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导引与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骨质增生与神经根受压致痛的关系.方法治疗组采用中医导引与整脊治疗,对照组采用中频牵引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 84.6 %,总有效率 96.66 %,中频牵引对照组治愈率 56.17 %,总有效率 80.89 %.中医导引与整脊治疗效果好于中频牵引治疗.结论导引整脊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佳,安全可靠,有明显缓解疼痛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医导引与整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中医导引与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骨质增生与神经根受压致痛的关系。方法 治疗组采用中医导引与整脊治疗,对照组采用中频牵引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84.6%,总有效率96.66%,中频牵引对照组治愈率56.17%,总有效率80.89%。中医导引与整脊治疗效果好于中频牵引治疗。结论 导引整脊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佳,安全可靠,有明显缓解疼痛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整脊手法与加味葛根汤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整脊手法配合加味葛根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整脊手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脊手法配合加味葛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患者颈椎失稳的病况,有效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同时缓解颈部周围组织对神经根部的压迫,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整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整脊推拿治疗)和对照组(牵引+依托考昔治疗)各40例。比较分析中医证候积分、疾病疗效、颈部疼痛程度等。结果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39例(97.50%)高于对照组的30例(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颈部疼痛程度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通过采用整脊推拿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颈部疼痛程度,提升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有效率,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单盲选法分为参照组32例和研究组33例。参照组予以整脊推拿治疗,研究组予以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及颈部疼痛评分。结果:参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颈椎生理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治疗后疼痛评分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小针刀结合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各20例。单一组给予整脊手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小针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组,且联合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针刀+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整脊手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6月某院收治的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中频牵引治疗,观察组给予整脊手法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于3个疗程结束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并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颈椎功能障碍程度、颈痛量表(NPQ)评估患者生存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27例、好转7例、未愈2例;对照组治愈19例、好转10例、未愈7例。经秩和检验,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Z=4.400,P=0.036)。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NDI评分及NPQ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8.961,P<0.05;t=17.398,P<0.05;t=10.253,P<0.05)及对照组(t=4.186,P<0.05;t=6.244,P<0.05;t=3.491,P<0.05)。结论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好,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及颈椎功能障碍程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美式整脊联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与单纯采用传统手法治疗进行比较,分析美式整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3年7月~2015年6月我科门诊收治的64名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给予传统手法联合美式整脊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法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1周3次、每次20 min的治疗,治疗4周后对两组临床疗效和V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2%(P0.05);治疗组治愈率43.7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00%(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显著性学差异(P0.05)。经过12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P0.01)。两组均未发生卒中或其他与手法操作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美式整脊联合传统手法较单纯使用传统推拿手法能更有效地缓解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美式整脊联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纳入2013年7月1日到2015年6月30日期间门诊收治的64名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传统手法联合美式整脊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法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一周3次,每次20分钟的治疗,治疗四周后对临床疗效和V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75% vs.78.13%,P=0.023);根据VAS评分,两组治疗后疼痛均匀大幅减轻,且治疗组疼痛缓解更为显著(6.72±1.14 vs. 2.25±1.01,P<0.001)。两组均未发现卒中或其他与手法操作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美式整脊联合传统手法较单纯使用传统推拿手法能更有效地缓解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韩康  李祖虹  刘彬  贺涛  陈新叶  马艳 《中国康复》2019,34(11):593-595
目的:观察智能脉冲枪整脊治疗联合麦特兰德关节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麦特兰德关节松动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智能脉冲枪整脊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对患者进行评定以及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周后,2组患者VAS及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2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脉冲枪整脊治疗联合麦特兰德关节松动术能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症状及颈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位立体整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采用三位立体整脊手法加局部丹红注射液电致孔透入给药治疗,对照组予传统手法(坐位斜扳手法)加丹红注射液电致孔透入给药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三位立体整脊手法加丹红注射液电致孔透人给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软组织微创配合牵引下整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镇痛止麻效果。方法选60例合格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软组织微创配合牵引下整脊治疗组及软组织微创配合单纯牵引对照组各30例。牵引下整脊及单纯牵引各治疗9次,软组织微创治疗3次。分析治疗前后及随访3个月后两组颈肩臂疼痛、颈部压痛及麻木症状体征积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后症状体征积分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的症状体征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软组织微创配合牵引下整脊在减轻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臂疼痛、颈部压痛及麻木症状方面疗效显著,操作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筋滞骨错论指导下调脊通督针法联合动态调整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6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48例.单一组采用动态调整手法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采用调脊通督针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澳式手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运用澳式手法治疗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并与传统推拿手法治疗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均每周治疗5次,30min/次。结果试验组的显效率、治疗时间及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澳式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独到之处,可做为临床康复手段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中医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中医针灸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针灸配合手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针灸配合手法治疗,相对于常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社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枕颌牵引法,观察组在枕颌牵引法治疗基础上实施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辨证施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SF-36生活量表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临床疗效、SF-36生活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214-2215
目的分析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采取手法结合补肾健骨汤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手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补肾健骨汤进行治疗,对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给予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疗以后,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采取手法结合补肾健骨汤治疗,可以解除神经根对椎间盘的压迫,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医护理干预在社区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社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枕颌牵引法,观察组在枕颌牵引法治疗基础上实施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辨证施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SF-36生活量表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临床疗效、SF-36生活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中医护理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骨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疗效中存在的一系列临床对比。其中包括:疗效、治疗时间、治疗费用以及后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与疗效的显著方面,治疗时间的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采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可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医疗方式可在临床展开推广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综合物理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群 《中国康复》2010,25(2):127-128
目的:比较多种物理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均给予中频电疗及矿泉水浴。观察组同时施以赖氏手法和颈椎间歇式牵引;对照组取患侧风池、颈夹脊、大椎、天柱为主穴针刺,均每日1次。结果:治疗30d后,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7.5%、100%与17.5%、87.5%,P0.05)。结论:综合物理疗法中,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提高临床疗效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