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梅映台  潘君玲  马平都  潘桂叶 《护理研究》2006,20(13):1176-1177
[目的]研究启维联合氯硝安定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兴奋的疗效及安全性,总结护理重点。[方法]将160例精神分裂症急性兴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启维100mg/d~500mg/d口服,同时给予氯硝安定2mg~4mg肌肉注射;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10mg/d~20mg/d肌肉注射。疗程均为7d。治疗期间每天评估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兴奋条目和不良反应量表。[结果]治疗组精神分裂症急性兴奋控制有效率为78.0%,对照组为8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启维联合氯硝安定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兴奋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于氟哌啶醇,护理重点为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副反应,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国产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于2003-03/2004-05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甲磺酸齐拉西酮组和氟哌啶醇组,每组30例,进行单盲双模拟对照观察.甲磺酸齐拉西酮组入组后即给予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10~20mg肌注,氟哌啶醇组给予氟哌定醇注射液5~10 mg肌注,4~6 h后均可重复使用,每日总量不超过30mg,每日注射不超过3次.疗程为3 d.于治疗前,治疗后2 h、6 h、24 b、48 h及72 h,采用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中的兴奋因子减分率及总分的变化评定疗效,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疗效分4级,减分率≥80%为临床痊愈,≥50%为显效,≥30%为好转,<30%为无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评定副反应发生情况.组间比较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ANOVA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共入组60例患者,治疗及随访过程中无脱落.①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减分率及总分的变化治疗72 h后,甲磺酸齐拉西酮组的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总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减分率为(47.33±26.07)%,临床总有效率为47.33%;氟哌啶醇组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总分较治疗前同样明显降低,减分率为(48.53±21.99)%,临床总有效率为48.5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Fisher检验,甲磺酸齐拉西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氟哌啶醇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根据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统计,甲磺酸齐拉西酮组流涎和头颈部运动锥体外系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氟哌啶醇组(P<0.05).结论国产甲磺酸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激越症状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无明显不良反应,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氟哌啶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启维联合氯硝安定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兴奋的疗效及安全性,总结护理重点。[方法]将160例精神分裂症急性兴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启雏100mg/d~500mg/d口服,同时给予氯硝安定2mg~4n培肌肉注射;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10mg/d-20mg/d肌肉注射.疗程均为7d。治疗期问每天评估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兴奋条目和不良反应量表。[结果]治疗组精神分裂症急性兴奋控制有效率为78.0%,对照组为8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启维联合氯硝安定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兴奋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于氟哌啶醇,护理重点为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副反应,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国产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于2003-03/2004-05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甲磺酸齐拉西酮组和氟哌啶醇组,每组30例,进行单盲双模拟对照观察.甲磺酸齐拉西酮组入组后即给予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10~20mg肌注,氟哌啶醇组给予氟哌定醇注射液5~10 mg肌注,4~6 h后均可重复使用,每日总量不超过30mg,每日注射不超过3次.疗程为3 d.于治疗前,治疗后2 h、6 h、24 b、48 h及72 h,采用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中的兴奋因子减分率及总分的变化评定疗效,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215;100%,疗效分4级,减分率≥80%为临床痊愈,≥50%为显效,≥30%为好转,<30%为无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评定副反应发生情况.组间比较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ANOVA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入组60例患者,治疗及随访过程中无脱落.①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减分率及总分的变化:治疗72 h后,甲磺酸齐拉西酮组的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总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减分率为(47.33&;#177;26.07)%,临床总有效率为47.33%;氟哌啶醇组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总分较治疗前同样明显降低,减分率为(48.53&;#177;21.99)%,临床总有效率为48.5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Fisher检验,甲磺酸齐拉西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氟哌啶醇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根据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统计,甲磺酸齐拉西酮组流涎和头颈部运动锥体外系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氟哌啶醇组(P<0.05).结论:国产甲磺酸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激越症状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无明显不良反应,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氟哌啶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对老年期精神和行为障碍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9例老年期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氟哌啶醇常规剂量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估。结果阿立哌唑和氟哌啶醇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93.94%。治疗前后BPR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立哌唑和氟哌啶醇对老年期精神和行为障碍的疗效相当,阿立哌唑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氟哌啶醇联合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4例伴急性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均肌内注射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联合组联合肌内注射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观察72 h。