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应用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 ,总结其手术体会。方法 自体阔筋膜片或人造血管片对 47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施行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包窄术。结果  47例手术效果均满意 ,其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 ,近期随访无复发。结论 瓣膜包窄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间接瓣膜成形术治疗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道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片一期股浅静脉间接瓣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0例的临床效果。16例疗效显著,2例良好,1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无效。详细介绍了手术方法。讨论了手术适应证,并对手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瓣膜外修复成形术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Wang S  Li X  Wu Z  Huang X  Ye Y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1):38-40
目的研究和评价利用瓣膜外修复成形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26例患者(37条肢体)施以股静脉瓣膜外修复成形术。其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16~69岁,平均年龄(508±100)岁。所有肢体均施行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外修复成形术,其中7条肢体加施股浅静脉第二对瓣膜外修复成形术,6条肢体加施股总静脉外瓣膜修复成形术。结果811%(30/37)的患肢静脉性跛行、酸胀、疼痛等症状消失,189%(7/37)的患肢症状明显改善,所有肢体静脉曲张消失,7/9的肢体溃疡愈合。彩超复查除有4条肢体瓣膜功能不全Ⅰ~Ⅱ度外,其余肢体(892%)瓣膜功能恢复正常。结论深静脉外瓣膜修复成形术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比较理想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联合瓣膜替代成形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赵刚侯宪典蔺桂恒何涛自从Kistner[1]提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以来,众多学者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创造出多种术式解决深静脉返流所引起的慢性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近年来,我院采用静...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股浅静脉瓣膜“戴戒”加曲张浅静脉剥脱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血管外科1997~2004年收治的78例(92条)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实施股浅静脉瓣膜“戴戒”加曲张浅静脉剥脱术的临床疗效。结果65例(76条)术后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恢复满意;8例(10条)术后症状减轻;3例(4条)术后无改善;2例(2条)术后肿胀加剧,经彩超证实为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肢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3.5%(86/92),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2%(2/92)。结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外科治疗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股浅静脉瓣膜“戴戒”加曲张浅静脉剥脱术对重度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是外科治疗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6.
手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93年12月至1996年10月间,我们收治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94例,102条下肢。根据瓣膜功能不全的程度,分别采用第1对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静脉外肌袢形成术与单纯曲张浅静脉分段结扎、剥脱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  相似文献   

7.
自1994年起,对收治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52例,共58条患肢行股浅静脉包瓣术18例,19条患肢,静脉外肌袢形成术34例,39条患肢。术后随访3~30个月,除1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外,其余病例疗效良好。认为此类手术设计合理,效果确切,合并症少,是治疗本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应用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包窄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55例患才施以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包窄术,包窄材料选用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结果:本组病人术后均随访4-14个月,术前临床症状缓争,疗效好,结论: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包窄术治疗瓣膜轻,中度倒流的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有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疗铲好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是常见的血管外科静脉病变.人们最早认识的是以大隐静脉曲张为代表的浅静脉功能不全.消除曲张浅静脉以打断浅静脉反流,达到降低静脉高压的目的是治疗CVI的基本原则.然而,人们发现许多接受了浅静脉手术的病例,静脉功能不全仍未能纠正.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充分认识并证实了深静脉反流和功能不全在CVI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股浅静脉戴戒术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之一。我院共行此术式32例(共37条患肢)。本文就其诊断、手术适应证、术中操作体会及优缺点进行了讨论。