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一般资料 26例中12例来自病房,14例来自门诊。其中男9例,女17例;16例经尿液、4例经肾图、6例经系统肾功能检查而确诊;年龄最大者56岁,最小者12岁,平均38岁。 治疗方法 金匮肾气丸为基本方:熟附子6~30克,肉桂6~15克,大熟地15~30克,淮山药10~15克,山萸肉1O~15克,牡丹皮10~15克,云苓12~15克,泽泻10~15克。晨起水肿加重者加桂枝6~12克;双下肢水肿者加车前予10~15克(包煎),赤小豆10~30克;尿中蛋白~者加芡实10~15克。薏米10~30克:失眠加酸枣仁15~30克,柏子仁10~20克;有管型  相似文献   

2.
<正> 治疗方药:白茅根15~30克,牛膝15~20克,龙胆草9~12克,生龙齿30克,夏枯草20~30克,海藻15克,丹参30~50克,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若肝胆火旺者加黄芩、菊花、栀子等,肝肾阴虚者加麦冬、元参、山萸肉、生地等,肝阳亢甚者加生石决明、珍珠母等,阴虚风动,肢体麻木者加桑枝、桑寄生、钩藤、天麻等。  相似文献   

3.
《养生大世界》2003,(7):36-36
方剂:川芎20~30克,荆芥、防风、全蝎、荜拔各10~12克,蜈蚣2条,天麻10克。 加减:寒重加制附子20~30克(先煎);加重加生石膏20~30克,黄芩12克,黄连9克;干加大黄15克;瘀重加赤芍12~15克,丹参30克,五灵  相似文献   

4.
崩漏是妇科的常见病,笔者在临床中用自拟鹿红汤治疗31例,取得满意疗效,简介于下。一、一般资料:年龄20~30岁4例:31~40岁6例;41岁以上21例。职业:农民12例;干部8例;教员3例;其他8例。病程最长4个月,最短5天。二、组成及加减:鹿角霜30克,阿胶20克,红花24克,当归15克,日一剂水煎服,血虚者加红参10克,熟地20克;寒者加炮姜10克;气虚者加红参6克,黄芪20克;血热者加丹皮12克,地榆15克。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笔者运用自拟解毒化瘀汤治疗慢性附件炎24例,效果较为满意,现小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年龄最小23岁,最大41岁;30岁以下8例,31~35岁11例,36岁以上5例。病程最短的5个月,最长的5年。24例均为已婚患者,15例曾用西药治疗,3例曾服中药,6例未曾治疗。本组患者均经妇科检查确诊。治疗方法基本方:土茯苓、败酱草各30克,蒲公英20~30克,制乳香、没药各6~10克,丹参20克,当归12克,橘核9克。加减法;腹痛较甚者去丹参,加三棱、莪术各6克;肾虚者加川断15克,寄生20克,菟丝子12克;脾虚者加白术12克,山药15克;白带量多者加芡实12克,白果6克;阳虚者加附子6~9克,肉桂3克;月经期  相似文献   

6.
自拟方药:增损阴虚水肿方,药物组成为:生山药30克、生地黄15克、玄参18克,枸杞子12克、白芍24克、北沙参15克、茯苓30克,泽泻15克。加减法:命门火旺者,加知母15克,黄柏1克,下肢肿甚者,加木瓜15克,牛膝15克,小便赤涩较甚者,加滑石20克,木通15克,脘腹胀满者,加川朴15克,大腹皮15克;食欲不振者,加焦山楂30克,神曲15克;恶心呕吐者,加陈皮12克,半夏15克。  相似文献   

7.
笔者以自拟露蜂房汤治疗牙痛,疗效甚好,介绍如下: 处方:露蜂房40克、白蒺藜20克、谷精草30克、焦栀子15克、生甘草6克。加减法:胃火上蒸者加石膏30克、知母20克、丹皮10克、地骨皮15克;肾虚者加牛膝、海桐皮各15克,黄柏12克,生地20克;气血不  相似文献   

