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脂肪餐前后血浆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水平的变化及其在FD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对21例FD患者与10例健康对照者用放免法检测其脂肪餐前后血浆胆囊收缩素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脂肪餐后0.5h,1.0h,1.5h血浆CCK水平较空腹显著增高(P〈0.05);FD组脂肪餐后1.0h,1.5hCCK水平较空腹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血浆CCK水平在脂肪餐后呈直线上升趋势,在餐后1.0至1.5小时达到高峰,并且开始下降;而FD组脂肪餐后呈缓慢上升趋势,在餐后0.5至1.0小时CCK水平开始上升,并在1.0至1.5小时仍持续一定水平不下降;FD组的空腹CCK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空腹血浆CCK分泌增多,并存在血浆CCK脂肪餐后分泌曲线的异常。CCK水平变化可能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生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血浆胆囊收缩素浓度及其与胃排空运动的关系。方法用超声显像法检测15例老年FD患者和15例老年健康志愿者静脉输入生理盐水及生理浓度的胆囊收缩素(CCK)后的胃排空情况,用放免法测定空腹和餐后血浆CCK浓度。结果15例老年FD患者的胃排空时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P<0.01),胃动力指数明显降低(P<0.01),血浆CCK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CCK浓度升高是老年FD患者胃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枳术宽中胶囊联合莫沙必利对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肠激素、胃排空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脾虚气滞型F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口服莫沙必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枳术宽中胶囊,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胃肠激素、胃排空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促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肽(VIP)、胆囊收缩素(CCK)水平低于治疗前,胃动素(MTL)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胃排空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2)。结论 枳术宽中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脾虚气滞型FD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加快胃排空,安全可靠,可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B超对24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胆囊功能各方面的研究,并对照血浆中胆囊收缩素(CCK)浓度与胆囊壁CCK受体(CCK-R)数目,以进一步探讨胆囊功能改变在胆囊结石发病中的意义。结果发现14例胆囊收缩率“正常组”患者:空腹胆囊体积增大,正常的餐后CCK血浓度,而10例胆囊收缩率“降低组”患者;胆囊残留体积增大,餐后CCK血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胆囊壁CCK-R结合位点数胆囊收缩率“正常组”明显多于胆囊收缩率“降低组”,胆囊收缩性的差异与CCK-R数有关。揭示了二组胆囊结石患者产生结石的某些过程和机制的不同点及最终形成结石的胆囊功能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针刺强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弱刺激组、中刺激组和强刺激组各40例,分别在足三里、中脘、内关三穴进行不同针刺强度的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3组FD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而与其他2组相比较,中刺激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显著高于强、弱刺激组(P〈0.01),其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早饱感、餐后饱胀不适等症状积分有明显降低(P〈0.05),且血清胃动素结论显示3组血清胃动素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中等刺激强度治疗能显著改善不同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症状,并能提高血清胃动素的水平,促进胃排空,是治疗FD简便快捷、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药调理脾胃升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调理脾胃升降法治疗F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胃动素(MOT)水平的影响,探讨胃肠道动力障碍和胃肠激素紊乱在FD中的可能作用、临床意义及调理脾胃升降法对胃动力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组治疗前、后空腹状态血浆MOT水平。结果:中药组与西药组均能明显改善FD的中医临床证候,2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但2组临床痊愈率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中药治疗组能明显改善FD患者血浆胃动素过低状况,而西药对照组对胃动素无明显改善作用。结论:中药调理脾胃升降法可明显改善FD病人过低的血浆胃动素水平,从而促进胃肠道的运动,改善症状,恢复整体功能以治其本,这可能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进行氧气置换或不予置换时胃肠激素的变化及其在影响胃肠运动中的意义.方法:随机将3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15例二氧化碳气腹下LC患者在手术结束胆囊取出后进行腹腔氧气气体置换(A组),与同期15例LC术毕未行腹腔氧气气体置换患者(B组)对照,观察术前、术后胃肠激素(胃动素、胃泌素、胆囊收缩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胰高血糖素)水平的变化.结果:①手术前及术后24h 两组间胃肠激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与术前相比较,术后24h,A、B两组胃动素、胃泌素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差异有显著性;胆囊收缩素、胰高血糖素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差异有显著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升高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术后72h,B组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胆囊收缩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胰高血糖素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术后72h,与术前相比较,A组胃动素、胃泌素、胆囊收缩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胰高血糖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仍低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胆囊收缩素、胰高血糖素水平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不同种类气体的气腹,可能引起不同种类胃肠激素不同程度分泌水平的变化.②兴奋性激素-胃动素、胃泌素变化在气腹所致胃肠运动抑制、以及动力恢复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③胆囊收缩素、胰高血糖素作为胃肠动力的抑制性激素,在气腹后短期内(24h)分泌升高,可能与同期兴奋性激素分泌受抑制作用相协同,导致术后早期的胃肠动力减弱.④不同种类气体及腹腔压力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分泌水平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后中药双黄清胆颗粒不同时间血浆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与胆囊收缩素(CCK)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对胆囊结石激素因素的影响,评价中药预防结石复发的临床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168例通过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术患者,采用放射免疫等方法测定患者术前、术后15、30、60和90d外周血胃动素、生长抑素与胆囊收缩素水平.结果 168例内镜保胆均获成功,4~6d痊愈出院.术后15d胃动素、胆囊收缩素水平低于术前、生长抑素高于术前;术后30 d血浆胃动素、生长抑素与胆囊收缩素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术后60和90 d外周血胃动素、胆囊收缩素水平高于术前、生长抑素低于术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内镜保胆取石术后结合双黄清胆颗粒治疗,可影响血浆胃动素、生长抑素与胆囊收缩素水平的波动,改变胆汁成分,增加胆囊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9.
缩胆囊素(CCK)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内源性多肽,在消化系统中可调控胃酸和胰酶分泌、胃排空等生理过程。依据介导的生理功能不同,CCK受体被分为CCK-1(主要分布在消化系统)和CCK-2(主要分布在CNS)两种亚型。CCk受体的作用是受FGF19拮抗的,FGF19是在餐后1-2h引起胆囊舒张,FGF19和CCK的交替作用引起胆囊的舒张和收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分型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血浆胆囊收缩素(CCK)、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生长抑素(SS)水平与胆囊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HLD患者37例,其中脑型18例,肝型9例,混合型10例。18位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血浆CCK、VIP、SS水平,B超测定脂餐前面积(BS)和餐后2h胆囊面积(AS),计算胆囊收缩率(GCR)。结果:(1)各临床分型组HLD患者CCK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型及混合型组VIP和S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脑型组。(2)肝型和混合型组BS和AS显著大于对照组和脑型组(P<0.05),脑型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HLD患者GCR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临床分型HLD患者CCK、VIP和SS水平不同,并且对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