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定病情严重程度,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分评定兴奋激越症状改善状况,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2 h 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1),联合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 <0.05);治疗2 h 起联合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治疗6 h 起两组兴奋因子分均较治疗前呈持续性下降(P <0.01),但治疗72 h 两组兴奋激越症状改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均较为轻微,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61,P<0.05)。结论氟哌啶醇联合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急性激越症状较单用氟哌啶醇起效更快,疗效更显著,安全性更高,更有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氟哌啶醇治疗脑出血后急性脑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2组,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入院的脑出血急性脑综合征患者25例为治疗组,给予氟哌醇5 mg肌内注射,视病情4~6 h后再注射1次;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入院的脑出血急性脑综合征患者23例为对照组,给予氯丙嗪25 mg肌内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用2 d。治疗后21 d对2组患者的卒中量表(NI HSS)评分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机会大为减少;治疗组有效率92.0%,对照组有效率7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 HSS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哌啶醇是治疗脑出血后急性脑综合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影响的差异。方法将10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利培酮组48例,氟哌啶醇组57例,以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估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血糖、体重及月经周期变化。结果 TESS量表评估显示氟哌啶醇较利培酮引起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高(P(0.05),利培酮对血糖、体重、月经周期影响较氟哌啶醇大(P0.05)。结论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内分泌方面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氯硝西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9例伴急性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口服利培酮联合氯硝西泮治疗,对照组予以氟哌啶醇治疗,观察4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兴奋因子分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兴奋因子评分较治疗前持续下降( P<0.01),治疗4周末研究组显效率57.1%、有效率97.1%,对照组分别为50.0%、10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χ2=0.35、0.99,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1%、苯海索使用率为8.6%,对照组分别为64.7%、44.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24、11.30,P<0.05或0.01)。结论利培酮联合氯硝西泮能够快速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但安全性更高,具有长程治疗优势,有利于患者的连续性治疗。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2):2166-2168
目的对比分析在治疗激越症状中注射用氟哌啶醇以及齐拉西酮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我院精神科自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84例激越症状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42)与实验组(n=42),将采取肌肉注射氟哌啶醇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肌肉注射甲磺酸齐拉西酮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不同方式治疗两组患者后的CGI-SI评分、PANSS总分、ANSS-EC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GI-SI评分、PANSS总分、ANSS-EC评分等指标差异不显著,组间数据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CGI-SI评分(4.77±0.22)、PANSS总分(75.62±3.64)、ANSS-EC评分(15.62±2.42)、不良反应率4.76%等指标对比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数据对比组内差异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将注射用氟哌啶醇以及齐拉西酮两种不同方式应用在激越症状治疗中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甲磺酸齐拉西酮注治疗后不良反应低,各项评分显著更佳,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儿童抽动障碍患儿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氟哌啶醇组各39例,分别予以利培酮和氟哌啶醇治疗8周。采用临床整体印象量表(CGI)、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第4周和第8周末对两组患儿进行评定,并记录用药量。结果治疗8周后,利培酮组和氟哌啶醇组的最高平均治疗剂量分别为(1.4±0.34)mg和(7.3±0.52)mg,治疗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2%和82.3%,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28.2%和76.9%,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以第2周为明显,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利培酮和氟哌啶醇对儿童抽动障碍患儿均具有较好疗效,但利培酮的安全性和依从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地佐辛与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12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年龄39~52岁,随机均分为2组,术后A组PCIA采用地佐辛1 mg/kg+氟哌啶5 mg,B组PCIA采用芬太尼18μg/kg+氟哌啶5mg,分别于术后4、8、12、24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地佐辛PCIA镇痛效果可靠,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PCIA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观察比较几种镇痛药物在患者自控全凭静脉术后镇痛(PCIA)的作用。方法: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92例,ASAⅠ~Ⅱ级,年龄18~63岁,术后均于手术室内拔除气管导管。92例患者均分为4组行PCIA术后镇痛,药液总量120mL,背景量2.5mL/h,一次按压量0.5mL,间隔为 15min。各组采用的PCIA药物配伍方案为A组芬太尼1mg+氟哌啶5mg,B组丁丙诺菲1.8mg+氟哌啶5mg,C组曲马多50mg+芬太尼 0.8mg+氟哌啶5mg,D组芬太尼0.8mg+氟哌啶5mg,且于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微球50mg。采用双盲法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各组患者的镇痛效果、镇痛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PCIA术后24hVAS评分与A组比较,B组差异无显著性;C组与D组在术后8、12、 24h差异有显著性;4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但C组稍高于其他3组。结论:应用丁丙诺菲作为术后PCIA的药物,可以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和作用。如何发挥氟比洛芬酯微球在术后PCIA中的靶向镇痛优势,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践。[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4.