8.
笔者以自拟“二根二白玄梅桔甘汤”治疗慢性咽炎二十二例,其中五例咽喉部症状全部消失,十一例明显好转,六例症状减轻。兹介绍如下。药物组成:山豆根9~12克,板兰根、玄参各15~30克,乌梅、桔梗、生甘草各10克,白薇、白蔹各9~12克。一日一剂。加味法:声音嘶哑者加金钗石斛10~15克,木蝴蝶6~9克;咯痰不利者加牛蒡子、马兜铃各10克;热毒较盛者加重楼6~9克,连翘10~20克;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明显者,加浙贝母5~10克,夏枯草、生山楂、川牛膝15~30克。  相似文献   

9.
<正> 一、处方及用法:生黄芪30克,归尾15克,金银花20克,甘草6克,桃仁15克,赤芍药10克,红花10克,皂角刺10克,穿山甲10克,连翅10克,蒲公英20克。血瘀为主者加丹参30克,乳香12克,没药12克,苏木15克,茜草根25克,川芎20克。热症状明显者加玄参30克,苦地丁30克。有溃疡者加麝香0.05克,鹿角霜15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内服金蝉退疣汤:金银花10~30克,蝉衣6~12克,白蒺藜10~15克,僵蚕6~12克,牛蒡子10~15克,薄荷6~10克,荆芥穗6~12克,黄芩10~12克,地肤子10~30克,生地10~30克,牡丹皮6~12克,赤芍10~12克,马齿苋10~30克。加水1000毫升,煎煮约四十分钟,每次煎取液约30毫升,两煎混合分三次温服。加减法:血热明显者加大青叶,瘙痒甚者加白鲜皮,皮疹久不退者加蜂房,皮损深褐者加三棱、莪术。 (二)外用药:①土贝母流浸膏,每1毫升二甲基亚砜溶土贝母1克,即可外用点涂,日一次。②皮疹瘙痒者可兼用洗剂:马齿苋30克,地肤子15克,苦参10克,百部15克,香附  相似文献   

11.
<正> 治疗方药:党参(或随证选用沙参、太子参)10~20克,黄芪20~30克,白术18克,三棱、莪术各10克,鸡内金30克,陈皮10~15克,甘草3~6克。水煎服。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15~30克,旋覆花(包)10克,代赭石18~30克;阳虚气逆者加沉香6克,丁香10克,生姜9克;胃阴不足者加麦冬30克;舌淡苔白润、呕吐痰涎者选加茯苓30克,炒莱菔子、苏子各10克;胃痛者酌情加丹参、砂仁、乌药、元胡、川楝子;食后胀满甚者加焦三仙、炒莱菔子;兼肝郁者加  相似文献   

12.
盆腔良性肿块是妇科常见病。笔者用桂枝赭石汤治疗本病30例,获得满意疗效。兹简介于下: 一、一般资料:年龄20~30岁2例;31~40岁7例;41~50岁17例;50岁以上4例。病程最长8年,最短3个月。二、方药及用法:桂枝10克,茯苓15克,丹皮、桃仁各9克,赤芍10克,赭石45克。日服1剂,10剂为一疗程。气虚者加党参、北芪各15克,血虚者加熱地12克,当归10克;寒盛者加附子8克;血热者加生地、旱莲各12克。三、疗效判断标准:显效:肿块缩小,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1981~1984年运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慢性肠炎,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最大者58岁,最小者14岁,其中35~58岁者20例,占57.4%;病史:1~2年者5例,3~10年者12例,11~15年者8例。治疗方法基本方:炒白芍20~30克炒白术15克陈皮6克防风10克。加味法:久泻者加升麻6克;腹痛甚者重用白芍加木瓜、广木香各6克;肛门堕胀,疲乏无力者加党参10克。  相似文献   

14.
<正> 临床资料:男144例,女157例;年龄在20岁以下115例,21~30岁54例,31~40岁12例,41~50岁33例,50岁以上87例;病程10年以上213例,5年以上33例,3年以上21例,2年以上34例;职业中学生111例,干部31侧,工人55例,农民95例,其它职业9例。体温多在37.6~38.5℃。治疗方法:基本方:沙参15克,麦冬30克,玉竹、生扁豆、桑叶各12克,甘草4.5克。伴口苦、口粘、口涩加柴胡12克,黄芩12克;舌面滑腻者加麦芽15克,山楂15克;腹泄者加白扁豆至40克。  相似文献   

