消毒的措施,注重抗菌药的使用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2002~2006年某院病原菌变迁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廖艺  甘泳江  韦宁 《中国药师》2007,10(11):1114-1116
目的:分析某院主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变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2~2006年全院临床分离的致病菌3060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完成数据分析。结果:G~ 菌790株,G~-菌2270株,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最多见。G~ 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很低,G~-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属具有多重高耐药性。结论:根据细菌药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对降低细菌耐药率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变迁与抗菌药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统计2012~2017年我院住院患者分离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和8种抗非发酵菌感染常用抗菌药的使用强度(AUD),采用Pearson相关方法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2012~2017年我院抗菌药管控成效显著,细菌耐药率呈下降趋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使用量正相关,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使用量负相关,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的使用量正相关(P<0.05)。两者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使用量负相关(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常用抗菌药的使用量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铜绿假单胞菌(PAE)和鲍曼不动杆菌(ABA)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分离到该两种非发酵菌的标本来源、分布科室以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PAE931株,ABA768株。其中PAE557株,占59.9%,ABA613株,占79.8%来自痰液;且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病房(PAE36%、ABA47.7%)和呼吸病房(PAE28.5%、ABA26.3%);PAE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小于10%,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15.9%,对其他三代头孢耐药率达40.1%~58.1%。ABA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小于10%,对其他抗菌药耐药率达23.7%~56.3%。结论: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全面监测。  相似文献   

16.
探讨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与抗菌药使用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10~2012年我院12种抗菌药使用强度(AUD)及同期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并对抗菌药使用量与耐药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氨曲南的耐药率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用量呈负相关(r=-0.700、-0.717、-O.647,P〈0.05);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耐药率与头孢他啶用量呈正相关(r=0.662、0.601,P〈0.05);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与亚胺培南用量呈正相关(r=0.685,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耐药水平变化与抗菌药使用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应加强抗菌药合理应用的管理,以控制和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2005年~2006年我院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益阳市中心医院临床分离常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状况,为合理利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Ams和Kirby-Bauer法,检测常用抗菌药对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性。结果:分离出1 280株菌株,位居前6位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金葡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最为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美罗培南尚敏感。结论:开展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对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高疗效,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莹  尤启冬  毕小玲 《药学进展》2007,31(8):337-342
综述新抗菌靶点肽去甲酰基酶在细菌蛋白合成中的作用、三维结构及其抑制剂的设计、发现与开发和耐药菌的产生。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广泛发生以及多药耐药菌的出现,临床上急需对耐药菌有效的新型抗菌药,而寻找新型抗菌靶点为抗耐药菌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应晟  杨美云 《中国药师》2011,14(3):416-418
目的:调查本院尿路感染致病菌对抗菌药耐药性的变迁。方法:对我院2006~2009年符合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结果:共收集非重复分离菌2076株,G-菌1318株(63.5%),G+菌527株(25.4%),真菌231株(11.1%)。其中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我院常见G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逐年增高但耐药率下降。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上升,G+菌以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最为常见。屎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耐药率高,达福普丁和万古霉素敏感率高。结论:该监测结果符合国内耐药监测变化的趋势但有本院特点.监测结果对抗菌药的选择和医院感染的控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临床分离耐氟喹诺酮志贺菌外排泵Acr AB-Tol C基因及其调控基因mar OR、acr R、sox S突变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使用K-B纸片扩散法筛选临床耐药菌,测定加入泵抑制剂羰基氢氯苯腙(CCCP)后萘啶酸、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变化,PCR扩增外排泵基因acr A、acr B及其调控基因mar OR、acr R、sox S并测序。结果 159株志贺菌中共筛选出11株氟喹诺酮耐药菌株;加入质子泵抑制剂后2株耐药菌株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MIC下降;7株耐药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MIC不变;2株耐药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MIC上升。基因测序发现氟喹诺酮耐药菌株外排泵Acr AB-Tol C调控基因mar OR第36、37、38、39位存在CATT碱基缺失。结论 泵抑制剂可部分抑制外排泵的活性。mar OR突变可能与志贺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