Gordon,女 ,2 1岁。因精神病急性发作而入院。 1 h前曾肌注氟哌啶醇 5 mg,现大量出汗 ,语无伦次 ,定向力障碍 ,手臂和腿震颤。测生命体征 :体温 38.3℃ ,血压 1 7.3/1 3.3k Pa,脉搏 1 1 0次 /min,呼吸 2 2次 /min。状况 :在过去的几天里 ,Gordon虽无发热 ,看上去健康 ,但一直极度焦虑 ,其家人陈述 Gordon在住院前几天不吃不喝坐立不安。这是 Gordon的精神病第二次发作了 ,大约 1年以前 ,其首次发病仅肌注氟哌啶醇2 .5 mg,因在注射后 Gordon出现严重的颈部僵硬改用 benitropine治疗效果良好。精神病康复后没再进一步治疗。评估 :根据 Gor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氟哌啶醇治疗癔症性精神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5例癔症性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3例,口服氟哌啶醇治疗治疗,对照组32例,口服氯丙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3周。采用大体评定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各时段大体评定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起效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t=12.70,P〈0.01);治疗3周末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Х^2=5.44,P〈0.05);两组不良反应多出现在治疗初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氟哌啶醇治疗癔症性精神病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优于氯丙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氟哌啶醇与单用氟哌啶醇治疗老年谵妄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184例老年谵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92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治疗后,比较两组各时间点谵妄评定方法中文修订版(CAM-CR)、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谵妄评定量表-98修订版(DRS-R-98)的评分,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 d、2 d、3 d时,两组CAM-CR、CGI-SI、DRS-R-98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CAM-CR、CGI-SI、DRS-R-98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7%(P0.05)。结论相比于单用氟哌啶醇,右美托咪定联合氟哌啶醇治疗老年谵妄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奥氮平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和生长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8/2004-10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1例,随机分为奥氮平组28例和氟哌啶醇组33例。两组均在第1周内加至常规治疗剂量,并连服8周,同期选取健康对照组30例。3组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催乳素和生长激素的水平,并采用直线回归法分析血清催乳素和生长激素水平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61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催乳素水平变化:治疗前奥氮平组与氟哌啶醇组水平接近(P>0.05)。治疗8周后奥氮平组较治疗前变化不明显(t=1.010,P>0.05),氟哌啶醇组显著高于治疗前犤(98.96±47.58),(16.58±10.38)μg/L,t=9.816,P<0.01犦。②生长激素水平变化:治疗前奥氮平组与氟哌啶醇组水平接近(P>0.05)。治疗8周后奥氮平组较治疗前变化不明显(t=0.2078,P>0.05)。氟哌啶醇组显著低于治疗前犤(1.57±1.68),(2.4±1.98)μg/L,P<0.01犦。③血清催乳素和生长激素水平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的相关性:治疗前奥氮平和氟哌啶醇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与血清催乳素和生长激素无明显相关性(r=0.081,-0.283;P>0.05)。治疗后奥氮平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与血清催乳素和生长激素相关系数为r=-0.162,-0.263,氟哌啶醇组为r=0.238,-0.173;P均>0.05,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应用奥氮平治疗对患者血清催乳素和生长激素的影响不明显,临床治疗中选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可以降低药物的风险和减少药物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对小鼠在避暗实验中学习记忆的获得、巩固和再现过程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1在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神经药理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200只。