15.
治疗方药:川芎、桃仁、三棱、莪术、皂荚刺各15克,丹参、昆布、生牡蛎各30克,黄芪20克。每日1剂水煎分服,1个月为1疗程,每疗程后行妇科和B 超检查,月经期停药。气血虚弱加党参、白术各15克,熟地20克,阿胶6克;腹痛甚加元胡、五灵脂、制乳香、制没药各12克;包块吸收慢者加穿山甲15克,水蛭10克;热象明显者加生地20克,丹皮15克;纳差加焦三仙各12克,鸡内金15克;有囊性包块加车前子15克,泽泻、茯苓各20克;有炎性包块加黄柏15克,蒲公英、地丁各30克,连翘20克。  相似文献   

16.
一、一般资料: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4岁。病程半年以上7例,1年以上15例,3年以上8例。二、治疗方法:内服药:坐骨神经止痛汤(自拟):黄芪30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乌梢蛇12克、螟蚣2条、羌活15克、独活15克、玉米20克、细辛6克、防风15克、甘草6克。加减:气虚明显者黄芪加量至60克;血虚者当归加量至30克;阳虚者加附子;肾虚者加川断、五加皮;局部发冷疼痛剧烈者加川乌,草乌;湿邪明显者加防己;顽痛不已者加地瞥虫、(庶虫)虫;局部麻木者方用当归,加鸡血藤。外用药:温经通络散(自拟):麦  相似文献   

17.
笔者临证时,遇输尿管结石患者,常以金甲尿石汤加减治之,取效多例。兹简介于下: 基本方及加减: 金钱草30克、鸡内金12克、穿山甲12克(炮)、川牛膝12克、丹参30克、栀子12克、冬葵子20克、王不留行12克、白木通12克。石苇15克、枳实12克。小便淋沥涩痛者加蒲公英30克、夏枯草30克、淡竹叶12克;小腹疼痛者加延胡12克、白芍30克、木香12克;尿血者去川牛膝加生地30  相似文献   

18.
一、处方组成: 白芨20~30克、百部15克、桑白皮20~30克、百合15克、薏苡仁50克、冬瓜仁50克、桃仁9克、杏仁15克。随症加减:脓痰腥臭,怕冷发热者加鱼腥草、蒲公英各30克,金银花30~60克;痰血者加茜草根20~30克、仙鹤草20~40克。二、典型病例: 马×,男,49岁,干部。1992年2月患感冒并支气管感染,咳嗽,黄浓痰,痰中带血,胸部微痛。经县医院检查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症而住院。经西药治疗8天,收效甚  相似文献   

19.
五加复脉汤处方:炙甘草10克、阿胶10克、党参15克、生地20~30克、桂枝9克、麦冬10克、柴胡9克、五加皮15克、五味子10克、丹参10~15克。姜枣引。水煎一日一付,二次分服。加减:四肢发凉者加附子6~9克;心烦自汗,重用生地,加龙、牡,山栀,或万年青10克,去桂枝;浮肿加炙黄芪、茯苓、猪苓、车前子等。咳嗽咯血,去桂枝、加土三七;发热加柴胡10~12克;心动过缓加附子10克、仙茅12克;心力衰竭严重去党参加红参、附子各12克;心前区疼痛明显加乳香、没药各6克。心胸憋闷加枳壳9克,或香附、厚朴各10克也可。  相似文献   

20.
已故夏德馨老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自拟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内服方”及“外敷方”颇有效验。内服方:青陈皮各6克,茯苓9克,生苡仁30克,泽泻20克,炙鸡内金12克,麦芽12克,车前子30克(包),白茅根30克,丹参30克,生鳖甲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川石斛30克,太子参15克。如伴有黄疸者加茵陈30~90克,金钱草30~45克;阴虚甚者加南北沙参各15克,麦门冬15克;偏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