认为该术式操作简便,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血管外科事业在近五十年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这是广大血管外科专业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进入 2 1世纪后 ,血管外科将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本专题特邀国内在此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就目前血管外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作一讲座 ,希望这一方小小的论坛 ,能对血管外科新技术的推广起一点的推动作用 ,并能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血管外科专业医师的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股静脉形态学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静脉病是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其中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占有很高的比例[1~ 3 ] ,约 5 3 .0 2 %~ 69% ,其主要的病理特征是 ,在致病因素作用下静脉瓣膜失去单向开放的基本功能 ,静脉扩张、高压 ,久之出现浅静脉曲张、肿胀、皮炎及皮肤营养障碍 ,甚至溃疡形成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因此 ,下肢静脉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本文试就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形态学研究近况综述如下。一、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Kist ner[4] 在 1980年提出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rimary deep venous insufficiency,PDVI)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对25例(28条肢体)PDVI患者,采用股浅静脉第1对瓣膜环缩术治疗。其中18例采用人工血管,7例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年,28条肢体症状均不同程度缓解,有效率100%。结论股浅静脉第1对瓣膜环缩术治疗PDVI,方法简便、效果确切,便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择213例病人,在硬膜外麻醉下取股部小切口,行第1对股浅静脉瓣膜外修复.选用810 nm的半导体激光器,对迂曲扩张的大隐静脉进行血管内光凝术,并用中药消痔灵曲张静脉局部注射.结果:术后当天即可下床,无并发症,随访6月~3年,临床治愈率97.65%,深静脉瓣膜外修复处除5例出现轻度返流外,余均无静脉返流,闭塞静脉无复发.结论: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操作简便、创伤小、美观、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股浅静脉瓣膜缩窄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rimary deep venous insufficiency,PDVI)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11—2014-11间收治的52例PDVI患者施行股浅静脉瓣膜缩窄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患者均成功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淋巴漏、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皮下瘀血者10例,对症处理后均于折线前吸收。随访1~2 a,浅静脉曲张消失,皮炎、脂质硬化、色素沉着等症状显著改善,溃疡均愈合。4例患者小腿仍轻度肿胀,穿医用弹力袜子后能够明显减轻。结论股浅静脉瓣膜缩窄术治疗PDVI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痛苦,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用肌袢形成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4例,随访6 ̄12个月,疗效理想。本手术用半腱肌和股二头肌腱所形成的肌袢,在Guo窝置于Guo静脉外,能在行走时与小腿肌肉交替作用,当小腿肌松驰时肌袢收缩,压迫Guo静脉使之闭合,制止深静脉血液倒流。但术前应行患肢深静脉造影,术中避免过多刺激或损伤神经、血管及淋巴管,肌袢长度要适当,术后避免长时间站立不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应用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环缩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40例患者(共45条下肢)施以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环缩术.环缩材料选用7—0或6—0无损伤缝线。结果 经上述治疗后.全组病例术后随访2~24个月.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彩超复查88.6%(31/35)的患肢瓣膜无返流发生。结论 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环缩术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比较理想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股浅静脉瓣窦环包联合激光光凝技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33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首先在卵圆窝下方4 cm做长约4 cm小切口,行股浅静脉瓣膜外修复,同时高位结扎切断大隐静脉,再由大隐静脉远端插入4F导管,光导纤维跟入,使用810 nm波长的半导体激光器,对下肢迂曲扩张的大隐静脉及其浅静脉进行血管内光凝术. 结果术后6 h即可自由活动,术后8 d拆线,切口愈合良好,肢体活动自如,无皮肤灼伤、皮下血肿和下肢水肿.平均随访18(6~24)个月,超声检查示大隐静脉和曲张浅静脉均已闭合、深静脉瓣膜外修复处均无返流,无复发或再通现象,局部皮肤营养障碍性病变明显减轻,下肢酸胀感减轻或消失. 结论激光光凝技术结合静脉瓣膜修复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方法可行、疗效可靠、操作简便、创伤小、美观、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静脉瓣膜外支撑环(EVS)植入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20例病人(22侧患肢)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2侧,B组10侧。A组,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行EVS植入术;B组行股静脉壁环形缩窄术。以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和CEAP临床分类与记分评估疗效。结果:术后造影显示A组10侧患肢股浅静脉瓣膜功能均恢复;B组,8侧中4侧见逆流(P<0.05)。超声检查结果示A组股浅静脉无逆流占91.67%,B组占50.00%(P<0.05)。两组术后记分值均显著下降(P<0.01),下降程度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EVS植入术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实用,易标准化,疗效满意,是值得推广的新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解剖与生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primarydeepvalveincompetence ,PDVI)的概念由Kistner于 1968年提出 ,与继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相对应 ,同属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chronicvenousinsufficien cy ,CVI)的范围。两者均有下肢静脉高压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可行深静脉瓣膜修复术 ,是近代静脉病学中的重要发展之一。1 下肢静脉系统瓣膜解剖特征1.1 静脉瓣膜由两层内皮细胞折叠而成 ,内有弹力纤维 ,大多数为双叶瓣。虽然瓣膜形态、数量、分布的变异甚多 ,但有下述特征 :①外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