①氟哌啶醇对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首先将50只小鼠随机均分5组,氟哌啶醇0.01mg/kg组、0.03mg/kg组、0.1mg/kg组、0.3mg/kg组、空白对照组。应用自主活动测定仪记录10min内小鼠自主活动次数。②避暗实验:训练前将小鼠头背着洞口放入明室,先适应环境3min,然后给暗室铜栅通以36V电流,小鼠一进入暗室即受电击,其正确反应是回到明室,铜栅通电持续5min,此为训练过程。24h后对小鼠进行记忆测验,记录小鼠第一次进入暗室的时间,此为避暗潜伏期,并记录5min内小鼠进入暗室的次数(即避暗错误次数),5min内未进入暗室的小鼠其潜伏期按300s计算。③应用避暗法考察氟哌啶醇对小鼠学习记忆的获得、巩固和再现过程的各实验中,每50只小鼠随机均分5组,空白对照组,氟哌啶醇0.01mg/kg组、0.03mg/kg组、0.1mg/kg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训练前50min各组皮下注射氟哌啶醇或溶媒,阳性药对照组在训练前10min腹腔注射东莨菪碱3mg/kg,此种给药方案测定小鼠记忆的获得过程;训练后各组立即给予受试药物或溶媒的给药方案为测定记忆的巩固过程,阳性对照组皮下注射亚硝酸钠125mg/kg;测验前50min各组给予受试药物或溶媒的给药方案为测定小鼠记忆的再现过程,阳性对照组在测验前30min灌胃300mL/L乙醇10mL/kg。结果:200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氟哌啶醇在0.01~0.1mg/kg剂量范围内,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小鼠自主活动无明显变化;而在0.3mg/kg剂量下,小鼠自主活动明显减少(P<0.001)。因此,在以下避暗实验中,氟哌啶醇采用0.01~0.1mg/kg剂量范围。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训练前给予氟哌啶醇0.01~0.1mg/kg对小鼠错误潜伏期和错误次数无明显影响。阳性药东莨菪碱能明显增加小鼠避暗错误次数并缩短错误潜伏期。③训练后给予氟哌啶醇0.01mg/kg或0.1mg/kg,能明显缩短小鼠错误潜伏期(P<0.05),对小鼠错误次数无明显影响。阳性药亚硝酸钠能明显增加小鼠避暗错误次数(P<0.01),并缩短错误潜伏期(P<0.01)。④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测试前给予氟哌啶醇0.01~0.1mg/kg对小鼠错误潜伏期和错误次数无明显影响。阳性药乙醇能明显增加小鼠避暗错误次数(P<0.001),并缩短错误潜伏期(P<0.01)。结论:氟哌啶醇(0.01mg/kg,0.1mg/kg)损伤了避暗实验过程中小鼠记忆的巩固过程,而对记忆获得和再现过程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单纯氯诺昔康、咪唑安定及氯诺昔康联合咪唑安定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清创换药的临床镇痛效应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烧伤患者,烧伤总面积25%~70% ,平均46%烧伤总体表面积(TBSA).其中浅Ⅱ度烧伤28例,深Ⅱ、Ⅲ度烧伤32例.随机分为三组,L组:氯诺昔康8 mg静注,M组:咪唑安定3 mg静注,LM组:氯诺昔康8 mg 咪唑安定1.5 mg静注,各组均在换药操作前给药.观察各组患者用药前、换药期间、换药术后2 h的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L组与LM组的VAS明显低于M组(P<0.05),LM组的镇静评分优于其他两组(P<0.05 ),M组有两例患者在给药5 min内出现SPO2下降至90%,面罩给氧后回升至100%,三组均无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用于烧伤患者的清创换药术中镇痛作用显著,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氟比洛酚酯超前镇痛与术中硬膜外吗啡复合应用对胃癌根治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氟比洛酚酯组(F组)和脂肪乳对照组(C组),每组20例。F组于手术前15min静注氟比洛酚酯100mg;C组于手术前15min静注脂肪乳注射液10mL,两组均于手术结束前1h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2mg。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术后2、4、6、8和24h的疼痛程度及术后24h总体镇痛评价。记录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术后VAS各时点F组均低于C组(P<0.05);术后24h镇痛治疗总评分F组均低于C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氟比洛酚酯与吗啡复合用于胃癌手术患者,可以取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患者感觉更舒适,不良反应少,可以作为多模式镇痛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