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接诊的148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98例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前路内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术后,采用相关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2.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1.8289,P〈0.01)。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效果良好,明显优于前路内固定融合术。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750-3751
目的探究脊柱胸腰段骨折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天数、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变化、楔变指数以及手术前后ASIA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变化、楔变指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ASIA分级比较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88例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44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前路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手术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28/44),对照组为72.7%(1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80,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188.2±36.5)、(268.8±28.6)min]、切口长度[(118.2±23.8)、(223.6±34.6)mm]、术中出血量[(522.3±112.8)、(814.8±202.6)m1]、住院时间[(8.8±2.4)、(19.6±6.2)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529、16.648、8.367、10.775,P均〈0.01)。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胸腰段骨折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加快患者的康复、符合患者的美学观点等,较前路人路手术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04-305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指标以及手术治疗效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720.2±119.4ml、手术时间160.2±37.1min、住院时间12.4±5.1d,显著低于对照组835.5±130.2ml、199.6±52.9min、21.9±5.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一年后,两组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楔变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后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手术治愈率,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AF固定系统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经验。方法:采用AF固定系统治疗34例脊柱胸腰段骨折,随访、总结、分析手术疗效。结果:34例病人术后随访7~22个月,脊柱生理弯曲、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理想,骨折复位确切,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满意总效率达91%。结论:AF脊柱内固定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复位确切,固定可靠,重建了脊柱的生理弯曲,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理想,骨折复位确切,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596-3597
目的分别采用前路与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探究其对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后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椎体变化、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后凸角、椎体高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术后脊柱后凸角低于对照组,椎体高度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感觉评分、运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改善脊柱后凸角及椎体高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454-3455
选取我院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0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单纯后路手术)和观察组(后路手术+椎管减压)各40例。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神经功能和下腰痛改善情况。观察组Frankle分级A级、B级、C级比例低,E级比例高;经治疗后患者的JOA评分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在后路手术中实施椎管减压疗效确切,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轻下腰痛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的疗效。方法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8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联和外侧植骨治疗,实验组则给予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VAS评分、Worter指数、椎体前缘高度比值与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Worter指数、椎体前缘高度比值与Cobb角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的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9.
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55例采用GSS内固定治疗,于术后进行X线和CT检查,经过0.5~2年的随访,具体评价项目为:固定和复位效果的评价(术后伤椎椎体前缘和后缘的高度及脊椎Cobb角恢复情况)、功能恢复效果评价(脊柱生理弯曲度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术后伤椎椎体前缘和后缘的高度均明显高于术前,术后脊椎Cobb角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生理弯曲度和神经功能恢复良好。GSS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是一种相对安全,且治疗效果良好的简单而先进的手段之一,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娄底市中医医院104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2例行后路进入术式治疗,对照组52例行前路进入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4.32±0.29)h、(8.24±0.57)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10.43±2.59) d、(18.71±2.0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6.15%,对照组为5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效果明显优于前路进入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评价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行后路切开复位,后半椎板、全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横突植骨或小关节植骨融合等相应处理。结果经6~18个月随访,术前A级4例,其中术后恢复至D级3例,C级1例;术前B级7例,其中术后恢复E级4例,D级3例;术前C级9例,其中术后恢复至D级3例,E级6例;术前D级1例,术后完全恢复至E级。结论胸腰段椎体骨折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对重建脊柱稳定性及充分椎管内减压为神经损伤恢复提供良好的条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1998年初始.针对目前脊柱椎弓根内周定器械结构复杂,操作繁锁的缺点,研制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牢固的内固定器械,经12例的临床应用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前路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采用经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椎体高度及强度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手术可有效减压,恢复解剖复位和维持椎管重塑,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护理要点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胸腰段(T12-I1或T11-I2)脊柱骨折极为常见,常伴有神经根或脊髓损伤,导致病员不同程度的伤残。作者报道了近3年我院收治类病人100例的护理体会,认为严密的观察,正确的体位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是护理的关键,其有助于防治各种并发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6.
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骨科收治的58例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后路减压、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及植骨术治疗,所有患者获得6~30个月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前后Frankel分级变化情况、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恢复等临床指标。结果本组58例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无1例伤口感染,无医源性神经根及脊髓损伤,经治疗Frankel分级均好转至少1级,术后椎体高度恢复均为90%以上,Cobb角均低于10°,未发生椎弓根螺钉断裂及滑脱现象。后路手术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陈道东 《临床医学》2022,(12):21-23
目的 分析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小关节植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新乡市中心医院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后路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小关节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缘高度比、Cobb角、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28/30)]较对照组[73.33%(22/30)]高(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均优于对照组,Cobb角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NR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小关节植骨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椎体情况,减轻患者疼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207-208
目的探究对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并观察患者的脊柱高度及功能恢复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经后路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椎体高度丢失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受伤伤锥椎体复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脊柱高度及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741-3742
选取2011年1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脊柱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外侧骨融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后路手术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情况、手术之后的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和Cobb角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在进行治疗之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情况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虽然两组患者的评分情况具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患者下降的幅度更加明显,差异显著(P<0.05);在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和Cobb角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更好,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在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方式进行疗效更加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和Cobb角情况,降低VAS评分情况,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